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体肥料拖拽式农田连续施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1052发布日期:2018-09-25 15:4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液态肥施肥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体肥料拖拽式农田连续施肥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就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但是,结合灌溉系统的施肥技术和施肥装置比较落后,多采用施肥罐式施肥,如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发明的《一种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专利申请号201410273944.6)、天津私利及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明的《含过滤装置的施肥供水二合一系统》(申请号201310558659.4)、山西省运城市水务局技术站发明的《可控式恒压等浓度微灌施肥罐》(申请号200510012854.2),将可溶肥料一次性溶入施肥罐中,由于施肥罐容积所限,施肥过程中需要多次加肥、溶肥,劳动力用量大,若采用大容积施肥罐,则施肥罐中肥料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会产生肥料溶解不均的现象,使喷灌的农田营养不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液体肥料拖拽式农田连续施肥系统,通过动力机拖拽抗拉耐磨软管对喷农田洒施肥,能够一次性辐射到周围直径10公里的农田,实现大面积快速连续施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液体肥料拖拽式农田连续施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液体肥料的厌氧塘,厌氧塘连接有泵站,软管一端连接泵站的出口,软管另一端连接喷头,泵站与软管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喷头通过机架与配套动力机连接,软管软管包括管状的pe外层和管状的pe内层,内层与外层之间设有中间层,中间层为由化纤编织而成的网状加强结构。

还包括三通阀门和浓度检测仪,三通阀门设置在泵站与软管之间,三通阀门的输入端与泵站的输出端相连,三通阀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软管和厌氧塘,浓度检测仪设置在三通阀门的输入端,三通阀与软管和厌氧塘之间分别设置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喷头为伸缩喷头。

喷头为流量可调式喷头。

软管与泵站和喷头之间通过顶入式接头连接。

顶入式接头包括膨胀管和连接管,连接管套在软管端部外侧,膨胀管插入软管端部内侧,泵站和喷头的接口插入膨胀罐内并撑开膨胀管。

膨胀管外壁和连接管内壁设有互相配合的防滑凸纹。

动力机为农耕机。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液体肥料拖拽式农田连续施肥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无需移动液体肥料,设置厌氧塘,通过动力机拖拽软管对喷农田洒施肥,能够一次性辐射到周围直径10公里的农田,实现大面积快速连续施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液体肥料拖拽式农田连续施肥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拖拽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软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液体肥料拖拽式农田连续施肥系统,包括储存液体肥料的厌氧塘1,厌氧塘连接有泵站2,用于将厌氧塘内的液体肥料抽出,软管4一端连接泵站的出口,软管另一端连接喷头5,泵站抽出的液体肥料经软管传输后从喷头喷出,软管软管包括管状的pe外层和管状的pe内层,内层与外层之间设有中间层,中间层为由化纤编织而成的网状加强结构,保证软管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抗拖拉、抗折弯,且结构紧凑,各层紧密联接,耐压耐磨,实用性强,适于农田中恶劣的工作环境,为控制液体肥料的喷灌与停止,在泵站与软管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6,当第一电磁阀关闭则停止喷灌,当第一电磁阀开启则开始对农田喷灌,喷头通过机架竖立在配套的动力机后方,向动力机的后方喷灌液体肥料,喷头设置在动力机的后方一方面不影响司机的视线另一方面不影响动力机的运行,为控制喷灌的距离,喷头采用能够伸缩的喷头,当需要喷灌远距离的农田时,将喷头向上升起,提高喷头的喷灌距离,当近距离喷灌时,降低喷头的高度,缩小喷头的喷灌距离,进一步的,为了能够调整喷头喷灌的范围,喷头采用可调式喷头,根据需要施肥的农田的范围调整喷头的喷灌范围,最快速度完成农田的施肥,通过动力机拖拽软管进行喷灌施肥,液体肥料处于固定位置,因此可以采用容积巨大的厌氧塘作为液体肥料的容器,无需在施肥过程中多次加肥,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动力机拖拽软管可以覆盖周围直径10公里的农田,实现大面积快速连续施肥。

由于液体肥料的容器容积过大,因此会出现肥料沉淀至罐底的现象,为保证液体肥料浓度均匀,还包括三通阀门3和浓度检测仪8,三通阀门设置在泵站与软管之间,三通阀门的输入端与泵站的输出端相连,三通阀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软管和厌氧塘,浓度检测仪设置在三通阀门的输入端,三通阀门与软管和厌氧塘之间分别设置第一电磁阀6和第二电磁阀7,正常工作时开启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泵站抽出的液体肥料直接经软管传输至喷头喷出,当工作一段时间,浓度检测仪检测液体肥料的浓度发生变化,此时关闭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泵站抽出的液体肥料经三通阀门的另一个出口再次进入厌氧塘,液体肥料在厌氧塘内被搅动,达到搅拌混合目的,使液体肥料再次混合均匀。

如图3所示,为使软管与泵站和喷头之间连接紧密且方便连接,软管与泵站和喷头之间通过顶入式接头连接,顶入式接头包括膨胀管9和连接管10,连接管套在软管端部外侧,膨胀管插入软管端部内侧,泵站和喷头的接口插入膨胀管内并撑开膨胀管,膨胀管在被泵站和喷头的接口撑开的过程中同样将软管撑开,软管被挤压在膨胀管和连接管之间,膨胀管外壁和连接管内壁设有互相配合的防滑凸纹,防滑凸纹互相抵压进一步密封软管。

为节约耕种步骤同时节省人力,动力机为农耕机,在耕地的同时对农田进行喷洒肥料,节约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体肥料拖拽式农田连续施肥系统,包括储存液体肥料的厌氧塘,厌氧塘连接有泵站,软管一端连接泵站的出口,软管另一端连接喷头,泵站与软管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喷头通过机架与配套动力机连接,软管由三层结构形成,各层之间粘结紧密,本发明无需移动液体肥料,设置厌氧塘,通过动力机拖拽软管对喷农田洒施肥,软管抗拖转、折弯且耐压耐磨,每次施肥能够一次性辐射到周围直径10公里的农田,实现大面积快速连续施肥。

技术研发人员:倪厚明;石克兵;邹华山;黄继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爱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9
技术公布日:2018.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