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的复配农药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8741发布日期:2018-11-09 17:29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所述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的复配农药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香芹酚,英文名称为:carvacrol,主要用于配制香料、杀菌剂和消毒剂,也用作食用香精。香芹酚作为杀菌剂、保鲜剂已经有相关报道,如安永学、董芳等人发表的《5%香芹酚对辣椒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证实了植物源农药香芹酚用于防治辣椒白粉病,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解决农药残留问题,提高辣椒的品质和产量。“专利申请号:201410477987.6、专利名称:一种肉桂醛和香芹酚天然复配防腐剂”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证实了香芹酚具有杀菌、抗菌、保鲜的功能。

大青叶,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的干燥叶片,主产于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地。冬季栽培,夏、秋二季分2~3次采收,略洗,切碎,鲜用或晒干生用。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菘蓝叶含色氨酸、靛玉红b、葡萄糖芸苔素、新葡萄糖芸苔素、葡萄糖芸苔素-1-磺酸盐及靛蓝。主要功能是用于热毒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痈肿毒等症。药理学研究表明,菘蓝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大青叶对乙肝表面抗原以及流感病毒亚甲型均有抑制作用。靛玉红有显著的抗白血病作用。

虽然香芹酚和大青叶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杀菌和抗病毒活性,但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未见将二者复配使用的相关文献和专利报道。两者均来源于植物,环境相容性好,符合无公害农药产品的开发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的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的复配农药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农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农药制剂的应用。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的复配农药制剂,是将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按1:1~20的重量比进行复配,在添加辅助剂后按农药常规工艺制备而成的农药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的重量比优选为1:1~10。

进一步地,所述农药制剂优选为微乳剂、水乳剂或水分散粒剂。

进一步地,所述农药制剂为微乳剂时,其组成及重量百分含量为:香芹酚1~10%,大青叶提取物1~10%,乳化剂1~5%,助乳化剂1~5%,防冻剂3~5%,抗氧化剂1~2%,防腐剂0.5%,去离子水补齐至100%,其中:

所述的大青叶提取物为醇提取物;

所述乳化剂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烷基苯基聚乙二醇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卵磷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助乳化剂为异丙醇、异戊醇、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所述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生育酚、黄酮类、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山梨酸、柠檬酸、丙酸及其盐类中的一种。

一种上述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的复配微乳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如下:

按原料配比要求,将乳化剂和香芹酚混合形成油相,将大青叶提取物、助乳化剂、防冻剂、抗氧化剂、防腐剂与去离子水混合形成水相,然后将油相在高速搅拌中滴到水相中,形成透明的o/w型微乳剂,即得到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微乳剂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农药制剂为水乳剂时,其组成及重量百分含量为:香芹酚1~10%,大青叶提取物1~10%,乳化剂1~5%,助乳化剂1~5%,抗氧化剂1~2%,去离子水补齐至100%,其中:

所述大青叶提取物为醇提取物;

所述乳化剂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烷基苯基聚乙二醇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助乳化剂为丙三醇、异丙醇、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生育酚、黄酮类、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一种上述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的复配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如下:

按原料配比要求,将香芹酚和油溶性的乳化剂配制成油相,将大青叶提取物与水溶性的助乳化剂、抗氧化剂及去离子水配制成水相,在高速剪切条件下,将油相加入水相或水相加入油相中,剪切均化20-40min,即得到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水乳剂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复配农药制剂为水分散粒剂时,其组成及重量百分含量为:香芹酚1~10%,大青叶提取物1~10%,分散剂2~6%,润湿剂2~5%,黏结剂1.5~3%,崩解剂2~5%,载体补齐至100%;其中:

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三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木质素磺酸钠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润湿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烷基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黏结剂为聚乙二醇、可溶性淀粉、聚乙烯醇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崩解剂为氯化钠、尿素、膨润土、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载体为硅藻土、滑石粉、陶土、皂土、高岭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一种上述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的复配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如下:

按原料配比要求,将香芹酚、大青叶提取物、分散剂、润湿剂、黏结剂、崩解剂和载体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再混合均匀后加水进行捏合并挤出造粒,经干燥、整粒、筛分,得到外观均匀、完整的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水分散粒剂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选用的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均为天然植物抗菌防病的活性物质,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环境相容性好、不易产生抗药性、使用安全的优点;

(2)本发明通过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的复配,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真菌、细菌和病毒病害具有良好协同增效的防治效果,降低了施药量和防治成本;

(3)本发明以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的增效复配剂制得的微乳剂、水乳剂或水分散粒剂产品质量稳定,为环境友好农药剂型,符合农药和农药剂型的发展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充分理解本发明,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更详细的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

