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草坪及其建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2865发布日期:2018-11-07 07:31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草坪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走路草坪及其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越来越重视,大量的公园以及小区绿化建设,使得草坪成为一种普遍的设施。现有的草坪主要是在原有的土地上直接进行铺设草毯或者进行播种,或者在原土地上先铺沙再中植草坪,而现有的草坪不可避免的容易被踩踏,在游人踩踏后,很容易造成土壤硬实,草坪斑秃,进一步使得草坪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走路草坪,以改善现有草坪不耐踩踏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走路草坪的建造方法,以通过简易方便可行的方法得到具有抗踩踏性能的走路草坪。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走路草坪,其包括支撑层和位于支撑层上的种植层,种植层包括根系种植基质层和植草格,根系种植基质层铺设于支撑层的上部,且一层植草格位于根系种植基质层内,根系种植基质层没过植草格3~5cm。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走路草坪的建造方法,其包括:在支撑层上铺设一层植草格,再往植草格内填充和铺设根系种植基质,并使根系种植基质没过植草格3~5cm,形成根系种植基质层。

通过在草坪的根系种植层中设置植草格,其作为一种骨架结构增强了根系种植层的抗压性能,使得人体踩踏草坪时,植草格能够分散踩踏的压力,使得根系种植层的土壤不容易在踩踏过程中发生土壤板结,保护上方的混合草生长点不易被踩踏损伤,进而草坪的草在踩踏后也容易恢复,提高了草坪的抗踩踏性能;进一步将植草格设置在根系种植层表面3~5cm以下的位置,使得植草格既能够对草坪结构进行骨架支撑,又不会影响草坪上的草的生长,也使得整个草坪的踩踏过程中不会对植草格结构进行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走路草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走路草坪;110-支撑层;111-土工布;120-种植层;121-根系种植基质层;122-植草格;130-混合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走路草坪及其建造方法和进行具体说明。

在现有的草坪中,人为踩踏草坪后,人体的重量会先作用于草坪的草上再进一步将压力传递给种植草地的种植土层,进而会使得种植土层在压力的作用下土壤被压实,容易产生板结,从而导致草坪上的草的水分以及营养物质供给受到影响,因此,草坪上的草被踩踏后,其生长能力以及修复能力大大下降,进而导致容易死亡,草坪形成大量的斑秃。本发明人创造性地提供了一种能够大幅度增强草坪抗踩踏性能的草坪,使得其形成可供行走的走路草坪。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参见附图1,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走路草坪100,其包括支撑层110和位于支撑层110上的种植层120,种植层120包括根系种植基质层121和植草格122,根系种植基质层121铺设于支撑层110的上部,且一层植草格122位于根系种植基质层121内,根系种植基质层121没过植草格122,根系种植层的上表面比植草格122的顶部高3~5cm。

植草格122主要是采用改性高分子量hdpe为原料,绿色环保,完全可回收,植草格122还具有耐压、耐磨、抗冲击、抗老化、耐腐蚀的性能。本发明人创造性地将植草格122设置在用于种植草坪的草的根系种植基质内,即将植草格122埋在根系种植基质内,在其内部起到骨架支撑的作用,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将植草格122应用于地面的方式,人体踩踏草坪时,植草格122上部的土层受到挤压将力均匀地传递给植草格122,再通过植草格122将传递过来的踩踏压力进行进一步分散,从而使得下部根系种植层的土壤不容易在踩踏过程中发生土壤板结,进而草坪的草在踩踏后,其底部为其提供水分以及营养成分的土壤基层不容易发生变化,其生长性能以及修复能力也得到提高,在被踩踏后容易恢复。因此,大大提高了草坪的抗踩踏性能;并且将植草格122设置在根系种植层121表面3~5cm以下的位置,使得植草格122既能够对草坪结构进行骨架支撑和作用力的分散,又不会影响草坪上的草的生长,也使得整个草坪的踩踏过程中不会对植草格122结构进行破坏。

