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的饲养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91161发布日期:2018-12-08 05:4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的饲养养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牛的饲养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牛为牛亚科下的一个族。牛为哺乳动物,草食性动物。牛的体型粗壮,部分公牛头部长有一对角。自古以来,牛为人类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牛可作为运输的工具、农业工具等,牛肉和奶制品可供人类食用等。

目前,牛在吃饲料时,饲料都是放在饲养槽中。但是,由于饲养槽的高度不能调节,给牛的饲养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比如当牛的体形较大时,由于饲养槽太低而牛需要跪在地上才能吃到饲料。当牛的体形较小时,由于饲养槽比较高而牛吃不到饲养槽中的饲料。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根据牛的体形而自动调节高度饲养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的饲养养殖方法,以根据牛的不同高度而自动调节饲养槽的高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牛的饲养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牛棚建设,b、牛棚消毒,c、饲养管理,d、日常管理,步骤a中具体包括:

a、设置牛棚:将牛棚划分为若干饲养区,相邻的饲养区之间隔离有隔板,每个饲养区饲养一头牛,每个饲养区的地面上均设置上底板,在底板的上方设置压板,在压板和底板之间安装弹簧,并在底板和压板之间安装第一气囊,在压板上连接竖杆,在竖杆的顶部连接横板,在横板上固定与第一气囊连通的第二气囊,在横板上固定竖直的挡板,使第二气囊与挡板相抵;

b、设置饲养槽:在饲养槽的底部安装滚轮;

c、安装饲养槽:在每个饲养区的压板上均安装伸缩机构,将饲养槽安装在伸缩机构上,在饲养槽与压板之间设置滑动连接在压板上的楔块,使楔块与滚轮相抵,在压板上固定竖板,在竖板与楔块之间连接压簧;

d、在第二气囊远离挡板的侧壁与楔块远离压簧的侧壁之间连接上连接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由于牛棚内设有若干饲养区,每个饲养区只能饲养一头牛,隔板将每个牛隔离开,从而可防止牛与牛之间传播细菌,利于将病牛进行隔离,从而防止其他牛生病。伸缩机构用于支撑饲养槽,由于伸缩机构可伸缩,故饲养槽的高度可调节,饲养槽不会固定在压板上。由于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连通,故第一气囊中的气体可进入到第二气囊中给第二气囊充气。由于压板和底板之间安装有弹簧,故当牛未踩在压板上时,弹簧的弹力将压板和底板分开,从而使第一气囊处于自由膨胀状态,第一气囊分担第二气囊中的部分气体,故第二气囊中的气体含量较少。当牛踩到压板食用饲料时,由于牛的体重较大,故牛将压板下压,使压板和底板挤压第一气囊,将第一气囊中的气体全部挤入到第二气囊中,第二气囊中的气体含量变多,第二气囊膨胀。由于第二气囊设置在横板上,故第二气囊位于牛背的上方,因此牛站在压板上时,牛背和横板共同挤压第二气囊,使第二气囊在长度方向上变形,第二气囊变长。挡板用于阻挡第二气囊,使第二气囊向挡板的反方向变长,从而保证第二气囊定向变长。第二气囊变长时,第二气囊通过连接杆推动楔块在底板上滑动,由于楔块与滚轮相抵,故楔块移动时使得饲养槽变高。

由上可知,当不同高度的牛站在压板上食用饲料时,因牛的高度不同,故牛背与横板的距离不同,故第二气囊受到的挤压程度不同,第二气囊的变长量不同,故连接杆推动楔块的移动量不同,从而使得饲养槽升高的高度不同,从而适应不同高度体形的牛,便于牛食用饲养槽内的饲料,从而给人们喂牛时带来方便。并且,本方案中的饲养槽根据牛的体形不同而自动调节高度,无需人工调节饲养槽的高度,更加方便。

进一步,步骤c中,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杆和伸缩簧,伸缩杆位于伸缩簧的内侧。由此,当饲养槽变高时,伸缩杆拉长,伸缩簧变长,当饲养槽变低时,伸缩杆收缩,伸缩簧收缩,从而实现饲养槽高度的调节。

