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鱼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1384发布日期:2018-12-08 05:43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甲鱼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捕捉器,尤其涉及一种甲鱼捕捉器。

背景技术

甲鱼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人们会在养殖池内饲养甲鱼,甲鱼成长到一定年龄之后,人们会将甲鱼从养殖池内捞起,然后将其出售,现在一般是人工将养殖池内的水放掉一些,再对甲鱼进行捕捉,但是甲鱼可能会钻入土壤内,因此难以对甲鱼进行捕捉,且有可能会被甲鱼咬到手,所以人们会用打捞工具对甲鱼进行打捞,这样难以对钻入土壤内的甲鱼进行打捞。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人工手动对甲鱼进行捕捉时,甲鱼可能会钻入土壤内,因此难以对甲鱼进行捕捉,且有可能会被甲鱼咬到手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降低捕捉难度、可避免被甲鱼咬到手的甲鱼捕捉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甲鱼捕捉器,包括有第一支撑管、第一支杆、第一弹簧片、夹具、第二支杆、第一定向轮、第二定向轮、拉绳、第三支杆、滑套、滑杆、第一拉杆、固定块、第二弹簧片、固定座、第一摆动座、第二支撑管、第四支杆、滚轮、第三定向轮、第二摆动座、第二拉杆、第三弹簧片和把手,第一支撑管底端连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底部中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片,第一支杆左右两端均转动式连接有夹具,第一支撑管下部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外端安装有第一定向轮,第一支撑管下部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于第二支杆上方,第一支撑管内下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定向轮,第一支撑管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三支杆,第三支杆顶端安装有滑套,滑套内设有滑杆,滑杆右端安装有第一拉杆,滑杆左端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左侧下部开有凹槽,固定块右侧下部与第三支杆左侧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片,第一支撑管左侧上部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顶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摆动座,第一摆动座右侧连接有第二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右侧下部连接有第四支杆,第四支杆右端安装有滚轮,滚轮位于凹槽内,第二支撑管内上部安装有两个第三定向轮,第二支撑管上部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二通孔,第二支撑管上部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第二摆动座,第二摆动座位于第二通孔上方,第二摆动座外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拉杆,两个第二拉杆底端均连接有拉绳,左侧的拉绳穿过左侧的第二通孔,然后绕过左侧的第三定向轮和左侧的第二定向轮,再穿过左侧的第一通孔,最后绕过左侧的第一定向轮并与左侧的夹具顶端连接,右侧的拉绳穿过右侧的第二通孔,然后绕过右侧的第三定向轮和右侧的第二定向轮,再穿过右侧的第一通孔,最后绕过右侧的第一定向轮并与右侧的夹具顶端连接,第二支撑管左侧上部与左侧的第二拉杆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片,第二支撑管右侧上部与右侧的第二拉杆底部之间也连接有第三弹簧片,第二支撑管顶端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空心管、第四弹簧、第三拉杆和卡板,把手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空心管,空心管外侧开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设有第三拉杆,左侧的第三拉杆右端与左侧的空心管内右侧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右侧的第三拉杆左端与右侧的空心管内左侧之间也连接有第四弹簧,左侧的第三拉杆右部和右侧的第三拉杆左部均开有斜槽,第二拉杆外侧连接有卡板。

需要使用本发明捕捉甲鱼时,人们握住把手将夹具插向甲鱼的所在位置,然后向上拉动第二拉杆,第三弹簧片被拉伸,第二拉杆向上摆动通过拉绳带动夹具向内移动,将甲鱼夹住,此时第一弹簧片被压缩,人们即可向上拉动把手,将甲鱼捕捉上来,从而可降低捕捉难度,还可避免被甲鱼咬到手。捕捉上来之后,人们松开第二拉杆,在第三弹簧片的作用下第二拉杆向下复位,拉绳被放松,在第一弹簧片的作用下夹具向外复位。不需要捕捉甲鱼时,人们向右拉动第一拉杆,带动滑杆向右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块向右移动,第二弹簧片被压缩,当固定块向右移动使滚轮与凹槽脱离时,人们停止向右拉动第一拉杆,然后逆时针转动第二支撑管,将本发明折叠起来,从而能够方便人们携带。折叠起来之后,人们即可松开第一拉杆,在第二弹簧片的作用下固定块向左复位,第一拉杆随之向左复位,下次需要使用本发明捕捉甲鱼时,人们顺时针转动第二支撑管,带动第四支杆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滚轮顺时针转动,当滚轮顺时针转动与固定块接触时,固定块向右移动,第二弹簧片被压缩,当滚轮继续顺时针转动与凹槽相对应时,在第二弹簧片的作用下固定块向左移动,使滚轮移动至凹槽内,将第二支撑管固定,从而可将本发明展开,人们即可进行捕捉甲鱼。

