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灌溉数据存储远程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0054发布日期:2018-12-08 05:3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及农业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灌溉数据存储远程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水资源总储量约2.81万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相当于美国的1/5,前苏联的1/7,,加拿大的1/48,世界排名110位,被列为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用水。90年代初,我国476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近300个。传统的灌水方法,水是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所以也称为重力灌水法.这种办法是最古老的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灌水方法。按其湿润土壤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但是这种传统的灌溉模式通常都是根据人工对灌溉程度进行判断,形式粗放,水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因此,亟需对传动灌溉模式进行改革,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高灌溉精准度,实施合理的灌溉制度,提高水的利用率。因此,推广实施智能控制灌溉,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粗放灌水方式,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是有效解决灌溉节水问题的必要措施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灌溉数据存储远程监测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灌溉数据存储远程监测系统,包括水泵与控水阀,所述水泵与控水阀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处理单元与数据监测单元,所述数据监测单元对农田数据进行采集,数据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发送至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根据数据向控水阀发出开关指令,数据监测单元采集湿度数据采集机构的信号并通过数据分析对比系统发送给后期监控控制装置;后期监控控制装置包括网络路由器、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分析服务器以及客户端;养殖据采集根据采集探头中的网关配置数据集产生设备配置数据,将所述设备配置数据导入调配数据库,并根据导入调配数据库的设备配置数据调配相应的设备;当相应的设备被调配出来后,调配终端把所述设备配置数据导入到数据传输服务器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智能控制应用于灌溉监测领域,解决灌溉系统中人工操作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其次,智能控制系统按照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和生长期进行施肥,有利于提高施肥精度,节省肥料,同时肥料随水进入作物根系附近,有利于防止肥料深层流失,不仅提高了肥效,增加了作物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采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智能灌溉数据存储远程监测系统,包括水泵与控水阀,所述水泵与控水阀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处理单元与数据监测单元,所述数据监测单元对农田数据进行采集,数据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发送至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根据数据向控水阀发出开关指令,数据监测单元采集湿度数据采集机构的信号并通过数据分析对比系统发送给后期监控控制装置;后期监控控制装置包括网络路由器、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分析服务器以及客户端;养殖据采集根据采集探头中的网关配置数据集产生设备配置数据,将所述设备配置数据导入调配数据库,并根据导入调配数据库的设备配置数据调配相应的设备;当相应的设备被调配出来后,调配终端把所述设备配置数据导入到数据传输服务器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灌溉数据存储远程监测系统,包括水泵与控水阀,所述水泵与控水阀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处理单元与数据监测单元,所述数据监测单元对农田数据进行采集,数据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发送至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根据数据向控水阀发出开关指令,数据监测单元采集湿度数据采集机构的信号并通过数据分析对比系统发送给后期监控控制装置。本发明智能控制系统按照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和生长期进行施肥,有利于提高施肥精度,节省肥料,同时肥料随水进入作物根系附近,有利于防止肥料深层流失。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恒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9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