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灌溉立体栽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5273发布日期:2018-11-16 23:0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温室立体栽培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灌溉立体栽培系统。

背景技术

温室内的种苗随着生长,可能需要移栽,盆花需要重新摆放和转移,目前在国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并花费大量的时间。我国的工厂化育苗将会成为重要的生产环节。目前,普遍应用在我国的温室育苗栽培架大多是平面栽培架,单位面积和空间利用率较低,我国也有一些立体栽培架,但空间利用率低,自然光照率低,自动控制程度低,且调节空间低,调节也不够灵活省力,多数立体栽培架中也没有配置完备的灌溉系统。

中国专利cn107409795a公布了一种旋转式栽培装置,其包括转盘和多个苗床;转盘垂直于地面放置,转盘的中轴线平行于地面,转盘能够绕中轴线转动;多个苗床环绕转盘的周向设置。旋转式栽培装置为立体形式的,其通过转盘能够把苗床往垂直方向上运送,增加了地面的单位面积内可放置苗床的数量;同时,由于转盘可以转动,在作业时工作人员也可只站在某一固定的位置,转盘把不同的苗床送至工作人员所在的位置,工作人员即可对不同的苗床进行作业,不必工作人员到处走动。但是该旋转式栽培装置不具有自动灌溉功能,同时也不具有自动控制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控制的旋转灌溉立体栽培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旋转灌溉立体栽培系统,包括:

旋转架:设有两个,两个旋转架之间通过旋转架转轴连接,所述旋转架转轴设置在旋转架支撑架上,通过旋转架转轴的转动带动旋转架转动,

栽培装置:设置有多个,通过栽培容器支架连接在两个旋转架之间,多个栽培装置环绕所述旋转架的周向设置;

还包括灌溉装置与驱动定位机构,所述灌溉装置设置在旋转架的外侧,所述灌溉装置内置伸缩管道,所述旋转架设置管道对接孔,所述栽培容器支架内置支架连接水管,所述栽培装置内置伸缩管道,驱动定位机构控制灌溉装置内置的伸缩管道、旋转架对接孔、栽培容器支架内置的支架连接水管、栽培装置内置伸缩管道实现对接,实现灌溉装置与栽培装置的接通,进而可以实现灌溉装置对栽培装置的灌溉。

本发明中,旋转灌溉立体栽培系统还包括营养液储蓄箱,所述营养液储蓄箱内置伸缩管道,驱动定位机构控制灌溉装置内置的伸缩管道与营养液储蓄箱内置伸缩管道实现对接,实现灌溉装置与营养液储蓄箱的接通,进而可以实现营养液储蓄箱内营养液通过灌溉装置对栽培装置的补给,以及栽培装置内营养液通过灌溉装置回流到营养液储蓄箱内。

本发明中,所述灌溉装置上设有灌溉装置伸缩水管,所述营养液储蓄箱上设有营养液储蓄箱伸缩水管,驱动定位机构控制灌溉装置伸缩水管与营养液储蓄箱伸缩水管实现对接,实现灌溉装置与营养液储蓄箱的接通。

本发明中,所述旋转架由旋转架外圈与旋转架内圈组合形成,在所述旋转架外圈与旋转架转轴之间设有支撑栅栏,所述灌溉装置设置在旋转架外圈的外侧,所述栽培容器支架连接在旋转架内圈的内侧,所述旋转架外圈与旋转架内圈上均设置有对接孔,所述旋转架外圈与旋转架内圈组合后,旋转架外圈与旋转架内圈上的对接孔相对齐。

本发明中,所述旋转架外圈的内侧与外侧均开设有一圈卡槽,所述旋转架内圈的内侧为水平面,所述旋转架内圈的外设设有一圈卡环,通过旋转架内圈的卡环嵌设在旋转架外圈内侧的卡槽内,实现旋转架外圈与旋转架内圈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旋转架外圈的外侧开设有一圈卡槽,所述灌溉装置外侧设置有灌溉装置连接伸缩块,所述灌溉装置连接伸缩块上连接有弧形的灌溉装置滑块,所述灌溉装置滑块安装在旋转架外圈外侧的卡槽,所述灌溉装置滑块上设有灌溉装置滑块处伸缩管道,驱动定位机构可以控制灌溉装置滑块在旋转架外圈卡槽轨道中的运行,以调节灌溉装置的位置。

