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送种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1484发布日期:2018-11-14 00:16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送种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种器,特别涉及一种前送种排种器,属于播种机用排种器方面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排种器,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603188u公开了一种带多挡位株距调节器的勺轮排种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与排种器壳体连接,主动齿轴和被动齿轴穿过所述的壳体和所述的排种器壳体,所述的主动齿轴的轴端安装主动链轮,所述的被动齿轴的轴端安装勺轮;所述的主动齿轴上安装主动齿轮,所述的被动齿轴上安装被动齿轮;变速手柄通过支架与所述的主动齿轮和介齿轮连接。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435819u公开了一种玉米一埯多株排种器,主要由排种器体、导种轮、隔板、排种勺轮、排种器盖、排种轴组成,隔板位于导种轮与排种勺轮之间,所述隔板、导种轮、排种勺轮相对固定,隔板有联通导种轮、排种勺轮中种子放置空间的递种口,所述排种勺轮上取种坑数量是导种轮上接种坑数量的2~6倍,投种时,导种轮接种坑每次就可获得来自排种勺轮2~6个接种坑的种子,实现一穴2~6粒种子的精播。

上述公开的两个排种器均安装在机架的主梁下边,下种腿护板的上边,通过驱动轮带动排种器工作。种子从种箱通过种箱和排种器之间的连接种管进入排种器,再由勺轮的勺把种子送入导种盘播种到地下。其弊端是:1.排种器安装位置距离地面10多公分远,种子落点和开沟尖之间的距离有30公分左右,两者之间距离较远,落种时会出现种子落在沟上面或晒种深浅不一的情况,导致出芽效果不好。2.排种器安装位置太低,不利于播种时观察排种器情况,不利于排种器变速箱换挡作业。3.排种器安装位置距离地面太近,以至于土地里的秸秆和杂草拥堵,造成农民播种效益降低,因此多数农民大面积的焚烧秸秆和杂草,不仅污染空气,而且已播种好的农作物也会受到牵连。4.排种器安装位置距离地面太近,机器播种时地面杂质过多,大幅增加排种器损坏的几率,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播种的效率,造成损失。

中国发明专利,cn108064507a公开了一种气吸式排种器带式养殖装置,包括取种盘和中间转动轮,所述取种盘的下部一侧设有导槽,另一侧设有中间传动轮,中间传动轮与从动轮齿合,从动轮的内部设有主动带轮,从动轮与从动带轮通过种子输送带连接,种子输送带的两侧设有种道护板,种道护板上设有拨片,拨片上置于上置有种子,所述种子输送带的下部设有种沟,种子经取种盘下部一侧的导槽导入安装在双圆盘开沟器中间的带式导种装置,种子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种子输送带,该带式导种装置由取种盘驱动,动力由取种盘通过中间传动轮传递至从动轮,从动轮与主动带轮同步转动,使种子输送带逆时针转动,使种子向下运动。本发明有结构繁琐复杂、设计不合理,工作效率低,出现问题难维修等弊端,导槽与输送带有一定距离,造成排种时间延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送种排种器,该前送种排种器用软制输送带代替导种盘,降低了种子的破损率,采用输送带输送种子,种子输送到距离开沟尖15公分左右最佳的距离,使种子落点准确、深浅一致,达到最佳出苗状态。

一种前送种排种器,包括,变速箱(7)、外壳(6)、输送带(8)、主动轮(9)、被动轮(10)、隔籽板(11)、勺轮(12)和透明罩(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6)与变速箱壳体(25)连接后,形成放置输送带(8)的腔体,在输送带(8)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拨片(19),所述的拨片(19)与输送带(8)是一体式结构,在拨片(19)与拨片(19)之间的输送带(8)上均开设有孔(24),主动轮(9)和被动轮(10)分别置于输送带(8)的两端内侧,为了防止输送带(8)在传动过程中脱离主动轮(9),在主动轮(9)的外壁上设有与输送带(8)的孔(24)相配合的凸齿(20),防护罩(16)盖装在外壳(6)的外部,在主动轮(9)的外侧依次设置有隔籽板(11)、勺轮(12)及透明罩(14)。

