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榉树嫩枝全光雾穴盘扦插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97909发布日期:2018-11-02 21:12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林木种苗培育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榉树嫩枝全光雾穴盘扦插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榉树,属于榆科榉属,落叶大乔木,产中国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市及朝鲜半岛、日本等地。榉树材性优良,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湿等特点,是珍贵硬阔用材树种,且树形优美,叶色季相变化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景观和生态利用价值。榉树生长较慢,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很大,大树现已砍伐过度,资源濒危,被国家列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榉树采种困难,子代遗传变异较大,采用扦插技术可以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实现良种快速繁育。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610466631.1公开了一种采集榉树硬枝条进行扦插育苗的方法,该扦插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活率在80%以上。虽然榉树硬枝扦插生根成活率较高,但一年只可扦插一季,且穗条粗度在0.5~1cm,穗条利用率不高。嫩枝扦插也有研究,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210530283.1公开了一种榉树嫩枝扦插方法,较硬枝扦插成活略低,穗条较粗的0.4~0.6cm,较细的0.066~0.167cm。然而,榉树硬枝和嫩枝扦插技术在穗条利用率、穗条来源数量、成活率方面仍不理想。且已有榉树扦插繁育方法多为苗床插、陆地插或容器插,各扦插方式或多或少存在育苗空间利用率不高、基质浪费、移栽成活率低、扦插管理难和造林季节受限等问题。本发明通过研究全光雾培养条件下,适合榉树穴盘嫩枝扦插的采穗时间、采穗部位、穗条长度、穗条直径、带叶量、裁剪方式、基质配比、激素种类和处理时间等因素,建立了一套穗条高效利用、周年生产苗木数量多、质量高、移栽成活率高、适于榉树良种规模化生产管理的技术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榉树嫩枝全光雾穴盘扦插育苗方法,与榉树苗木繁育已有技术相比,此种方法可有效提高榉树穗条利用率,节省育苗空间和基质,提高出圃苗木整齐度和移栽成活率,且具有无需缓苗,成苗造林季节不受限等优势,是榉树良种规模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技术保障。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榉树嫩枝全光雾穴盘扦插育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插穗准备、插穗处理、扦插、扦插管理与移栽四个步骤,各个步骤具体如下:(1)插穗准备:插穗选择榉树采穗圃截伐后母树当年生、上部和中部萌发的半木质化营养枝条,所述枝条为截伐后当年生二级侧枝,留一级侧枝;采集时间为夏季5月下旬到6月中旬或者秋季9月上旬到中旬;(2)插穗处理:插穗基部1~3cm浸泡于处理液中进行激素处理,浸泡时间为8~16h;(3)扦插:采用林木穴盘;按照质量比采用泥炭土:珍珠岩=1:2或泥炭土:珍珠岩:河沙=1:2:3为育苗基质;插入插穗,深度2~3cm;(4)扦插管理与移栽:扦插后2h内对穴盘扦插苗淋透水一次;后期采用全光照间歇性自动喷雾系统,每隔15~20min喷雾1次,每次喷雾时间为1~2min,根据气温和光照条件调节间歇性自动喷雾装置喷雾的时间与频率,保持空气湿度在75%~85%,温度控制在38℃以下,同时防止圃地积水,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淹;70~80天后将生根小苗移栽,移栽后按常规生产进行日常管理。优选的,所述插穗长度10~15cm,直径为0.15~0.3cm,带4~7个芽,切口位于两芽中间位置,距离基部芽约0.5~1cm。优选的,所述插穗切口的剪切方式为顶端平切、底端斜切,并剪掉插穗基部的叶片,留底端2~3片叶子的1/2。优选的,所述处理液为200~300mg/l的吲哚丁酸溶液,该吲哚丁酸溶液通过先用少量乙醇溶解吲哚丁酸,再用水定容至所需浓度得到。优选的,所述林木穴盘为口径60×60mm,底径20×20mm,高度110mm的32孔林木穴盘。优选的,所述插穗在扦插前1~3天用0.5%高锰酸钾溶液或者8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淋透消毒,1天后再用清水淋洒洗去药液。