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肥载体构建秧床的机插水稻无盘育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93028发布日期:2018-10-19 18:35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稻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水肥载体构建秧床的机插水稻无盘育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适龄劳动力的大幅度外出,直接导致农村生产力的下降,劳动力成本随之上升。因此,水稻生产急需引进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专业设施,机械化已成为了现代水稻生产的重要选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机械插秧技术,

而育秧是机插秧的第一步。规范化的育秧技术是实现水稻机插秧的关键,塑盘(软盘或者硬盘)育秧和双膜育秧因其操作简单、可行性好成为目前比较常见的两种机插育秧方式。但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塑盘(软盘或者硬盘)育秧播种前需要人工摆盘,机插后需要将专用秧床回收和清洗,需要专用秧床的储藏场地。另外,专用秧床一年仅用1-2次,利用率低、成本高。与塑盘育秧相比,双膜育秧前期所需材料和投资的成本均较少,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双膜育秧需要将带土秧苗切割成长方形的秧块,使其能放入插秧机的秧托中,这样的切割对秧苗有严重的损伤,而且整个过程很耗费时间和劳力。

我国基质育秧的载体主要有干细土和淤泥、商品基质、秸秆碎末等。干细土和泥浆同样作为水稻的育秧床土,是根据其含水量的不同而进行区分的,因此便有了干细土育秧和泥浆育秧两种不同的育苗方式,干细土和泥浆育秧方法所育的秧苗水稻根系与土壤融合较好,秧苗机插大田后返青快,育秧效果好,但泥浆育秧需要人工或机器在稻田制作泥浆装盘,且泥浆制作时要清除石块、水稻收割后留下的禾蔸、杂草等杂物,清除工作的劳动强度大,劳力成本高。而干细土育秧,需冬前取稻田耕作层土壤,晾干后将土壤粉碎,筛去石头、杂草,拌肥料储存,整个取土、晾干、粉碎、筛土、拌肥等过程工序多,劳力成本高,同时需要专门的储存场所。另外,干细土和泥浆育成的秧块干湿度很难控制,机插前如遇到雨天,则秧块易烂,如遇高温,则秧块易散,运秧难度增大,栽植后田间空穴率增加。使用商品基质育秧则较泥浆和干细土方法轻便,能在育秧工厂进行流水线作业,操作比较简便,但育秧基质的物化成本较高。另外,基质育秧时基质中包含肥料、农药等化学物质,对秧田水分的管理要求严格,水分过多或者过少均容易造成死苗,而适宜的水分多少又受到温度高低变化的影响,育秧中常因掌握不好常发生烂秧死苗。秸秆碎末克服了商品基质育秧成本高的缺点,但配肥、调酸以及病虫害防治难度较大,容易造成伤苗烂秧。

不管是塑盘(软盘或者硬盘)育秧还是双膜无盘育秧,也不管是用基质还是泥浆,上述所有的育秧方法在整个育秧过程均需严格管理水分和肥料,耗时耗力,而且还存在着因管理不当秧苗出苗不整齐、死苗等的风险。因此,设计一种能自动提供水肥,又不需要秧床的育秧方法,对于水稻生产节省劳力、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已有机插水稻育秧方法的不足,发明一种基于水肥一体化的无秧床场地育秧新方法,该育秧方法以保水材料作为水肥的载体,为秧苗的整个生长期间提供肥料和水分,可以实现化肥和水资源持续提供。同时用自制的质地适中、结构疏松、透气性好的无肥基质为苗床。用塑料条在苗床中隔出所需大小的小秧厢。具有显著的省工、省时、节本、高效、安全的特点。本方法也为机械化工厂化育秧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利用水肥载体构建秧床的机插水稻育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育秧场地选择;2)水肥载体构建;3)秧床铺设;4)播种及后期管理

本发明所述的育秧方法需要以下材料:用保水材料作为秧床(盘),保水材料,如岩棉、吸水性树脂、或海绵等。丙烯酰胺-丙烯酸钾共聚交联物,即交联聚丙烯酰胺、编织布、有孔薄膜、无纺布、干细土、珍珠岩、生物炭、发酵的菜籽饼作为育秧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1)育秧场地准备。选择表面硬化的平面作为育秧地,如将秧田整平,排干水使其硬化,或者直接找平整的水泥地;也可以是工厂化生产中的床架等

