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桑栽培设施和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98067发布日期:2018-11-02 21:1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领域,涉及桑树的栽培专用设施和栽培方法,具体涉及果桑的栽培设施和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桑树是多年生植物,具有分枝性强的特性,在制定栽植密度时,既要考虑快速增产,更要考虑长期的高产稳产。

果桑俗称桑椹,是在叶桑基础上选育的果叶兼用型品种,它具有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栽植面积迅速扩大,已成为蚕桑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由于果桑生长特性、营养需求及收获物与叶桑略有不同,因此在栽培方法上也有所区别。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1、桑树的树形不规则,枝条相互穿插,通风条件差,光照不均匀,生产过程中落果严重,桑葚商品率低;

2、果桑枝条长,容易下垂,不便于桑农在桑田中劳作;

3、现有的果桑桑葚的成熟周期集中,摘果期短,商品的上市时间短,而桑葚存放时间不长,桑葚成熟后需要尽快集中上市销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桑树枝条不规则的问题。

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桑葚商品率低的问题。

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摘果期短的问题。

发明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果桑栽培设施,包括多组栽培架,一组栽培架包括:

立柱:多根,每根立柱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安装在立柱的一侧或对称安装在立柱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在立柱的一侧或对称安装在立柱的两侧;

第一限位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第二固枝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相邻两组栽培架的相邻第二固枝装置通过多个第三固枝装置连接。

根据本发明果桑栽培设施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垄,所述立柱安装在所述垄上。

根据本发明果桑栽培设施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反光布101,所述反光布101铺设在地面上。

根据本发明果桑栽培设施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避雨大棚,所述避雨大棚包括棚架和棚顶,所述棚顶有透明材质制成。

根据本发明果桑栽培设施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装置为两根平行的金属丝或非金属丝构成。

根据本发明果桑栽培设施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装置为两根平行的铁丝。

根据本发明果桑栽培设施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固枝装置采用板材制成。

根据本发明果桑栽培设施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固枝装置为木板。

根据本发明果桑栽培设施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固枝装置采用金属丝或非金属丝构成。

根据本发明果桑栽培设施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固枝装置为脱模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果桑栽培方法,使用前述果桑栽培设施,枝条生长到60~65cm时,通过第一限位装置进行限位;枝条生长超过130cm时,利用第二固枝装置进行压条,近90°转向;后期用扎带将枝条固定在第三固枝装置上;每亩留枝条5000枝左右;花期开始时断尖;每亩控制产量在1500~2000kg;6月底摘果后即使进行夏伐,剪掉弱枝、病枝和拥挤枝;10月底疏枝,保留1-1.8cm粗的枝条8~10条,左右各4~5枝;去叶断尖:当青色桑果变硬转色之前,在一周内断掉主枝和侧枝的顶端,主枝留长1.8m,侧枝留长16cm,每5个果实留叶1片。

根据本发明果桑栽培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果桑为经过嫁接的果桑,钻木选用嘉陵30,建园需要2年生实生苗;芽接:每嫁接5个无核十大的芽,需嫁接2个云桑二号的芽、2个孟简1号的芽、1个嘉陵40的芽和1个白珍珠的芽。

根据本发明果桑栽培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桑园中,果桑行距:200cm;株距:60cm;起垄,垄高20cm,垄宽200cm,垄上设置用于栽植桑树的窝穴;地面铺反光布;种植密度550-560株/亩。

根据本发明果桑栽培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离地面高度为120cm,与立柱最近距离20cm;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离地面高度为170cm,与立柱最近距离为35cm。

根据本发明果桑栽培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每亩桑园挂8张黄色粘虫纸,果期严禁用农药,摘完果后选用80%敌敌畏水稀释1500倍防桑螟、夜蛾、桑象虫、桑毛虫;花期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对地面和通风处进行喷洒预防菌核病;发现桑葚已发生菌核病,须在青果期,摘除病果,并对桑树的枝干、叶、果、地面、大棚进行全面喷洒。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果桑栽培设施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设计立柱、支架、枝条限位装置和枝条固定装置,可以对果桑的枝条在空间上有序分布,为桑叶和桑葚接受均匀的光照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保障。枝条限位装置和枝条固定装置的设计,根据枝条生长的阶段及时进行枝条形态的调整,有利于枝条形态的定型。通过对枝条的空间约束,可提高通风条件,有利于降低病虫害的侵染和传播;同时还有利于桑农在田间劳作,特别是为果桑的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基础条件。

2、本发明果桑栽培设施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有利于农业推广应用。

3、本发明果桑栽培设施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地面起垄,改善田间排水能力,有利于果树生长。

4、本发明果桑栽培设施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避雨大鹏,平衡田间空气湿度,有利于降低病害的发生。

5、本发明果桑栽培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对枝条的管理,改善光照、空气、湿度条件,平衡枝条的生长条件,达到桑树对营养充分利用的效果。

