一种华南地区露地苦瓜豇豆包心芥菜轮套一年三茬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27917发布日期:2018-10-12 19:52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蔬菜轮套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华南地区露地苦瓜豇豆包心芥菜轮套一年三茬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苦瓜(momordicacharantial.)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华南是我国苦瓜栽培和消费大地区,苦瓜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保健作用,深受人们喜爱,其栽培面积逐渐扩大。苦瓜喜温耐热,在我国华南地区,由于早春寒流频繁、阴雨低温,不利于苦瓜早熟栽培,故始收期始终徘徊在5月下旬前后,前期产量甚低,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基地采用一年种植两熟到三熟的情况比较普遍,目前主要采用单作方式,复种指数较低,土地的利用率和收益率极低。在苦瓜茬后,部分瓜农以苦瓜—水稻一年两茬的传统栽培模式为主,每667m2年总收益为0.92万元左右,两茬生产成本投入约0.48万元,年均纯收益仅为0.44万元;部分瓜农安排丝瓜、黄瓜、白菜等短期蔬菜品种,但播种期基本同步或相对偏晚,造成在上市期同类蔬菜大量上市,单价较低使得其经济效益不高;部分瓜农直接把农田抛荒,使土地资源浪费,又容易滋生杂草参与养分竞争。

如何解决苦瓜基地用途单一、闲置期长、岔口安排不科学,不注意轮作,病虫害发生严重,加上市场购销信息不灵,选择生产的蔬菜种类和品种不合理、前后茬搭配不科学,品种针对性不强,市场对接不好,缺乏先进的无公害蔬菜高产栽培技术和高效种植模式等问题,给瓜农带来更大的综合效益,成了农业科技工作者函待探索的课题。

蔬菜是生长周期短,效益高,加工种类多,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好的农产品,发展蔬菜生产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实行科学的轮套种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措施,同时又可以增加经济收入。

南宁市是广西最早建成的“南菜北运”基地之一,早春苦瓜是基地的主要蔬菜品种和特色产业。苦瓜种植以面积大、产量高、瓜质优、上市合时而闻名全国。2016年,苦瓜栽培面积逾20万亩,总产量约40万t,创造产值超亿元。经过广西农科院和当地种植户的多年探索,形成了一套苦瓜—豇豆—包心芥菜一年三茬高效栽培种植模式。其中,平均每667m2苦瓜产量3500kg,产值1.05万元以上;豇豆产量1700kg,产值0.68万元以上;包心芥菜产量4000kg以上,产值0.72万元以上。虽然该栽培模式每667m2增加生产成本约0.35万元,但是年总收益在2.45万元以上,年均纯收超过1.62万元。近年来,通过该茬口搭配,通过采用电加温育苗、地膜覆盖、小棚多层覆盖等栽培方式,对苦瓜栽培技术作了一系列改良,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苦瓜早熟高效栽培技术,使商品瓜提前到5月初上市,第一茬春苦瓜上市时间提前10-15d,前期产量和产值大幅度提高,667m2产量超过3500kg,产值1.05万元以上,比常规种植的产值增加30%,农户增收效果更显著;豇豆生长所需的架材和地膜是利用早春苦瓜的,实现一茬投入用两茬,节省架材、地膜、搭架人工等成本投入,另外,耐肥作物苦瓜的剩余肥料适合夏豇豆前期要求控肥的技术要求,仅夏豇豆茬每667m2节省成本投入0.15万元以上。该茬口充分发挥土地和肥料等利用率,结合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点,上市期正值高温季节,产品俏销效益好。豆科作物根系具有固氮能力和改善土壤肥力作用,可为后茬包菜芥菜的生长提供额外氮养分;深根系的夏豇豆与浅根系的包心芥菜通过轮作,能有效解决蔬菜连作障碍问题,减轻包心芥菜病虫害的危害发生,减少农民冬季农田抛荒,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包心芥菜总产量能增加8%以上。目前年推广面积约350hm2,并已实现“过万元”的目标。