本发明中,所述栽培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植物种苗的栽培容器,所述栽培容器顶部开设有导槽,在导槽内安装有栽培容器滑块,所述栽培容器滑块连接栽培容器旋转伸缩轴,所述栽培容器旋转伸缩轴连接栽培容器连接件,所述栽培容器连接件连接旋转架内圈连接轴,所述旋转架内圈连接轴连接在两个栽培容器支架之间,所述栽培容器内设置有栽培容器伸缩管道,所述旋转架内圈连接轴内设置有旋转架内圈连接轴伸缩管道,

所述旋转架内圈连接轴伸缩管道依次通过旋转架内圈连接轴、栽培容器连接件、栽培容器旋转伸缩轴以及栽培容器滑块这些部件内部设置的管道对接栽培容器伸缩管道,

驱动定位机构可以控制所述旋转架内圈连接轴伸缩管道与支架连接水管实现对接,实现灌溉装置与栽培装置的接通,进而可以实现灌溉装置对栽培装置的灌溉。

本发明中,所述栽培容器内设置有定植盖板,所述定植盖板的顶部为种植区域,底部为水培岩棉置放区域,多个岩棉栽培块嵌入定植盖板上,栽培容器顶部安装有栽培容器伸缩管道,所述栽培容器伸缩管道的上端连接栽培容器滑块上的通孔,下端依次连接种植区域以及水培岩棉置放区域上的通孔管道,栽培容器伸缩管道的伸缩切换模式用于交换区域内部的营养液,所述水培岩棉置放区域的岩棉栽培块用于与栽培容器的栽培区域进行营养液互换。

本发明中,所述驱动定位机构包括:

第1驱动定位机构:安装在旋转架转轴上,用于控制旋转架转轴的转向以及转速;

第2驱动定位机构:安装在灌溉装置滑块上,用于控制灌溉装置滑块在旋转架外圈卡槽轨道中的运行,以调节灌溉装置的位置;

第3驱动定位机构:安装在灌溉装置伸缩水管上,用于控制灌溉装置伸缩水管上伸缩气缸伸缩杆的长短以改变灌溉装置伸缩水管的位置;

第4驱动定位机构:安装在营养液储蓄箱伸缩水管上,用于控制营养液储蓄箱伸缩水管上伸缩气缸伸缩杆的长短以改变营养液储蓄箱伸缩水管的位置,用于实现营养液储蓄箱伸缩水管与灌溉装置伸缩水管的对接;

第5驱动定位机构:安装在营养液储蓄箱内部,用于检测液位高度,控制营养液储蓄箱内营养的送出。

第6定位检测机构:安装在栽培容器内部,用于检测栽培容器内部营养液的高度,检测营养液面距水培岩棉置放区域的距离;

第7驱动定位机构:安装在栽培容器的定植盖板中心通孔管道处,控制通孔处阀门的开合;

第8驱动定位检测机构:安装在栽培容器伸缩管道上,控制栽培容器伸缩管道与定植盖板中心通孔处管道对接,控制栽培容器伸缩管道的伸缩量,接收信号以后,对接完毕及调整完毕后,发出反馈信号;

其中,第6定位检测机构与第7驱动定位机构与第8驱动检测机构互为配合联动;

第9驱动定位机构:安装在栽培容器滑块上,控制栽培容器滑块在栽培容器顶部导槽中滑动;

第10驱动定位机构:安装在栽培容器旋转伸缩轴上,用于控制栽培容器旋转伸缩轴的转动角度以及伸缩长度;

第11驱动定位机构:安装在栽培容器连接件上,用于控制栽培容器连接件与旋转内圈连接轴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

第12驱动定位机构:安装在旋转内圈连接轴伸缩管道上,用于控制旋转内圈连接轴伸缩管道的伸缩,通过旋转架外圈与旋转架内圈上设置的对接孔,与灌溉装置滑块处伸缩管道对接;

第13驱动定位机构:安装在旋转架内圈的对接孔上,用于检测旋转内圈连接轴伸缩管道与旋转架外圈对接孔的对接情况;

第14驱动定位机构:安装在旋转架外圈的对接孔上,用于检测灌溉装置滑块处伸缩管道与旋转架外圈对接孔的对接情况;

