椪柑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2346发布日期:2018-11-07 07:27阅读:11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树种植领域,特别涉及椪柑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椪柑又名芦柑,皮薄易剥,色泽鲜美,果肉橙红色,汁多、组织紧密、浓甜脆嫩,化渣爽口、籽少,且有药用功效。适合南方各省生长。椪柑分硬芦和有芦。硬芦因果顶部有数条放射状沟纹而又称八卦芦,果实扁圆或高扁圆形;有芦,果顶部一般无放射状沟纹,果实扁圆形,单果重和果实风味不如硬芦。橙柑的主要特点:树势中等,树性直立,骨干枝分枝角度小;果实扁圆形,较大,单果重125~150克,大的可达250克以上,果面橙黄色或橙色,果皮稍厚,易剥;果肉脆嫩、多汁,甜浓爽口,可溶性固形物15%左右,糖含量11~13克/100毫升,酸含量0.3克~0.8克/100毫升;果实11月中、下旬至12月成熟,较耐贮藏。

椪柑的种植对整个过程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从土地的有机质含量的控制、肥料的施放时机、修枝以及后期的保果采摘,每一步的差错都会影响到椪柑的产量以出产后椪柑的口感好、色泽艳。为提高椪柑的产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椪柑的种植方法,提高了挂果率以及良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椪柑种植产量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公开椪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果园改造:有机质丰富的土地,有利于椪柑树的快速生长以及成熟后椪柑的高产,因此为改善土壤土质,提高土壤通气性、透水性、以及蓄水蓄肥能力,为保证椪柑的树苗种植存活率以及成熟后优良率,首先对果园进行深翻,深翻土地控制在10~30cm;每年采果后一个月至春梢萌芽之间再进行一次深翻,同时,每500m2果园撒放40~80kg石灰以中和土壤酸度,并辅以鸡肥、麸肥等腐熟发酵好的农家肥200~300kg;

b、种植:椪柑的种植以春季为宜,春季种植椪柑,规格按株行距为4m×3m、1m见方的种植穴,穴施1~1.5kg磷肥,以椪柑树苗为中心夯一半径为0.5m的形状为的圆锥形土墩,压实,浇灌30~50l定根水,定植时修整树苗,将老熟枝叶以及受伤的、过长的根系剪去,剪下的枯老枝叶可用于施加肥料后覆盖土表,保持土壤的湿润;

c、肥水管理:植后7~15天补水;幼苗长出新枝后,为避免直接施肥导致烧根,采取根外追肥保证能有效减少落花落果,促进果实发育,采用在新梢叶片上喷施0.3%尿素和0.4%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比例为1:1,每隔7~13天喷施一次,每次株施3~5l;根据椪柑树的生育特点和需肥规律,在花肥期施放速效肥,施肥方式采取开沟深施;椪柑在第二年春季抽梢、果实膨大期适时提供提供每株椪柑树浇灌30~50l;采果后浇灌补充每株20~40l,在树体花芽分化期则要控制水分,进入雨季则利用排水沟渠做好排水防涝,每两行椪柑树之间挖一条深15cm宽20cm的排水沟渠;

d、整形修枝:椪柑丛生性强、枝条直立,顶端优势明显,任其自然生长则主枝众多且枝与枝交错紊乱,中下部枝条生长发育不良,生产效率低,因此为提高产量就需要对椪柑树进行修剪、拉枝,增大分枝角度,造成倒三角形树形,以方便后续采收;拉枝后,易萌发徒长枝,要及时疏枝;在春梢萌发前,中央直立主枝疏除后选留3个不同方向角度在50~60°的主枝,每1枝主枝保留2~3个亚主枝,同时疏除过密枝、弱枝、病虫枝;椪柑树冠中下部小枝结果性好,因此主枝、副主枝、主干上均距离15cm保留一个小枝;整株树冠幅控制在3m内,树高控制在1.8m~2.3m内;

