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种植设备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27427发布日期:2018-10-12 19:45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果种植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李子种植设备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李子是蔷薇科李属植物,别名嘉庆子、布霖、李子、玉皇李、山李子,其果实7~8月间成熟,饱满圆润,玲珑剔透,形态美艳,口味甘甜,是人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李子味酸,能促进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并能促进胃肠蠕动,因而有改善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尤其对胃酸缺乏、食后饱胀、大便秘结者有效,新鲜李子肉中的丝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谷酰胺等氨基酸,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对肝硬化有辅助治疗效果;李子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有养颜美容、润滑肌肤的作用,李子中抗氧化剂含量高的惊人,堪称是抗衰老、防疾病的“超级水果”。

李子树是靠苗木种植的,苗木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培育,另一种就是购买现成的,不管使用哪里的苗木,种植前都要挑苗,挑苗的要求:苗木茁壮、无病虫害,根系没有受到破坏,芽要饱满,这样的苗木不仅容易成活,长得也快。李子树栽植前挖好长宽深一米见方的坑,把树苗放在坑里,让根部成展平状再埋土,埋土时需要一边埋土一边轻轻提拉树干,如此能增加土壤的蓬松度,从而增加土壤内的含氧量,保证了根系的呼吸作用。现有的种植方法一般是在移栽成功后成熟的李子树上使用增产剂的方式提高李子的结果率和结果的质量,很少有在栽种时注意栽种方式以提高移栽成功率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能提高移栽后与李子根部接触的土壤的含氧量以保证根部的呼吸作用的李子种植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包括机架、夹持部和覆土爪,所述机架包括固定连接的底座和套筒,底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套筒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能沿轴向移动,转动轴与动力机构相连,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有引导夹持部上下移动的滑槽;

所述夹持部包括连接杆和夹爪,夹爪的一端穿过滑槽伸出套筒外并与夹爪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转动轴转动连接;

所述底座上铰接连接有两个覆土爪,两个覆土爪之间设有卷线筒,卷线筒转动连接在底座上,卷线筒上设有牵引线,牵引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一个覆土爪上,卷线筒上还设有使卷线筒回位的扭簧,所述卷线筒位于转动轴的正方且转动轴能带动卷线筒一起转动,转动轴的下表面设有带动块,卷线筒的上表面开通有与带动块相卡合的卡合槽,所述覆土爪上还固定连接有能将转动轴与卷线筒分开的楔形块。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利用了覆土爪收拢时向土坑埋土的动作控制转动轴和卷线筒的连接状态,即覆土爪向土坑推一次土壤,楔形块就将转动轴向上顶一次使转动轴空转,卷线筒失去转动轴的作用力就会在扭簧的作用下反向转动,所以覆土爪就会向外扩开一次,而覆土爪扩开后,楔形块也会离开转动轴,转动轴又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落,当转动轴上的带动块落入卷线筒上的卡合槽内后,转动轴又会再次带动卷线筒转动,从而实现了覆土爪多次向土坑内推土的目的;

2)覆土爪每向土坑内推一次土后,就会带动楔形块将转动轴向上顶一次,转动轴带动夹持部向上移动,夹持部就会将苗木向上提拉一下,使土壤落入根系的间隙中,所以苗木的根不会全部推挤在一起产生无氧呼吸导致根系腐烂;提拉树干使根系附近的土壤更蓬松,所以土壤的含氧量更多,保证了根部的呼吸作用;同时更方便刚移栽的根系从土壤中吸取养分,而不是依靠自身的积累的营养生长到土壤中后再从土壤中汲取营养生长苗部,所以本方案移栽的苗木回青更快;

3)本方案只需要将苗木夹紧在夹持部,再打开动力机构即可完成一颗苗木的栽种,不需要人手动扶着苗木再一点一点地埋土,所以更节省人力物力。

进一步,所述夹爪包括两个夹叶,其中一个夹叶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另一个夹叶铰接连接在该夹叶上且铰接处设有用于使两个夹叶夹紧的扭簧。

将夹爪设置成两个铰接连接的夹叶是为了夹取苗木时,更方便安全也能适应更多不同大小的苗木,如果直接将夹爪设置成固定的形状,则只能应用与大小差不多的苗木,而且使用时直接将苗木的树干卡进夹爪里容易将苗木的树皮刮伤。

进一步,两个夹叶相对的一面固定设有用于避免苗木受伤的保护层。

设置保护层可以进一步保护苗木被夹持部分的树皮,若在夹爪的外面都设置保护层,则比较浪费材料,而且夹爪的外部设置保护层并不能对苗木的树皮起到保护作用,而在两个夹叶相对的一面设置保护层则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材料又可以对苗木的外皮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凸缘,转动轴上设有与凸缘配合的凹槽。

凸缘和凹槽的结构简单且配合稳定,通过凸缘与凹槽的配合能使转动轴和夹持部的转动连接平稳,即转动轴转动时不会带动夹持部,所以夹持部也能保证苗木平稳的固定在一个位置不动;同时凸缘和凹槽的配合也使得转动轴上下移动时能带动夹持部一起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一边埋土,一边提拉苗木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带动块为棱柱形。

棱柱形的带动块使转动轴与卷线筒的连接更稳定,若将带动块设置成圆柱形,可能会出现打滑的情况导致转动轴转动而卷线筒不会转动的情况,而设置成棱柱形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进一步,所述覆土爪的底部设有用于松土的钉耙。

若覆土爪的底部采用光滑的结构,附近的疏松土质被推进土坑后,覆土爪就不能再将土推进土坑了,但设置钉耙后,覆土爪还可以将附近未被疏松的土进行疏松后再推入土坑中,从而保证种植苗木的土坑能被填平。