6、实验证明,本发明方法栽培收获得到的桑果的糖度达17%以上,而周边常规栽培的桑葚的糖度只有12~14%,甜度增长率达到21%以上。

7、本发明方法栽培得到的桑葚市场收购价达到8元/kg,周边常规栽培的桑葚的市场收购价为3-4元/kg。

8、本发明方法摘果期比单一种植云桑2号的提前15天,推迟12天,延长了商品的上市时间。

9、本发明方法一个实施例中,栽培得到的种植的云桑2号桑葚的颜色更黑,花青素比对照高2~5%。

10、本发明方法桑果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均为1500~2000kg/亩,但商品率比对照高30%。

11、本发明采摘更方便,更适应开展桑果采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果桑栽培方法一较佳实施例中种植架前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连栋大棚的前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

100垄、

101反光地布、

102窝穴、

200立杆、

210第一支架、

211第一限位装置、

220第二支架、

221第二固枝装置、

222第三固枝装置、

300避雨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以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果桑栽培设施,包括多组栽培架,一组栽培架包括:

立柱100:多根,每根立柱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第一支架210和第二支架220,所述第一支架210安装在立柱的一侧或对称安装在立柱的两侧,第一支架220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安装第一限位装置211,作为优选,每根立柱上安装一对第一支架220,这一对第一支架220对称地安装在立柱100上,一对第一支架220可以是“一”字形,也可以是“v”字形,还可以是弧形,以及能够达到相同功能的同类构件。所述第二支架220安装在立柱的一侧或对称安装在立柱的两侧;作用主要是用于安装第二固枝装置221,作为优选,每根立柱上安装一对第二支架220,这一对第二支架220可以是“一”字形,也可以是“v”字形,还可以是弧形,以及能够达到相同功能的同类构件。图1和图2示出的是“一”字形的支架结构。图1中,在同一组栽培架中,多根立柱排成一列,一对第一支架210分为左第一支架和右第一支架,左第一支架位于立柱的左边,右第一支架位于立柱的右边;一对第二支架220分为左第二支架和右第二支架,左第二支架位于立柱的左边,右第二支架位于立柱的右边。第二支架位于第一支架的正上方,两支架平行设置,第二支架长度长于第一支架长度。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高度为120cm,单侧长度为20cm,第一限位装置211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210的外端;第二支架高度为170cm,单侧长度为35cm,第二固枝装置221: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20的外端。相邻两组栽培架的相邻第二固枝装置221通过多个第三固枝装置222连接。

第一限位装置211为两根平行的金属丝或非金属丝构成,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装置211为两根水平平行设置的铁丝,两铁丝间的距离为2cm。枝条生长到60~65cm时,桑树的枝条从下向上穿过两铁丝空隙,对枝条进行第一阶段的限位。

第二固枝装置221采用板材制成。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枝装置221使用木板材料制成。板材宽10cm。枝条生长超过130cm时,利用第二固枝装置进行压条,使枝条近90°转向,维持枝条尖端处于水平状态。

第三固枝装置222采用金属丝或非金属丝构成,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固枝装置222为脱模线。多根脱模线等距平行分布。脱模线用于固定枝条,用轧带将枝条捆绑在脱模线上。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果桑栽培设施还包括垄100,所述立柱200安装在所述垄100上。垄上等距设置用于栽植桑树的窝穴102。起垄有助于排水,使桑田不内涝。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反光布101,所述反光布101铺设在地面上。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避雨大棚300,所述避雨大棚包括棚架和棚顶,所述棚顶有透明材质制成。透明材质是指农业上可以使用的透明材料,例如塑料薄膜。所述避雨大棚300优选使用连栋避雨大棚。使用避雨大棚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连栋大棚跨度8m,柱距4m,底高2.5m,顶高1.5m。

实施例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果桑栽培方法,使用前述实施例中的果桑栽培设施,包括多组栽培架,一组栽培架包括:

立柱100:多根,每根立柱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第一支架210和第二支架220,所述第一支架210安装在立柱的一侧或对称安装在立柱的两侧,第一支架220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安装第一限位装置211,作为优选,每根立柱上安装一对第一支架220,这一对第一支架220对称地安装在立柱100上,一对第一支架220可以是“一”字形,也可以是“v”字形,还可以是弧形,以及能够达到相同功能的同类构件。所述第二支架220安装在立柱的一侧或对称安装在立柱的两侧;作用主要是用于安装第二固枝装置221,作为优选,每根立柱上安装一对第二支架220,这一对第二支架220可以是“一”字形,也可以是“v”字形,还可以是弧形,以及能够达到相同功能的同类构件。图1和图2示出的是“一”字形的支架结构。图1中,在同一组栽培架中,多根立柱排成一列,一对第一支架210分为左第一支架和右第一支架,左第一支架位于立柱的左边,右第一支架位于立柱的右边;一对第二支架220分为左第二支架和右第二支架,左第二支架位于立柱的左边,右第二支架位于立柱的右边。第二支架位于第一支架的正上方,两支架平行设置,第二支架长度长于第一支架长度。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高度为120cm,单侧长度为20cm,第一限位装置211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210的外端;第二支架高度为170cm,单侧长度为35cm,第二固枝装置221: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20的外端。相邻两组栽培架的相邻第二固枝装置221通过多个第三固枝装置222连接。