第15驱动定位机构:安装在灌溉装置滑块处伸缩管道上,用于控制灌溉装置滑块处伸缩管道的伸缩,通过旋转架外圈与旋转架内圈上设置的对接孔,与支架连接水管对接。

本发明中,所述旋转架支撑架安装在支撑底座上的支撑安装槽中,所述支撑底座固定在地面上。

本发明中,各部件中的管道配合之处多采用防侧漏的密封零部件。

本发明中,第1驱动定位机构可以采用能够带动转轴转动的电机,最好选择是具有转速以及方向可调节的电机。

本发明中,第2驱动定位机构、第9驱动定位机构可以采用能够带动滑块在滑槽中移动的电机,包括步进电机、直线电机或其他常见电机,同时第2驱动定位机构还要求具有定位功能,定位功能的实现可以采用传感器,并且利用传感器的传感定位控制电机的工作,采用常规的结构即可实现该功能。

本发明中,第3驱动定位机构、第4驱动定位机构、第8驱动定位检测机构、第10驱动定位机构、第12驱动定位机构、第13驱动定位机构、第14驱动定位机构、第15驱动定位机构可以采用能够带动连接管实现伸缩功能的电机,包括步进电机、直线电机或其他常见电机,同时上述驱动定位机构还要求具有定位功能,定位功能的实现可以采用传感器,并且利用传感器的传感定位控制电机的工作,采用常规的结构即可实现该功能。

本发明中,第5驱动定位机构主要是要求具有液位检测功能的检测器,以及控制营养液储蓄箱的开关的设备,因此,第5驱动定位机构需要具备上述功能,并且需要检测器能够跟控制营养液储蓄箱的开关的设备相联动,采用常规的结构即可实现该功能。

本发明中,第6定位检测机构要求具有液位检测功能的检测器。

本发明中,第7驱动定位机构要求具有控制通孔处开合的功能,常规的控制器与阀门的组合能够实现上述功能。

本发明中,第11驱动定位机构满足控制栽培容器连接件与旋转内圈连接轴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即可,采用常用的电机等设备能够实现上述功能。

其中,第6定位检测机构要与第7驱动定位机构与第8驱动检测机构互为配合联动。

本发明中,所述多个栽培装置可绕轴作匀速运动或静止,所述栽培装置两侧边设有自动开或合通风窗口,呈圆形阵列分布。

本发明中,所述营养液储蓄箱内部设有消毒装置,营养液回流后可进行消毒处理。

本发明中,栽培系统工作顺序为:栽培装置根据自然光的照射情况,可以调节栽培装置在旋转架上的位置,可以使得栽培装置旋转至合适角度,提高光照利用率,潮汐式灌溉的方式采用配合营养液搜集回流,装置密封性能较好,使用方便清洁。栽培容器在排水时候,栽培容器伸缩管道要求接近容器的底部,力求排放干净。

本发明栽培系统通过自动控制方式,可以完成栽培装置的自动运转以及栽培装置自动旋转至合适角度,自动化灌溉等一系列程序,不需人工进入工作区域搬动或灌溉,运行操作简单,节约空间时间,运行费用和管理费用低廉,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栽培系统自动运转,旋转调节可以与其他系统柔性结合,形成综合机械结构、精确定位、传动系统、管理规划、智能调度、电子控制等技术的集成应用系统。

本发明旋转灌溉立体栽培系统可随阳光照射位置的不同,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自动调节栽培装置的位置,提高栽培装置光照利用率,符合现代大型植物工厂的发展趋势。而旋转结构的设计可以尽可能的增大空间利用率。栽培装置的旋转设计也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率。无土栽培方式采用岩棉栽培和灌排一体化的潮汐式灌溉,配和营养液收集回流,装置密封性能较好,使用方便清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系统灵活性好,使用时可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实现自动调节栽培装置的倾斜度,旋转至合适的角度,栽培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可以自动调节,提高光照利用率。

(2)栽培容器中设有定植盖板,栽培容器中采用多个岩棉块固定植株苗的根茎,栽培容器拥有多个自由度,在旋转至合适的角度,在增大光照利用率的同时,栽培容器中植株不会掉出来。

(3)在本栽培系统中,采用潮汐式灌溉方式,通过灌溉装置在旋转架外圈中的运转,把营养液输送至各个栽培容器,实现灌溉自动化,使用简单清洁。灌溉系统部件中的配合之处多采用防侧漏的密封零部件。潮汐式灌溉方式配合良好的装置密封性能,使能源利用方便清洁。

(4)单个栽培装置内置伸缩管道实现对接,实现灌溉装置与单个栽培装置的接通,进而可以实现灌溉装置独立运行,对单个栽培装置的灌溉,可以根据植物生产需求由灌溉装置分别输送营养液或排放营养液,使得每个单个栽培装置及都分担承载适合的重量,降低能耗,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5)立体栽培系统实际拓宽或者节约生产的使用面积,通过自动控制方式,对植物进行相应的操作,运行操作简单,运行费用和管理费用低廉,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将优势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生产率和光照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加速生产进程。