支撑层110是对走路草坪100起到支撑作用的底部结构,同时也还用于草坪底部的排水汇集,因此,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层110为碎石排水层,且碎石排水层采用的碎石的粒径为1~3cm。碎石可以选择青石子、砾石等。该粒径大小的碎石堆积形成的支撑层110具有稳定的支撑性能,同时其孔隙大小合适有利于排水汇集,同时也不会使得水分以及营养成分容易流失。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走路草坪100中,支撑层110和种植层120的厚度以及植草格122的高度规格都会对走路草坪100的性能造成影响,种植层120的土层过厚,容易导致的植草格122分压受力情况不好,不能明显改善抗踩踏性能,同时也不利于下雨天过量的水分通过支撑层110进行排水汇集;而种植层120的土层过薄,则容易导致水土保湿保肥能力差,影响植物生长。因此,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层110和种植层120的总厚可以为20~30cm,支撑层110的厚度可以为5~10cm,植草格122的规格高度为7~10cm。该支撑层110、种植层120的厚度以及植草格122规格大小的选择,能够使得在踩踏草坪时,踩踏力能够快速作用于植草格122,同时根系种植层120中的水分含量以及营养成分能够具有很好的保持能力,也兼具了支撑层110良好的排水汇集能力。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走路草坪100还包括地基,碎石排水层铺设于地基上,地基的表面为中高两侧低,且坡度为3-5‰,通过设置的一定坡度有利于进行基础排水。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支撑层110和根系种植基质层121之间还设置有土工布111。土工布111的铺设量为100-150g/m2,土工布111的设置可以起到阻隔根系种植基质随着渗水下滑到碎石排水层。进一步地,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植草格122和土工布111还铺设有2~5cm的根系种植基质,其能够避免植草格122直接与支撑层110进行接触,起到缓冲作用。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根系种植基质的具体选择也关系到草坪草的生长和修复能力,同时也关系到根系种植基质在踩踏后是否容易发生板结等。因此,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根系种植基质层121的根系种植基质包括中粗沙、草炭土和有机肥。进一步地,中粗沙与草炭土的比例可以为3:1~5:1,例如,中粗沙和草炭土的比例可以为3:1,或4:1,或4.5:1,或5:1等;有机肥的用量可以为1~2kg/m2。通过上述中粗沙和草炭土配合的基质起到很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同时还具有很好的孔隙度,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其中,有机肥可以选用常规的市场售卖的有机肥料,也可以选用农用的生物有机肥等。进一步地,一些实施方式中,中粗沙中粒径0.25~1.0mm的颗粒占80%以上。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其根系种植基质层121上种植有混合草130,混合草130包括禾本科下繁型牧草和草坪草。通过禾本科下繁型牧草和草坪草进行混合种植,能够提高草坪整体的踩踏能力,也能兼顾草坪草的整体美观性能。禾本科下繁型牧草具有很强的水土保持能力,其生长和修复能力较强,其和普通的草坪草进行混合种植时,能够提高整个草坪的草的生长和修复能力。禾本科下繁型牧草占混合草的比例为10~30%,该比例既可以很好地提高草坪的抗踩踏性能,又不会影响整个草坪的观赏性能。其中,进行混合种植时,禾本科下繁型牧草和草坪草均匀混合播种。

具体地,适合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禾本科下繁型牧草可以包括羊草、披碱草、老芒麦、无芒雀麦、弯叶画眉草、羊茅或白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例如,可以单独选择羊草、披碱草、老芒麦、无芒雀麦或弯叶画眉草。也可以选择羊草和老芒麦的组合,或羊草、披碱草和无芒雀麦的组合等。草坪草可以包括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翦股颖、紫羊茅、结缕草、狗牙根、地毯草或钝叶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例如,草坪草可以为高羊茅、黑麦草、翦股颖或紫羊茅,也可以为紫羊茅和结缕草的组合,也可以为结缕草和狗牙根的组合,或狗牙根、翦股颖和地毯草的组合。

