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蓝莓植株上黄刺蛾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1244发布日期:2018-11-14 00:14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树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蓝莓植株上黄刺蛾的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现有蓝莓在培育过程中,往往会遭受病、虫、草等因素的侵害,其中黄刺蛾是危害蓝莓的主要一种害虫。黄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幼虫俗称洋辣子,该虫为危害蓝莓最严重的害虫,黄刺蛾以老熟幼虫在树冠枝杈处、主侧枝及树干粗皮上结茧越冬。一般年份6月上旬开始化蛹,越冬代成虫发生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成虫趋光性较强,卵多产于叶背面。卵期约7—10天,7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发生危害期,长达50多天。幼虫共7龄,幼龄幼虫群集一处,取食叶片的下表皮和叶肉,形成圆形透明小斑,叶片呈网状,幼虫稍大后逐渐分散,在4龄时取食叶片成孔洞,5龄以上幼虫能将叶片吃光,仅留叶脉,叶片呈网眼状。幼虫有毒刺,触及皮肤后非常疼痛,给人们对蓝莓的管理带来了困难。8月下旬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现在蓝莓的种植过程中,对黄刺蛾的防治以农药杀灭为主,在黄刺蛾的幼虫初孵期喷70%辛硫磷1000倍液,但是长期的喷洒农药,会使黄刺蛾体内产生耐药性,农药杀灭黄刺蛾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这时果农往往会选择加大农药的喷洒量,这样做的后果会导致蓝莓的果实中有农药残留,进而危害人们的安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防治蓝莓植株上黄刺蛾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在防治蓝莓植株上的黄刺蛾时会在蓝莓果实内有农药残留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蓝莓植株上黄刺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前处理:种植蓝莓前先将两行蓝莓植株间的土壤深翻15~20cm,挖10~15cm宽的障碍沟,且将蓝莓与紫花苜蓿混种;(2)化蛹期杀虫:将拟青霉菌:白僵菌:绿僵菌:蛋白酶:增稠剂按照比例1~2:1~3:1~2:2~4:5~8混合后制成真菌杀虫剂,将真菌杀虫剂喷洒到黄刺蛾的虫茧上,并于喷洒化蛹期杀虫剂8~12日后将捕获的寄生性天敌释放在蓝莓植株上;(3)成虫期杀虫:将氯化锂:柠檬酸:苏云金杆菌按照2:1:500的比例混合后得到细菌杀虫剂后喷洒在蓝莓植株上;(4)幼虫期杀虫:将配制好含有生物碱的植物浸取液与产几丁质酶的芽孢杆菌混合均匀后喷洒在蓝莓植株上;(5)结茧期杀虫:将乙酸乙酯:苯甲酸:蜂蜜:乙醇按2~3:2~3:1~2:1~2的比例制得引诱剂,将引诱剂倒入悬挂于蓝莓枝干上的吊杯中。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本方案在种植蓝莓前先挖好障碍沟,用以防止幼虫和不善飞翔的成虫迁移扩散,将紫花苜蓿与蓝莓混种不仅能为蓝莓提供绿肥,还能作为黄刺蛾天敌的蜜源植物;2、因为虫茧表面较为光滑,所以增稠剂的作用是使真菌牢牢附在虫茧上,蛋白酶能使虫茧的外壳分解,且拟青霉菌、白僵菌和绿僵菌等真菌的适宜生存环境温度为14~18℃,而化蛹期为4~5月份,这段期间的温度能让拟青霉菌、白僵菌和绿僵菌等真菌比较活跃,这些真菌能使分生孢子与虫体接触并附着在虫体,孢子吸湿膨胀,长出芽管,芽管分泌溶几丁质酶溶解虫表,进入虫体后,芽管吸取虫体内的水分和养分,生长成菌丝,菌丝不断以虫体为营养物质,侵入虫体各个器官,直到整个虫体充满菌丝而死亡,且因为虫体表面被破坏后更方便寄生性天敌会将卵产在虫体内,继而以虫体为营养摄取的对象;3、因为苏云金杆菌存在杀虫速度慢的缺点,而氯化锂和柠檬酸能增强苏云金杆菌的活性的同时能帮助苏云金杆菌更快地侵入到虫体内,改善苏云金杆菌杀虫速度慢的情况;4、幼虫期时,植物浸取液中含有的生物碱和钠盐能使得幼虫行动缓慢,芽孢杆菌产生的几丁质酶就能附在幼虫身体,将其身体溶解掉,造成幼虫死亡;5、乙酸乙酯、苯甲酸、蜂蜜和乙醇制成的引诱剂具有挥发性和芳香味,能吸引一些黄刺蛾的天敌前来,进而捕食黄刺蛾。以下是对基础技术方案的优化:进一步,所述增稠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和黄原胶。增稠剂能增加真菌杀虫剂的粘度,使得真菌杀虫剂更不易从虫茧上脱落。进一步,所述寄生性天敌包括刺蛾紫姬蜂、刺娥广肩小峰、上海青峰、爪哇刺娥姬蜂和健壮刺娥寄蝇的一种或多种。寄生性天敌能以黄刺蛾为食或者能在黄刺蛾体内产卵。进一步,所述芽孢杆菌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一种或多种。芽孢杆菌产生的溶几丁质酶能将虫体的表体溶解,进而使虫体死亡。进一步,所述植物浸取液包括藜芦碱、苦皮藤素、苦参碱和烟碱的一种或多种。植物浸取液里含有的生物碱能侵入到虫体的神经中枢,使虫体瘫痪乃至死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防治蓝莓植株上黄刺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前处理:种植蓝莓前先将两行蓝莓植株间的土壤深翻15~20cm,挖10~15cm宽的障碍沟,且将蓝莓与紫花苜蓿混种;(2)化蛹期杀虫:将拟青霉菌:白僵菌:绿僵菌:蛋白酶:增稠剂按照比例1~2:1~3:1~2:2~4:5~8混合后制成真菌杀虫剂,增稠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和黄原胶,将真菌杀虫剂喷洒到黄刺蛾的虫茧上,并于喷洒化蛹期杀虫剂8~12日后将捕获的寄生性天敌释放在蓝莓植株上,寄生性天敌包括刺蛾紫姬蜂、刺娥广肩小峰、上海青峰、爪哇刺娥姬蜂和健壮刺娥寄蝇的一种或多种;(3)成虫期杀虫:将氯化锂:柠檬酸:苏云金杆菌按照2:1:500的比例混合后得到细菌杀虫剂后喷洒在蓝莓植株上;(4)幼虫期杀虫:将配制好的植物浸取液与产几丁质酶的芽孢杆菌混合均匀后喷洒在蓝莓植株上,植物浸取液包括藜芦碱、苦皮藤素、苦参碱和烟碱的一种或多种,芽孢杆菌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一种或多种;(5)结茧期杀虫:将乙酸乙酯:苯甲酸:蜂蜜:乙醇按2~3:2~3:1~2:1~2的比例制得引诱剂,将引诱剂倒入悬挂于蓝莓枝干上的吊杯中。在蓝莓植株上用本方案中的方法杀灭黄刺蛾与用传统化学农药杀灭黄刺蛾进行比较,统计平均每100株蓝莓上的黄刺蛾总数,制得下表:组别黄刺蛾(只)实施例10.8对比例3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本方案防治蓝莓植株上的黄刺蛾的效果较传统化学农药相比,效果更好,且对环境更无害。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