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快速繁殖的酿酒葡萄苗木栽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2555发布日期:2018-11-14 00:4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栽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快速繁殖的酿酒葡萄苗木栽种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是大众喜爱的水果之一,其营养价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且中国栽培种植葡萄已有2000多年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酿酒葡萄的社会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其苗木在移栽繁殖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育苗方法的不合理导致实生苗木成活率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发展葡萄产业的积极性,且造成生产种植成本的浪费,延缓了葡萄良种化的步伐,不利于葡萄种植产业化的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繁殖的酿酒葡萄苗木栽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繁殖的酿酒葡萄苗木栽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繁殖的酿酒葡萄苗木栽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酿酒葡萄园中剪取各项指标优良的各植株健康嫩梢上部,并去掉叶片,剪成单芽茎段,然后将单芽茎段的种植端置于催根剂内进行浸泡,且浸泡时间为36-48h,浸泡温度为36-42摄氏度;

s2:将s1中处理后的单芽茎段再次置于电热温床上,并利用电热温床再次进行催根处理,且需调整电热温床的床面大小、电热丝间距的手段以及床面最佳受热状态,并在电热温床上进行培育15-18天,使其符合种植区的气候因子,对酿酒葡萄进行合理插穗催根,能够有效提高酿酒葡萄的单芽茎段在寒冷干燥地区生根难以及成活率极低的问题;

s3: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以及排水方便的干旱沙区作为种植土地,对表面土层进行深翻达30-40cm,然后进行开沟,整成高60-70cm、宽120-140cm的条状畦,在每条畦上撒入100-120g/m2的微生物肥料,然后利用土壤将微生物肥料覆盖,静置12-15天,完成后,备用;

s4:待s2中处理后的酿酒葡萄的单芽茎段长出新根茎后,再次向其根部表面均匀喷洒催根剂,静置3-6天后,将其移栽至s3中准备的种植土地上,且每条畦上的酿酒葡萄间隔70-85cm,并再次向单芽茎段的根部撒入营养土以及水分的混合物;

s5:完成栽种后,每隔8-11天还需对其撒入营养土以及水分的混合物,直至酿酒葡萄的单芽茎段长至1.3-1.6m时,还需在田畦上设置攀藤架,最后每隔15-18天再次撒入农家肥、作物秸秆以及河底淤泥的有机废弃物,能够防止环境污染,即完成栽种。

优选的,在s1中的催根剂为吲哚鲜脂、吲哚丁酸、赤霉素以及生根粉的混合液,且吲哚鲜脂、吲哚丁酸、赤霉素以及生根粉的重量比为1:1:1:3。

优选的,在s3中的微生物肥料为尿素、植物秸秆、有机肥料以及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且尿素、植物秸秆、有机肥料以及微生物菌剂的重量比为1:2:3:0.1。

优选的,在s4中的营养土以及水分的摩尔质量比为1:2。

优选的,在s5中的农家肥、作物秸秆以及河底淤泥的摩尔质量比为3:1:1。

优选的,在s3中,不同的条状畦之间形成排水槽,且排水槽之间相互连通。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能够快速繁殖的酿酒葡萄苗木栽种方法,有益效果在于:该能够快速繁殖的酿酒葡萄苗木栽种方法可打破以前苗木从外调进的格局,降低苗木成本,节约资金,使有限的资金用于其它生产建设;还能够提高苗木繁育的时效,可仅用四个月的时间培育出优质苗木,达到当年育苗,当年定植建园的目的;可就地取材,收集当地品种纯真的种条,这样既避免种条因长途运输造成的损失,大大提高酿酒葡萄苗木质量,符合现在发展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繁殖的酿酒葡萄苗木栽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酿酒葡萄园中剪取各项指标优良的各植株健康嫩梢上部,并去掉叶片,剪成单芽茎段,然后将单芽茎段的种植端置于催根剂内进行浸泡,且浸泡时间为36h,浸泡温度为36摄氏度;

s2:将s1中处理后的单芽茎段再次置于电热温床上,并利用电热温床再次进行催根处理,且需调整电热温床的床面大小、电热丝间距的手段以及床面最佳受热状态,并在电热温床上进行培育15天,使其符合种植区的气候因子,对酿酒葡萄进行合理插穗催根,能够有效提高酿酒葡萄的单芽茎段在寒冷干燥地区生根难以及成活率极低的问题;

s3: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以及排水方便的干旱沙区作为种植土地,对表面土层进行深翻达30cm,然后进行开沟,整成高60cm、宽120cm的条状畦,在每条畦上撒入100g/m2的微生物肥料,然后利用土壤将微生物肥料覆盖,静置12天,完成后,备用;

s4:待s2中处理后的酿酒葡萄的单芽茎段长出新根茎后,再次向其根部表面均匀喷洒催根剂,静置3天后,将其移栽至s3中准备的种植土地上,且每条畦上的酿酒葡萄间隔70cm,并再次向单芽茎段的根部撒入营养土以及水分的混合物;

s5:完成栽种后,每隔8天还需对其撒入营养土以及水分的混合物,直至酿酒葡萄的单芽茎段长至1.3m时,还需在田畦上设置攀藤架,最后每隔15天再次撒入农家肥、作物秸秆以及河底淤泥的有机废弃物,能够防止环境污染,即完成栽种。