(6)本发明的栽培系统可以接受阳光照射与灌溉这两个操作流程独立或同时运行,对于植物栽培具有操作方便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旋转灌溉立体栽培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灌溉装置及营养液储蓄箱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1为旋转架内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2为旋转架内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1为旋转架外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2为旋转架外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1为旋转架内圈、外圈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2为图6-1中d-d剖面图;

图7-1为旋转架内圈、外圈的组合体与旋转装置支撑栅栏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2为旋转架内圈、外圈的组合体与旋转装置支撑栅栏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栽培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图12-1、图12-2、图13、图14为本发明栽培系统驱动定位机构布局图。

图中标号:1-栽培容器支架;2-支架连接水管;3-栽培容器;4-支撑栅栏;5-旋转架转轴;6-旋转架支撑架;7-支撑安装槽;8-支撑底座;9-旋转架外圈;10-旋转架内圈;11-栽培容器伸缩管道;12-灌溉装置;13-栽培容器滑块;14-栽培容器旋转伸缩轴;15-栽培容器连接件;16-旋转架内圈连接轴;17-旋转架内圈连接轴伸缩管道;18-定植盖板;18-1种植区域;18-2水培岩棉置放区域;19-灌溉装置滑块;20-灌溉装置滑块处伸缩管道;21-灌溉装置连接伸缩块;22-岩棉栽培块;23-灌溉装置伸缩水管;24-营养液储蓄箱伸缩水管;25-营养液储蓄箱;26-第1驱动定位机构;27-第2驱动定位机构;28-第3驱动定位机构;29-第4驱动定位机构;30-第5驱动定位机构;31-第6定位检测机构;32-第7驱动定位机构;33-第8驱动定位检测机构;34-第9驱动定位机构;35-第10驱动定位机构;36-第11驱动定位机构;37-第12驱动定位机构;381-第13驱动定位机构;382-第14驱动定位机构;39-第15驱动定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旋转灌溉立体栽培系统,如图1所述,包括旋转架与栽培装置,旋转架设有两个,两个旋转架之间通过旋转架转轴5连接,旋转架转轴5设置在旋转架支撑架6上,通过旋转架转轴5的转动带动旋转架转动,栽培装置设置有多个,通过栽培容器支架1连接在两个旋转架之间,多个栽培装置环绕旋转架的周向设置;还包括灌溉装置12与驱动定位机构,灌溉装置12设置在旋转架的外侧,灌溉装置12内置伸缩管道,旋转架设置管道对接孔,栽培容器支架1内置支架连接水管2,栽培装置内置伸缩管道,驱动定位机构控制灌溉装置12内置的伸缩管道、旋转架对接孔、栽培容器支架1内置的支架连接水管2、栽培装置内置伸缩管道实现对接,实现灌溉装置12与栽培装置的接通,进而可以实现灌溉装置12对栽培装置的灌溉。

参考图2、图3,旋转灌溉立体栽培系统还包括营养液储蓄箱25,营养液储蓄箱25内置伸缩管道,驱动定位机构控制灌溉装置12内置的伸缩管道与营养液储蓄箱25内置伸缩管道实现对接,实现灌溉装置12与营养液储蓄箱25的接通,进而可以实现营养液储蓄箱25内营养液通过灌溉装置12对栽培装置的补给,以及栽培装置内营养液通过灌溉装置12回流到营养液储蓄箱25内。

灌溉装置12上设有灌溉装置伸缩水管23,营养液储蓄箱25上设有营养液储蓄箱伸缩水管24,驱动定位机构控制灌溉装置伸缩水管23与营养液储蓄箱伸缩水管24实现对接,实现灌溉装置12与营养液储蓄箱25的接通。

参考图4、5、6、7,旋转架由旋转架外圈9与旋转架内圈10组合形成,在旋转架外圈9与旋转架转轴5之间设有支撑栅栏4,灌溉装置12设置在旋转架外圈9的外侧,栽培容器支架1连接在旋转架内圈10的内侧,旋转架外圈9与旋转架内圈10上均设置有对接孔,旋转架外圈9与旋转架内圈10组合后,旋转架外圈9与旋转架内圈10上的对接孔相对齐。

