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种植草本植物来防控香梨病虫害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71595发布日期:2018-10-16 19:26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梨病虫害防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种植草本植物来防控香梨病虫害的方法,属于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土壤贫瘠,社会经济落后,可以通过种植经果林来达到发展经济和维护生态环境稳定的双重目的。但经果林通常会遭到病虫害,以往防治害虫的方法中,主要是通过打农药,喷杀虫剂等方式消灭害虫,利用昆虫的生物学习性,采用性诱、色诱、食诱等诱捕害虫。利用以上方式控制虫害,会导致害虫天敌也被杀死,使生态系统失稳,果品的数量与质量得不到保障。同时,农药、杀虫剂等化学残留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在喀斯特地区种植经果林,地表若无植被覆盖,极易导致地表冲刷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形成石漠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种植草本植物来防控香梨病虫害的方法,通过在喀斯特地区香梨树下按一定的比例混播不同种类的草种,在兼顾保水固土与优化果实品质的同时,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有效的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过种植草本植物来防控香梨病虫害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为:一、选择禾本科植物种子;二、选择蜜源植物种子;三、选择豆科植物种子;四、将步骤一至步骤三中所选得的植物种子按重量配比1:1.5:1的比例进行混合均匀,再均匀进行撒播;五、不定期进行除草。

在步骤一中,所述禾本科植物为耐阴、耐践踏、株型低矮、不与果树争肥的禾本科植物,具体为以下植物中至少一种:黑麦草、百喜草、冬长草和蓍草。

在步骤二中,所述蜜源植物为适生、能吸引害虫天敌、没有共生病虫害的蜜源植物,具体为以下植物中至少一种:矢车菊、万寿菊、香雪球和蒲公英。

在步骤三中,所述豆科植物为能够改善土壤质量的豆科植物,具体为以下植物中至少一种:白三叶、紫花苜蓿、小冠花和苕子。

在步骤四中,所述撒播方法为:在成龄香梨树的行间和株间撒播经混合均匀的种子。

在步骤五中,所述不定期除草方法为:清除树干周围60cm范围内的植株,对树干周围60cm范围以外的其它地方长到40cm以上的植株部分进行刈割,再将刈割下来的植株部分覆盖到果树盘上,以利保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香梨果树下种草,能达到发展经济与防治石漠化的双重目的。能保水固土,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生态环境,改善香梨生长环境的小气候(种草果园土壤昼夜温差维持在2-3摄氏度,夏季种草果园比不种草果园土壤温度降低了14-20摄氏度,使土壤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度幅度变化不大,有利于果树根系的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优化果实品质。

(2)通过选择种植适生、能吸引害虫天敌及有利于害虫天敌活动的草类如上述的黑麦草、百喜草、冬长草、蓍草、矢车菊、万寿菊、香雪球、蒲公英、白三叶、紫花苜蓿、小冠花和苕子等,增加瓢虫、草蛉、捕食螨、食虫椿象、食蚜蝇、蜘蛛、螳螂、食虫鸟类等害虫天敌种群和数量,香梨内生物种类增加,利用天敌控制虫害发生和猖獗的能力明显增强,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时杜绝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使果品质量更好、更健康,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3)通过不同草种的混播,增添香梨的美景,能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

(4)通过将刈割下来的草覆盖到果树盘上,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提高果树下的土壤肥力,优化果品质量。

(5)通过在果树下种草,使香梨不用深翻,土壤团粒结构不被破坏;少浇或不浇水,避免土壤板结;防止水土流失,保水固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6)调节生态环境,改善香梨小气候,生草香梨夏秋季温度比不生草香梨低,避免果实因高温而被灼伤,优化果实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通过种植草本植物来防控香梨病虫害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为:一、选择禾本科植物种子;二、选择蜜源植物种子;三、选择豆科植物种子;四、将步骤一至步骤三中所选得的植物种子按重量配比1:1.5:1的比例进行混合均匀,再均匀进行撒播;五、不定期进行除草。

在步骤一中,所述禾本科植物为耐阴、耐践踏、株型低矮、不与果树争肥的禾本科植物,本实施例为黑麦草和百喜草。

在步骤二中,所述蜜源植物为适生、能吸引害虫天敌、没有共生病虫害的蜜源植物,本实施例为矢车菊和万寿菊。

在步骤三中,所述豆科植物为能够改善土壤质量的豆科植物,本实施例为白三叶和紫花苜蓿。

在步骤四中,所述撒播方法为:在成龄香梨树的行间和株间撒播经混合均匀的种子。

在步骤五中,所述不定期除草方法为:清除树干周围60cm范围内的植株,对树干周围60cm范围以外的其它地方长到40cm以上的植株部分进行刈割,再将刈割下来的植株部分覆盖到果树盘上,以利保墒。

实施例2:一种通过种植草本植物来防控香梨病虫害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为:一、选择禾本科植物种子;二、选择蜜源植物种子;三、选择豆科植物种子;四、将步骤一至步骤三中所选得的植物种子按重量配比1:1.5:1的比例进行混合均匀,再均匀进行撒播;五、不定期进行除草。

在步骤一中,所述禾本科植物为耐阴、耐践踏、株型低矮、不与果树争肥的禾本科植物,本实施例为冬长草和蓍草。

在步骤二中,所述蜜源植物为适生、能吸引害虫天敌、没有共生病虫害的蜜源植物,本实施例为香雪球和蒲公英。

在步骤三中,所述豆科植物为能够改善土壤质量的豆科植物,本实施例为小冠花和苕子。

在步骤四中,所述撒播方法为:在成龄香梨树的行间和株间撒播经混合均匀的种子。

在步骤五中,所述除草方法为:清除树干周围60cm范围内的植株,对树干周围60cm范围以外的其它地方长到40cm以上的植株部分进行刈割,再将刈割下来的植株部分覆盖到果树盘上,以利保墒。

实施例3:采用普通种植方法进行管理,不进行任何农药的喷施,让香梨自然生长。

在贵州的喀斯特地区,选定较为典型的三片土壤条件和果树长势相近面积均为1亩的梨园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三片梨园之间的距离要求大于1公里以上。本实验的周期为两年,对上述三片区域内的梨园分别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管理,记录在两年的实验周期内的水果产量和质量数据如下表:

表1:不同的病虫害防控方法对水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从上述表1中的数据可以得出,采用本发明的病虫害防控方法对水果产量和质量均有较大的提升,水果的优等品和合格品均提高明显,而不合格品则大大降低,果园虫害明显减少,梨园土壤容重减少8-12%,增加3mg当量/100g土壤有机质,土壤水份含量明显上升,土壤团粒结构增加,通透性提高,追肥次数由原来的2-3次下降到0次,减少了复合肥用量30-45公斤。本方法每亩减少人工除草工日10个,节约劳务费2000元,对农民的增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由于不再采用农药的喷施,对环境的破坏消除了,对生态的恢复也产生了有益的效果。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