进一步,步骤b中,在饲养槽正对的内壁上开设两个正对的滑槽,在饲养槽内设置两个滑动连接在饲养槽内壁上的推板,两个推板的端部相互铰接,推板远离其铰接位置的端部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在两个推板上均固定连接上第一齿条,在两个推板的铰接的位置上连接上第二齿条,在饲养槽的底部安装电机,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上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上设有三种啮合齿组,三种啮合齿组的齿距依次增大。通过启动电机,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推板在滑槽内向上滑动,将饲养槽内的饲料向上推动,使饲养槽内的饲料变高,从而使体形更小的牛能够吃到饲料,从而保证体形更小的牛能够正常进食。由于第二齿轮上设有三种啮合齿组,三种啮合齿组的齿距依次增大,故第二齿轮使第二齿条向上移动时,先是齿距较大的啮合齿组与第二齿条啮合,由于啮合齿组的齿距较大,故第二齿条相比第一齿条的移动速度较慢,由于两个推板的端部铰接,故两个推板相互远离的一端移动速度较快,两个推板的铰接的位置移动速度较慢,从而使推板呈倾斜状态,从而使饲养槽内侧壁上的饲料沿推板向下滑动,防止饲料位于滑槽内阻碍推板正常向上移动。

进一步,步骤b中,在推板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端部上设有楔形的清理块。由此,推板向上移动时,由于清理块的形状为楔形,故推板推动清理块向上移动时,清理块的尖端可紧贴滑槽的槽壁,使饲料沿清理块的斜面向下滑动到推板上,从而利于将滑槽内的饲料推出,由此,更有利于滑槽内的饲料清理,防止滑槽内存有饲料影响推板向上移动。

进一步,步骤c中,每日饲养三次饲料,每周喂养营养高的饲料二次。由此,可使牛得到充足的饲料,保证牛的正常生长需求。

进一步,步骤b中,每半个月牛棚进行一次消毒。由此,可对牛棚进行有效的消毒杀菌,防止细菌滋生。

进一步,步骤d中,每天进行巡视,检查饲养槽中的饲料剩余情况。由此,根据牛食用饲料的实际情况向饲养槽内添加饲料,保证牛有充足的饲料的同时,防止饲养槽内的饲料过多而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第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板1、弹簧2、第一气囊3、竖杆4、第二气囊5、挡板6、横板7、连接杆8、清理块9、滑槽10、第一齿条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条13、第二齿轮14、推板15、电机16、滚轮17、楔块18、压簧19、竖板20、伸缩簧21、伸缩杆22、滑动槽23、啮合齿24、压板25。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一种牛的饲养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牛棚建设,具体包括:

a、设置牛棚:将牛棚划分为若干饲养区,相邻的饲养区之间隔离有隔板,每个饲养区饲养一头牛,每个饲养区的地面上均埋设上底板1,在底板1的上方设置压板25,在压板25和底板1之间焊接上弹簧2,弹簧2的外侧设有套筒(图中未示出),从而防止弹簧2压缩时倾斜。在底板1和压板25之间安装第一气囊3,在压板25上焊接上竖杆4,在竖杆4的顶部焊接横板7,在横板7上粘接与第一气囊3连通的第二气囊5,在横板7的左端焊接竖直的挡板6,并使第二气囊5右侧部与挡板6相抵。

b、设置饲养槽:在饲养槽正对的左、右内壁上开设两个正对的滑槽10,在饲养槽内设置两个滑动连接在饲养槽内的推板15,推板15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10内,在推板15滑动连接在滑槽10内的端部上焊接有楔形的清理块9,清理块9的尖端向上;两个推板15远离滑槽10的一端通过铰链相互铰接,在两个推板15上均焊接上竖直的第一齿条11,在两个推板15的铰接位置上的铰链上焊接上第二齿条13,在饲养槽的底部通过螺钉安装电机16,在电机16的输出轴上焊接上与第一齿条11啮合的第一齿轮12以及与第二齿条13啮合的第二齿轮14,结合图2所示,第二齿轮14上设有三种啮合齿组,每种啮合齿组均设有若干啮合齿24,三种啮合齿组的齿距逆时针转动依次增大。在饲养槽的底部安装滚轮17。