综合上述要素,苦瓜—豇豆—包心芥菜一年三茬栽培模式是优良选择,其合理利用当地气候特点,茬口安排紧凑,充分发挥土地和农资的利用率,节省人工,不同科属间的轮作也降低病虫害的危害发生。每667m2的总收益在2.45万元以上,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好路径。

目前,在各种文献报道中未见华南地区露地苦瓜豇豆包心芥菜轮套一年三茬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华南地区进行春苦瓜、夏豇豆、秋包心芥菜一年三茬栽培方法,通过适度密植等技术措施,提高春苦瓜前期产量及提早上市,增收有保障;夏豇豆上市期正值高温季节,产品俏销;秋植包心芥菜可鲜食和腌制加工,不愁销路。茬口安排紧凑,保证了主作早春苦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明显节省了夏豇豆生产成本投入,减轻了病虫害危害发生,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华南地区露地苦瓜豇豆包心芥菜轮套一年三茬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茬口期安排:

第一茬春苦瓜在11月中下旬播种,12月下旬定植至翌年1月上旬定植,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采收,6月上旬清茬;

第二茬夏豇豆在苦瓜采收的同时于5月下旬,在畦面两边开穴直播豇豆种子,6月上旬拔掉苦瓜后将豇豆引蔓上架,7月开始采收,8月中旬清茬;

第三茬秋包心芥菜于7月底至8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11月中下旬至12上旬采收;

(2)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

第一茬栽培的春季苦瓜,选择早熟、耐冷凉性好、耐贮运、抗病性强、适合外销需求的苦瓜品种;

第二茬栽培的夏豇豆,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耐热、耐贮运的中熟长豇豆和短豇豆品种;

第三茬栽培的秋包心芥菜,选择优质、稳产、抗性强、适宜鲜食和腌制加工的中晚熟大肉包心芥菜品种;

(3)栽培方法:

第一茬春苦瓜的栽培:

①播种育苗:利用大棚等增温设施育苗,华南地区春苦瓜在11月下旬播种,苗期35-45d;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消毒方法;温汤浸种法是常温水浸种15min,转入55℃热水,水量为种子量3倍,维持水温55℃并不断搅动10min,然后自然冷却浸种4-5h;药剂浸种是用常温水继续浸种6-8h,再置于50%的多菌灵1000倍溶液中或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溶液中浸种20min,取出洗净并用干净湿润的棉布包好,种子厚度不超过4cm,将上述种子置于30℃的环境条件下催芽;催芽过程要保持种子湿润;采用穴盘育苗,播种前一天将育苗盘中的营养土淋透水,把露白种子播于50孔或72孔穴盘基质中,每穴1粒,上覆厚度0.5-1.0cm预湿基质,在盘面上先覆盖一层地膜,再用小拱棚保温育苗;

②定植:当苗长至4叶l心时移栽,定植前7d,基肥按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1500-2500kg,三元复混肥10-15kg,钙镁磷肥20-25kg;采用沟施或全层施肥;单行定植,株距50cm,每667m2密度为800-1000株;

③田间管理:在苗期和结瓜初期,每667m2隔10-15d用三元复混肥6-9kg肥液淋施;采收二周后,每667m2追施15kg尿素加高钾复混肥15kg3-4次;在每次采收后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当瓜苗长至0.6m时,及时搭“人”字架引蔓,搭架必须牢固,避免风吹倒塌而损伤瓜苗;待植株高1.5m以上时,把植株0.8m以下的侧枝打掉;在缺苗旁边的植株根部留一侧芽,待此侧芽成蔓后引向缺苗位置;采收第一次商品瓜后,把植株0.5m以下的叶片全部摘除;栽培中,应及时摘除畸形瓜、病瓜、虫瓜、病叶、老叶及细弱侧枝;

第二茬夏豇豆的栽培:

①播种:在苦瓜采收的同时于5月下旬,在畦面两边开穴直播豇豆种子;播种前把豇豆种子晾晒1-2d;用55℃热水浸泡15min,后常温浸种5-6h,取出洗净后沥干水,用湿布盖种待播种;播种时,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进行拌种消毒处理,1包种衣剂10ml拌1-3kg种子;采用直播,种子露白后豆脐朝下播种,双行种植,种植规格行距0.7m,穴距0.30-0.40m;每穴直播3-4粒种子;定苗按每穴留健壮苗2-3株,选留株数密度为5000-6000株/667m2

