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的高定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79767发布日期:2018-10-02 17:40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经济林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的高定干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壳山核桃[caryaillinoinensis(wangehn.)k.koch],为胡桃科(jug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nutt.)落叶乔木,原产美国和墨西哥,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干果树种之一。薄壳山核桃果大壳薄、仁肉肥厚、味香可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树体高大直立,树形优美,生命周期长,是很好的观赏、遮阴和‘四旁’行道树种。薄壳山核桃是一个用途广、受益期长、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明显的优良经济树种。

薄壳山核桃生长快,树干通直,木材坚韧致密、心材暗红、边材黄白、富弹性、不宜变形和开裂,是军工、建筑、家具、运动器材及雕刻很好的用材。一直以来,薄壳山核桃以果园经营的方式生产干果而忽略其材用的价值,关于利用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的研究较少。目前,由于薄壳山核桃树干通直,木材材质优良,易加工,用途广,其干材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9世纪薄壳山核桃从国外传入中国,当时由西方传教士、外交使节等人士从美国带入种子,作为观赏树种植在港口、码头和教堂周围。20世纪20年代,中国正式从美国引进该树种,但仍以城市绿化为主。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薄壳山核桃消费需求的增大,我国在薄壳山核桃适应区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可以预测,随着薄壳山核桃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薄壳山核桃价格竞争将异常激烈,以干果生产为主的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必然降低。当前,我国薄壳山核桃普遍采用低冠密植方式种植,定干低,定干高度一般低于60cm;高密度,4m×6m与6m×6m。这种低冠密植生产模式导致果园通风透光差,病虫害严重,不仅影响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导致单株产量低,更不能有效利用薄壳山核桃木材的价值。如何利用薄壳山核桃高大乔木的特性,转变其生产经营模式,做到干果生产与木材利用相统一,实现薄壳山核桃种植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提高薄壳山核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关于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的研究文献,《果材兼用的优良油料树种—美国薄壳山核桃》中介绍了薄壳山核桃是果材兼用的优良油料树种,关于薄壳山核桃如何采用果材兼用的种植模式没有详细描述。《薄壳山核桃良种果材兼用丰产技术》着重介绍了薄壳山核桃建园、嫁接和丰产技术,关于果材兼用具体的定干高度没有明确阐述。本研究具体介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的建园方法、以及适用于果材兼用的最佳定干高度,以期提高薄壳山核桃种植的综合经济效益。

薄壳山核桃是优良的用材树种,木材纹理细腻,质地坚韧,原木每立方米价格5000元。一般薄壳山核桃园不同树龄的材积,平均单株年材积效益都在15元以上,随着树龄的增大,单株树平均材积效益明显提高,一般25年定植树,年平均材积效益可达68元。如果在建园的初期,考虑到薄壳山核桃的木材价值,采用合适的定干高度建园,实现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不仅能够提高薄壳山核桃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也是开发利用薄壳山核桃的一条新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的高定干方法。移栽5、6年薄壳山核桃实生大苗,采用2.5m高定干嫁接,定干高度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短原木(ly/t1506-2008)》短原木的标准2.0-2.8m。2.5m高定干不影响薄壳山核桃产量,又能利用薄壳山核桃木材,方便机械化,降低人力成本,便于经营管理,实现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采用2.5m高定干建园,一般10-12年后进入盛果期,40年后开始轮伐,此时可获得干高2.5m以上,胸径0.4m左右,树干通直,无疤节的短原木。目前进口薄壳山核桃木材价格在5000元/m3左右,按每株平均年材积最少15元计,314株/hm2,相比于传统低冠密植生产模式,木材价值至少增加188300元。采用高定干建园方法,从长远角度考虑,珍贵木材价值得到利用,种植户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同时对于缓解我国优质硬阔木材短缺的现状也具有重要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的高定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苗圃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向阳的地块,进行整地,深耕,施基肥。整地做到地平、疏松、土碎,无杂物。以每亩农家肥1000-1500kg作基肥。做苗床,宽3m,高度0.3-0.5m,苗床两侧挖宽0.4-0.5m,深0.3m左右的排水沟。

)种子播种:种子采集于9月低到11月初,选择12年以上生长健壮的薄壳山核桃母树,采摘顶部青皮自然开裂的种子。采集的种子去青皮,放在阴凉通风的室内阴干,然后进行沙藏,沙子和种子的比例为2:1。翌年2-3月进行播种,播种前进行催芽,用赤霉素(ga3)溶解浸泡24h,浸种后将种子播入整好的苗圃地。播种时行距为40cm,株距30cm。

