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栽培土壤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77834发布日期:2018-11-09 17:17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莓栽培土壤修复方法,应用于草莓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草莓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莓营养丰富,含有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水杨酸、氨基酸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此外,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草莓中所含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物质,具有明目养肝作用,草莓还含有果胶和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消化、通畅大便。在市场上栽培草莓的种植户有很多,由于草莓是多年生植物,年生产使用期长,造成草莓大棚内土壤中病原菌、虫卵长期累积,且土壤酸化、营养失衡相继出现,因此若要在草莓大棚持续种植草莓,需对栽培土壤进行修复,才能保证草莓的产量,但目前市场上尚没有较好的修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莓栽培土壤修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一、当前茬作物收获后,将有机物堆肥、稻草、麦秆按每亩700~800kg均匀铺设在大棚土壤表面,三者的质量比例为2:1:1,同时在大棚土壤表面按每亩30~40kg的量均匀撒施氰胺化钙,通过旋耕机旋耕,使上述物料与土壤均匀混合;

二、在畦表面覆盖透明旧塑料薄膜密封土壤;

三、密闭温室,并向畦间灌水,使整个畦面渗透水分,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一星期,期间观察土壤状态,视情况补水1~2次,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

四、土壤湿润7天后,继续封闭温室20~25天;

五、温室封闭接受后,除去覆盖土壤表层的旧薄膜,恢复土壤的自然状态,并且每亩增施200~250kg微生物菌剂。

采用本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氰胺化钙对土壤内的病菌进行杀灭,然后补入一定的有机肥料,使土壤适合草莓生长,从而可保证草莓的可持续种植,保证草莓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莓栽培土壤修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一、当前茬作物收获后,将有机物堆肥、稻草、麦秆按每亩700~800kg均匀铺设在大棚土壤表面,三者的质量比例为2:1:1,同时在大棚土壤表面按每亩30~40kg的量均匀撒施氰胺化钙,通过旋耕机旋耕,使上述物料与土壤均匀混合;

二、在畦表面覆盖透明旧塑料薄膜密封土壤;

三、密闭温室,并向畦间灌水,使整个畦面渗透水分,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一星期,期间观察土壤状态,视情况补水1~2次,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

四、土壤湿润7天后,继续封闭温室20~25天;

五、温室封闭接受后,除去覆盖土壤表层的旧薄膜,恢复土壤的自然状态,并且每亩增施200~250kg微生物菌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莓栽培土壤修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一、当前茬作物收获后,将有机物堆肥、稻草、麦秆按每亩700~800kg均匀铺设在大棚土壤表面,同时在大棚土壤表面按每亩30~40kg的量均匀撒施氰胺化钙,通过旋耕机旋耕,使上述物料与土壤均匀混合;二、在畦表面覆盖透明旧塑料薄膜密封土壤;三、密闭温室,并向畦间灌水,使整个畦面渗透水分,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一星期;四、继续封闭温室20~25天;五、温室封闭接受后,除去覆盖土壤表层的旧薄膜,并且增施微生物菌剂。本发明通过氰胺化钙对土壤内的病菌进行杀灭,然后补入一定的有机肥料,使土壤适合草莓生长,从而可保证草莓的可持续种植,保证草莓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贺名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霍山县映山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07
技术公布日:2018.1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