旋转架外圈9的内侧与外侧均开设有一圈卡槽,旋转架内圈10的内侧为水平面,旋转架内圈10的外设设有一圈卡环,通过旋转架内圈10的卡环嵌设在旋转架外圈9内侧的卡槽内,实现旋转架外圈9与旋转架内圈10的组合。

旋转架外圈9的外侧开设有一圈卡槽,灌溉装置12外侧设置有灌溉装置连接伸缩块21,灌溉装置连接伸缩块21上连接有弧形的灌溉装置滑块19,灌溉装置滑块19安装在旋转架外圈9外侧的卡槽,灌溉装置滑块19上设有灌溉装置滑块处伸缩管道20,驱动定位机构可以控制灌溉装置滑块19在旋转架外圈9卡槽轨道中的运行,以调节灌溉装置12的位置。

参考图8、图9,栽培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植物种苗的栽培容器3,栽培容器3顶部开设有导槽,在导槽内安装有栽培容器滑块13,栽培容器滑块13连接栽培容器旋转伸缩轴14,栽培容器旋转伸缩轴14连接栽培容器连接件15,栽培容器连接件15连接旋转架内圈连接轴16,旋转架内圈连接轴16连接在两个栽培容器支架1之间,栽培容器3内设置有栽培容器伸缩管道11,旋转架内圈连接轴16内设置有旋转架内圈连接轴伸缩管道17,旋转架内圈连接轴伸缩管道17依次通过旋转架内圈连接轴16、栽培容器连接件15、栽培容器旋转伸缩轴14以及栽培容器滑块13这些部件内部设置的管道对接栽培容器伸缩管道11,驱动定位机构可以控制旋转架内圈连接轴伸缩管道17与支架连接水管2实现对接,实现灌溉装置12与栽培装置的接通,进而可以实现灌溉装置12对栽培装置的灌溉。

参考图10,栽培容器3内设置有定植盖板18,定植盖板18的顶部为种植区域18-1,底部为水培岩棉置放区域18-2,多个岩棉栽培块22嵌入定植盖板18上,栽培容器3顶部安装有栽培容器伸缩管道11,栽培容器伸缩管道11的上端连接栽培容器滑块13上的通孔,下端依次连接种植区域18-1以及水培岩棉置放区域18-2上的通孔管道,栽培容器伸缩管道11的伸缩切换模式用于交换区域内部的营养液,水培岩棉置放区域18-2的岩棉栽培块22用于与栽培容器3的栽培区域进行营养液互换。

参考图11、12、13、14,本实施例中,驱动定位机构包括:

第1驱动定位机构26:安装在旋转架转轴5上,用于控制旋转架转轴5的转向以及转速;

第2驱动定位机构27:安装在灌溉装置滑块19上,用于控制灌溉装置滑块19在旋转架外圈9卡槽轨道中的运行,以调节灌溉装置12的位置;

第3驱动定位机构28:安装在灌溉装置伸缩水管23上,用于控制灌溉装置伸缩水管23上伸缩气缸伸缩杆的长短以改变灌溉装置伸缩水管23的位置;

第4驱动定位机构29:安装在营养液储蓄箱伸缩水管24上,用于控制营养液储蓄箱伸缩水管24上伸缩气缸伸缩杆的长短以改变营养液储蓄箱伸缩水管24的位置,用于实现营养液储蓄箱伸缩水管24与灌溉装置伸缩水管23的对接;

第5驱动定位机构30:安装在营养液储蓄箱25内部,用于检测液位高度,控制营养液储蓄箱25内营养的送出。

第6定位检测机构31:安装在栽培容器3内部,用于检测栽培容器3内部营养液的高度,检测营养液面距水培岩棉置放区域18-2的距离;

第7驱动定位机构32:安装在栽培容器3的定植盖板18中心通孔管道处,控制通孔处阀门的开合;

第8驱动定位检测机构33:安装在栽培容器伸缩管道11上,控制栽培容器伸缩管道11与定植盖板18中心通孔处管道对接,控制栽培容器伸缩管道11的伸缩量,接收信号以后,对接完毕及调整完毕后,发出反馈信号;

其中,第6定位检测机构31与第7驱动定位机构32与第8驱动检测机构33互为配合联动;

第9驱动定位机构34:安装在栽培容器滑块13上,控制栽培容器滑块13在栽培容器3顶部导槽中滑动;

第10驱动定位机构35:安装在栽培容器旋转伸缩轴14上,用于控制栽培容器旋转伸缩轴14的转动角度以及伸缩长度;

第11驱动定位机构36:安装在栽培容器连接件15上,用于控制栽培容器连接件15与旋转内圈连接轴16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

