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菜用紫云英修复大棚蔬菜连作障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84804发布日期:2018-09-21 19:42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菜用紫云英修复大棚蔬菜连作障碍的方法。



背景技术:

蔬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已成 为国家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设施大棚蔬菜生产由于受环境条件影 响小,种植周期短,复种指数高、产量和效益高,已成为我国农业中最具活力 的产业之一,近年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为我 国菜篮子工程建设和保障居民膳食需求起到重要作用。温室大棚由于用地、用 工及棚室和棚内设施成本较高,菜农为追求较高的种植经济效益,在蔬菜实际 生产过程中,通常选择产量高、效益好的蔬菜,如辣椒、茄子、黄瓜、番茄等 蔬菜进行种植,同时受当地种植习惯、市场对某种或某类蔬菜需求及地方某类 优势蔬菜产业发展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连作成为菜农普遍采用的种植模式, 且在种植中会尽量缩短茬口休闲时间。但是,蔬菜连作常常会引起连作障碍问 题,大棚栽培一般连作3年以上即出现连作障碍现象,导致蔬菜作物出现缺素 症状、病害严重、蔬菜生长势减弱、产量和品质降低,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绝产。 连作障碍问题是设施栽培生产中最主要的瓶颈问题之一,严重威胁了设施蔬菜 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克服和缓解连作障碍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任务和当务之急。

设施栽培条件下复种指数高,施肥量大,某一种或某一类蔬菜作物对营养元 素吸收具有偏好性,长期同种蔬菜连续种植下某些元素连年过度吸收而导致养 分缺乏,而某些元素会积累过多。蔬菜施肥主要注重大中量元素的补充,微量 元素容易缺乏,致使土壤养分失衡。同时,同种蔬菜长期连作,其根系分布深 浅基本一致,根系吸收范围固定,从而造成一定土层营养成分的缺乏。连作给 病虫害生存和繁殖创造了条件,并逐年积累,导致土壤有害微生物增加,土传 病害加重,有益微生物种群密度降低,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外界的抵抗力下降。 设施栽培中化肥投入量一般是露地菜地施肥量的3-5倍,甚至有的高达10倍, 尤其是氮肥投入量较大,还有未腐熟的人粪尿、含氯化肥等,受棚内温度高且 长年覆盖得不到自然雨水淋洗的原因影响,土壤的表面次生盐渍化现象严重。 设施栽培下化肥大量施用及大棚内特殊的环境条件加重土壤酸化及土壤物理性 状变差等连作障碍问题。蔬菜连作障碍修复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轮作倒茬、土 壤消毒、合理施肥及采用抗性品种和灌水洗土等方法,其中采用不同作物轮作 是最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旱地轮作(如瓜类蔬菜与豆科作物轮作)和水旱轮 作(如蔬菜与禾本科作物水稻轮作)。水旱轮作在露地菜地较易实行,但对于 棚室菜地存在操作难度大的问题,与豆科植物如大豆轮作存在豆类作物与蔬菜 种植季节重复、争地抢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兼顾紫云英菜用和紫云英与蔬菜轮 作修复连作障碍的两种功能,同时通过种植紫云英抑制菜地杂草和培肥土壤, 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性质,使菜地土壤变得更加健 康,并减少蔬菜种植中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使生产的蔬菜更加绿色、优质的 种植菜用紫云英修复大棚蔬菜连作障碍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种植菜用紫云英修复大棚蔬菜连作障碍的方法,在9月中下旬至11月 上旬,上茬蔬菜收获后清理沟垄,将大棚菜地的蔬菜秸秆和杂草割倒移出田间 或粉碎后均匀覆盖在垄厢,

然后在田间灌跑马水或灌水淹2-3天后排水翻地,清理厢沟后播种紫云英, 在紫云英生长期间,利用大棚菜地设施每周喷灌水1-2次;

在紫云英生长至株高30厘米以上时,人工采摘或机械分厢、分块或按条带 状采摘紫云英嫩梢鲜嫩部分,采摘时间为头年11月底至次年3月下旬或4月上 旬初花期,在紫云英盛花期进行紫云英鲜草干耕翻压,翻压时配合施用石灰, 整理田块,清理沟垄后进行蔬菜常规种植。

