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改良土壤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4213发布日期:2018-11-14 00:58阅读:57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中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蚯蚓改良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林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关乎当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整个经济建设中有着战略意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与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农业自然再生产,存在周期长、季节性、区域性,以及对自然环境要素依赖等特点,由于受环境要素多变的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易受到影响。所以,农林牧业生产迫切需要良好生态环境作保障。

按照农业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培育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在农业发展方面必须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走高效生态的现代化之路。不仅要追求高产出、高效益,还要追求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从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以循环农业视角,对现有农业设施栽培有着极高的复种指数的农业生产来说,土壤的有效改良,是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良策之一。

当前土壤、水质污染,食品安全受到威胁。而一些农牧林区,种植多年生果树、牧草,土地无法深耕翻、板结硬化、缺少有机质、不透气。即使农耕土壤孔隙度高而非毛管孔隙所占比例低,土壤的通气透墒性差,土壤的干收缩率大,土块一旦吹晒失水过度,将会干缩紧实,十分坚硬,极难耕耙,土壤湿时泥团粘在农具上不易抛开,垡块干后不易捣碎。这类土的水气比例极不协调,也需要进行改良。

目前各类土壤改良中,主要是重施有机肥,既增加土壤养分物质,又促进土壤良好结构的形成,以改善土地可耕性。土壤通常表现为土壤底层或地下水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土壤出现板结并有肥力下降问题,另外,由于大部分作物(特别是水果蔬菜)需要在土质疏松土壤中种植,阻碍作物生长。

目前,特别是土壤盐碱化、土壤农药残留和过度施用化肥土壤酸化的解决方式,主要是包括水浸泡法,高温消毒法,化学药物处理法和深翻等方法,但是水浸泡法,用水量大,并且效果较差,同时也会有污染地下水等情况;高温消毒法,设备要求较高,并且浪费人力物力;化学药剂处理方法中,主要是采用石膏、磷石膏或亚硫酸钙等;深翻方法是深翻土地50cm,此种方法只治标不治本。目前,高温、灌水、闷棚仍是处理土壤盐碱化常用的方法,仍所以切实需要创造合适的土壤改良的方法更好地解决目前的土壤盐碱化和农药残留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提出一种蚯蚓改良土壤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改良土壤的方法改良效果差、同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蚯蚓改良土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蚯蚓饲养土沟的准备:在农用地、多年生牧草地林果地每亩20-40个环(条)形蚯蚓饲养土沟,宽0.3m-0.4深0.3m长6-10m:农用地设置遮阳覆盖物(林果地不用)、做好蚯蚓养饲土沟后,添加蚯蚓粪;

2)蚯蚓种的放置:在饲养土沟内添加饲养蚯蚓粪料,湿度保持50-60%,蚯蚓放置密度为每平方米0.1-0.3公斤,亩投10公斤蚯蚓种;

3)管护:保持湿度;10天为一周期,查看饲养情况,添加蚯蚓养殖饲料;一个月为一个周期,翻动饲养沟,3个月为一个周期,调整蚯蚓养殖密度;

4)土壤改良完成:土沟饲养蚯蚓让它自动向周围土壤扩散,让多年未能翻耕的土壤得到改良。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蚯蚓可以自由进出的养殖土沟,其宽0.3-0.4m深0.3m长6-10m。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在养殖沟内添加蚯蚓饲料。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蚯蚓粪取出烘干,将烘干后的蚯蚓粪混合至土壤中。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蚯蚓增殖到实测养殖沟外地块每平方米蚯蚓繁殖到0.2-0.3公斤,即可诱集利用。

进一步的,其特征是:步骤1)和步骤3)所述的蚯蚓养殖饲料为动物粪便和蔬菜秸秆废料的混合物,并且,动物粪便和蔬菜秸秆废料的混合重量比为1:1,3:1,1:3均可。

进一步的,所述的动物粪便和蔬菜秸秆废料混合后,放置发酵13-18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蚯蚓改良土壤的方法,使现在农林牧业生产中具有多方的同步受益,一方面利用蚯蚓改良各种土壤或重金属农药残留土壤,另一方面,当土地中蚯蚓达到一定密度后,可以引诱收集用于其他产业,例如蚯蚓蛋白食物加工、蚯蚓鱼饵或蚯蚓活体销售等方面。