第一限位装置211离地面高度为120cm,与立柱200最近距离20cm。第二限位装置221离地面高度为170cm,与立柱200最近距离为35cm。

第一限位装置211为两根平行的金属丝或非金属丝构成,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装置211为两根水平平行设置的铁丝,两铁丝间的距离为2cm。枝条生长到60~65cm时,桑树的枝条从下向上穿过两铁丝空隙,对枝条进行第一阶段的限位。

第二固枝装置221采用板材制成。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枝装置221使用木板材料制成。板材宽10cm。枝条生长超过130cm时,利用第二固枝装置进行压条,使枝条近90°转向,维持枝条尖端处于水平状态。

第三固枝装置222采用金属丝或非金属丝构成,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固枝装置222为脱模线。多根脱模线等距平行分布。脱模线用于固定枝条,用轧带将枝条捆绑在脱模线上。

田内起垄100,所述立柱200安装在所述垄100上。垄上等距设置用于栽植桑树的窝穴102。起垄有助于排水,使桑田不内涝。地面设置反光布101,保证光线能够获得更充分的利用。

避雨大棚300,所述避雨大棚包括棚架和棚顶,所述棚顶有透明材质制成。透明材质是指农业上可以使用的透明材料,例如塑料薄膜。所述避雨大棚300优选使用连栋避雨大棚。使用避雨大棚实现果桑的避雨栽培,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连栋大棚跨度8m,柱距4m,底高2.5m,顶高1.5m。

桑园中,果桑行距:200cm;株距:60cm;起垄100,垄高20cm,垄宽200cm,垄100上设置用于栽植桑树的窝穴102;地面铺反光布101;种植密度556株/亩。

果桑选用经过嫁接的果桑,主干高度20cm,钻木选用嘉陵30,建园需要2年生实生苗;芽接:每嫁接5个无核十大的芽,需嫁接2个云桑二号的芽、2个孟简1号的芽、1个嘉陵40的芽和1个白珍珠的芽。

枝条的管理:主干涂白,摸石灰水。枝条生长到60~65cm时,通过第一限位装置211进行限位;枝条生长超过130cm时,利用第二固枝装置221进行压条,近90°转向;后期用扎带将枝条固定在第三固枝装置上;每亩留枝条5000枝左右;花期开始时断尖;每亩控制产量在1500~2000kg;6月底摘果后即使进行夏伐,剪掉弱枝、病枝和拥挤枝;10月底疏枝,保留1-1.8cm粗的枝条8~10条,左右各4~5枝;去叶断尖:当青色桑果变硬转色之前,在一周内断掉主枝和侧枝的顶端,主枝留长1.8m,侧枝留长16cm,每5个果实留叶1片。

每亩桑园挂8张黄色粘虫纸,果期严禁用农药,摘完果后选用80%敌敌畏水稀释1500倍防桑螟、夜蛾、桑象虫、桑毛虫;花期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对地面和通风处进行喷洒预防菌核病;发现桑葚已发生菌核病,须在青果期,摘除病果,并对桑树的枝干、叶、果、地面、大棚进行全面喷洒。

水肥管理:建园时每亩施用堆沤肥5000kg,之后每5年灌一次有机肥。日常施肥采用肥水一体化,滴灌带绑在主干上,离垄面15~20cm,滴灌带至于反光布下。产果季土壤体积水分比控制在12~18%,非产果季土壤体积水分比控制在20~30%。每月施尿素1kg,n:p2o5:k2o=15:15:15的复合肥0.5kg。7~9月,每月加施硼肥20g;10月,加施过磷酸钙6kg;3月~5月,每月加施用硫酸锌每亩2kg、硫酸镁每亩2kg、磷酸氢二钾每亩4kg。采果前1周可酌情追施硫酸钾每亩5kg。

本发明摘果期比单一种植云桑2号的提前15天,推迟12天,延长了商品的上市时间。

本发明栽培方式采收的桑葚糖度更高,糖度在17%以上,而周边常规栽培的桑葚的糖度只有12~14%。本模式种植的云桑2号桑葚的颜色更黑,花青素比对照高2~5%,市场收购价格更高。本模式栽培桑葚的市场收购价为4元/500g,周边桑葚的市场收购价为1.5~2元/500g。从产量上看,本模式与现有常规模式相比,桑果产量与传统对照差异不显著,均为1500~2000kg,但本发明栽培管理模式下,商品率比传统对照高30%。

本发明模式采摘更方便,更适合开展桑果采摘。

本发明栽培模式每年投入比对照高1000元,但桑园收入为每亩8000元,比周边收入高2000元/亩,大幅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具有非常好的推广价值。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