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蒜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9517发布日期:2018-09-04 20:3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大蒜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大蒜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大蒜的播种方法:第一种,先开沟灌水,栽蒜后覆土,称湿播法。第二种,多打孔栽蒜,镇压后浇水,谓干播。4、播种密度及深度大蒜产量是由每亩株数,单株蒜头瓣数和瓣重三者所构成,所以要合理密植,一般亩保苗在4至4.5万株,即行株距25×4厘米,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播种的深浅也影响其产量,一般播种深度在3-4厘米,过深过浅都不易大蒜出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大蒜播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蒜播种装置,包括入料口、握把、调整握杆、调整连杆、间距连杆、传动架、翻动盖、弧形出料口、入料筒,入料口焊接在入料筒顶端,入料筒底端切割成型有弧形出料口,入料筒筒体上端位置焊接有握把,握把下部位置焊接安装了调整握杆,调整握杆通过调整连杆与传动架连接安装,间距连杆单独螺栓安装在入料筒筒体下端,传动架与翻动盖顶端焊接安装。

优选的,所述传动架由弯折型传动杆、复位连杆、复位弹簧和安装壳体组成,弯折型传动杆顶端焊接了复位连杆,复位连杆杆体套接安装了复位弹簧,安装壳体安装在外侧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间距连杆通过调整螺栓安装在安装架上。

优选的,所述复位连杆与调整连杆采用销杆连接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一种大蒜播种装置,本装置在传统的播种工具上进行了现代化改进,在传统的播种工具上设计加装了间距连杆,间距连杆的设计运用可以很好的地控制播种之间的间距,紧握调整握杆,调整连杆通过传动架带动翻动盖转动,翻动盖转动的翻转运动是通过调整连杆带动弯折型传动杆转动实现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大蒜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弧形出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传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调整连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入料口,2、握把,3、调整握杆,4、调整连杆,5、间距连杆,6、传动架,7、翻动盖,8、弧形出料口,9、入料筒,10、弯折型传动杆,11、复位连杆,12、复位弹簧,13、安装壳体,14、安装架,15、调整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大蒜播种装置,包括入料口1、握把2、调整握杆3、调整连杆4、间距连杆5、传动架6、翻动盖7、弧形出料口8、入料筒9,入料口1焊接在入料筒9顶端,入料筒9底端切割成型有弧形出料口8,入料筒9筒体上端位置焊接有握把2,握把2下部位置焊接安装了调整握杆3,调整握杆3通过调整连杆4与传动架6连接安装,间距连杆5单独螺栓安装在入料筒9筒体下端,传动架6与翻动盖7顶端焊接安装。

所述传动架6由弯折型传动杆10、复位连杆11、复位弹簧12和安装壳体13组成,弯折型传动杆10顶端焊接了复位连杆11,复位连杆11杆体套接安装了复位弹簧12,安装壳体13安装在外侧对应设置。

所述间距连杆5通过调整螺栓15安装在安装架14上。

所述复位连杆11与调整连杆4采用销杆连接安装。

本发明工作原理:一种大蒜播种装置,本装置在传统的播种工具上进行了现代化改进,在传统的播种工具上设计加装了间距连杆,间距连杆的设计运用可以很好的地控制播种之间的间距。

传动架的弯折型传动杆顶端焊接了复位连杆,复位连杆杆体套接安装了复位弹簧,安装壳体安装在外侧对应设置。紧握调整握杆,调整连杆通过传动架带动翻动盖转动,翻动盖转动的翻转运动是通过调整连杆带动弯折型传动杆转动实现的。

将真个装置插入土壤,将大蒜种通过入料口进入入料筒,紧握调整握杆,翻动盖撑开土壤,蒜种进入土壤,实现播种作业。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蒜播种装置,包括入料口、握把、调整握杆、调整连杆、间距连杆、传动架、翻动盖、弧形出料口、入料筒,入料口焊接在入料筒顶端,入料筒底端切割成型有弧形出料口,入料筒筒体上端位置焊接有握把,握把下部位置焊接安装了调整握杆,调整握杆通过调整连杆与传动架连接安装,间距连杆单独螺栓安装在入料筒筒体下端,传动架与翻动盖顶端焊接安装,一种大蒜播种装置,本装置在传统的播种工具上进行了现代化改进,在传统的播种工具上设计加装了间距连杆,间距连杆的设计运用可以很好的地控制播种之间的间距,紧握调整握杆,调整连杆通过传动架带动翻动盖转动,翻动盖转动的翻转运动是通过调整连杆带动弯折型传动杆转动实现的。

技术研发人员:蒋安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小度智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5
技术公布日:2018.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