②整枝:抽蔓前及时引蔓上“人”字架;整枝从开花初期起,去除主蔓第一花序以下侧芽;主蔓第一花序以上各节位上的侧枝,保留花芽;混合芽则摘除叶芽,保留侧枝上的花芽;叶芽则留2-3叶摘心;在结荚初期第一次产量高峰过后,叶腋间的侧枝留1-3节摘心;主蔓长至15-20节,高200-230cm,摘心封顶;顶端萌生的侧枝留一叶摘心;在结荚盛期,底部若出现通风透光不良,分次剪除下部老叶,清除田间落叶;

③田间管理:苗期应适当控制水分;开花期若此时土壤和空气过于干旱,可在临开花前浇1次小水,使田间土壤的相对湿度50%,开花始期不浇水;结荚期田间土壤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85%;苗期中耕培土结合除草,在豇豆主要根系区追施磷酸二铵,每667m2施肥量为10kg4-6次,施入深度为20cm;开花结荚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追施三元复合肥每667m2施肥量为10kg5-7次;

第三茬秋包心芥菜的栽培:

①播种及育苗:在7月底至8月初播种,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常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4%拌种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3%拌种防霜霉病、黑斑病。播种应采用穴盘育苗,播种前一天将育苗盘中的营养土淋透水,采用72孔或128孔穴盘育苗。播于棚内浇透水穴盘基质中,每穴1-2粒,上覆厚度0.5cm预湿基质,覆盖地膜保湿;苗床要小水勤浇,保持湿润;

②定植:苗长到4-6叶、苗高15cm时即可定植;及时将豇豆地块进行清理和深翻30cm,利用太阳暴晒地块5-7d,至地发白,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磷酸二铵30kg、过磷酸钙30kg及为基肥,随施基肥进行耕翻耙细;整平后起畦选择幅宽150cm,厚度0.008m的透明或黑色地膜覆盖畦面;包心芥菜按株距0.3m,行距0.3m打孔定植,每667m2移栽5000株;

③田间管理:水分管理可掌握苗期、莲座期土壤见干见湿,结球期保持土壤湿润的原则,收获前10d停止浇水;追肥根据包心芥菜各时期的需肥特点追肥,苗期每667m2施碳酸氢铵10kg1-2次;莲座期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10kg2-3次,硫酸钾25kg;结球初期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20kg2-3次;结球期用0.7%氯化钙和50mg/kg萘乙酸混合液喷洒叶面2-3次。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苦瓜品种为桂农科3号、桂农科5号、桂农科6号、翠竹、翠绿或新翠。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中熟长豇豆和短豇豆品种为桂豇1号、桂丰6号、伟良豇豆、优宝黑籽油绿豇豆、元帅豇豆或连豇1号。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中晚熟大肉包心芥菜品种为大坪埔大肉包心芥菜、升合中熟包心芥菜、泰国大坪埔包心芥菜、汕头市明丰18号包心芥菜、台湾大肉包心芥菜或新世纪台湾大肉包心芥菜。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的三元复合肥中n:p2o5:k2o=15:15:15。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的高钾复混肥中n:p2o5:k2o=18:7: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栽培方法不会影响并保证了主作春茬苦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因为苦瓜属于葫芦科、豇豆豆属豆科、包心芥菜属十字花科不会形成连作障碍;此外本技术实行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有利于控制和减轻的病虫害危害发生。

(2)本发明在早春苦瓜茬后,增加种植夏季豇豆和秋冬季包心芥菜,该一年三茬栽培模式合理利用当地气候特点,茬口安排紧凑,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率,豇豆生长所需的架材和地膜是利用早春苦瓜的,实现一茬投入用两茬,节省架材、地膜、搭架人工等成本投入,另外,耐肥作物苦瓜的剩余肥料适合夏豇豆前期要求控肥的技术要求,节约成本,进一步增加效益。