蚯蚓改良土壤的方法中,保持相应的湿度是蚯蚓养殖的重要因素,相应的湿度既可以保证蚯蚓的生存活性,同时提高蚯蚓的繁殖效率;翻动土地时,提高蚯蚓改良土壤的均衡性,同时减少蚯蚓局部过高的问题;3个月为一个周期,调整蚯蚓养殖密度,收集的蚯蚓既可以用于其他地域土壤的改良也可以用于其他蚯蚓相关产业。动物粪便和蔬菜废料的混合比例提供优秀的蚯蚓养殖饲料,能够提高蚯蚓养殖生产和生长率。动物粪便和蔬菜废料混合后放置10-12天,使饲料处于半发酵状态,可使粪便和废料发酵腐熟,并呈松软状。

本蚯蚓改良土壤的方法,使现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多方的同步受益,一方面解决了蔬菜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又实现了就地取材生产肥料,同时还可以改良土壤,达到土壤质量保育的目的,一举三得。

具体实施例

蚯蚓改良土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蚯蚓饲养土沟的准备:在农用地、多年生牧草地林果地每亩20-40个环(条)形蚯蚓饲养土沟,宽0.3m-0.4深0.3m长6-10m:农用地设置遮阳覆盖物(林果地不用)、做好蚯蚓养饲土沟后,添加蚯蚓粪;蚯蚓饲养土沟的准备:在农林收地翻挖养殖沟,准备遮阳物、蓄水池、温度检测仪和湿度检测仪;其中,蚯蚓养殖土沟,有利于蚯蚓能自由出入。蚯蚓通过蠕动增加土壤空气度,进而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蚯蚓的粪便能够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是由钙离子和腐殖质胶结土粒所形成的土团,直径在1—10毫米,遇水不易松散,抗压性较强,疏松多孔,透气性好,具有很强的保水性胶状物质以及水溶性养料,这些都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团粒结构能够有效的增加土壤保肥和保水能力;蚯蚓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有清除作用。吞食有机物和泥土,通过砂囊研磨、体内消化酶和微生物的作用产生团粒结构的蚯蚓粪,这些蚯蚓粪起到了富集养分、吸引繁殖微生物的作用,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2)蚯蚓种的放置:在饲养土沟内添加饲养蚯蚓粪料,湿度保持50-60%,蚯蚓放置密度为每平方米0.1-0.3公斤,亩投10公斤蚯蚓种;

3)管护:保持湿度;10天为一周期,查看饲养情况,添加蚯蚓养殖饲料;一个月为一个周期,翻动饲养沟,3个月为一个周期,调整蚯蚓养殖密度,翻动养料查看生长情况,3个月为一个周期;

4)土壤改良完成:土沟饲养蚯蚓让它自动向周围土壤扩散,让多年未能翻耕的土壤得到改良,殖18-36个月后实测养殖沟外地块每平方米蚯蚓繁殖到2-3公斤,即可诱集利用;改良完成。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蚯蚓可以自由进出的养殖土沟,其宽0.3-0.4m深0.3m长6-10m。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蚯蚓粪取出烘干,将烘干后的蚯蚓粪混合至土壤中。

将新鲜的蚯蚓粪和土壤自然状态下风干,粉碎过筛后得到风干蚯蚓粪和风干土壤;将风干蚯蚓粪加到土壤中,混合均匀后种植植物;帮助改良土壤。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在养殖沟内添加蚯蚓饲料。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蚯蚓增殖到实测养殖沟外地块每平方米蚯蚓繁殖到0.2-0.3公斤,即可诱集利用。

进一步的,其特征是:步骤1)和步骤3)所述的蚯蚓养殖饲料为动物粪便和蔬菜秸秆废料的混合物,并且,动物粪便和蔬菜秸秆废料的混合重量比为1:1,3:1,1:3均可。

进一步的,所述的动物粪便和蔬菜秸秆废料混合后,放置发酵13-18天完成。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