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鳞副泥鳅秋冬季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4638发布日期:2018-11-07 07:43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鳞副泥鳅秋冬季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大鳞副鳅,又名台湾泥鳅,广泛栖息于各种水体,其中以富含植物碎屑与淤泥的静水域或缓流水域较多,对环境的适应力颇强,具有肠壁呼吸的功能,能在水中溶氧不足时,直接吞吸空气,食性杂,以水生昆虫、小型无脊椎动物、植物碎屑、藻类等为食,生长速度快,个体大。

由于大鳞副泥鳅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日常管理操作容易、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以及国内外消费市场对泥鳅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加入到大鳞副鳅的养殖队伍中,因此也带动了泥鳅苗种繁育产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自然水域环境受到人为的破坏,泥鳅生产量逐年下降,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达到供需矛盾的平衡,加大生产量,泥鳅人工繁殖和养殖事业即成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对于秋冬季大鳞副泥鳅的反季节繁殖尤为重要,对保证鲜活泥鳅正常供应影响较大。

目前针对大鳞副泥鳅的秋冬季反季节繁殖还没有较为系统规范的操作介绍,同时由于秋冬季鳅卵膜较薄,极易破裂,而影响了反季节繁殖的成活率,与此同时养殖水质的保障也成为养殖户面临的难题,关于泥鳅卵孵化过程中由细菌以及剑水蚤、水蚤为代表的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导致的孵化率与存活率低、鳅苗活力差等病害时有报道,在把握质量和成本的双重目标下,无法做到泥鳅反季节的高效繁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大鳞副泥鳅秋冬季繁殖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大鳞副泥鳅秋冬季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体质健壮、成熟度好的种鳅作为精卵来源的亲鳅,暂养于水质清新的栖身池内;

(2))用麻醉剂浸泡亲鳅2-3分钟,使亲鳅活力下降,再进行催产药物注射,注射时选择1-1.5ml注射器,5-6号针头,在种鳅背部肌肉注射,在注射时将针头向头部方向深扎,注射器与鳅体呈15-30度夹角,深1-2厘米,每尾注射0.1毫升;

(3)药物注射完成后将种鳅放入网箱中活动,发现追尾发情后,用干毛巾擦干雌鱼表面水分,轻压腹部,将卵挤出,采取杀死雄鳅获取精液,加入生理盐水稀释后混合搅拌3-6秒,得到受精卵,用5-8%的滑石粉脱粘20-30分钟,清水冲洗后待用;

(4)选择进排水设施齐全,长宽高分别为20-25米、4-5米、0.5-0.6米的水泥池作为孵化池,池底铺设微孔增氧管,在受精卵放入前2天灌22-25℃恒温水0.3-0.4米深,同时向其中加入水质量15-20%的电化水,同时开启增氧设施;

(5)将孵化筛一个压着一个摆放于孵化池中,并控制孵化筛离池底5-8厘米,次第摆放在两根曝气管之间,将受精卵均匀散布在孵化筛上,20-24小时后苗可出齐,待卵黄即将消失时,关闭恒温器,待孵化池水温降至19-20℃时,进行缓苗后再放进苗种培育池进行培育。

所述步骤1中亲鳅雌雄比为10:(1-3)。

所述步骤2中催产药物为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马来酸地欧酮三种药物分别按5-6μg/kg、190-210iu/kg、1-1.5mg/kg的量混合配制而成。

所述步骤2中催产药物注射时避免针头刺伤脊椎,并在拔针后手指按住针眼1-3分钟,防止药液外渗。

所述步骤4中电化水的有效氯含量为60-80mg/l、臭氧含量为20-30mg/l、双氧水含量为20-30mg/l,氧化还原电位为824mv。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在秋冬季节进行大鳞副泥鳅的反季节繁殖,通过三种催产药物复配以达到最佳的催产效果,并通过针头注射的方式快速实现种鳅的发情,获取高质量受精卵,通过采用药物麻醉的方式,较传统的采用干毛巾将种鳅包裹住之后进行催产药物的注射,可以避免亲鳅粘液的减少,降低对其的伤害,在受精卵孵化过程中采用孵化池静水孵化,避免流水孵化造成卵膜早破,影响孵化率,同时孵化前采用恒温水与电化水混合作为孵化水,适宜浓度的电化水通过物理方式电絮凝、电离净化孵化水中杂质,通过产生强氧化性物质代替化学药品杀灭细菌和寄生虫,为受精卵的孵化提供理想的无菌环境,且大大降低了孵化过程中对水质的灭菌消毒成本,且对鳅卵的胚胎和鳅苗的发育无不良影响,本发明繁殖方法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能够做到一年两季生产,有效提供苗种供给,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大鳞副泥鳅秋冬季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体质健壮、成熟度好的种鳅作为精卵来源的亲鱼,亲鱼雌雄比为10:3,暂养于水质清新的栖身池内;

(2)用麻醉剂浸泡亲鳅2分钟,使亲鳅活力下降,再进行催产药物注射,催产药物为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马来酸地欧酮三种药物分别按5μg/kg、200iu/kg、1.5mg/kg的量混合配制而成,注射时选择1-1.5ml注射器,5-6号针头,在种鳅背部肌肉注射,在注射时将针头向头部方向深扎,注射器与鳅体呈15-30度夹角,深扎1-2厘米,每尾注射0.1毫升,注射时避免针头刺伤脊椎,并在拔针后手指按住针眼2分钟,防止药液外渗;

(3)药物注射完成后将种鳅放入网箱中活动,发现追尾发情后,用干毛巾擦干雌鱼表面水分,轻压腹部,将卵挤出,采取杀死雄鱼获取精液,加入生理盐水稀释后混合搅拌3-6秒,得到受精卵,用5-8%的滑石粉脱粘20-30分钟,清水冲洗后待用;

(4)选择进排水设施齐全,长宽高分别为20-25米、4-5米、0.5-0.6米的水泥池作为孵化池,池底铺设微孔增氧管,在受精卵放入前2天灌22-25℃恒温水0.3-0.4米深,同时向其中加入水质量15-20%的电化水,其中电化水的有效氯含量为70mg/l、臭氧含量为25mg/l、双氧水含量为25mg/l,氧化还原电位为824mv,同时开启增氧设施;

(5)将孵化筛一个压着一个摆放于孵化池中,并控制孵化筛离池底5-8厘米,次第摆放在两根曝气管之间,将受精卵均匀散布在孵化筛上,20-24小时后苗可出齐,待卵黄即将消失时,关闭恒温器,待孵化池水温降至19-20℃时,进行缓苗后再放进苗种培育池进行培育。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鳞副泥鳅秋冬季繁殖方法,通过三种催产药物复配以达到最佳的催产效果,并通过针头注射的方式快速实现种鳅的发情,获取高质量受精卵,在受精卵孵化过程中采用(微管增氧的)孵化池静水孵化,避免流水孵化造成卵膜早破,影响孵化率,同时孵化前采用恒温水与电化水混合作为孵化水,适宜浓度的电化水通过物理方式电絮凝、电离净化孵化水中杂质,通过产生强氧化性物质代替化学药品杀灭细菌和寄生虫,为受精卵的孵化提供理想的无菌环境,且大大降低了孵化过程中对水质的灭菌消毒成本,且对鳅卵的胚胎和鳅苗的发育无不良影响,本发明繁殖方法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能够做到一年两季生产,有效提供苗种供给,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技术研发人员:吴林;庄传华;李艳琴;高义飞;王剑;王邦村;桑嘉嘉;吴睿涛;吕永春;秦洪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林
技术研发日:2018.06.14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