(3)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适度密植等技术措施,提高春苦瓜前期产量及提早上市,增收有保障;夏豇豆上市期正值高温季节,产品俏销;秋植包心芥菜可鲜食和腌制加工,不愁销路。本技术由于合理安排了茬口期,选用优良品种,改变了传统种植的上市期,可补充淡季市场的蔬菜种类,而且可解决土地冬闲置问题,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

(4)本发明的方法在苦瓜茬后再种植两茬适合季节的豇豆和包心芥菜,三茬蔬菜每667m2产值合计在2.45万元以上,总投入0.83万元,年纯收入1.62万元。与当地苦瓜-水稻一年两茬的传统栽培模式相比,每667m2年总收益为0.92万元左右,两茬生产成本投入约0.48万元,年均纯收益仅为0.44万元。每667m2产值可增加1.53万元,纯收入增加1.18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5)为了解决苦瓜基地用途单一、闲置期长、岔口安排不科学,不注意轮作,病虫害发生严重,加上市场购销信息不灵,选择生产的蔬菜种类和品种不合理、前后茬搭配不科学,品种针对性不强,市场对接不好,缺乏先进的无公害蔬菜高产栽培技术和高效种植模式等问题,利用电加温育苗、地膜覆盖、小棚多层覆盖等栽培方式,本发明对苦瓜栽培技术作了一系列改良,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苦瓜早熟高效栽培技术,使商品瓜提前到5月初上市,第一茬春苦瓜上市时间提10-15d,前期产量和产值大幅度提高,豇豆生长所需的架材和地膜是利用早春苦瓜的,实现一茬投入用两茬,节省架材、地膜、搭架人工等成本投入,另外,耐肥作物苦瓜的剩余肥料适合夏豇豆前期要求控肥的技术要求,仅夏豇豆茬每667m2节省成本投入2000元以上。豆科作物根系具有固氮能力和改善土壤肥力作用,可为后茬包菜芥菜的生长提供额外氮养分;深根系的夏豇豆与浅根系的包心芥菜通过轮作,能有效解决蔬菜连作障碍问题,减轻包心芥菜病虫害的危害发生,减少农民冬季农田抛荒,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本发明的苦瓜-豇豆-包心芥菜一年三茬栽培方法是一种优良种植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于2013年至2014年在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江南区苏圩镇、吴圩镇、武鸣县罗圩镇、梧州市郊区、贺州市等地进行了苦瓜-豇豆-包心芥菜一年三茬不同作物复种茬口衔接试验不同播种期、定植期试验共引进了20多个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研究总结出了苦瓜-豇豆-包心芥菜一年三茬栽培方法,目前,在上述示范区推广面积约350hm2,并已实现每667m2“过万元”的目标。

一种华南地区露地苦瓜豇豆包心芥菜轮套一年三茬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茬口期安排:

第一茬春苦瓜在11月中下旬播种,12月下旬定植至翌年1月上旬定植,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采收,6月上旬清茬。

第二茬夏豇豆在苦瓜采收的同时于5月下旬,在畦面两边开穴直播豇豆种子,6月上旬拔掉苦瓜后将豇豆引蔓上架,7月开始采收,8月中旬清茬。

第三茬秋包心芥菜于7月底至8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11月中下旬至12上旬采收。

(2)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

春季苦瓜选择早熟、耐冷凉性好、耐贮运、抗病性强、适合外销需求的苦瓜品种,如桂农科3号、桂农科5号、桂农科6号、翠竹、翠绿、新翠等;夏季豇豆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耐热、耐贮运的中熟长豇豆和短豇豆品种,如桂豇1号、桂丰6号、伟良豇豆、优宝黑籽油绿豇豆、元帅豇豆、连豇1号等。商品豆荚颜色白中带绿翠,外形饱满;秋季包心芥菜选择优质、稳产、抗性强、适宜鲜食和腌制加工的中晚熟大肉包心芥菜品种,如大坪埔大肉包心芥菜、升合中熟包心芥菜、泰国大坪埔包心芥菜、汕头市明丰18号包心芥菜、台湾大肉包心芥菜、新世纪台湾大肉包心芥菜等。嫩绿色。结球紧实,叶球绿白色且大而厚,肉质柔软,肥嫩无纤维,品质优良,近圆球形。