所述紫云英品种选用叶片宽大鲜嫩、茎秆粗壮、纤维素较少、开花迟、口 感清甜的菜用型紫云英。

所述紫云英播种量按每亩2.0-2.5公斤用量。

在播种紫云英前,基施有机肥50-150公斤/亩。

当田间有30-40%的紫云英长至30厘米以上时,即可根据生长情况采摘紫云 英嫩梢10-30厘米部分作为菜用。

紫云英翻压时,紫云英按30-80kg/亩用量撒施石灰以中和紫云英腐解过程 中所产生的酸性物质,并对连作菜地土壤进行消毒。

下茬蔬菜种植时,蔬菜种植中氮肥用量可减施20-40%,磷、钾肥可减施 10-20%。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点:

一、传统种植中通常只将紫云英作为稻田绿肥使用,没有考虑紫云英的营 养功能强、保健和药用价值高、适口性好等特点,本发明将紫云英作为蔬菜种 植,有利于改善和优化居民膳食结构,充分挖掘紫云英的菜用功能、营养、保 健和药用价值,提高紫云英种植的经济价值。

二、传统生产中通常在9月底至11月初将紫云英种植于稻田中,由于南方 稻区普遍存在秋冬季季节性干旱缺水、冬季温度偏低、春季多雨的影响,往往 导致紫云英生长势不强,利用设施大棚中喷灌或滴灌设施,发挥设施大棚灌溉 方便和温度高的优势,可以促进紫云英发芽快、出苗齐、生长快,提高紫云英 菜用部分的产量和紫云英鲜草产量,还可以使紫云英时蔬提早上市,填补春节 前后时鲜蔬菜短缺情况,如类似口感时蔬如豌豆苗、空心菜等未上市的市场空 白。

三、化肥大量施用是导致蔬菜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紫云英具有固氮、 活磷钾的功能,通过种植和利用紫云英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 紫云英鲜草翻压条件下,下茬蔬菜种植中可减少氮肥用量20-40%,磷钾肥用量 也可适量减少,化肥用量减少有利于预防和修复蔬菜连作障碍。

四、紫云英秸秆是优质有机肥料,其翻压还土有利于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保持土壤疏松,平衡养分,改善土壤保肥、保水、保墒、调温和透气的功能, 能有效修复蔬菜连作障碍土壤。

五、利用冬闲期,种植紫云英还田,能增加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提高土壤 蓄肥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作物抗病和抗逆能力,改善下茬蔬菜品质,提 高产量,增加效益。

六、紫云英生长过程中及紫云英翻压后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提高微生 物种群多样性、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和降低连作土壤的土传病害。

七、土壤酸化是设施菜地连作障碍的主要问题之一,紫云英种植及配合石 灰翻压紫云英,有利于防治土壤酸化修复连作障碍,并提高土壤对酸碱的缓冲 能力:紫云英根瘤具有固氮作用,因此植物体内积累较多有机氮,翻压后有机 氮矿化消耗土壤中的氢离子,提高土壤pH;紫云英秸秆含有大量碱性离子,翻 压利用后也可中和土壤酸度,提高土壤pH;紫云英根茬和秸秆利用有利于提高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增加有利于提高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和调节土壤pH; 紫云英翻压结合撒石灰,给连作土壤进行消毒的同时也有利于中和土壤酸度, 提高土壤pH。

八、利用设施大棚温光条件和灌溉条件优势及紫云英掐顶后再分蘖特点, 采摘紫云英嫩梢鲜嫩部分食用后能促进紫云英分支能力的增强,增加嫩梢鲜嫩 可食部分的产量,同时保证翻压时1500-2000公斤/亩的鲜草产量,达到培肥改 土、修复连作障碍土壤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针对设施大棚蔬菜连作障碍的治理和修复过程中由于大棚 设施场地原因难以与水稻等水生作物进行水旱轮作,而与豆科作物如绿豆、大 豆、豇豆、四季豆等进行轮作时,这些豆科作物一般为春播秋收,存在与辣椒、 茄子、黄瓜、番茄等蔬菜的种植季节冲突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蔬菜大棚紫云 英菜肥兼用高效栽培及蔬菜连作障碍生态修复方法,达到兼顾紫云英菜用和紫 云英与蔬菜轮作修复连作障碍的两种功能,同时通过种植紫云英抑制菜地杂草 和培肥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性质,使菜地土 壤变得更加健康,并减少蔬菜种植中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使生产的蔬菜更加 绿色、优质。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工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来详细说明一种种植菜用紫云英修复大棚蔬菜连作障碍 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步,上茬蔬菜收获后田块整理