)园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向阳地块建园。要求土层厚度在1m以上,进行深翻,加深土壤厚度。每亩施复合肥50kg。园的三侧铺设道路,沿道路旁挖水沟,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在园的另一侧修蓄水池,方便干旱时灌溉。

)幼苗移栽:移栽前深挖定植穴,穴的大小选用1.2m×1.0m×1.0m。于播种后第5、6年选择生长健壮、主干高的薄壳山核桃幼苗进行移植。移栽前进行断根处理,起苗时保留主根长度30-40cm,断根截面直径15-20cm,保留根周围的泥土,用绳子包扎成土球状。定植株行距为8m×8m,定植后采用漫灌,保证浇透水,以后根据旱情,每隔1-2月浇水一次。移栽后用三角木架支撑,防止定植苗被风吹倒。

)定干嫁接:

a授粉品种配置:薄壳山核桃同一品种的雌雄花异熟,不同品种的雄花和雌花花期可能相遇,故需要根据不同薄壳山核桃不同品种的花期配置授粉树。优先选择波尼(pawnee)、卡多(caddo)、马汉(mahan)、肖肖尼(shoshoni)、威斯顿(western)等优良品种,其中,波尼和卡多作为授粉树,马汉、肖肖尼,威斯顿作为主栽品种树。薄壳山核桃雄花花粉传播的距离为50-200m,按8m×8m进行种植,以雄花花粉传播距离最短距离50m算,按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比例为5:1种植。

嫁接高度:按照短原木的标准,统一定干嫁接高度为2.5m。

嫁接方法:采用方块形芽接的方法,嫁接时间为8月底至9月初,选择半木质化新梢作为接穗。用芽接刀在砧木距地面2.5m以上的光滑部位横切一刀,长度约4cm,宽度为砧木所切位置粗度的1/3,再用芽接刀在切口左侧或/右侧由上往下纵切一刀,从一侧撕下韧皮部,并在切口左侧或/右侧保留一个伤流口。在接穗的饱满芽上部与下部横切一刀,两侧再各纵切一刀,用手轻轻剥下方块芽片,迅速贴到砧木缺口处,保持芽片与砧木缺口上下和左或/右三边对齐,用塑料嫁接膜自上而下绑紧扎严,使芽片与砧木贴合紧密,保证不透风,不渗雨。每个单株不同方向嫁接3-4个芽。

嫁接后管理:嫁接后1-2天,第一次剪砧,保留嫁接芽上端2-3片叶子。15-20天解绑,解绑后及时补水,防止接芽因缺水开裂而死,不成活的要及时补接。并及时除去砧木萌蘖。第二年3-4月萌蘖较多,每隔一周要清除一次砧木萌芽,并进行二次剪砧,促进接芽生长。必要时对接芽绑支柱防风吹折。

)田间管理:及时除去行间杂草,浇水、施肥、修剪,施肥时在树体外围15-30cm处开深15-20cm,宽10cm的环状沟,按氮肥与磷肥2:1施肥,初始每株施15-20g。施肥量根据树龄逐年递增。施肥后浇水。冬季剪去老弱病枝、枯枝。

上述的方法,其在于所述步骤2)中赤霉素水溶液的浓度为300ppm。

上述的方法,其在于所述步骤4)中幼苗移栽的天气最好是阴天或者小雨天。

上述的方法,其在于所述步骤4)中5、6年的薄壳山核桃幼苗主干高于2.5m。

上述的方法,其在于所述步骤5)c中嫁接方法,采集的接穗粗度在1.0m以上,剪掉复叶,保留叶柄基部,长度稍高于腋芽,用以保护腋芽。后用自来水冲洗,湿棉布包扎,放在阴凉处,1-2天内嫁接完。