e、保花保果:椪柑花量多,坐果率高,但生理落果严重,谢花后,使用浓度为0.005%赤霉素、0.0005%~0.0001%2,4-丁酯混合液,比例为1:1,对树冠喷施保果,7~15天进行一次,连续2~3次;挂果后,在浓度为0.005%的赤霉素溶液中加入与赤霉素等重量份的细胞分裂素粉剂,细胞分裂素粉剂用十倍于细胞分裂素粉剂重量的酒精溶解后均匀混合至赤霉素溶液;剪除春梢并,控制夏梢的抽生,春梢分花枝、营养枝,营养枝过多则会同花枝争夺水分和营养,因此在春梢抽发期对长势旺、开花梢的椪柑树抹除无花春梢;

f、病虫害防治:对树梢以及地面喷施农药,使用喷药在落花后30~40天内连续喷药3~4次,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

椪柑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溃疡病、疮痂病,用70%甲基托步津800~1000倍液、50%退菌液500~700倍液、可杀得600倍液任意一种进行防治;煤烟病结合蚧类、蚜虫可用硫胶悬浮剂或机油乳剂防治,出现黄龙病株则及时挖除烧毁;主要虫害有螨类,用73%克螨特1500~2000倍液、集琦虫螨克1500~2000倍液或阿维菌素机油乳剂进行防治;蚧类用40%速补杀700~1000倍液、40%乐斯本1000倍液防治;分虱、蚜虫、淹叶蛾、风蝶用40%水胺硫磷800~1000倍液、万灵水1000倍液综合防治;现蕾初期用50%辛硫磷600~800倍液防治花蕾蛆。

g、采收:晴天采果,避免采雨水果、雾水果、露水果,病菌在有水的情况下,能很快从伤口侵入,可能导致柑橘出园时就是“病果”。采收时应做到先外后内,先下后上,采收人员应剪好指甲且戴好手套,使用圆头果剪,采用“一果两剪”采果法:即一剪下树,二剪平蒂,以果蒂不刮脸为度。严禁强拉硬扯或摔果,同时剔除病果、虫果、裂果、烂果、伤果、脱蒂果、畸形果等。用于采果的竹筐、竹篓边沿和内壁用帆布或麻布包扎衬垫,防止擦伤果皮。

优选的:所述深翻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5%,ph值为5.5~6.5。

优选的:所述的植穴,穴施1.5kg磷肥。

优选的:所述的果园改造是深翻深度在22cm(每年采果后一个月至春梢萌芽应进行一次深翻),同时,每500m2果园撒放55kg石灰以中和土壤酸度,并辅以鸡肥、麸肥腐熟发酵好的农家肥255kg(鸡肥与麸肥比例:2:1)。

优选的:所述的在新梢叶上喷施的复合肥液成分包括以下原料成分比:喷施0.3%尿素、0.4%磷酸二氢钾混合施用,每株喷施3~5l。

优选的:所述的椪柑种植,所述的花肥期施放的速效肥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比:株施速效磷肥复合肥1.5~2.0份、尿素0.5~1.0份、熟腐有机肥鸡肥10份以及麸肥10份。

优选的:所述的椪柑种植,所述的花肥期施放的速效肥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比:株施速效磷肥复合肥1.5份、尿素0.8份、熟腐有机肥鸡肥以及麸肥18份。

优选的:所述的直立主枝筛除是将中央直立主枝疏除后选留3个不同方向角度在55°的主枝,每枝主枝保留3个亚主枝。

优选的:所述的椪柑种植的农药用70%甲基托步津800倍液进行防治,株施3~5l。

优选的:所述的一剪二果方法:第一剪从树上带3叶剪下,顺带对柑橘结果枝进行了顶端修剪,第二剪将果柄剪平整,以果蒂不刮脸为度。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果园改造,土地深翻、每500m2果园撒放40~80kg石灰以中和土壤酸度,并辅以鸡肥、麸肥等腐熟发酵好的农家肥200~300kg,种植前15~30天进行,以保证土壤有机质含量满足3~5%的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定植时,修剪下的老熟枝叶以及受伤的、过长的根系等可作为椪柑树的天然肥料,均匀铺撒于半径0.5m的种植穴土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谢花后,对新梢喷施一次复合肥液的装置按:每5m2装置一台喷洒器,喷洒口以360゜旋转向四周以喷雾的形式将复合肥液施于各株椪柑树新梢;幼果期的椪柑幼果喷洒方式相同。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排水沟渠与各株椪柑树的0.5m的种植穴以15~20゜的角度连接,排水沟渠表面压实使较为平滑没有凸起物,以利于雨季积水的引流。