第12驱动定位机构37:安装在旋转内圈连接轴伸缩管道17上,用于控制旋转内圈连接轴伸缩管道17的伸缩,通过旋转架外圈9与旋转架内圈10上设置的对接孔,与灌溉装置滑块处伸缩管道20对接;

第13驱动定位机构381:安装在旋转架内圈10的对接孔上,用于检测旋转内圈连接轴伸缩管道17与旋转架外圈10对接孔的对接情况;

第14驱动定位机构382:安装在旋转架外圈9的对接孔上,用于检测灌溉装置滑块处伸缩管道20与旋转架外圈9对接孔的对接情况;

第15驱动定位机构39:安装在灌溉装置滑块处伸缩管道20上,用于控制灌溉装置滑块处伸缩管道20的伸缩,通过旋转架外圈9与旋转架内圈10上设置的对接孔,与支架连接水管2对接。

本实施例中,旋转架支撑架6安装在支撑底座8上的支撑安装槽7中,支撑底座8固定在地面上。

本实施例中,各部件中的管道配合之处多采用防侧漏的密封零部件。

本实施例中,第1驱动定位机构可以采用能够带动转轴转动的电机,最好选择是具有转速以及方向可调节的电机。

本实施例中,第2驱动定位机构、第9驱动定位机构可以采用能够带动滑块在滑槽中移动的电机,包括步进电机、直线电机或其他常见电机,同时第2驱动定位机构还要求具有定位功能,定位功能的实现可以采用传感器,并且利用传感器的传感定位控制电机的工作,采用常规的结构即可实现该功能。

本实施例中,第3驱动定位机构、第4驱动定位机构、第8驱动定位检测机构、第10驱动定位机构、第12驱动定位机构、第13驱动定位机构、第14驱动定位机构、第15驱动定位机构可以采用能够带动连接管实现伸缩功能的电机,包括步进电机、直线电机或其他常见电机,同时上述驱动定位机构还要求具有定位功能,定位功能的实现可以采用传感器,并且利用传感器的传感定位控制电机的工作,采用常规的结构即可实现该功能。

本实施例中,第5驱动定位机构主要是要求具有液位检测功能的检测器,以及控制营养液储蓄箱的开关的设备,因此,第5驱动定位机构需要具备上述功能,并且需要检测器能够跟控制营养液储蓄箱的开关的设备相联动,采用常规的结构即可实现该功能。

本实施例中,第6定位检测机构要求具有液位检测功能的检测器。

本实施例中,第7驱动定位机构要求具有控制通孔处开合的功能,常规的控制器与阀门的组合能够实现上述功能。

本实施例中,第11驱动定位机构满足控制栽培容器连接件与旋转内圈连接轴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即可,采用常用的电机等设备能够实现上述功能。

其中,第6定位检测机构要与第7驱动定位机构与第8驱动检测机构互为配合联动。

本实施例中,多个栽培装置可绕轴作匀速运动或静止,栽培装置两侧边设有自动开或合通风窗口,呈圆形阵列分布。

本实施例中,营养液储蓄箱内部设有消毒装置,营养液回流后可进行消毒处理。

本实施例中,栽培系统工作顺序为:栽培装置根据自然光的照射情况,可以调节栽培装置在旋转架上的位置,可以使得栽培装置旋转至合适角度,提高光照利用率,潮汐式灌溉的方式采用配合营养液搜集回流,装置密封性能较好,使用方便清洁。栽培容器在排水时候,栽培容器伸缩管道要求接近容器的底部,力求排放干净。

本实施例栽培系统通过自动控制方式,可以完成栽培装置的自动运转以及栽培装置自动旋转至合适角度,自动化灌溉等一系列程序,不需人工进入工作区域搬动或灌溉,运行操作简单,节约空间时间,运行费用和管理费用低廉,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栽培系统自动运转,旋转调节可以与其他系统柔性结合,形成综合机械结构、精确定位、传动系统、管理规划、智能调度、电子控制等技术的集成应用系统。

本实施例旋转灌溉立体栽培系统可随阳光照射位置的不同,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自动调节栽培装置的位置,提高栽培装置光照利用率,符合现代大型植物工厂的发展趋势。而旋转结构的设计可以尽可能的增大空间利用率。栽培装置的旋转设计也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率。无土栽培方式采用岩棉栽培和灌排一体化的潮汐式灌溉,配和营养液收集回流,装置密封性能较好,使用方便清洁。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