(3)栽培方法:

早春苦瓜栽培

①种子消毒及催芽:利用大棚等增温设施育苗,春苦瓜在11月下旬播种。每667m2用种量250-300g。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常用温汤浸种和药剂消毒两种方法。温汤浸种法是常温水浸种15min,转入55℃热水,水量为种子量3倍,维持水温55℃并不断搅动10min,然后自然冷却浸种4-5h。药剂浸种是用常温水继续浸种6-8h,再置于50%的多菌灵1000倍溶液中或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溶液中浸种20min,取出洗净并用干净湿润的棉布包好,种子厚度不超过4cm,将上述种子置于30℃左右的环境条件下催芽。催芽过程要保持种子湿润。

②播种育苗:采用穴盘育苗,播种前一天将育苗盘中的营养土淋透水,把露白种子播于50孔或72孔穴盘基质中,每穴1粒,上覆厚度0.5-1.0cm预湿基质,在盘面上先覆盖一层地膜,再用小拱棚保温育苗。播种前一天将育苗盘中的营养土淋透水,把露白种子播于50孔或72孔穴盘基质中,每穴1粒,上覆厚度0.5-1.0cm预湿基质,在盘面上先覆盖一层地膜,再用小拱棚保温育苗。苗期适温在20-30℃。育苗环境气温低于13℃时,按75w/m2在小拱棚内用白炽灯加温。保持苗床湿润,畦面见白及时淋水。出苗70%时,及时揭去覆盖的地膜,保持基质湿润。浇水宜在晴天11:00-15:00时间段进行,待苗干爽后才可封小拱棚。育苗后期如发现生长不健壮,可淋0.3%复混肥水溶液或叶面喷施400-500倍氨基酸类液肥。

冬季育苗时需进行炼苗,根据天气的变化情况,宜选在中午进行通风换气。夜温在均17℃以上时,不要封棚。苗长出真叶后,及时揭小拱棚边膜炼苗。另外,当地农户常常采用种植嫁接苗技术,嫁接砧木主要有白籽南瓜和瓠瓜,砧木比接穗提前7d播种。苦瓜嫁接主要采用斜接法和劈接法,嫁接后9-10d是伤口愈合期,需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的管理。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20℃左右,并保持湿度在95%以上。嫁接后3-4d(天)要全部遮光,后期在早晚揭开遮盖物,随着伤口愈合逐渐去掉覆盖物。

③整地定植:田块要进行耕翻耙细,整平后起畦,田块四周要开排水深沟。按畦面宽1.3m,沟宽0.5m,畦高0.2-0.5m作畦。定植前7d,基肥按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1500-2500kg,复混肥(n:p2o5:k2o=15:15:15)10-15kg,钙镁磷肥20-25kg。采用沟施或全层施肥。移栽当苗长至4叶l心时即可移栽,单行定植,株距50cm,每667m2密度为800-1000株,如种植嫁接苗,则采用单行定植,株距80-90cm,每667m2密度为500株左右。种植均采用先铺银灰色地膜后定植的驱虫、防寒措施。定植后淋足定根水。搭建小拱棚防寒保温,小拱棚的跨度为0.8-1.0m,棚高0.5-0.7m。

