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规稻新品种的选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33442发布日期:2018-08-10 18:57阅读:11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作物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常规稻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长江中下游具备良好的种植双季稻生态条件。以粳稻为例,市场对粳米尤其是优质粳米需求很大,优质粳稻品种供不应求,但优质粳稻发展缓慢。究其原因,影响粳稻生产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生育期偏长。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双季稻北缘地区,对生育期要求较为严格,全生育期要求在130天以内。现有大多数品种因生育期偏长,限制其进一步的推广。二是优质高产稳产的“精品”品种缺乏,主导品种不明,品种多、乱、杂现象十分严重。“高而不优、优而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双季晚粳还存在抗稻瘟病能力差、后期低温冷害等问题。三长江中下游地区历来以杂交中籼稻生产为主,以常规籼、粳稻为对象的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非常薄弱,常规籼粳稻生产良种良法不配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常规稻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广泛收集整理常规籼粳稻种质资源库2000-3000份,构建11类亲本资源的优异农艺性状池,每类池收集100-200份亲本资源,其中主要农艺性状如下:株叶型结构合理、抽穗整齐度好、抗倒、产量高、米质优、早熟、中抗白叶枯病、中抗稻瘟病、中抗稻曲病、中抗条纹叶枯病、中抗纹枯病。

根据需要,进行性状设计交叉配组,获得优异目标农艺性状组合方案。

根据设计好的优异农艺性状组合目标方案,分别选取所需不同性状池中对应的父母本进行杂交,从杂种的第一次分离世代开始,一年二代按系谱法,根据设计好的优异农艺性状组合目标,进行单株选择至株系的性状稳定一致,再将入选的株系区收,为新品系。

所述一年二代按系谱法进行单株择优选择至f8-f14,每代单株选择在50-150株之间,根据目标性状初筛育成参加小区评比的新品系数量在100-150个之间。

所述小区评比中将上述按目标性状入选的新品系材料,每个材料小区0.02亩栽插,设2-3次重复,以现有省区预试对照材料为对照。

所述小区评比中株叶型结构合理、抽穗整齐度好、抗倒性状按田间表现,产量性状按实际测产数量和考种结果,米质检测按国标,抗病性主要选择白叶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纹枯病高发地区自然选择或人工接种进行鉴定。

所述常规稻的类型包括早籼、中籼粳和双季晚籼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基于亲本性状池的性状设计育种、系谱法单株初筛选及小区二次筛选相结合,严格规定了杂交组合数和小区筛选规模,并选择稻瘟病高发地区自然环境或人工接种鉴定进行抗性筛选。通过该方法实施,可以选育出高产、多抗、米质优、适应性广的常规籼粳稻新品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以水稻双季晚稻新品种w328选育为例:

(1)收集整理种质资源材料2000份,已构建11类亲本资源的优异农艺性状池,每类池收集100-200份亲本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如下:株叶型结构合理、抽穗整齐度好、抗倒、产量(较现有省农作物品种区试对照品种增产3%以上)、米质(国标3级以上)、早熟(较现有省农作物品种区试对照品种生育期早2-3天以上)、抗性性状方面:白叶枯病(3级以上)、稻瘟病(3级以上)、稻曲病(3级以上)、条纹叶枯病(3级以上)、纹枯病(3级以上);

(2)根据需要分别从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的性状池中选取相应的父母亲本,进行性状设计交叉配组,获得优异目标农艺性状组合方案,按一年二代按系谱法进行单株择优选择至f10代至株系的性状稳定一致,每代选高产、米质好、抗病性好的目标农艺性状,每代单株选择在60株左右;

(3)小区评比地点:安徽省农科院合肥院内基地,面积10亩,每个材料小区0.02亩栽插,设3次重复,根据目标性状初筛参加小区评比的新品系数量在110个,在小区评比中,根据株叶型结构合理、抽穗整齐度好、抗倒性状按田间表现;

(4)小区评比,米质检测由中国水稻所米质检测中心完成,产量按实际测产数量,单位kg,考种主要是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

(4)材料抗病性鉴定主要选择安徽省黄山、旌德地区稻瘟病高发地区自然选择,稻瘟病、白叶枯病人工接种由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完成;

(5)根据亲本性状池的设计育种、系谱法单株初筛选及小区二次筛选相结合,实际获得以南京农业大学选育而成的高产、米质好的粳型材料w262作母本,以“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项目从国际水稻所引进的抗病性较好的籼型材料asd16(c60)作父本进行杂交,育成了籼、粳远缘杂交的新种质材料w328;w328在保持高产特性的同时,米质指标达2级标准,是近两年安徽省晚粳区试中唯一一个米质指标达2级标准的新品系,而且高抗条纹叶枯病,抗稻瘟病、稻曲病和白叶枯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规稻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基于亲本性状池的性状设计育种、系谱法单株初筛选及小区二次筛选相结合,严格规定了杂交组合数和小区筛选规模,并选择稻瘟病高发地区自然环境或人工接种鉴定进行抗性筛选。通过该方法实施,可以选育出高产、多抗、米质优、适应性广的常规籼粳稻新品种。

技术研发人员:张瑛;张毅;钱征;滕斌;吴敬德;宣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0
技术公布日:2018.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