9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上茬蔬菜收获后,清除大棚菜地垄上和沟内较硬 较大土块、石块、铁丝、铁罐、树木、杂草等杂物。灌跑马水或灌水淹2-3天 后排水、翻地,并将工作沟(厢沟)清理干净。选择大叶型、营养品质好、适 口性好的紫云英品种,按每亩2.0-2.5公斤用量,进行根瘤菌拌种后播种。

第二步,播种后的水肥管理

播种前可基施菜饼等有机肥50-150公斤/亩或不施肥进行紫云英蔬菜有机 生产。播种当天视土壤水分状况,如果田面土壤较湿润则播种后不用灌水,如 果田面土壤较干,可播种后立即喷灌,播种后3天内保证田面土壤湿润但不积 水,以利于种子泡发发芽出苗。之后每隔3-5天喷灌一次,保持喷灌后田面土 壤湿润但不积水即可。根据天气情况打开棚门,保证棚内与外界环境经常通气、 通风。

第三步,紫云英采摘

当田间有30-40%的紫云英长至30厘米以上时,即可根据生长情况采摘紫云 英嫩梢10-30厘米部分作为菜用,嫩梢以下部分留在田里继续生长。田间采摘 可一直到紫云英盛花期前,于盛花期翻压做菜田绿肥。

第四步,紫云英翻压结合撒石灰

在紫云英盛花期结合撒石灰干耕翻压紫云英。翻压紫云英前按30-80kg/亩 用量撒施石灰以中和紫云英腐解过程中所产生的酸性物质,并对连作菜地土壤 进行消毒。

第五步,下茬蔬菜种植

进行田块整理和沟内清理,进行下一季蔬菜种植。下一季蔬菜种植中氮肥用 量可减施20-40%,磷、钾肥可减施10-20%。其他管理可按常规方法进行。

注意事项:

1、紫云英播种前,整地过程中清理好工作沟(用于田间管理和采摘时行走 和操作),采摘过程中注意人尽量站在沟内操作,避免踩踏紫云英。

2、为保证紫云英出苗早、出苗齐,播种后1-2天保持田面土壤较高湿润度。 紫云英生长过程中根据紫云英田间生长情况和土壤干湿程度合理喷灌水。

3、由于大棚内温度较高,通风条件较差,为保证大棚内紫云英良好生长, 当晴天外界白天温度较高时,要将棚门敞开,保持通风透气,降低大棚内温度 和增加光照。

4、本发明可用于已产生蔬菜连作障碍大棚土壤的修复,也可用于未产生蔬 菜连作障碍大棚土壤的预防。

实施例1

2015年在长沙县高桥镇选择设施蔬菜大棚10亩,于2016年10月5日辣椒 收获、扯茬后,淹水3天后翻地,进行开厢和开沟。10月10日选择大叶型紫云 英按每亩2.0公斤/亩用量,根瘤菌接种后播种。播种前,5亩基施菜籽饼肥500 公斤,其余5亩不施肥料。播种当天及之后连续2天每天田间喷灌水,保持田 面湿润但不积水。之后,每周喷灌水1-2次,并保持天晴外界温度高于20℃时 棚内开门通风透气3-4小时。2015年12月17日第一次采摘紫云英嫩梢做菜用, 2016年3月20日最后一次采摘紫云英嫩梢做菜用。4月2日紫云英干耕翻压, 翻压前每亩撒50公斤石灰,翻压整地后,4月10日移栽辣椒。基施菜籽饼肥的 5亩菜地共采摘紫云英嫩梢715公斤,获得经济收入7150元,紫云英翻压前测 定紫云英鲜草量1930公斤/亩。未施肥料的5亩菜地共采摘紫云英嫩梢542公 斤,获得经济收入5420元,紫云英翻压前测定紫云英鲜草量1673公斤/亩。紫 云英翻压后种植辣椒,往年每季辣椒施氮肥(N)450kg/hm2,施磷肥(P2O5)180 kg/hm2,施钾肥(K2O)225kg/hm2,本季辣椒种植中施氮肥(N)345kg/hm2, 施磷肥(P2O5)150kg/hm2,施钾肥(K2O)195kg/hm2,在往年基础上氮肥减施 23.3%,磷肥减施16.7%,钾肥减施13.3%,辣椒产量较上年提高10.5%,且辣椒 品质显著提高,且辣椒生长期间未见连作障碍现象。

上述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 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和细节上对本发明所 作出的各种变化,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