人们向上拉动第二拉杆时,带动卡板向上移动,当卡板向上移动与斜槽内壁接触时,第三拉杆向外移动,第四弹簧被拉伸,当卡板继续向上移动穿过斜槽时,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第三拉杆向内移动,将卡板卡住,从而可将第二拉杆固定,从而可避免人们不慎松开第二拉杆导致甲鱼逃跑。需要松开第二拉杆时,人们向外拉动第三拉杆,将卡板松开,从而可将第二拉杆向下复位,人们即可松开第三拉杆,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第三拉杆向内移动。

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向上拉动第二拉杆可带动夹具向内移动,将甲鱼夹住,即可将甲鱼捕捉上来,从而可降低捕捉难度,还可避免被甲鱼咬到手;通过逆时针转动第二支撑管可将本发明折叠起来,从而能够方便人们携带;通过第三拉杆和卡板可将第二拉杆固定,从而可避免人们不慎松开第二拉杆导致甲鱼逃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第一支撑管,2…第一支杆,3…第一弹簧片,4…夹具,5…第二支杆,6…第一定向轮,7…第一通孔,8…第二定向轮,9…拉绳,10…第三支杆,11…滑套,12…滑杆,13…第一拉杆,14…固定块,15…凹槽,16…第二弹簧片,17…固定座,18…第一摆动座,19…第二支撑管,20…第四支杆,21…滚轮,22…第三定向轮,23…第二通孔,24…第二摆动座,25…第二拉杆,26…第三弹簧片,27…把手,28…空心管,29…第四弹簧,30…第三通孔,31…第三拉杆,32…斜槽,33…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甲鱼捕捉器,如图1-3所示,包括有第一支撑管1、第一支杆2、第一弹簧片3、夹具4、第二支杆5、第一定向轮6、第二定向轮8、拉绳9、第三支杆10、滑套11、滑杆12、第一拉杆13、固定块14、第二弹簧片16、固定座17、第一摆动座18、第二支撑管19、第四支杆20、滚轮21、第三定向轮22、第二摆动座24、第二拉杆25、第三弹簧片26和把手27,第一支撑管1底端连接有第一支杆2,第一支杆2底部中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片3,第一支杆2左右两端均转动式连接有夹具4,第一支撑管1下部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第二支杆5,第二支杆5外端安装有第一定向轮6,第一支撑管1下部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位于第二支杆5上方,第一支撑管1内下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定向轮8,第一支撑管1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三支杆10,第三支杆10顶端安装有滑套11,滑套11内设有滑杆12,滑杆12右端安装有第一拉杆13,滑杆12左端安装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左侧下部开有凹槽15,固定块14右侧下部与第三支杆10左侧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片16,第一支撑管1左侧上部连接有固定座17,固定座17顶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摆动座18,第一摆动座18右侧连接有第二支撑管19,第二支撑管19右侧下部连接有第四支杆20,第四支杆20右端安装有滚轮21,滚轮21位于凹槽15内,第二支撑管19内上部安装有两个第三定向轮22,第二支撑管19上部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二通孔23,第二支撑管19上部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第二摆动座24,第二摆动座24位于第二通孔23上方,第二摆动座24外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拉杆25,两个第二拉杆25底端均连接有拉绳9,左侧的拉绳9穿过左侧的第二通孔23,然后绕过左侧的第三定向轮22和左侧的第二定向轮8,再穿过左侧的第一通孔7,最后绕过左侧的第一定向轮6并与左侧的夹具4顶端连接,右侧的拉绳9穿过右侧的第二通孔23,然后绕过右侧的第三定向轮22和右侧的第二定向轮8,再穿过右侧的第一通孔7,最后绕过右侧的第一定向轮6并与右侧的夹具4顶端连接,第二支撑管19左侧上部与左侧的第二拉杆25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片26,第二支撑管19右侧上部与右侧的第二拉杆25底部之间也连接有第三弹簧片26,第二支撑管19顶端连接有把手27。