遇旱季少雨,在植株发生萎蔫等表面症状之前,一次灌水量为每亩12~18吨,灌水方法采取浇灌,并可通过深翻、中耕、培土、覆盖、树杆刷白等措施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幼树修剪,一是对幼树过长的夏、秋梢施行摘心,对基部长出6~8片叶时便摘心去顶;二是抹芽放梢,一年放春、夏、秋三次梢,六月上中旬放夏梢,8月上中旬放秋梢,长20~30厘米;重点是:疏剪密弱枝、交叉枝、病虫枝,回缩衰退枝组和落花落果枝组,疏剪部分枝冠上部影响下部的大枝,短截夏、秋结果母枝。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农药的喷洒与上述喷洒新梢的装置相同,但在喷洒结束后,还需要人工为地面施药。除对常见椪柑树病害实施农药喷洒预防外,根据实际情况对椪柑树喷施煤烟病结合蚧类、蚜虫等不同病害的针对农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严谨的种植步骤,遵循椪柑树生长规律对其生长不同阶段的施肥、修整剪枝,调控植株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控制种植期间的水分,使椪柑树的成长达到最理想的生长条件,椪柑树成熟后树枝粗壮健康,同时在幼果采取的措施手段保证了椪柑的良品率,接出的椪柑数量多、个头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作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包括实施例中展现的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椪柑种植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a、果园改造:将深翻深度在20m,每500m2果园撒放55kg石灰以中和土壤酸度,并辅以鸡肥170kg、麸肥85kg腐熟发酵好的农家肥;

b、种植:春季4月种植椪柑,规格按株行距为4m×3m、1m见方的种植穴,穴施1.5kg磷肥,以椪柑树苗为中心夯一层半径为0.5m的形状为圆锥形的土墩、压实,每株浇灌30l定根水,将发现的老熟枝叶,有受伤的、过长的根系剪去;修剪下的老熟枝叶等作为椪柑树的天然肥料,铺撒于种植穴土表。植后10天补水每株30l,保持土壤的湿润;

c、肥水管理:幼苗长出新枝后,园中每5m2装置一台喷洒器,以喷雾形式将对新梢叶每隔10天喷施一次0.3%尿素、0.4%磷酸二氢钾比例为1:1的混合液,每次每株喷施4l;在花肥期施株施每株施速效氮、磷肥复合肥1.5份、尿素0.8份、熟腐有机肥鸡肥10份以及麸肥10份;树体成熟后,控制树体花芽分化期的水分,每两行椪柑树之间挖出挖出一条深15cm宽20cm的作雨季排水的沟渠;在7~8月遇干旱少雨,灌浇水每亩15吨;第二年春季果树开始抽梢、果实膨大时提供每株提供35l水;采果后灌水补充每株40l;

d、整形修枝:在春梢萌发前,对直立主枝筛除,拉枝增大分枝角度,将中央直立主枝疏除后选留3个不同方向角度在55°的主枝,每枝主枝保留3个亚主枝,主枝、副主枝、主干上均距离15cm保留一个小枝;园内各株树冠幅均控制在2m内,树高平均控制在2m左右;

e、保花保果:到谢花后,同样使用喷洒器以0.005%赤霉素、0.0005%2,4-丁酯比例为1:1混合液对树冠喷施,株施4l,10天进行一次,连续3次;挂果后,在浓度为0.005%的赤霉素溶液中加入与赤霉素等重量份的细胞分裂素粉剂,细胞分裂素粉剂用十倍于细胞分裂素粉剂重量的酒精溶解后均匀混合至赤霉素溶液,用毛笔蘸上涂抹幼果;剪除无花春梢;