优选的,扦插后喷洒800倍~1000倍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药液,以防治病菌危害,定时清理苗圃,去除落叶,移走穴盘中霉变插穗。优选的,所述移栽先挤压穴盘底部,基质松动后,再整株拔出,带基质移栽。优选的,移栽容器为直径10~15cm,高度15~20cm的塑料杯、无纺布杯或纸杯。优选的,移栽基质按照质量比例为泥炭:松鳞:黄沙=2:3:1。本发明发现插穗穗条的选择对插穗生根率有较大影响,母树上部和中部的穗条扦插生根率显著大于下部。由于嫩枝扦插环境温度较高,较长的穗条可保有更多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在根系建成前不易失水,有利根系生长,因此穗条长度不宜过短,以10~15cm(5~7个芽)为佳。较细的穗条木质化程度较低,更利于生根和诱导不定根,且在可用穗条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选取0.15~0.3cm径级的穗条可在保证生根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穗条利用率。裁剪方式影响穗条植物激素的运输和作用位置,留下叶节点的裁剪方式有利根系生长。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在5月末到6月初或者秋季9月上旬到中旬,保留母树一级侧枝,剪取直径0.15~0.3cm的半木质化二级侧枝作为插穗,增加了穗条利用率,同时不影响秋季嫩枝、春季硬枝穗条生产,大大提高了繁殖效率,使苗木年产量提高1~2倍,并可满足一年三季插穗和造林苗木供应;2)采用全光雾喷灌系统和穴盘扦插繁育苗木,无需整地筑床,节省培育空间(相同占地面积扦插量是普通苗床的2.78倍),基质利用率高,成苗一致性好、生根率高(可达79.3%),管理方便(可及时移除霉变插穗,防止邻近基质污染);3)生根后只需轻轻挤压穴杯底部既可移出整株,带基质且不伤根系,移栽成活率在91.9%以上,最高可达97.2%。本发明在榉树良种苗木繁殖生产上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具体实施例是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说明,但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5月下旬到6月中旬,采集榉树采穗圃母树截伐后当年生枝条作为插穗材料,穗条选择同一无性系;秋季9月上旬到中旬,根据夏季扦插效果分析结果选取目标规格枝条,选择12个不同品种无性系,用于移栽成活率和品种普遍适用性检验。1.2实验设计对采穗部位、穗条长度、穗条直径、带叶量、裁剪方式、基质配比、激素种类和处理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设计,如表1。1.3扦插采用口径60×60mm,底径20×20mm,高度110mm的32孔林木穴盘扦插,每处理插128株(4×32孔)。在扦插前1~3天用0.5%(w/w)高锰酸钾溶液或者8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淋透消毒,1天后再用清水淋洒洗去药液;插入插穗,深度2~3cm;1.4培养条件扦插后2h内对穴盘扦插苗淋透水一次;后期采用全光照间歇性自动喷雾系统,每隔15~20min喷雾1次,每次喷雾时间为1~2min,根据气温和光照条件调节间歇性自动喷雾装置喷雾的时间与频率,保持空气湿度在75%~85%,温度控制在38℃以下,同时防止圃地积水,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淹;必要时喷湿800倍~1000倍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药液,以防治病菌危害,定时清理苗圃,去除落叶,移走穴盘中霉变插穗。1.5移栽70~80天后将生根小苗移栽。移栽时先挤压穴盘底部,基质松动后,再整株拔出,带基质移栽,后按常规生产进行日常管理。移栽容器为:直径10~15cm,高度15~20cm的塑料杯,或者相当规格的无纺布杯、纸容器杯;移栽基质为:泥炭:松鳞:黄沙=2:3:1。表11.6调查统计扦插70天后统计扦插生根率;各处理随机取9株,清洗根部,测量根长、不定根数和抽梢叶片数。采用anova方差分析检验不同处理对扦插生根影响显著性。2.结果与分析2.1不同部位穗条对扦插生根影响母树树体上、中、下三个部位穗条扦插生根情况结果如表2所示:在生根长度、数量和抽梢叶片数方面,三个部位没有显著差异;但上部穗条扦插生根率显著大于中部和下部,说明榉树嫩枝扦插生根情况与其在母树上的着生部位有一定关系,选取树体上部的穗条更有利于生根。表2:穗条采集部位对扦插生根影响采穗部位生根率根长不定根数抽梢叶片数上部65.2±10.3a15.7±7a8.4±4.4a12.4±3.8a中部40.9±5.4b12.7±3.1a9.4±3.9a11.8±5.1a下部33.1±3.6b10.9±3.5a6±3.6a15.5±5.8a2.2不同穗条长度对扦插生根影响剪取不同长度穗条(5~15cm,含3~7个芽)进行扦插,生根情况如表3所示:5~7个芽长度的穗条(10~15cm)生根率高于3个芽的穗条,不定根数亦显著高于3芽穗条,在根长和抽梢叶片数上三者没有显著差异。