实施例1

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微乳剂配方(重量百分比计):香芹酚4%,大青叶提取物6%,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2%,聚氧乙烯氢化蓖麻(rh40)3%,异丙醇2%,丙三醇3%,抗坏血酸1%,苯甲酸0.5%,去离子水补齐至100%。

制备方法:将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氢化蓖麻和香芹酚混合形成油相,将大青叶提取物、异丙醇、丙三醇、抗坏血酸、苯甲酸与去离子水混合形成水相,然后将油相在高速搅拌中滴到水相中,形成透明的o/w型微乳剂,即得到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微乳剂产品。

实施例2

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水乳剂配方(重量百分比计):香芹酚4%,大青叶提取物8%,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4%,丙三醇3%,抗坏血酸1%,去离子水补齐至100%。

制备方法:将香芹酚和油溶性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配制成油相,将大青叶提取物与水溶性的丙三醇、抗坏血酸及去离子水配制成水相,在高速剪切条件下,将油相加入水相或水相加入油相中,剪切均化20min,即得到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水乳剂产品。

实施例3

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水分散粒剂(重量百分比计):香芹酚3%,大青叶提取物10%,三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木质素磺酸钠盐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可溶性淀粉2%,尿素5%,白炭黑10%,高岭土补齐至100%。

制备方法: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再混合均匀后加水进行捏合并挤出造粒,经干燥、整粒、筛分,得到外观均匀、完整的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水分散粒剂产品。

实施例4

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微乳剂配方(重量百分比计):香芹酚5%,大青叶提取物5%,脂肪酸聚氧乙烯酯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异丙醇1%,异戊醇1%,乙二醇5%,丁基羟基茴香醚2%,山梨酸0.5%,去离子水补齐至100%。

制备方法:将香芹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混合形成油相,将大青叶提取物、异丙醇、异戊醇、乙二醇、丁基羟基茴香醚、山梨酸与去离子水混合形成水相,然后将油相在高速搅拌中滴到水相中,形成透明的o/w型微乳剂,即得到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微乳剂产品。

实施例5

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微乳剂配方(重量百分比计):香芹酚1%,大青叶提取物10%,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卵磷脂1%,乙醇1%,二丁基羟基甲苯1%,叔丁基对苯二酚1%,柠檬酸0.5%,去离子水补齐至100%。

制备方法:将香芹酚、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卵磷脂混合形成油相,将大青叶提取物、乙醇、二丁基羟基甲苯、叔丁基对苯二酚、柠檬酸与去离子水混合形成水相,然后将油相在高速搅拌中滴到水相中,形成透明的o/w型微乳剂,即得到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微乳剂产品。

实施例6

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水乳剂配方(重量百分比计):香芹酚1%,大青叶提取物8%,脂肪酸聚氧乙烯酯1%,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1%,烷基聚氧乙烯醚1%,丙三醇3%,丁醇2%,丁基羟基茴香醚1%,二丁基羟基甲苯1%,去离子水补齐至100%。

制备方法:将香芹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和烷基聚氧乙烯醚配制成油相,将大青叶提取物与丙三醇、丁醇、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及去离子水配制成水相,在高速剪切条件下,将油相加入水相或水相加入油相中,剪切均化30min,即得到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水乳剂产品。

实施例7

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水分散粒剂(重量百分比计):香芹酚2%,大青叶提取物10%,三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2%,聚乙二醇1.5%,膨润土3%,硅藻土补齐至100%。

制备方法:将上述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再混合均匀后加水进行捏合并挤出造粒,经干燥、整粒、筛分,得到外观均匀、完整的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水分散粒剂产品。

(一)本发明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农药药效试验

实验例1

1.药剂:以实施例1制备的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微乳剂为供试药剂,以40%宁南霉素为对照药剂,在室内开展抗烟草花叶病毒试验。

2.试验步骤

采用活体盆栽法(塑料盆尺寸:直径6cm,高15cm)进行试验,选长势一致的5-6叶期枯斑寄主心叶烟,用毛笔轻轻在左半叶涂施含有0.1%吐温-80的水溶液作对照,右半叶涂施药剂,待叶片干后(12h后),接种病毒。用毛笔蘸取病毒汁液,人工摩擦接种于撒有金刚砂的叶片上。接种病毒后,在光照培养箱(温度252℃,相对湿度80%,光照强度5000lux-10000lux、12h光暗交替)中培养。每处理重复4次,每重复处理5株,每株3个叶片。培养7-10d后,观察并记录涂施药剂的半叶和末涂施药剂的半叶上产生的枯斑数目以计算枯斑抑制率。