在s1中的催根剂为吲哚鲜脂、吲哚丁酸、赤霉素以及生根粉的混合液,且吲哚鲜脂、吲哚丁酸、赤霉素以及生根粉的重量比为1:1:1:3。

在s3中的微生物肥料为尿素、植物秸秆、有机肥料以及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且尿素、植物秸秆、有机肥料以及微生物菌剂的重量比为1:2:3:0.1。

在s4中的营养土以及水分的摩尔质量比为1:2。

在s5中的农家肥、作物秸秆以及河底淤泥的摩尔质量比为3:1:1。

在s3中,不同的条状畦之间形成排水槽,且排水槽之间相互连通。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繁殖的酿酒葡萄苗木栽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酿酒葡萄园中剪取各项指标优良的各植株健康嫩梢上部,并去掉叶片,剪成单芽茎段,然后将单芽茎段的种植端置于催根剂内进行浸泡,且浸泡时间为40h,浸泡温度为38摄氏度;

s2:将s1中处理后的单芽茎段再次置于电热温床上,并利用电热温床再次进行催根处理,且需调整电热温床的床面大小、电热丝间距的手段以及床面最佳受热状态,并在电热温床上进行培育16天,使其符合种植区的气候因子,对酿酒葡萄进行合理插穗催根,能够有效提高酿酒葡萄的单芽茎段在寒冷干燥地区生根难以及成活率极低的问题;

s3: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以及排水方便的干旱沙区作为种植土地,对表面土层进行深翻达34cm,然后进行开沟,整成高64cm、宽125cm的条状畦,在每条畦上撒入105g/m2的微生物肥料,然后利用土壤将微生物肥料覆盖,静置13天,完成后,备用;

s4:待s2中处理后的酿酒葡萄的单芽茎段长出新根茎后,再次向其根部表面均匀喷洒催根剂,静置4天后,将其移栽至s3中准备的种植土地上,且每条畦上的酿酒葡萄间隔75cm,并再次向单芽茎段的根部撒入营养土以及水分的混合物;

s5:完成栽种后,每隔9天还需对其撒入营养土以及水分的混合物,直至酿酒葡萄的单芽茎段长至1.4m时,还需在田畦上设置攀藤架,最后每隔16天再次撒入农家肥、作物秸秆以及河底淤泥的有机废弃物,能够防止环境污染,即完成栽种。

在s1中的催根剂为吲哚鲜脂、吲哚丁酸、赤霉素以及生根粉的混合液,且吲哚鲜脂、吲哚丁酸、赤霉素以及生根粉的重量比为1:1:1:3。

在s3中的微生物肥料为尿素、植物秸秆、有机肥料以及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且尿素、植物秸秆、有机肥料以及微生物菌剂的重量比为1:2:3:0.1。

在s4中的营养土以及水分的摩尔质量比为1:2。

在s5中的农家肥、作物秸秆以及河底淤泥的摩尔质量比为3:1:1。

在s3中,不同的条状畦之间形成排水槽,且排水槽之间相互连通。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繁殖的酿酒葡萄苗木栽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酿酒葡萄园中剪取各项指标优良的各植株健康嫩梢上部,并去掉叶片,剪成单芽茎段,然后将单芽茎段的种植端置于催根剂内进行浸泡,且浸泡时间为44h,浸泡温度为40摄氏度;

s2:将s1中处理后的单芽茎段再次置于电热温床上,并利用电热温床再次进行催根处理,且需调整电热温床的床面大小、电热丝间距的手段以及床面最佳受热状态,并在电热温床上进行培育17天,使其符合种植区的气候因子,对酿酒葡萄进行合理插穗催根,能够有效提高酿酒葡萄的单芽茎段在寒冷干燥地区生根难以及成活率极低的问题;

s3: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以及排水方便的干旱沙区作为种植土地,对表面土层进行深翻达37cm,然后进行开沟,整成高67cm、宽135cm的条状畦,在每条畦上撒入115g/m2的微生物肥料,然后利用土壤将微生物肥料覆盖,静置14天,完成后,备用;