f、病虫害防治:对树梢以及地面喷施农药,使用70%甲基托步津800倍液进行防治,株施3~5l,在落花后30天内连续喷药3次,每隔10天进行一次;

g、采收:晴天采果,先外后内,先下后上,使用圆头果剪,采用“一果两剪”采果法;剔除病果、虫果、裂果、烂果、伤果、脱蒂果、畸形果等,用于采果的竹筐、竹篓边沿和内壁均使用麻布包扎衬垫;采摘的椪柑,用2,4-丁酯200ppm和多菌灵900倍液比例为1:1的混合液洗果;

在本实施例中,收获的椪柑重量约为市售的1.4倍,种植所得椪柑产量相比一般种植方法提高了10个百分比。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椪柑种植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a、果园改造:深翻深度在22m,每500m2果园撒放55kg石灰以中和土壤酸度,并辅以鸡肥170kg、麸肥85kg腐熟发酵好的农家肥,铺上地膜;

b、种植:春季4月种植椪柑,拆除地膜,规格按株行距为4m×3m、1m见方的种植穴,穴施1.5kg磷肥,以椪柑树苗为中心夯一层半径为0.5m的形状为圆锥形的土墩、压实,每株浇灌25l定根水,将发现的老熟枝叶,有受伤的、过长的根系剪去;修剪下的老熟枝叶等作为椪柑树的天然肥料,铺撒于种植穴土表。植后10天补水每株25l,保持土壤的湿润;

c、肥水管理:幼苗长出新枝后,园中每5m2装置一台喷洒器,以喷雾形式将对新梢叶每隔10天喷施一次0.3%尿素、0.4%磷酸二氢钾比例为1:1混合液,每次每株喷施4l;在花肥期施株施速效磷肥复合肥1.5份、尿素0.8份、熟腐有机肥鸡肥10份以及麸肥10份;树体成熟后,控制树体花芽分化期的水分,每两行椪柑树之间挖出挖出一条深15cm宽20cm的作雨季排水的沟渠;在8月遇干旱少雨,灌浇水每亩15吨;第二年春季果树开始抽梢、果实膨大时提供每株提供40l水;采果后灌水补充每株40l;

d、整形修枝:在春梢萌发前,对直立主枝筛除,拉枝,增大分枝角度,将中央直立主枝疏除后选留3个不同方向角度在55°的主枝,每1枝主枝保留3个亚主枝,主枝、副主枝、主干上均距离15cm保留一个小枝;园内各株树冠幅均控制在2m内,树高平均控制在2m左右;

e、保花保果:到谢花后,同样使用喷洒器以0.005%赤霉素、0.0005%2,4-丁酯比例为1:1混合液对树冠喷施,株施4l,10天进行一次,连续3次;挂果后,在浓度为0.005%的赤霉素溶液中加入与赤霉素等重量份的细胞分裂素粉剂,细胞分裂素粉剂用十倍于细胞分裂素粉剂重量的酒精溶解后均匀混合至赤霉素溶液,用毛笔蘸上涂抹幼果;剪除无花春梢;

f、病虫害防治:对树梢以及地面喷施农药,使用70%甲基托步津800倍液进行防治,株施4l,在落花后30天内连续喷药3次,每隔11天进行一次;

g、采收:晴天采果,先外后内,先下后上,使用圆头果剪,采用“一果两剪”采果法;剔除病果、虫果、裂果、烂果、伤果、脱蒂果、畸形果等,用于采果的竹筐、竹篓边沿和内壁均使用麻布包扎衬垫;采摘的椪柑,用2,4-丁酯200ppm和多菌灵900倍液洗果;

在本实施例中,收获的椪柑果实硕大,色泽更加鲜艳,口感尝起来甜而不腻、爽口清新,皮薄肉多,剥开椪柑皮内部果肉饱满,水分充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