进一步地,针对南北方不同的气候条件,选择不同的草坪草更有利于提高草坪草的生长性能,其抗踩踏能力也相应提高。在北方的草坪中,草坪草为冷季型草,冷季型草优选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翦股颖或紫羊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在南方的草坪中,草坪草为暖季型草,暖季型草优选结缕草、狗牙根、地毯草或钝叶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还涉及上述走路草坪100的建造方法,其包括:在支撑层110上铺设一层植草格122,再往植草格122内填充和铺设根系种植基质,并使根系种植基质没过植草格122,高出3~5cm,形成根系种植基质层121。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填充和铺设根系种植基质时,每填充根系种植基质4~5cm厚压实或沉降一次根系种植基质。通过多次压实或沉降有利于其提高水土保持的能力。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上述建造方法还包括在根系种植层121种植混合草,混合草包括禾本科下繁型牧草和草坪草,禾本科下繁型牧草占混合草的比例为10~30%。

进一步地,走路草坪100的抗踩踏性能的保持还和草坪上种植的混合草的生长性能密切相关,因此,其建造过程还包括对建成的走路草坪100进行养护,将混合草修剪高度至高出地表5-8cm。具体地,对走路草坪100进行养护包括:每10~15天进行浇水一次,每次浇透水,使得地下10cm土壤湿润;每月施肥一次,优选施加复合肥,施肥量为18~25g/m2,优选地,复合肥为15-15-15复合肥。上述养护过程是针对混合草种植相适应的养护手段,能够使得进行混合种植的多种草之间能够长期具有很好的生长性能,进而在被踩踏后,草也不容易死亡,能够快速恢复。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还涉及一种走路草坪100的建造方法,其包括:首先,进行地基整理,下挖20-30cm,基础压实沉降。再铺设5-10cm碎石排水层,其中,碎石粒径1-3cm。然后,按照100-150g/m2铺设土工布111,再在土工布111上铺设2~5cm的根系基质,再铺装规格高度为7-10cm的植草格122,然后往植草格122内继续铺设根系基质使根系基质没过植草格3~5cm,每填充基质5cm压实或沉降一次基质。最后,铺设草毯或播种,草种禾本科下繁型牧草与草坪草种混合。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首先,进行地基整理,下挖24cm,基础压实沉降,使得地基中间高两侧低,大约5‰坡度,再铺设8cm碎石排水层在地基上,其中,碎石粒径为1-3cm。

其次,在碎石排水层上按照100g/m2铺设土工布,再在土工布上铺上3cm的根系种植基质,再铺装一层规格高度为7cm的植草格,继续往植草格中填充根系种植基质,最终使得根系种植基质没过植草格顶部4cm,且每填充基质5cm压实一次基质。其中,根系种植基质包括:中粗沙、草炭土和有机肥,中粗沙和草炭土的质量比为3:1,有机肥的用量为1kg/m2,中粗沙为粒径0.25-1.0mm占83%的中粗沙。根系种植基质由中粗沙、草炭土、有机肥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均匀得到。

之后,在根系种植层上播种植草,草种选择禾本科下繁型牧草与草坪草混合种植,其中,禾本科下繁型牧草占20%。禾本科下繁型牧草选择羊草,草坪草选择钝叶草等。

然后,草坪日常养护,草坪修剪高度高出地表6cm,草屑可以直接散落地表,草坪浇水10天浇水1次,每次浇透水,地下10cm土壤湿润。草坪施肥1月1次,(15-15-15)复合肥20g/m2

实施例2

首先,进行地基整理,下挖30cm,基础压实沉降,使得地基中间高两侧低,大约4‰坡度,再铺设10cm碎石排水层在地基上,其中,碎石粒径为1-3cm。

其次,在碎石排水层上按照150g/m2铺设土工布,再在土工布上铺上5cm的根系种植基质,再铺装一层规格高度为10cm的植草格,继续往植草格中填充根系种植基质,最终使得根系种植基质没过植草格顶部5cm,且每填充基质5cm压实一次基质。其中,根系种植基质包括:中粗沙、草炭土和有机肥,中粗沙和草炭土的质量比为5:1,有机肥的用量为2kg/m2,中粗沙为粒径0.25-1.0mm占85%的中粗沙。根系种植基质由中粗沙、草炭土、有机肥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均匀得到。