实施例2

一种甲鱼捕捉器,如图1-3所示,包括有第一支撑管1、第一支杆2、第一弹簧片3、夹具4、第二支杆5、第一定向轮6、第二定向轮8、拉绳9、第三支杆10、滑套11、滑杆12、第一拉杆13、固定块14、第二弹簧片16、固定座17、第一摆动座18、第二支撑管19、第四支杆20、滚轮21、第三定向轮22、第二摆动座24、第二拉杆25、第三弹簧片26和把手27,第一支撑管1底端连接有第一支杆2,第一支杆2底部中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片3,第一支杆2左右两端均转动式连接有夹具4,第一支撑管1下部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第二支杆5,第二支杆5外端安装有第一定向轮6,第一支撑管1下部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位于第二支杆5上方,第一支撑管1内下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定向轮8,第一支撑管1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三支杆10,第三支杆10顶端安装有滑套11,滑套11内设有滑杆12,滑杆12右端安装有第一拉杆13,滑杆12左端安装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左侧下部开有凹槽15,固定块14右侧下部与第三支杆10左侧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片16,第一支撑管1左侧上部连接有固定座17,固定座17顶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摆动座18,第一摆动座18右侧连接有第二支撑管19,第二支撑管19右侧下部连接有第四支杆20,第四支杆20右端安装有滚轮21,滚轮21位于凹槽15内,第二支撑管19内上部安装有两个第三定向轮22,第二支撑管19上部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二通孔23,第二支撑管19上部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第二摆动座24,第二摆动座24位于第二通孔23上方,第二摆动座24外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拉杆25,两个第二拉杆25底端均连接有拉绳9,左侧的拉绳9穿过左侧的第二通孔23,然后绕过左侧的第三定向轮22和左侧的第二定向轮8,再穿过左侧的第一通孔7,最后绕过左侧的第一定向轮6并与左侧的夹具4顶端连接,右侧的拉绳9穿过右侧的第二通孔23,然后绕过右侧的第三定向轮22和右侧的第二定向轮8,再穿过右侧的第一通孔7,最后绕过右侧的第一定向轮6并与右侧的夹具4顶端连接,第二支撑管19左侧上部与左侧的第二拉杆25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片26,第二支撑管19右侧上部与右侧的第二拉杆25底部之间也连接有第三弹簧片26,第二支撑管19顶端连接有把手27。

还包括有空心管28、第四弹簧29、第三拉杆31和卡板33,把手27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空心管28,空心管28外侧开有第三通孔30,第三通孔30内设有第三拉杆31,左侧的第三拉杆31右端与左侧的空心管28内右侧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29,右侧的第三拉杆31左端与右侧的空心管28内左侧之间也连接有第四弹簧29,左侧的第三拉杆31右部和右侧的第三拉杆31左部均开有斜槽32,第二拉杆25外侧连接有卡板33。

需要使用本发明捕捉甲鱼时,人们握住把手27将夹具4插向甲鱼的所在位置,然后向上拉动第二拉杆25,第三弹簧片26被拉伸,第二拉杆25向上摆动通过拉绳9带动夹具4向内移动,将甲鱼夹住,此时第一弹簧片3被压缩,人们即可向上拉动把手27,将甲鱼捕捉上来,从而可降低捕捉难度,还可避免被甲鱼咬到手。捕捉上来之后,人们松开第二拉杆25,在第三弹簧片26的作用下第二拉杆25向下复位,拉绳9被放松,在第一弹簧片3的作用下夹具4向外复位。不需要捕捉甲鱼时,人们向右拉动第一拉杆13,带动滑杆12向右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块14向右移动,第二弹簧片16被压缩,当固定块14向右移动使滚轮21与凹槽15脱离时,人们停止向右拉动第一拉杆13,然后逆时针转动第二支撑管19,将本发明折叠起来,从而能够方便人们携带。折叠起来之后,人们即可松开第一拉杆13,在第二弹簧片16的作用下固定块14向左复位,第一拉杆13随之向左复位,下次需要使用本发明捕捉甲鱼时,人们顺时针转动第二支撑管19,带动第四支杆20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滚轮21顺时针转动,当滚轮21顺时针转动与固定块14接触时,固定块14向右移动,第二弹簧片16被压缩,当滚轮21继续顺时针转动与凹槽15相对应时,在第二弹簧片16的作用下固定块14向左移动,使滚轮21移动至凹槽15内,将第二支撑管19固定,从而可将本发明展开,人们即可进行捕捉甲鱼。

人们向上拉动第二拉杆25时,带动卡板33向上移动,当卡板33向上移动与斜槽32内壁接触时,第三拉杆31向外移动,第四弹簧29被拉伸,当卡板33继续向上移动穿过斜槽32时,在第四弹簧29的作用下第三拉杆31向内移动,将卡板33卡住,从而可将第二拉杆25固定,从而可避免人们不慎松开第二拉杆25导致甲鱼逃跑。需要松开第二拉杆25时,人们向外拉动第三拉杆31,将卡板33松开,从而可将第二拉杆25向下复位,人们即可松开第三拉杆31,在第四弹簧29的作用下第三拉杆31向内移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