④田间管理:根据气温回升情况,每年2月下旬先揭去小拱棚,当瓜苗长至0.6m左右时,及时搭“人”字架引蔓,搭架必须牢固,避免风吹倒塌而损伤瓜苗。植株高1.5m以上时,把植株0.8m以下侧枝打掉。在缺苗旁边的植株根部留一侧芽,待此侧芽成蔓后引向缺苗位置。采收第一次商品瓜后,把植株0.5m以下的叶片全部摘除。栽培中,应及时摘除畸形瓜、病瓜、虫瓜、病叶、老叶及细弱侧枝。苦瓜追肥应掌握“前期轻、中期重、后期补”的原则进行,在苗期和结瓜初期,每667m2隔10-15d用三元复混肥(n:p2o5:k2o=15:15:15)6-9kg肥液淋施。采收二周后,每667m2追施15kg尿素加高钾复混肥(n:p2o5:k2o=18:7:20)15kg3-4次。在每次采收后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结瓜前宜少灌水,以控为主有利于促进根系深扎;结瓜后水分需求量大,每7-10d灌水1次,并保持沟底有一层水,生长期间土壤湿度宜保持在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5%。另外,由于结瓜初期气温较低,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在每天9:00前摘取刚开放的雄花,将其花粉涂抹在开放的雌花柱头上,一般每朵雄花可抹2-3朵雌花。

⑤病虫害防治:苦瓜栽培上主要的病害有白粉病、枯萎病,虫害主要有瓜实蝇。栽培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原则。3-5月温度高、湿度大,是白粉病高发的季节,应及时做好预防,可用40%杜邦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18%三唑酮600-800倍液、5%已唑醇2500-5000倍液或50%醚菌酯1800-20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同时,注意降低田间湿度,摘除老叶和病叶,保持通风透光良好。苦瓜枯萎病是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主蔓茎节部。当病害发生后,需及时将病株拔除,同时喷30%恶霉灵1500倍液等药剂喷雾使用。每隔7-10d喷1次,连续3-4次。发现瓜实蝇为害后及时摘除全部病瓜,悬挂喷有昆虫物理诱黏剂或诱饵的空矿泉水瓶诱杀瓜实蝇成虫。傍晚用20%氯氰·仲丁威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施,隔3-5d喷1次,连喷2-3次。

⑥采收:一般花后12-15d为采收期。选择果实的条状或瘤状突起比较饱满、果皮转为有光泽、果顶颜色开始变淡采收。采收时宜轻拿轻放,避免擦伤瓜皮,影响商品外观和耐贮性。苦瓜茬结束,将前茬的瓜秧、杂草等及时清理干净。

豇豆栽培:

①催芽及播种:每667m2用种量为1.5-2.0kg,种子处理播种前把豇豆种子晾晒1-2d。用55℃热水浸泡15min,后常温浸种5-6h,取出洗净后沥干水,用湿布盖种待播种。播种时,用2.5%适乐时(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进行拌种消毒处理,1包种衣剂10ml可拌1-3kg种子。采用直播,种子露白后豆脐朝下播种,双行种植,种植规格行距0.7m,穴距0.30-0.40m。每穴直播3-4粒种子,播后覆盖腐熟细粪土,厚度1-2cm。

②定苗和整枝:出苗后,2片真叶内及时查苗、补苗、间苗。带土移栽补种的苗应注意及时浇水促成活。定苗按每穴留健壮苗2-3株,选留株数按每667m2密度为5000-6000株。抽蔓前及时引蔓上“人”字架。整枝从开花初期起,去除主蔓第一花序以下侧芽。主蔓第一花序以上各节位上的侧枝,保留花芽;混合芽则摘除叶芽,保留侧枝上的花芽;叶芽则留2-3叶摘心;在结荚初期第一次产量高峰过后,叶腋间的侧枝留1-3节摘心。主蔓长至15-20节,高200-230cm,摘心封顶。顶端萌生的侧枝留一叶摘心。在结荚盛期,底部若出现通风透光不良,分次剪除下部老叶,清除田间落叶。

③水肥管理:苗期应适当控制水分;开花期若此时土壤和空气过于干旱,可在临开花前浇1次小水,开花始期不浇水;结荚期结荚期要保持充足水份,并根据气候、土质、栽培方式、作物生长状态来决定施水时间和施水量,一般结荚初期每7d浇1次水,幼荚长3-4cm时逐渐加大浇水量,使水分稳定在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苗期中耕培土结合除草,在豇豆主要根系区追施磷酸二铵,每667m2施肥量为10kg4-6次,施入深度为20cm左右;开花结荚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追施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每667m2施肥量为10kg5-7次。