3.数据统计分析

枯斑寄主的抑制率采用半叶枯斑法来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i——枯斑抑制率,%;

c——空白对照(左半叶)枯斑数,单位为个;

a——药剂处理〔右半叶)枯斑数:单位为个;

每个处理都是将叶片的另一半作为对照。

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枯斑抑制率作回归分析,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和ec90等值及其95%置信限。

4.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供试药剂和对照药剂宁南霉素对烟草病毒病的活性随着药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从表1可以得知,供试药剂对烟草病毒病的ec50值为22.9875mg/l,ec90值为50.3238mg/l,对照药剂宁南霉素对烟草病毒病的ec50值为22.2794mg/l,ec90值为47.9610mg/l。可见,香芹酚和大青叶提取物复配药剂对烟草病毒病的室内生物活性与对照药剂宁南霉素相当。因此,可将本发明药剂作为防治烟草病毒病的药剂使用。

表1香芹酚和大青叶提取物复配微乳剂对烟草病毒病室内活性的测定结果

实验例2

1.药剂:以实施例2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水乳剂为供试药剂;以5%氨基寡糖素水剂为对照药剂。

2.试验防治对象和作物:烟草病毒病(tmv和cmv);作物:烟草(品种:云烟87)。

3.施药方法及用水量:

施药方法为叶面喷雾,在烟草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共施药3次,每次施药间隔7天,推荐用量为75~90克/公顷(有效成分);用水量为750升/公顷。

4.试验结果:

表2香芹酚和大青叶提取物复配水乳剂对烟草病毒病(tmv和cmv)防治效果测定

实验例3

1.药剂:以实施例3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复配水分散粒剂为供试药剂;以5%氨基寡糖素水剂(pd20121446)为对照药剂。

2.试验防治对象和作物:试验对象为烟草病毒病(tmv);试验作物为烟草(品种:k326)。

3.施药方法及剂量:

施药时烟草处于发病初期,生长长势长相一致均匀。第一次施药后隔7天施第二次药,共施2次;亩施药液量50kg,均匀喷施于烟草叶面,有效成分为75~90克/公顷。试验期内未喷施其它杀菌剂,其它田间管理按常规进行。施药时小区间用塑料膜遮隔,以防药液漂移干扰。对照区喷等量清水。

使用剂量:供试药剂100~120毫升/亩(有效成分为75~90克/公顷),兑水喷雾后将药液均匀喷施于烟草叶片正反面。

4.试验设计和安排

(1)试验田小区排列

小区随机排列区组排列。小区面积:每小区25m2。重复次数:每处理四次重复,共20个小区。

(2)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调查时间: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二次施药后10天调查各处理区病情。

调查方法:每小区定点调查100片叶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计算防治效果;试验期间观察记录有无药害。试验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试验数据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方差分析。

(3)分级方法如下:

0级:无任何症状;

1级:心叶明脉或轻花叶;

3级:心叶及中部叶片花叶,有时叶片出现坏死斑;

5级:多数叶片花叶,少数叶片畸形、皱缩,有时叶片或茎部出现坏死斑,或茎部出现短条斑;

7级:多数叶片畸形、细长,或茎秆、叶脉产生系统坏死,植株矮化;

9级:植株严重系统花叶、畸形。或有时严重系统坏死,植株明显矮化、甚至死亡。

(4)药效计算方法

式中:ck一空白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t一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5.结果与分析

表3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水分散粒剂防治烟草病毒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方差分析方法: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

方差分析见表4末次药后10天处理间防效

根据表3和表4结果分析:供试药剂80毫升/亩(有效成分60克/公顷)的处理防效低于对照药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100毫升/亩(有效成分75克/公顷)的处理防效,差异显著;供试药剂100毫升/亩(有效成分75克/公顷)的处理防效与对照药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100毫升/亩(有效成分75克/公顷)的处理防效相当,无显著差异;供试药剂120毫升/亩(有效成分90克/公顷)的处理防效高于对照药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100毫升/亩(有效成分75克/公顷)的处理防效,差异显著。

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与大青叶复配药剂对烟草病毒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综上可见,本发明的香芹酚与大青叶提取物的复配剂,对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在同等防效的前提下,降低了实际用药量,在病害抗药性发展的治理上有积极的作用,而且两种活性物质均为植物源农药,具有环境相容性;同时所制备的微乳剂、水乳剂和水分散粒剂,均为环境友好剂型,降低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对于农作物的药害大大降低,进一步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有力的推动了绿色农药和绿色农业的发展。

以上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其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要求基础上所做的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