推测由于嫩枝扦插环境温度较高,较长的穗条可保有更多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在根系建成前不易失水,有利根系生长,因此穗条长度不宜过短,以10~15cm(5~7个芽)为佳。表3:穗条长度对扦插生根影响穗条长度生根率根长不定根数抽梢叶片数3芽44.1±6.9ab13.1±4.8a3.4±0.5b10.2±3.3a5芽61.2±11.6a14.3±4a5.2±1.6a9.6±4.3a7芽63.1±8.6a15.9±5.9a5.8±0.8a9±3.2a2.3不同穗条粗度对扦插生根影响本研究旨在提高穗条利用率,且不影响秋插和春插穗条生长,因此选取的穗条粗度在0.75cm以下,结果如表4所示:0.15~0.3cm、0.3~0.5cm和0.5~0.75三个径级的生根率没有显著差异,0.15~0.3cm粗度的穗条能产生更多的不定根。较细的穗条木质化程度较低,更利于生根和诱导不定根,且在可用穗条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选取0.15~0.3径级的穗条可在保证生根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穗条利用率。表4:穗条粗度对扦插生根影响2.4不同带叶量对扦插生根影响以5芽长度穗条试验带叶量对扦插生根影响,结果如表5所示,不同带叶量对扦插生根情况影响均不显著。均衡考虑水分蒸腾和营养运输,具体留叶片数可视穗条长度定,如5芽长留2片1/2叶,7芽长留3片1/2叶为宜。表5:穗条带叶量对扦插生根影响带叶量生根率根长不定根数抽梢叶片数1片1/2叶59.9±4a12.4±5.9a5.6±0.9a5.4±3.3a2片1/2叶61.2±11.6a14.3±4a6.2±1.6a9.6±4.3a3片1/2叶65.1±3.3a13.3±5.9a5.6±0.9a8.6±6.4a2.5不同裁剪方式对扦插生根影响裁剪方式影响穗条植物激素的运输和作用位置,结果如表6所示:4种裁剪方式中,留下叶的生根率高于留上叶的生根率;在根长生长方面,留下叶节点的生根率高于留下叶节间的生根率,其余指标裁剪方式影响差异不显著。综合比较几项生长指标,选择留下叶节点的裁剪方式有利根系生长。表6:穗条裁剪方式对扦插生根影响裁剪方式生根率根长不定根数抽梢叶片数留上叶节点60.3±11.8ab9.1±3b9.0±4.1a11.8±1.3a留上叶节间54.1±7.4b10.9±3.2ab6±3.5a10.8±4.9a留下叶节点64.2±6.4a15±5a12±5.7a13.4±5.7a留下叶节间65.8±7.8a10.5±2.1ab7.3±3a9.3±4.8a2.6不同基质对扦插生根影响扦插基质对嫩枝扦插生根影响如表7所示:不同基质对扦插生根各指标影响差异显著,其中,纯河沙和纯珍珠岩中的生根率、根长、不定根数和抽梢叶片数均显著低于混合基质;3号和4号配方效果差异不显著;5号配方除抽梢叶片数略低于3号和4号外,其余指标均显著高于其它基质。综合比较几项生长指标,选择5号配方(珍珠岩:泥炭=2:1)作为扦插基质最佳。表7:扦插基质对榉树扦插生根影响2.7不同激素处理对扦插生根影响如表8所示,不同种类激素、浓度和浸泡时间处理的榉树穗条,其扦插生根情况差异很大。500mg/liba、500mg/lggr速蘸或200mg/lnaa、200mg/liba、200mg/lggr浸泡16h的生根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在根长、不定根数和抽梢叶片数方面,相同激素浸泡16h的指标显著高于速蘸;综合比较结果显示,200mg/liba浸泡16h的处理效果最佳。表8:不同激素处理对扦插生根影响2.8iba不同浸泡时间对扦插生根影响在前期激素种类和浓度筛选的前提下,于当年9月上旬进行秋季嫩枝扦插,次年4月进行统计,进一步确定200mg/liba最佳处理时间,结果如表9所示,处理16h的各项生根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时间,且同一无性系相同扦插条件,秋季的生根率显著低于夏季。表9:浸泡iba不同时间对扦插生根影响2.9不同品种扦插生根和移栽成活率在夏季嫩枝扦插数据统计的基础上,选取12个榉树无性系于9月上旬进行秋季嫩枝扦插,次年4月统计生根率,6月统计移栽成活率,结果如表10所示:采用本研究扦插繁育方法,不同无性系生根率存在显著差异,最低为48.8%,最高达79.3%,平均生根率达60.0%;移栽成活率最低为91.9%,最高达97.2%,平均移栽成活率94.6%。表10:不同品种扦插生根和移栽成活率(秋季)综上所述,本实验中对榉树嫩枝扦插生根率影响显著的因素包括采穗季节、采穗部位、扦插基质、激素种类、浓度以及处理时间;中度影响因素为裁剪方式和穗条长度;无显著影响的因素为穗条带叶量和穗条粗度(0.15~0.75cm),综合考虑其它指标和周年穗条产出,选取0.15~0.3cm粗穗条利用率最高。在方法对品种普遍适用性试验中,本研究试验时间为秋季,由2.7和2.8结果比较显示,秋季扦插生根率显著低于夏季,尽管如此,生根率最高仍达到79.3%,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7.2%,因此,本发明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榉树无性系中应用均有良好适用性,可有效提高榉树穗条利用率和移栽成活率,实现周年苗木供应,且管理方便,节省空间、基质,在榉树良种苗木繁殖生产上具有重要价值。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