④病虫害防治:豇豆主要病害有锈病、细菌性疫病、病毒病、根腐病、枯萎病等,主要虫害有豆荚螟、蚜虫。豇豆锈病多发生在生长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锈病发生前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7-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细菌性疫病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90%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赛唑锌或可杀得30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重点在植株下部叶片。病毒病发生前期用20%病毒a可溶性粉剂8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硫酸锌2000倍液混合进行防治,每7-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3次。豇豆根腐病和枯萎病属土传病害,高温高湿易发生。在田间零星发病时开始用药,可选用多菌灵盐酸盐(防霉宝)、甲基硫菌灵等药剂浇淋植株基部或灌根防治,每7d防1次,连续3-4次。豇豆荚螟用20%溴氰菊酯500倍液、1.8%阿维菌素1000倍液交替防治,从初花期至花期基本结束,每6-7d喷1次。潜叶蝇交替使用1.8%阿维菌素2500-3000倍液、75%灭蝇胺1000-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蚜虫可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喷雾防治。

⑤采收: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标准,荚果饱满柔软,子粒未显露时为采收适期。采摘注意保护好花序上部的花,不能连花柄一起采下。豇豆茬结束,将前茬的豆秧、杂草等及时清理干净。

包心芥菜栽培:

①播种及育苗:在7月底至8月初播种,每667m2用种量用种量20-30g。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常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4%拌种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3%拌种防霜霉病、黑斑病。播种应采用穴盘育苗,播种前一天将育苗盘中的营养土淋透水,采用72孔或128孔穴盘育苗。播于棚内浇透水穴盘基质中,每穴1-2粒,上覆厚度0.5cm预湿基质,覆盖地膜保湿。苗床要小水勤浇,保持湿润。苗长到4-6叶、苗高15cm左右时即可出圃;

②整地及施基肥:将地块深翻30cm,利用太阳暴晒地块5-7d,至地发白。对豇豆地块进行清理,随施基肥进行耕翻耙细,整平后起畦。按畦宽1.3m、沟宽0.3m、沟深0.25m开沟作畦。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磷酸二铵30kg、过磷酸钙30kg及为基肥。选择幅宽150cm,厚度0.008mm的透明或黑色地膜,将地膜平覆在畦面至畦底,地膜与畦面紧贴,四周用土将膜封闭压实。

③田间管理:定植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移栽,中迟熟品种密度宜小些。按株距0.3m,行距0.3m打孔定植,每667m2移栽5000株左右,种后浇足定根水。水分管理可掌握苗期、莲座期土壤见干见湿,结球期保持土壤湿润的原则,收获前10d应停止浇水。追肥根据包心芥菜各时期的需肥特点追肥,苗期每667m2施碳酸氢铵10kg1-2次;莲座期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10kg2-3次,硫酸钾25kg;结球初期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20kg2-3次。结球期用0.7%氯化钙和50mg/kg萘乙酸混合液喷洒叶面2-3次。

④病虫害防治:包心芥菜主要虫害有菜青虫、小菜蛾、菜蚜,主要病害霜霉病、软腐病、黑斑病、黑腐病等。前期主要防治蚜虫等,结包初期和生长后期主要防治霜霉病、软腐病及小菜蛾等。霜霉病交替使用72%霜脲锰锌600-800倍液、50%烯酰吗啉3000倍液、64%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5-7d1次,连续2-3次。软腐病交替使用72%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90%新植霉素4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等药剂喷洒防治,每7-10d1次,连续2-3次。黑斑病交替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喷洒防治。黑腐病发病初期交替使用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洒、90%新植霉素4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等药剂喷洒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卵孵化盛期,交替使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采用20%除虫脲、25%灭幼脲胶悬剂500-1000倍液等药剂喷洒防治;1-3龄虫,交替使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5%氟啶脲乳油1500倍液等药剂喷洒防治。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0.9%虫螨克乳油1500-2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

