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力式水稻穴直播集中排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9505发布日期:2018-09-04 20:3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播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力式水稻穴直播集中排种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国水稻种植面积3200多万hm2,约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4%,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0%。目前水稻种植包括插秧和直播2种方式,随着农村优质劳动的短缺,直播省去育秧、运秧和插秧的环节,省去了较多的人工成本,使直播水稻面积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播种机工作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播种作业生产率及谷物出苗的质量,从而影响秧苗长势及产量。提高播种机的作业效率、发展联合作业以及实现精量、高速、高效播种是播种机发展的趋势。且播种机的结构宜采用模块化设计,其中排种器是播种机的核心工作部件,它需要具有方便安装与拆卸和保持排种性能稳定的特点也是排种器评价的重要指标。单体式排种器只能实现其中单行播种,主要存在整机成本太高、工作繁琐和装种、卸种复杂等问题;而集中排种器只需一个排种器即可完成多行播种,降低了生产成本,操作便捷。

与机械式排种器相比,气力式排种装置具有适用性强、通用性好、不伤种子和适应种子类型广的特点,可以明显提高播种速度。目前水稻直播人工撒播面积仍较大,且专用的水稻直播机较少,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研制适宜于水稻高产配套的农艺技术的直播排种器尤为关键,现有的排种器主要存在播种不精量、用种量大、适应作业速度低和价格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技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水稻精量穴播的一种气力式水稻穴直播集中排种装置,所述气力式水稻穴直播集中排种装置为穴直播机的核心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气力式水稻穴直播集中排种装置,包括种箱、进种导管、左端盖、左轴承端盖、传动轴、左轴承座、机座、观察口、上外壳、导种管、下外壳、肋板、上进气管、滚筒、下进气管、卸种板、挡板、右端盖、右轴承座、右轴承端盖和种层调节板组成;所述种箱安装在进种导管上,所述左端盖安装有左轴承座,所述左轴承端盖安装左轴承座上;所述左端盖连接有外壳和下外壳;所述右端盖安装有右轴承座,所述右轴承端盖安装在右轴承座上,右端盖设有扇型腰圆孔用于排出滚筒内气体;所述传动轴安装在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上,所述传动轴安装有滚筒;所述进种导管与下外壳焊接于一体,所述进种导管上开有圆孔用于穿过上进气管,所述上进气管穿过进种导管与下外壳相贯线焊接于一体,所述下进气管与进种导管垂直相连焊接于一体,所述观察口上有亚克力透明板,通过螺钉与上外壳连接,所述观察口用于观察排种器排种情况,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由两端面支耳螺孔通过螺栓连接与一体;所述挡板与滚筒中心线平行,所述挡板通过两个肋板与下外壳焊接于一体;所述卸种板上端与下壳体卡合在一起,所述卸种板下端与下外壳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机座与下壳体焊接于一体;所述种层调节板位于进种导管的进种口处。

进一步,所述导种管与下外壳倾斜30°安装,所述导种管一端为喇叭形开口。

进一步,所述滚筒是承载锥柱状浅型孔的部位,所述滚筒上均匀分布型孔带以及型孔带上均匀分布锥柱状浅型孔,所述排种轴固定座位于所述滚筒的中心,所述滚筒与所述排种轴固定座通过3个支撑筋在滚筒两端连接,所述排种轴固定座设计有正六边形的六方孔与正六方传动轴间隙配合,所述锥柱状浅型孔均匀分布于滚筒上,所述锥柱状浅型孔的前边沿和后边沿为倾斜的有助于种子完成充种和投种,所述锥柱状浅型孔的底面为平面。

进一步,所述滚筒的厚度为4mm,所述滚筒上均匀分布有6列型孔带,对应6行排种,所述每列型孔带上均匀分布有10个锥柱状浅型孔。

进一步,所述锥柱状浅型孔前边沿的角度α为20°,所述锥柱状浅型孔后边沿的角度为β为60°,所述前边沿和后边沿形成倾斜的锥柱状浅型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气力式水稻穴直播集中排种装置结构简单,工作便捷,精简了排种装置结构,体积小,成本低。

2.气力式水稻穴直播集中排种装置关键部件采用螺栓连接,易于装卸,方便调节和更换。

3.本发明采用一种正压气流完成充种、护种、排种过程,不会引起串气等不良现象,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在护种过程中,采用正压护种,不易损伤种子,从而保证了种子的出芽率,且部分气流从排种口排出,在排种口处形成压差,对种子产生一个助推力,利于排种。

4.本发明的锥柱状浅型孔采用正压气流和锥柱状浅型孔结合,有效提供排种性能,降低种子损伤绿;锥柱状浅型孔的的压力小孔压附一粒种子,实现一个锥柱状浅型孔容纳3粒种子,实现种子成穴精量排种。

5.进种导管上设有种层调节装置,能够实现无级调节,获得任意种层高度,有利于提高充种性能。

6.本发明实现6行同步精量成穴排种,极大地提高了排种精度和工作效率,节约种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种层调节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排种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排种滚筒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锥柱状浅型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所述本发明一种气力式水稻穴直播集中排种装置,包括种箱1、进种导管2、左端盖3、左轴承端盖4、传动轴5、左轴承座6、机座7、观察口8、上外壳9、导种管10、下外壳11、肋板12、上进气管13、滚筒14、下进气管15、卸种板16、挡板17、右端盖18、右轴承座19、右轴承端盖20和种层调节板21组成。