c、安装饲养槽:在每个饲养区的压板25上均焊接伸缩杆22和伸缩簧21,伸缩杆22位于伸缩簧21的内侧。将饲养槽焊接在伸缩杆22顶端,在饲养槽与压板25之间设置滑动连接在压板25上的楔块18,楔块18与压板25的具体滑动方式为:压板25上设有滑动槽23,楔块18上焊接有支撑杆,支撑杆滑动连接在滑动槽23内。使楔块18与滚轮17相抵,在压板25上焊接位于楔块18左侧的竖板20,在竖板20与楔块18之间焊接压簧19。

d、在第二气囊5的左侧壁与楔块18的右侧壁之间连接上倒“z”形的连接杆8。

b、牛棚消毒:每半个月牛棚进行一次消毒。

c、饲养管理:每日饲养三次饲料,每周喂养营养高的饲料二次。

d、日常管理:每天进行巡视,检查饲养槽中的饲料剩余情况。

下面具体介绍饲养槽是如何调节高度的:

当牛站在压板25食用饲料时,由于牛的体重较大,牛会挤压压板25,使压板25向下挤压弹簧2,压板25与底板1之间的距离变小,第一气囊3被挤压使气体进入到第二气囊5中,第二气囊5膨胀变大。由于第二气囊5的顶部抵有横板7,第二气囊5的右部抵有挡板6,第二气囊5的底部与牛背相抵,故第二气囊5向左侧膨胀,第二气囊5变长,第二气囊5通过连接杆8推动楔块18在压板25上向左滑动,楔块18向上挤压滚轮17,从而使饲养槽向上移动。若牛的体形较大,故横板7和牛背之间的距离较小,第二气囊5的挤压程度较大,因此第二气囊5的变形量较大,从而使楔块18的向左移动量变大,使饲养槽的高度更大,适应体形较大的牛。若牛的体形较小,横板7与牛背之间的距离较小,第二气囊5的挤压程度较小,因此第二气囊5的变形量较小,从而使楔块18向左移动的量变小,因此饲养槽升高的高度较小,从而适应体形较小的牛,由此本方法使得饲养槽自动适应不同牛的高度,使牛能够轻松食用到饲养槽中的饲料。

当体形更小的牛食用饲料时,需要使推板15向上移动,从而将饲养槽中的饲料向上推,便于体形更小的牛食用。此时,启动电机16,使电机16带动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4转动,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4分别带动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3向上移动。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3共同向上推动推板15向上移动,从而使饲养槽中的饲料向上移动。由于第二齿轮14上设有三种齿距不同的啮合齿组,故第二齿轮14刚开始带动第二齿条13移动时,是第二齿轮14的齿距较大的啮合齿组与第二齿轮14啮合,因此第二齿条13向上移动的速度相比第一齿条11移动的速度较慢,故推板15滑动在滑槽10内的一端向上滑动的速度较快,推板15的铰接位置移动的速度较慢,从而使推板15倾斜,饲养槽内的饲料沿推板15向下移动,使得饲养槽内壁上的饲料变少,从而可防止饲料卡在滑槽10中阻碍推板15向上移动。然后使第二齿轮14上齿距较小的啮合齿组与第二齿条13啮合,从而使第二齿条13的移动速度与第一齿条11的移动速度相同,从而使推板15维持倾斜的形状向上移动。最后,第二齿轮14上齿距更小的啮合齿组与第二齿条13啮合,从而使第二齿条13的移动速度相比第二齿条13的移动速度更快,从而使推板15由倾斜状态恢复为水平状态,使体形较小的牛食用推板15上的饲料。

在推板15移动过程中,由于推板15滑动连接在滑槽10内的一端设有清理块9,清理块9的顶端为尖端,故清理块9在移动过程中,清理块9的尖端插入到滑槽10中的饲料中,然后饲料沿清理块9的斜面向下滑动,从而利于滑槽10内的饲料的清理,防止滑槽10内存有饲料影响推板15向上移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