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葡萄坐果率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27608发布日期:2018-09-14 21:12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葡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增加葡萄坐果率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品种很多,全世界约有8000种,总体上可以分为酿酒葡萄和食用葡萄两大类,但是常用酿酒的葡萄不过十几种,葡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整枝技术、肥水技术、花果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其中肥水技术、花果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差异不大,唯有整枝技术对产量和品种的影响最大。目前,市场上的葡萄种植方法可配合葡萄种植使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在葡萄种植的过程中,如果种植方式存在缺陷,就导致了葡萄的先天不足,影响了后期的生长,坐果率变低,经济效率变差,其次在坐果之前和之后缺少有效的辅助控制方式,会再次影响到坐果率,不便于后期的采收和销售,这些都是实际存在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增加葡萄坐果率的种植方法,通过采用倾斜式棚架配合石灰岩土壤、砾石层、沙壤等种植层的填充,便于增加葡萄根系的下扎能力,避免旁支过多,葡萄株宽矮,确保了顶部采光,便于坐果率的加强,可通过在开花前通过喷施硼酸,配合葡萄盛花期用调节剂进行浸蘸,硼酸和调节剂被植物吸收利用,在植物体内不易移动,可促进根系生长,对光合作用的产物—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转运有重要作用,对受精过程的正常进行有特殊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坐果率,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加葡萄坐果率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对添加剂进行选取;b.待步骤a完成后再进行调节剂准备;c.待步骤b完成后,再利用搅拌机,进行调节剂的融合;d.待步骤c完成后,再进行葡萄的种植。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a中;添加剂为硼肥120克、赤霉素68克、尿素混合液145克。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b中:调节剂为多效唑39%,季铵盐11%,氯吡脲6%,复硝酚钠4%,细胞分裂素13%,油菜素内酯4%,茉莉酸2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c中:搅拌机为涡流搅拌机构,需配合调节剂总重量15%的蒸馏水添加,融合过程为10min,过程中电机的转动为3200r/min,其中温度为35℃—5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d中还包括其种植方法,步骤包括如下;s1、首先进行架式,采用倾斜式棚架,适用于规模栽培,行距6米以上,横、纵向支柱之间间距2.5米,横向一般有4—5排柱,以保证采光率,也便于后期生长采摘;s2、步骤s1结束后,对种植土壤进行分选,采用石灰岩土壤、砾石层、沙壤,保证ph为6—6.5的微酸性环境中,使土壤盐分降至0.2%以下,确保排水性良好,保证肥料适中,以避免坐果率降低;s3、步骤s2结束后,在开花前花序迅速伸长期,花前一周用手掐去花序先端部分,占花序长度1/3-1/2,同时除去副序以及掐去花序第一分枝和第二分枝1/3左右,使花序形成短圆柱形,有利于提高座果率,增大果粒重,使果穗成为紧凑的圆锥形,提高葡萄外观质量;s4、步骤s3结束后,喷施硼肥,在葡萄开花前喷施1次0.3%-0.5%的硼酸或0.6%的硼砂溶液,每隔5天喷1次,连喷2-3次,喷施完成后需要套袋防护,在日落之后进行,确保喷施后3h无降雨现象;s5、步骤s4结束后,利用调节剂,在葡萄盛花期用25-40ug/g浸蘸花序或喷雾,谢花后到幼果阶段,促进脱帽、减少大小粒,再次使用套袋进行防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一种增加葡萄坐果率的种植方法,通过采用倾斜式棚架配合石灰岩土壤、砾石层、沙壤等种植层的填充,便于增加葡萄根系的下扎能力,避免旁支过多,葡萄株宽矮,确保了顶部采光,便于坐果率的加强,可通过在开花前通过喷施硼酸,配合葡萄盛花期用调节剂进行浸蘸,硼酸和调节剂被植物吸收利用,在植物体内不易移动,可促进根系生长,对光合作用的产物—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转运有重要作用,对受精过程的正常进行有特殊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坐果率,便于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增加葡萄坐果率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对添加剂进行选取;b.待步骤a完成后再进行调节剂准备;c.待步骤b完成后,再利用搅拌机,进行调节剂的融合;d.待步骤c完成后,再进行葡萄的种植。所述步骤a中;添加剂为硼肥120克、赤霉素68克、尿素混合液145克。所述步骤b中:调节剂为多效唑39%,季铵盐11%,氯吡脲6%,复硝酚钠4%,细胞分裂素13%,油菜素内酯4%,茉莉酸23%。所述步骤c中:搅拌机为涡流搅拌机构,需配合调节剂总重量15%的蒸馏水添加,融合过程为10min,过程中电机的转动为3200r/min,其中温度为35℃—55℃。所述步骤d中还包括其种植方法,步骤包括如下;s1、首先进行架式,采用倾斜式棚架,适用于规模栽培,行距6米以上,横、纵向支柱之间间距2.5米,横向一般有4—5排柱,以保证采光率,也便于后期生长采摘;s2、步骤s1结束后,对种植土壤进行分选,采用石灰岩土壤、砾石层、沙壤,保证ph为6—6.5的微酸性环境中,使土壤盐分降至0.2%以下,确保排水性良好,保证肥料适中,以避免坐果率降低;s3、步骤s2结束后,在开花前花序迅速伸长期,花前一周用手掐去花序先端部分,占花序长度1/3-1/2,同时除去副序以及掐去花序第一分枝和第二分枝1/3左右,使花序形成短圆柱形,有利于提高座果率,增大果粒重,使果穗成为紧凑的圆锥形,提高葡萄外观质量;s4、步骤s3结束后,喷施硼肥,在葡萄开花前喷施1次0.3%-0.5%的硼酸或0.6%的硼砂溶液,每隔5天喷1次,连喷2-3次,喷施完成后需要套袋防护,在日落之后进行,确保喷施后3h无降雨现象;s5、步骤s4结束后,利用调节剂,在葡萄盛花期用25-40ug/g浸蘸花序或喷雾,谢花后到幼果阶段,促进脱帽、减少大小粒,再次使用套袋进行防护。在一种增加葡萄坐果率的种植方法中,首先通过采用倾斜式棚架配合石灰岩土壤、砾石层、沙壤等种植层的填充,便于增加葡萄根系的下扎能力,避免旁支过多,葡萄株宽矮,确保了顶部采光,便于坐果率的加强,可通过在开花前通过喷施硼酸,配合葡萄盛花期用调节剂进行浸蘸,硼酸和调节剂被植物吸收利用,在植物体内不易移动,可促进根系生长,对光合作用的产物—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转运有重要作用,对受精过程的正常进行有特殊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坐果率,便于推广使用。现通过本发明所制成的一种增加葡萄坐果率的种植方法与某市面常用种植方法进行试验对比,试验过程如下;1、配合试纸法,将被测土壤晒干,称取1克重干土,放入试管中加水5毫升,充分晃动,待溶液澄清后,用ph试纸测定。2、选取一立方的种植土,注入200毫升水,对含水量进行测定记录,半小时之后再次测定,两者相减即可得排水率。3、采用带有固定筛孔的分筛网,对葡萄进行分离后分筛2分钟后,查看剩余颗粒数。4、采用两株对比的方式,对开花数量进行确定后,坐果时再次测定,即可比对出,两株的坐果率。试验数据如下:ph/㎡排水率/%均匀度/%坐果率/%实施例17.224.635.2≥48复检7.323.434.4≥49.2对比例16.236.856≥76.5经实验对比,本发明所制成的一种增加葡萄坐果率的种植方法具有ph值稳定、排水率高、果粒均匀和坐果率高的特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