进一步,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苗木,选择品种纯正、根系完整、苗木茁壮、芽质饱满和无病虫害的李子幼苗,并将苗木置于提前挖好的土坑中,使苗木的根系呈展平状铺散在土坑底部;

2)固定苗木,打开夹爪,将苗木的树干部分夹在夹爪中间,避免埋土过程中苗木歪斜或摇摆;

3)打开动力系统使转动轴开始转动,转动轴会带动卷线筒转动,卷线筒转动会缠绕牵引绳从而带动覆土爪收拢,从而实现将土坑两边的土推到土坑里的目的;

4)覆土爪收拢时会带动楔形块移动,楔形块会使转动轴移动脱离卷线筒,从而使覆土爪向外扩开,如此往复能实现多次推土直到将土坑填平的目的。

采用上述方法的有益效果是覆土爪能做往复运动一直向土坑内推土直到土坑填平将动力机构关闭,而且能在推土的同时能轻轻提拉苗木,使苗木的根系附近的土壤含氧量更高,充分保证了根系的呼吸作用,提升移栽后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覆土爪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楔形块与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套筒2、滚轮3、转动轴4、电机5、连接杆6、夹爪7、苗木8、卷线筒9、覆土爪10、带动块11、楔形块12、凸缘13、保护层1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附图2所示:李子种植设备及使用方法,包括机架、夹持部和覆土爪10,机架包括固定连接的底座1和套筒2,底座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3,套筒2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且转动轴4能上下移动,转动轴4与动力机构的输出轴连通,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选用电机5,电机5与套筒2竖直滑动连接,电机5的输出轴与转动轴4的顶部固定连接。套筒2左侧的侧壁上开通有引导夹持部上下移动的滑槽。

夹持部包括连接杆6和夹爪7,连接杆6的左端穿过滑槽伸出套筒2外并固定连接有夹爪7,连接杆6右端与转动轴4转动连接,连接杆6上设有凸缘13,转动轴4上设有凹槽,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夹爪7包括两个夹叶,下方的夹叶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上方的夹叶与下方的夹叶铰接连接且铰接处有保持该夹叶与另一个夹叶夹紧的扭簧,两个夹叶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避免苗木8受伤的软质的保护层14。

如图2所示,底座1上对称铰接连接有两个覆土爪10,两个覆土爪10之间有卷线筒9,卷线筒9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卷线筒9上缠绕有牵引线,牵引线的中部固定在卷线筒9上,牵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个覆土爪10上,卷线筒9上还设有使卷线筒9回位的扭簧。如图4所示,转动轴4位于卷线筒9的上方且转动轴4能带动卷线筒9一起转动,转动轴4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矩形的带动块11,卷线筒9的上表面开通有与带动块11相卡合的卡合槽。本实施例中带动块11的高度大于卡合槽的深度。覆土爪10上还固定连接有能将转动轴4与卷线筒9分开的楔形块12,覆土爪10的底部还设有松土的钉耙。

上述李子种植设备的具体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选择苗木。选择品种纯正、根系完整、苗木茁壮、芽质饱满和无病虫害的李子幼苗,并将苗木置于提前挖好的土坑中,使苗木的根系呈展平状铺散在土坑底部。

第二步,固定苗木,避免埋土过程中苗木歪斜或摇摆。转动铰接的夹叶使夹爪7打开,将苗木8的树干部分卡入夹爪7,待位置调整好后放开铰接连接的夹叶使夹爪7能将苗木8固定住,夹叶中间的保护层14会在苗木8与夹爪7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带,避免夹爪7的抖动磕伤苗木8的外皮。

第三步,打开动力系统使转动轴开始转动,转动轴会带动卷线筒转动,卷线筒转动会缠绕牵引绳从而带动覆土爪收拢,从而实现将土坑两边的土推到土坑里的目的。本实施例为打开电机5,使转动轴4转动,转动轴4带动卷线筒9转动,卷线筒9转动会将牵引线盘绕收拢从而带动覆土爪10向内收拢,覆土爪10收拢的同时会将土坑两侧的土推入土坑中对苗木8的根系进行掩埋,从而实现了种植苗木8的目的。

第四步,覆土爪10收拢的同时会带动上面的楔形块12一起移动,当覆土爪10收拢到一定程度后,楔形块12完全插入转动轴4与卷线筒9之间使转动轴4向上移动,转动轴4带动夹持部向上移动,夹持部带动苗木8向上移动,从而实现了一边埋土一边轻轻提拉树干的目的,使得土壤更蓬松,土壤内含氧量增加,从而保证了根的呼吸作用。

第五步,楔形块移动使带动块11完全脱离卷线筒9上的卡合槽后,转动轴4与卷线筒9分离,即转动轴4空转,卷线筒9不再继续缠绕牵引线并在扭簧的作用下反向转动放松牵引线,覆土爪10失去牵引线的作用力后向外扩开。覆土爪10向外扩开会带动楔形块12一起移动,当楔形块12离开卷线筒9和转动轴4后,转动轴4因为重力的作用力落下。当带动块11转动到与卡合槽对准的位置时,转动轴4再次落下并通过带动块11与卷线筒9卡合联动,所以转动轴4转动再次会带动卷线筒9转动,从而实现了覆土爪10再次向土坑内推土的目的。所以本方案可以多次推土直到将土坑填满将苗木8栽种完成。若附近的疏松土壤不能将土坑填平,覆土爪10上的钉耙还能将土壤疏松后再推入土坑中,从而保障了土坑能填充到预期高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