之后,在根系种植层上播种植草,草种选择禾本科下繁型牧草与草坪草混合种植,其中,禾本科下繁型牧草占30%。禾本科下繁型牧草选择弯叶画眉草,草坪草选择地毯草。

然后,草坪日常养护,草坪修剪高度高出地表8cm,草屑可以直接散落地表,草坪浇水15天浇水1次,每次浇透水,地下10cm土壤湿润。草坪施肥1月1次,(15-15-15)复合肥25g/m2

实施例3

首先,进行地基整理,下挖20cm,基础压实沉降,使得地基中间高两侧低,大约5‰坡度,再铺设5cm碎石排水层在地基上,其中,碎石粒径1-3cm。

其次,在碎石排水层上按照120g/m2铺设土工布,再在土工布上铺上3cm的根系种植基质,再铺装一层规格高度为8cm的植草格,继续往植草格中填充根系种植基质,最终使得根系种植基质没过植草格顶部4cm,且每填充基质5cm压实一次基质。其中,根系种植基质包括:中粗沙、草炭土和有机肥,中粗沙和草炭土的质量比为4:1,有机肥的用量为1.5kg/m2,中粗沙为粒径0.25-1.0mm占90%的中粗沙。根系种植基质由中粗沙、草炭土、有机肥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均匀得到。

之后,在根系种植层上播种植草,草种选择禾本科下繁型牧草与草坪草混合种植,其中,禾本科下繁型牧草占15%。禾本科下繁型牧草选择披碱草和老芒麦的组合,草坪草选择黑麦草。

然后,草坪日常养护,草坪修剪高度高出地表6cm,草屑可以直接散落地表,草坪浇水13天浇水1次,每次浇透水,地下10cm土壤湿润。草坪施肥1月1次,(15-15-15)复合肥18g/m2

实施例4

首先,进行地基整理,下挖26cm,基础压实沉降,使得地基中间高两侧低,大约5‰坡度,再铺设8cm碎石排水层在地基上,其中,碎石粒径1-3cm。

其次,在碎石排水层上按照120g/m2铺设土工布,再在土工布上铺上5cm的根系种植基质,再铺装一层规格高度为8cm的植草格,继续往植草格中填充根系种植基质,最终使得根系种植基质没过植草格顶部5cm,且每填充基质5cm压实一次基质。其中,根系种植基质包括:中粗沙、草炭土和有机肥,中粗沙和草炭土的质量比为4:1,有机肥的用量为1.5kg/m2,中粗沙为粒径0.25-1.0mm占83%的中粗沙。根系种植基质由中粗沙、草炭土、有机肥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均匀得到。

之后,铺设播种植草,草种选择禾本科下繁型牧草与草坪草混合种植,其中,禾本科下繁型牧草占25%。禾本科下繁型牧草选择无芒雀麦,草坪草选择翦股颖。

然后,草坪日常养护,草坪修剪高度高出地表7cm,草屑可以直接散落地表,草坪浇水13天浇水1次,每次浇透水,地下10cm土壤湿润。草坪施肥1月1次,(15-15-15)复合肥20g/m2

实施例5

首先,进行地基整理,下挖21cm,基础压实沉降,使得地基中间高两侧低,大约5‰坡度,再铺设8cm碎石排水层在地基上,其中,碎石粒径1-3cm。

其次,在碎石排水层上按照120g/m2铺设土工布,再在土工布上铺装一层规格高度为8cm的植草格,往植草格中填充根系种植基质,最终使得根系种植基质没过植草格顶部5cm,且每填充基质5cm压实一次基质。其中,根系种植基质包括:中粗沙、草炭土和有机肥,中粗沙和草炭土的质量比为4:1,有机肥的用量为1.5kg/m2,中粗沙为粒径0.25-1.0mm占85%的中粗沙。根系种植基质由中粗沙、草炭土、有机肥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均匀得到。