(2)底床准备。在育秧场地上根据需要铺设垫层。如在平整的水稻干秧田面或水泥地上铺一张宽约100-150cm的编织布,然后铺上宽约90-140cm的水肥载体。或者根据工厂化生产的床架宽度与长度铺设。此底床可反复使用3年以上。

(3)苗床准备。在底床上铺放保水材料与营养复配剂混合物。如在底床上均匀铺放营养复配剂60-90克/m2,然后放水,使底床中的岩棉、交联聚丙烯酰胺等吸足水分,此时,水肥均被锁在底床中的水肥载体上。之后在保水材料上铺一层有孔薄膜+无纺布,并用塑料条将苗床分为宽度为22.5或28.0cm的小秧厢,然后在无纺布上撒2cm厚度左右的基质层。

(4)播种。用水稻印刷播种器将种子用淀粉乳胶固定在芦苇纸张上,再将已播种的纸张贴紧在苗床,印有种子的一面朝上,之后在种子上盖0.5cm的自制基质,最后用喷壶洒水,直至基质和种子全部湿透。早稻育秧时期气温低,播完种后覆盖薄膜,中稻、晚稻育秧则无需薄膜。

所述水肥栽体构建为将保水材料与营养复配剂按一定比例进行配比,浇水使营养复配剂完全溶解,并被锁定在保水材料中,优选为每平方保水材料施用60~90g,所述水肥载体为保水材料;所述保水材料为粒状、条状或块状的吸水性树脂、岩棉、海绵等;

所述育秧场地选择,以最少能满足本田所需秧苗的育秧面积即可,优选育秧面积为20~100m2。所述育秧场地为以平整、方便搬运秧苗至本田为准,优选为平整的稻田、草地、水泥地;

所述秧床铺设为四层,第一层(底层)为在平整的育秧场地上宽50-200cm的编织布层,第二层为宽40-190cm的水肥载体层,第三层为宽50-200cm的有孔薄膜+无纺布层,第四层为宽40-190cm的基质层、泥土层、或二者混合物层。所述第四层为用塑料条将苗床分为宽度为22.5或28.0cm的小秧厢或根据工厂化生产的要求进行铺设。

所述播种及后期管理为播种用水稻印刷播种器将种子用淀粉乳胶固定在芦苇纸张上,再将已播种的纸张贴紧在苗床,印有种子的一面朝上,并在种子上盖0.5cm的基质、泥土、或二者混合物,最后用喷壶洒水,直至基质、泥土、或二者混合物和种子全部湿透。所述后期管理为早稻育秧时期气温低,播完种后覆盖薄膜,中稻、晚稻育秧则无需薄膜。

所述的营养复配剂为,按重量比,nh4h2po416-20份,(nh4)2so410-14份,kcl10-14份,cacl25-7份,mgso45-7份,mnso41-2份,znso41-2份,硼砂2-3份,硫磺粉6-10份,有机肥30-35份。

所述的苗床基质为,按重量比,干细土20-30份,生物炭20-30份,珍珠岩20-30份,发酵的菜籽饼20-30份。

本育秧方法底床中的水肥载体具有极强放吸水性,为整个育秧体系提供了一个水肥一体化的隐形水库,整个育秧期间无需再往秧田中供水和施肥,而且底床可重复使用,无需回收,利用率高。在底床上铺一层无纺布,这样,苗床与底床分离隔开,阻隔了后期秧苗根系向底床生长,用木条或塑料条分隔苗床基质取代塑料软盘或秧床,实现了机插水稻的无盘育秧,而且自制的基质中含有珍珠岩和生物炭等,结构疏松,透气性好,有利于根系生长。采用水肥一体化无盘场地育秧,不用专用秧床,在育秧时不需要摆盘,插秧后不需要洗盘、回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育秧方法底床中的水肥载体具有极强放吸水性,为整个育秧体系提供了一个水肥一体化的隐形水肥库,整个育秧期间无需管水管肥。而且可反复使用,节约成本。(2)苗床中用塑料条将不同小秧厢分开,插秧时只需横向切割,减少了对秧苗的损害,整个过程较传统的无盘育秧省时省力。

本育秧方法对场地没有严格要求,水泥地、草地等平整地块均可育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的说明,并不得本发明进行限制。