所述种箱1安装在进种导管2之上,所述左轴承端盖4安装左轴承座6上,所述左轴承座6安装在左端盖3上,所述左端盖3安装在上外壳9和下外壳11上,所述右轴承端盖20安装在右轴承座19上,所述右轴承座19安装在右端盖18上,右端盖18上设有扇型腰圆孔181用于排出滚筒内气体,所述滚筒14安装在传动轴5上;所述传动轴5安装在左轴承座6和右轴承座19上,所述进种导管2与下外壳11相贯线焊接于一体,所述进种导管2上开有圆孔用于穿过上进气管13,所述上进气管13穿过进种导管2与下外壳11相贯线焊接于一体;所述下进气管15与进种导管2垂直相连焊接于一体,所述观察口8为亚克力透明板,所述观察口8通过螺钉与上外壳9连接;所述观察口8用于观察排种器排种过程,所述上外壳9与下外壳11由两端面支耳螺孔通过螺栓连接与一体,所述导种管10与下外壳11倾斜30°安装;所述导种管10一端为喇叭形开口以便种子顺利进入导种管导出,所述挡板16与滚筒18中心线平行且与滚筒18间隙配合起一定的密封作用,所述挡板17通过两个肋板12与下外壳11焊接于一体,所述卸种板15上端与下壳体11卡合通过合页连接在一起,所述卸种板16下端与下外壳11通过左右两颗螺钉密封连接;所述机座7与下壳体焊接于一体,所述机座7与下外壳11垂直,所述种层调节板21位于进种导管2的进种口处,与进种导管2的左右两侧壁通过螺栓水平活动连接;并在右侧螺栓尾部固结蝶形帽用于转动种层调节板21,种层调节板21具有隔断进种导管2和种箱1的功能,且种层调节板21之间形成种子强制带动层,种子在种群侧向压力、种子重力的作用下充入充种区。

所述滚筒14上均匀分布有6列型孔带,对应6行排种。每列型孔带上均匀分布有10个锥柱状浅型孔142。所述排种轴固定座143位于所述滚筒14的中心,所述滚筒14与所述排种轴固定座143通过3个支撑筋144两端连接,所述排种轴固定座143设计有正六边形的六方孔与传动轴5间隙配合,所述滚筒14的厚度为4mm。

所述锥柱状浅型孔142均匀分布于滚筒14上,所述锥柱状浅型孔142前边沿1421的角度为α,所述α为20°,采用倾斜的前边沿1421有助于扰动种子完成充种;所述锥柱状浅型孔142后边沿1422的角度为β,所述β为60°,采用倾斜的后边沿1422有利于种子投种;所述锥柱状浅型孔142的底面为平面,因此所述前边沿1421和后边沿1422形成倾斜的锥柱状浅型孔,有利于充种和投种。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根据排种量要求,调节好种层调节板21的位置和对应排种量要求的滚筒14转速,将种子装入种箱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种子通过进种导管2流入由左端盖3、右端盖18、卸种板16、挡板17形成的充种区,滚筒14旋转时种子在锥柱状浅型孔142的倾斜前边沿1421的作用下对种子进行扰动,在正压气流的作用下将种子压附在锥柱状浅型孔142的通气小孔1423上,实现充种过程。每个通气小孔1423对应压附一粒种子,则锥柱状浅型孔142中的3个通气小孔1423压附3粒种子,实现1个锥柱状浅型孔142容纳3粒种子,倾斜前边沿1421的锥柱状浅型孔142有利于种子进入,提高充种性能。滚筒14逆时针旋转带动种子转动,由于一部分的空气从锥柱状浅型孔142的通气小孔1423经滚筒14内部型腔排出进入大气中,所以种子在其气流的作用下被压覆在锥柱状浅型孔142上实现护种过程。当滚筒14转动到导种管10处时,由于大部分的气流从导种管10排出进入大气中,所以在气流的作用下种子被气流带入导种管10中导出,从而实现导种过程。锥柱状浅型孔142的倾斜后边沿1422有利于水稻种子导出,提高导种性能。滚筒14上有6列型孔带,每列型孔带上含有10个锥柱状浅型孔142,从而实现播种6行,锥柱状浅型孔142对应的穴距可以通过调节滚筒14的转速实现。在下外壳11底部设有一卸种口16,可在排种过程结束后将多余种子卸出。

该气力式水稻穴直播集中排种装置的工作流程为:调节好种层调节板21的位置和滚筒14转速——装种——风泵提供正压气流——外部驱动水稻穴直播集中排种装置的滚筒14转动——气流扰动种子——锥柱状浅型孔2充种——在正压气流下压附水稻种子——携种——投种——循环排种过程——完成6行水稻种子穴播——卸种。

本发明工作具体实施效果:本发明所解决的水稻排种器播种不精量、用种量大、适应作业速度低和价格较高等问题,难以实现水稻精量穴播种技术。本发明采用气力式水稻穴直播集中排种装置的正压充种、携种方式实现一个排种滚筒排种6行精量穴播水稻,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排种精度,对提升水稻精量穴直播的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而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同等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