所述的拨片(19)上均设有托种槽(33),种箱(1)内的种子经排种管(15)进入排种器(3),再由勺轮(12)的取种勺(21)将种子通过隔籽板(11)的长形孔(22)送入输送带(8),种子掉落在拨片(19)的托种槽(33)上,通过输送带(8)的传动,将托种槽(33)上的种子播种到地下。

所述外壳(6)由底板(35)和上沿(18)构成,其底板(35)与上沿(18)是一体式结构,由底板(35)两侧向上折弯形成上沿(18),其底板(35)的上端圆弧部嵌入变速箱壳体(25)内,并经螺栓连接固定,输送带(8)内侧的主动轮(9)安装在变速箱(7)的被动齿轴(30)上,在主动轮(9)的外侧设有隔籽板(11)和勺轮(12),其勺轮(12)经螺丝与主动轮(9)连接固定,被动轮(10)经螺栓与外壳(6)和防护罩(16)连接,防护罩(16)一侧的透明罩(14)经螺丝与变速箱壳体(25)连接固定。

在底板(35)上设有对称的支撑架(17),所述的支撑架(17)位于上沿(18)的内侧,用于支撑输送带(8)。

所述的输送带(8)为软质输送带,采用耐高温、耐低温和高度耐磨的聚氨酯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的防护罩(16)由防护板(36)和下沿(23)构成,其防护板(36)与下沿(23)是一体式结构,由防护板(36)两侧向下折弯形成下沿(23),防护罩(16)盖装在外壳(6)的外部后,其下沿(23)下部的槽口与上沿(18)下部的槽口结合形成排种口。

在透明罩(14)上设有一缺口,在其缺口处滑动安装有固定架(13),在固定架(13)上设有毛刷(34),其毛刷(34)位于隔籽板(11)的长形孔(22)上方,其毛刷(34)有一定的硬度,用于拨动种子,避免出现堵塞现象。

所述的隔籽板(11)位于主动轮(9)与勺轮(12)之间,其隔籽板(11)静止不动,勺轮(12)随主动轮(9)转动,通过勺轮(12)的取种勺(21)来拨动隔籽板(11)沟槽(37)内的种子运行,使种子通过隔籽板(11)的长形孔(22)送入输送带(8)内。

为了方便拨动种子运行,所述取种勺(21)的顶部呈弧形开口状。

所述的变速箱壳体(25)、主动轮(9)及勺轮(12)均采用压铸铝合金材质制作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2.排种器增高到实用最佳高度,采用输送带输送种子,种子输送到距离开沟尖15公分左右最佳的距离,使种子落点准确、深浅一致,达到最佳出苗状态。3.排种器上移便于调节落种株距,更好的观察排种器种子剩余量多少,排种器上移放种快捷,节省放种时间,从而产生更大的工作效益。4.排种器上移避免了机器运作时排种器的损坏,排种器上移后给下面种腿留出空间,种腿之间的距离变宽,达到秸秆不拥不赌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5.近些年来我国禁止农民焚烧秸秆和杂草,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研发了这款前送种排种器,有效的避免了因焚烧秸秆和杂草对空气造成污染。6.公知排种器的导种盘和勺轮是铝制品硬度过高,造成种子的破损率。该前送种排种器运用软制品输送带代替导种盘,从而降低种子破损率。7.前送种排种器里的勺轮可以根据区域播种要求更换成:9齿、18齿、24齿。可以播种多种农作物。更换成24齿勺轮使排种器播种稳定性提高播种速度加快。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的排种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排种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去掉防护罩和透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主动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勺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被动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隔籽板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变速箱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输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透明罩结构示意图。