⑤采收:一般定植后80d即可采收,包心芥菜叶色褪心叶成圆球型,肉质茎表面出现鸡爪裂纹时即可采收。如用于加工,则选择晴天采收,经晾晒1d后再进行。

与广西南宁市郊区苦瓜-水稻一年两茬的传统栽培模式、广西百色市田东县苦瓜-西葫芦栽培模式、广西贺州市郊区苦瓜-莴笋培模式、广西柳州市郊区苦瓜-小白菜-香葱栽培模式、广东省番禺市苦瓜-丝瓜-菜心栽培模式相比,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具有如下不同:

(1)茬口期安排不同,播种和栽培时间不同,茬数不同,效益不同。

现有最接近的技术是苦瓜茬后只种植一茬蔬菜或其他经济作物,只有部分地区种植两茬蔬菜。例如,通过采用电加温育苗、地膜覆盖、小棚多层覆盖等栽培方式,苦瓜—豇豆—包心芥菜一年三茬栽培方法是一种优良种植模式,提高春苦瓜前期产量及提早上市,增收有保障;夏豇豆上市期正值高温季节,产品俏销;秋植包心芥菜可鲜食和腌制加工,不愁销路。

而其他春苦瓜产区,如广西苦瓜重点基地南宁市郊区、百色市田东县、贺州市郊区等地苦瓜栽培结束一般在6月30日-7月25日,水稻于8月种植,10月底采收结束;西葫芦、莴笋均于8月10日-9月20日移栽、11月份收获。广西柳州市郊区、广东省番禺等地苦瓜栽培结束一般在6月5日-7月10日,种植两茬蔬菜,小白菜、丝瓜于7月25日开始播种,9月份收获后种植香葱、菜心。苦瓜茬后只种植一茬蔬菜或其他经济作物中莴笋的产值最高,每667m2产值1.49万元,纯收入0.84万元。苦瓜茬后种植两茬蔬菜中苦瓜-丝瓜-菜心栽培模式的产值最高,每667m2产值1.72万元,纯收入1.02万元。而本方法在苦瓜茬后再种植两茬蔬菜,第二茬夏豇豆在苦瓜采收的同时于5月下旬,在畦面两边开穴直播豇豆种子,6月上旬拔掉苦瓜后将豇豆引蔓上架,7月开始采收,8月中旬清茬。第三茬秋包心芥菜于7月底至8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11月中下旬至12上旬采收。三茬蔬菜每667m2产值合计在2.45万元以上,总投入0.83万元,年纯收入1.62万元。

(2)种植蔬菜种类不同,效益不同。

表1苦瓜后茬不同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比较表(产量:kg/667m2;产值、投入、纯

收入:万元/667m2)

注:投入包括肥料、种子、地膜、农药、人工等。本表列出作比较的均为各地试验种植的种类中效益较高的作物。

1、豇豆:每667m2产1700公斤,按4元/公斤计算,产值0.68万元。投入0.18万元:种子0.007、肥料0.03、农药0.015、人工0.128(播种和田间管理10个工、采收6个工,合计16个工,人工按80元/工结算)。

2、包心芥菜:每667m2产4000公斤,按1.8元/公斤计算,产值0.72万元,投入0.2万元:种子0.01、肥料0.1、农药0.01、其他农资0.02、人工0.06元(起畦、田间管理6个工、采收个2工,合计8个工,人工按80元/工结算)。

如表1所示,在春苦瓜生产基地采用本发明的苦瓜-豇豆-包心芥菜一年三茬栽培模式,年每667m2产值合计在2.45万元以上,总投入0.83万元,年纯收入1.62万元。与现有的广西南宁市郊区苦瓜-水稻一年两茬的传统栽培模式相比,每667m2产值可增加1.53万元,纯收入增加1.18万元;与广西百色市田东县苦瓜-西葫芦栽培模式相比,每667m2产值可增加0.88万元,纯收入增加0.7万元;与广西贺州市郊区苦瓜-莴笋培模式相比,每667m2产值可增加0.96万元,纯收入增加0.78万元;与广西柳州市郊区苦瓜-小白菜-香葱栽培模式相比,每667m2产值可增加0.78万元,纯收入增加0.65万元;与广东省番禺苦瓜-丝瓜-菜心栽培模式相比,每667m2产值可增加0.73万元,纯收入增加0.6万元。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