上述的方法,其在于所述步骤5)c中嫁接方法的伤流口长1-2cm,宽0.5-1.0cm。

上述的方法,其在于所述步骤5)c中嫁接方法,接穗的方块芽片嵌入砧木缺口时要保证芽体向上。

上述的方法,其在于所述步骤5)d中嫁接后管理判断嫁接芽成活与否的标准是解绑后轻推接芽叶柄,轻轻推动脱落者即为成活;不成活的接芽收缩,叶柄干枯。

上述的方法,其在于所述步骤5)d中嫁接后除萌蘖,较高的要用高枝剪剪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的高定干方法”,采用2.5m高定干嫁接(图1),能有效地提高单株的产量,利用薄壳山核桃的木材,方便机械化管理,降低人力成本,实现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提高薄壳山核桃综合经济效益,同时对于缓解我国优质硬阔木材短缺的现状也具有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2.5m高定干嫁接植株。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的高定干方法

材料种植:薄壳山核桃砧木种植于常州市果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接穗提供由常州市果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负责。试验地位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张芝山镇,建园规模200亩。

)苗圃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向阳的地块,进行整地,深耕,施基肥。整地做到地平、疏松、土碎,无杂物。以每亩农家肥1500kg作基肥。做苗床,宽3.0m,高度0.5m,苗床两侧挖宽0.5m,深0.3m左右的排水沟。

)种子播种:

种子采集于9月低到11月初,选择12年以上生长健壮的薄壳山核桃母树,采摘青皮变黄,顶部自然开裂的种子。采摘的种子采用堆沤法去青皮,将刚采收的果实堆积在通风向阳处,厚约50cm,5d天后翻开脱青皮。去青皮后在阴凉通风的室内阴干一周,后进行沙藏,沙子和种子的比例为2:1。翌年3月进行播种,播种前进行催芽,用浓度为300ppm赤霉素(ga3)溶解浸泡24h,浸种后将种子播入整好的苗圃地。播种时行距为40cm,株距30cm。

)园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向阳地块建园。要求土层厚度在1m以上,进行深翻,加深土壤厚度。每亩施复合肥50kg。园的三侧铺设道路,沿道路旁挖水沟,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在园的另一侧修蓄水池,方便干旱时灌溉。

)幼苗移栽:

移栽前深挖定植穴,穴的大小选用1.2m×1.0m×1.0m。于播种后第5、6年选择生长健壮、主干高2.5m、地径在2.5cm以上的薄壳山核桃幼苗进行移植。移栽前进行断根处理,起苗时保留主根长度35cm左右,断根截面直径15cm左右。并保留根周围的泥土,用绳子包扎成土球状。定植株行距为8m×8m,定植后采用漫灌,保证浇透水。以后根据旱情,每隔2月浇水一次。移栽后用三角木架支撑,防止定植苗被风吹倒。

)定干嫁接:

选择授粉品种波尼(pawnee)、卡多(caddo),主栽品种马汉(mahan)、肖肖尼(shoshoni)、威斯顿(western)等优良品种进行品种配置。接穗取自上述品种12年嫁接母树,接穗规格为1年生的粗度在1.0m以上的枝条。采集的接穗剪掉复叶,保留叶柄基部,后用自来水冲洗,湿棉布分品种包扎,放在阴凉处,2天内嫁接完。采用方块芽接,按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5:1进行嫁接。嫁接从8月底开始,架设梯子,用芽接刀在砧木2.5m以上的光滑部位横切一刀,长度约4.0cm;宽度约为所切砧木位置粗度的1/3,再用芽接刀在切口左侧或/右侧由上往下纵切一刀,从一侧撕下韧皮部,并在缺口下方开一个长2.0cm,宽0.5cm的伤流沟。在穗条饱满芽周围划出一个相同大小的芽块,用手将芽体连同内皮剥下。将方块芽嵌入砧木缺口,使上下和一边对齐,迅速用塑料嫁接膜绑紧接口。每个砧木在2.5m以上不同方向嫁接4个芽。嫁接后2天,第一次剪砧,砧木3m以上保留2-3片叶子。20天后解绑,解绑时观察接芽颜色是否转青,轻轻推动能否脱落,若满足以二个条件即为成活,可解绑。解绑后及时补水,防止接芽因缺水开裂而死,同时对于不成活的接芽要及时补接。第二年3-4月萌蘖较多,每一周清除一次砧木萌芽,并进行二次剪砧,促进接芽生长。必要时对接芽搭支柱防风吹折。

)田间管理:

及时除去行间杂草,浇水、施肥、修剪,施肥时在树体外围30cm处开深15cm,宽10cm的环状沟,按氮肥与磷肥2:1施肥,每株施15g。施肥后浇水。冬季剪去老弱病枝、枯枝。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