实施例1、机插水稻水肥一体化无盘场地(水泥地)育秧试验。

2018年在浏阳市永安镇进行了机插水稻水肥一体化无盘场地(水泥地)育秧试验。

试验于4月20日进行,在一块闲置的水泥地上准备好育秧需要的底床和苗床,然后直接播种,步骤如下:①在水泥地上铺一张宽约100cm的编织布,然后铺上宽约90cm的水肥载体。②底床上均匀施自制的营养复配剂75克/m2,然后放水,使底床中的岩棉吸足水分,此时,水肥均被锁在底床中的水肥载体上。③在吸足水肥的水肥载体上铺一层无纺布,并用塑料条将苗床隔为宽度为22.5cm的四等份宽。④在有孔薄膜+无纺布上撒2cm左右的自制基质。⑤用水稻印刷播种器将种子用淀粉乳胶固定在芦苇纸张上,再将已播种的纸张贴紧在苗床,印有种子的一面朝上,之后盖0.5cm的自制基质,最后用喷壶洒水,直至基质和种子全部湿透。

4月25日调查出苗率为90%,5月5日秧苗已盘根结块,秧苗2.5-2.7叶,苗高15.6厘米。

实施例2、机插水稻水肥一体化无盘场地(干田块)育秧试验。

2018年在浏阳市永安镇进行了机插水稻水肥一体化无盘场地(干田块)育秧试验。

试验于4月25日进行,在一块闲置平整的水稻干秧田里准备好育秧需要的底床和苗床,然后直接播种,步骤如下:①在平整的水稻干秧田面上铺一张宽约100cm的编织布,然后铺上宽约90cm的水肥载体。②底床上均匀施自制的营养复配剂75克/m2,然后放水,使底床中的水肥载体吸足水分,此时,水肥均被锁在底床中的水肥载体上。③在吸足水肥的水肥载体上铺一层无纺布,并用塑料条将苗床隔为宽度为22.5cm的四等份宽。④在有孔薄膜+无纺布上撒2cm左右的自制基质。⑤用水稻印刷播种器将种子用淀粉乳胶固定在芦苇纸张上,再将已播种的纸张贴紧在苗床,印有种子的一面朝上,之后盖0.5cm的自制基质,最后用喷壶洒水,直至基质和种子全部湿透。

5月1日调查出苗率为90%,5月13日秧苗已盘根结块,秧苗2.9-3.1叶,苗高15.9厘米。

实施例3、机插水稻水肥一体化无盘场地(水泥地)育秧试验。

2018年在湖南省常宁市进行了机插水稻水肥一体化无盘场地(水泥地)育秧试验。

试验于4月26日进行,在一块闲置的水泥地上准备好育秧需要的底床和苗床,然后直接播种,步骤如下:①在水泥地上铺一张宽约100cm的编织布,然后铺上宽约90cm的水肥载体。②底床上均匀施自制的营养复配剂75克/m2,然后放水,使底床中的水肥载体吸足水分,此时,水肥均被锁在底床中的水肥载体上。③在吸足水肥的岩棉上铺一层无纺布,并用塑料条将苗床隔为宽度为22.5cm的四等份宽。④在有孔薄膜+无纺布上撒2cm左右的自制基质。⑤用水稻印刷播种器将种子用淀粉乳胶固定在芦苇纸张上,再将已播种的纸张贴紧在苗床,印有种子的一面朝上,之后盖0.5cm的自制基质,最后用喷壶洒水,直至基质和种子全部湿透。

4月30日调查出苗率为91%,5月9日秧苗已盘根结块,秧苗2.9-3.1叶,苗高15.8厘米。

实施例4、机插水稻水肥一体化无盘场地(干田块)育秧试验。

2018年湖南省安仁县进行了机插水稻水肥一体化无盘场地(干田块)育秧试验。

试验于4月21日进行,在一块闲置平整的水稻干秧田里准备好育秧需要的底床和苗床,然后直接播种,步骤如下:①在平整的水稻干秧田面上铺一张宽约100cm的编织布,然后铺上宽约90cm的水肥载体。②底床上均匀施自制的营养复配剂75克/m2,然后放水,使底床中的水肥载体吸足水分,此时,水肥均被锁在底床中的水肥载体上。③在吸足水肥的水肥载体上铺一层无纺布,并用塑料条将苗床隔为宽度为22.5cm的四等份宽。④在有孔薄膜+无纺布上撒2cm左右的自制基质。⑤用水稻印刷播种器将种子用淀粉乳胶固定在芦苇纸张上,再将已播种的纸张贴紧在苗床,印有种子的一面朝上,之后盖0.5cm的自制基质,最后用喷壶洒水,直至基质和种子全部湿透。

4月26日调查出苗率为90.5%,5月6日秧苗已盘根结块,秧苗2.5-3.1叶,苗高14.9厘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