之后,在根系种植层上播种植草,草种选择禾本科下繁型牧草与草坪草混合种植,其中,禾本科下繁型牧草占25%。禾本科下繁型牧草选择无芒雀麦,草坪草选择翦股颖。

然后,草坪日常养护,草坪修剪高度高出地表7cm,草屑可以直接散落地表,草坪浇水13天浇水1次,每次浇透水,地下10cm土壤湿润。草坪施肥1月1次,(15-15-15)复合肥20g/m2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仅在于,播种植草时选择的草种只有翦股颖。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仅在于,根系种植基质仅包括中粗沙和有机肥。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仅在于,未在碎石排水层上铺设土工布直接在上面铺设根系种植基质和植草格。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仅在于,填充根系种植基质时,未进行压实或沉降,直接填充到没过植草格5cm。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仅在于,根系种植基质中,中粗沙中粒径为0.25-1.0mm的仅占50%。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仅在于,填充根系种植基质时,没过植草格顶部8cm。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仅在于,填充根系种植基质时,没过植草格顶部2cm。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仅在于,填充根系种植基质时,填充至与植草格顶部齐平。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仅在于,未铺设植草格,直接在碎石排水层上铺设18cm根系种植基质。

对比例5

先进行地基整理,下挖26cm,基础压实沉降,在铺设26cm厚的根系种植基质。其中,根系种植基质包括:中粗沙、草炭土和有机肥,中粗沙和草炭土的质量比为4:1,有机肥的用量为1.5kg/m2,中粗沙为粒径0.25-1.0mm占83%的中粗沙。根系种植基质由中粗沙、草炭土、有机肥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均匀得到。然后,在根系种植基质上种植翦股颖。

试验例

将按照实施例1~10以及对比例1~5中的方法建造得到的草坪分别进行抗踩踏性能测试,具体测试方法为:一个体重在70kg左右的人每天进行踩踏8次,每次踩踏15分钟,每次踩踏间隔一个小时,持续7天,观察连续踩踏7天后的草坪斑秃百分比,并后续观察草坪恢复情况。实验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方式中的建造方法得到的草坪的耐踩踏能力相对于对比例5中的草坪其耐踩踏能力和恢复能力大大提高,具备走路草坪的踩踏基本要求。进一步对比实施例5和实施例4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土工布和植草格之间铺设一层根系种植基质有利于提高草坪的踩踏性能和恢复能力。通过对比实施例6和实施例4可以看出,混合草种的种植有利于提高草坪的抗踩踏性能和恢复能力。通过对比实施例7和实施例4可以看出,根系基质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最终的抗踩踏性能造成影响。通过对比实施例8和实施例4可以看出,土工布有利于方式土壤随水的流失,因此,可以增强草坪草的生长性能,提高抗踩踏性能。通过对比实施例9和实施例4,可以看出在填充根系种植基质的压实操作,有利于草坪的草的生长,进而提高其抗踩踏性能。通过对比实施例10与实施例4,可以看出中粗沙的粒径比例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草坪的性能造成影响。进一步地,将实施例4分别和对比例1~5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植草格在根系种植基质层内的位置对其提高草坪抗踩踏性能非常关键,植草格上的基质层过厚或过薄都会导致其抗踩踏性能降低。

综上所述,通过将植草格埋在用于种植草坪的草的根系种植基质内,其在其内部起到骨架支撑的作用,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将植草格122应用于地面的方式,人体踩踏草坪时,植草格上部的土层受到挤压将力均匀地传递给植草格,再通过植草格将传递过来的踩踏压力进行进一步分散,从而使得下部根系种植层的土壤不容易在踩踏过程中发生土壤板结,进而草坪的草在踩踏后,其底部为其提供水分以及营养成分的土壤基层不容易发生变化,其草的生长点得到保护,容易进行新枝生长,在被踩踏后容易恢复。因此,大大提高了草坪的抗踩踏性能;并且将植草格设置在根系种植层表面3~5cm以下的位置,使得植草格既能够对草坪结构进行骨架支撑和作用力的分散,又不会影响草坪上的草的生长,也使得整个草坪的踩踏过程中不会对植草格结构进行破坏。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