s4:待s2中处理后的酿酒葡萄的单芽茎段长出新根茎后,再次向其根部表面均匀喷洒催根剂,静置5天后,将其移栽至s3中准备的种植土地上,且每条畦上的酿酒葡萄间隔80cm,并再次向单芽茎段的根部撒入营养土以及水分的混合物;

s5:完成栽种后,每隔10天还需对其撒入营养土以及水分的混合物,直至酿酒葡萄的单芽茎段长至1.5m时,还需在田畦上设置攀藤架,最后每隔17天再次撒入农家肥、作物秸秆以及河底淤泥的有机废弃物,能够防止环境污染,即完成栽种。

在s1中的催根剂为吲哚鲜脂、吲哚丁酸、赤霉素以及生根粉的混合液,且吲哚鲜脂、吲哚丁酸、赤霉素以及生根粉的重量比为1:1:1:3。

在s3中的微生物肥料为尿素、植物秸秆、有机肥料以及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且尿素、植物秸秆、有机肥料以及微生物菌剂的重量比为1:2:3:0.1。

在s4中的营养土以及水分的摩尔质量比为1:2。

在s5中的农家肥、作物秸秆以及河底淤泥的摩尔质量比为3:1:1。

在s3中,不同的条状畦之间形成排水槽,且排水槽之间相互连通。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繁殖的酿酒葡萄苗木栽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酿酒葡萄园中剪取各项指标优良的各植株健康嫩梢上部,并去掉叶片,剪成单芽茎段,然后将单芽茎段的种植端置于催根剂内进行浸泡,且浸泡时间为48h,浸泡温度为42摄氏度;

s2:将s1中处理后的单芽茎段再次置于电热温床上,并利用电热温床再次进行催根处理,且需调整电热温床的床面大小、电热丝间距的手段以及床面最佳受热状态,并在电热温床上进行培育18天,使其符合种植区的气候因子,对酿酒葡萄进行合理插穗催根,能够有效提高酿酒葡萄的单芽茎段在寒冷干燥地区生根难以及成活率极低的问题;

s3: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以及排水方便的干旱沙区作为种植土地,对表面土层进行深翻达40cm,然后进行开沟,整成高70cm、宽140cm的条状畦,在每条畦上撒入120g/m2的微生物肥料,然后利用土壤将微生物肥料覆盖,静置15天,完成后,备用;

s4:待s2中处理后的酿酒葡萄的单芽茎段长出新根茎后,再次向其根部表面均匀喷洒催根剂,静置6天后,将其移栽至s3中准备的种植土地上,且每条畦上的酿酒葡萄间隔85cm,并再次向单芽茎段的根部撒入营养土以及水分的混合物;

s5:完成栽种后,每隔11天还需对其撒入营养土以及水分的混合物,直至酿酒葡萄的单芽茎段长至1.6m时,还需在田畦上设置攀藤架,最后每隔18天再次撒入农家肥、作物秸秆以及河底淤泥的有机废弃物,能够防止环境污染,即完成栽种。

在s1中的催根剂为吲哚鲜脂、吲哚丁酸、赤霉素以及生根粉的混合液,且吲哚鲜脂、吲哚丁酸、赤霉素以及生根粉的重量比为1:1:1:3。

在s3中的微生物肥料为尿素、植物秸秆、有机肥料以及微生物菌剂的混合物,且尿素、植物秸秆、有机肥料以及微生物菌剂的重量比为1:2:3:0.1。

在s4中的营养土以及水分的摩尔质量比为1:2。

在s5中的农家肥、作物秸秆以及河底淤泥的摩尔质量比为3:1:1。

在s3中,不同的条状畦之间形成排水槽,且排水槽之间相互连通。

该种植方法的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本技术利用三年时间研究和总结出:科学、合理的方案,为酿酒葡萄栽培提供有力的保障。技术实施后,实验基地三年累计培育苗木600万株,与苗木从外地调进相比,其成本可降低120万元,调进苗木的损失率高、成活率低等因素,节约资金20%,这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更重要的是缓减育苗资金的困难。

(2)社会效益:技术产业化示范辐射带动功能强大,既为企业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又为区域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契机;充分发挥了地域优势,加快了区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必将加速酿酒葡萄产业的现代化发展速度,在满足社会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地方财政贡献巨大。

(3)生态效益:苗木基地的成功培育,将为酿酒葡萄提供大量优质葡萄苗木,为大力发展酿酒葡萄提供保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酿造葡萄将形成大面积的绿色植被,不仅使得各地区植被覆盖度上升,而且将大大提高整体森林覆盖率,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改善区域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