图中:种箱1、机架2、排种器3、种腿4、地轮5、外壳6、变速箱7、输送带8、主动轮9、被动轮10、隔籽板11、勺轮12、固定架13、透明罩14、排种管15、防护罩16、支撑架17、上沿18、拨片19、凸齿20、取种勺21、长形孔22、下沿23、孔24、变速箱壳体25、支架26、主动齿轮27、介齿轮28、主动齿轴29、被动齿轴30、被动齿轮31、变速手柄32、托种槽33、毛刷34、底板35、防护板36、沟槽3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图11所示,变速箱7包括变速箱壳体25、支架26、主动齿轮27、介齿轮28、主动齿轴29、被动齿轴30、被动齿轮31和变速手柄32,外壳6与变速箱壳体25连接形成放置输送带8的腔体,主动齿轴29和被动齿轴30穿过外壳6和变速箱壳体25,所述的主动齿轴29的轴端安装主动链轮,被动齿轴30的轴端安装主动轮9,所述的主动齿轴29上安装主动齿轮27,被动齿轴30上安装被动齿轮31,变速手柄32通过支架26与主动齿轮27和介齿轮28连接,主动齿轮27和被动齿轮31通过介齿轮28传递动力,动力从主动齿轮27传到介齿轮28,再由介齿轮28传到被动齿轮31,再通过被动齿轮31驱动主动轮9转运,进而带动勺轮12工作,变速手柄32与主动齿轮27和介齿轮28通过支架26组成一个整体,并可绕主动齿轴29转动和沿轴向移动,从而实现换挡。

如图3、图6、图7、图12所示,在输送带8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拨片19,所述的拨片19与输送带8是一体式结构,在拨片19与拨片19之间的输送带8上均开设有孔24,主动轮9和被动轮10分别置于输送带8的两端内侧,为了防止输送带8在传动过程中脱离主动轮9,在主动轮9的外壁上设有与输送带8的孔24相配合的凸齿20,在输送带8的传动过程中,其凸齿20嵌入孔24内,防护罩16盖装在外壳6的外部,在主动轮9的外侧依次设置有隔籽板11、勺轮12及透明罩14。变速箱壳体25、主动轮9及勺轮12均采用压铸铝合金材质制作而成。

如图2、图12所示,在拨片19上均设有托种槽33,种箱1内的种子经排种管15进入排种器3,再由勺轮12的取种勺21将种子通过隔籽板11的长形孔22送入输送带8,种子掉落在拨片19的托种槽33上,通过输送带8的传动,将托种槽33上的种子播种到地下。

如图3、图4、图5所示,外壳6由底板35和上沿18构成,其底板35与上沿18是一体式结构,由底板35两侧向上折弯形成上沿18,在底板35上设有对称的支撑架17,所述的支撑架17位于上沿18的内侧,用于支撑输送带8,其输送带8采用耐高温、而低温和高度耐磨的聚氨酯材料制作成软质输送带。底板35的上端圆弧部嵌入变速箱壳体25内,并经螺栓连接固定,输送带8内侧的主动轮9安装在变速箱7的被动齿轴30上,在主动轮9的外侧设有隔籽板11和勺轮12,其勺轮12经螺丝与主动轮9连接固定,被动轮10经螺栓与外壳6和防护罩16连接,防护罩16一侧的透明罩14经螺丝与变速箱壳体25连接固定。

如图3、图5、图10所示,防护罩16由防护板36和下沿23构成,其防护板36与下沿23是一体式结构,由防护板36两侧向下折弯形成下沿23,防护罩16盖装在外壳6的外部后,其下沿23下部的槽口与上沿18下部的槽口结合形成排种口,在播种过程中,种子经排种口排放来完成播种。

如图13所示,在透明罩14上设有一缺口,在其缺口处滑动安装有固定架13,在固定架13上设有毛刷34,其毛刷34位于隔籽板11的长形孔22上方,其毛刷34有一定的硬度,用于拨动种子,避免出现堵塞现象。

如图3、图7、图9所示,隔籽板11位于主动轮9与勺轮12之间,其隔籽板11静止不动,勺轮12随主动轮9转动,通过勺轮12的取种勺21来拨动隔籽板11沟槽37内的种子运行,使种子通过隔籽板11的长形孔22送入输送带8内。为了方便拨动种子运行,所述取种勺21的顶部呈弧形开口状。

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排种器3安装在机架2主梁的下边,种腿4护板的上边,而发明的排种器3安装在机架2主梁的上边,种箱1的下边,排种器3位置上移,增高到实用最佳高度,采用输送带输送种子,种子输送到距离开沟尖15公分左右最佳的距离,使种子落点准确、深浅一致,达到最佳出苗状态。排种器上移后便于调节落种株距,更好的观察排种器种子剩余量多少,放种快捷,节省放种时间,从而产生更大的工作效益。排种器上移后能够避免了机器运作时排种器的损坏,给下面种腿留出空间,种腿之间的距离变宽,达到秸秆不拥不赌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