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自动浇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1897发布日期:2018-12-25 19:23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自动浇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自动浇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文明,花木等植物的栽培与种植得到迅速的发展,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绿色环保意识的加强,家庭种植的花草苗木等植物品种越来越多,尤其是城市居民自家盆栽的植物,当人们外出时,对所养的花木无法正常照顾,一旦家里长时间没人看守,如出差、旅游或工作忙碌的人,盆栽植物的浇灌则更是成问题,另外花卉种植场、绿化社区、草坪和花园等的管理也需要大量的劳力。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自动浇水装置,具备自动搅拌、节能环保、杂质过滤、喷洒均匀等优点,能减缓水流喷洒速度,增加水分渗透,减少土壤流失,还能够根据土壤情况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定点定量施肥灌溉,提升植物生长速率,适合大规模推广。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方案为:一种植物自动浇水装置,包括蓄水箱,蓄水箱底部安装有滚轮,蓄水箱上端设有集水台,集水台上方设有电动盖板,蓄水箱两侧安装有垂直向上的喷管,喷管上端部连接喷管装置,蓄水箱后端设有入水管,蓄水箱前端安装有土壤成分检测器。设置的检测器能够对花木种植的土壤进行所缺成分监测分析,反馈至控制器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定点定量施肥浇灌,同时,设置的集水台能够自动收集雨水备用,节能环保,喷管装置能够对收集的雨水起到过滤作用,还能使喷洒更加均匀,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作为优选,蓄水箱通过上端连接的折弯管与集水台下端设置的集水管连通,折弯管上端设有控制面板。设置蓄水箱通过上端连接的折弯管与集水台下端设置的集水管连通,能够通过折弯管对集水台收集的雨水进行初次的过滤,防止杂质流入蓄水箱中,折弯管上端设置的控制面板能够对整个装置进行指令操作、程序设定。作为优选,折弯管内部设有化肥箱安装在蓄水箱上端,蓄水箱上端安装有第二电机与折弯管内部,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于蓄水箱内部,搅拌轴表面设有螺旋搅拌丝,螺旋搅拌丝搅拌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通过设置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搅拌轴于蓄水箱内部,使第二电机带动搅拌轴上的螺旋搅拌丝旋转,能够对蓄水箱中加入的化肥进行充分搅拌均匀,使其充分溶解,将螺旋搅拌丝搅拌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设置,能够在搅拌过程中加大搅拌的力度的同时更加省力,且形成的漩涡范围内,水流速度的变化不同,蓄水箱底部的颗粒物会不断上升与蓄水箱中的的漩涡下进行摩擦溶解,使加入的化肥不会趁机在蓄水箱底部,且减少了化肥溶解时间,提高了装置整体对花木喷管的工作效率。作为优选,喷管装置,包括喷头,喷头前端连接有弧形喷管,弧形喷管弧面段均布有出水槽,出水槽内置活性炭珠,喷头靠近弧形喷管上端设有流量计,流量计下端设有转轴于喷头内部,转轴垂直设置,转轴为通电磁铁,转轴表面垂直设有四对转叶。喷头前端连接的弧形喷管,能够增加喷射范围,使水流喷洒更加均匀,提高水流喷洒效率,同时弧形喷管弧面段均布的出水槽,出水槽内置的活性炭珠,当水流冲击活性炭珠时,活性炭珠在出水槽内部不断翻滚,改变水流方向,防止同个出水槽中的水往一个方向喷,使喷洒更加均匀、喷洒面更广,同时还能减缓水流速度,使水分能够缓缓喷洒在土壤中,有利于水分在土壤中的渗透,防止水分浇灌太快造成土壤流失,并且活性炭珠与出水槽内部不断摩擦,使活性炭成份分解至水流中,对喷洒的水进行净化,并对水中有害物质进行吸附,设置的转轴为通电磁铁,水流使转轴上的四对转叶产生旋转,从而使流量计对喷管的水流量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对转轴附近的磁场产生切割磁感线作用,使水分子本身处于不稳定状态,形成的缔合状态就遭到破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各类分子均趋向于单分子状态而存在,形成活性水,活性水对活性炭珠上吸附的有害物质进行消灭,使活性炭珠恢复吸附功能,同时喷出的活性水能够增加植物叶绿素含量,提高植物生长速率。作为优选,喷管表面均布有凹孔,凹孔底部活动连接活动板,活动板朝孔面设有竹炭纤维棉,活动板背孔面设有第一拉簧连接与喷管内壁,喷头内底部活动连接l型弹条,l型弹条内壁设有第二拉簧连接喷头内底部,l型弹条与凹孔配合设置。通过在喷管表面均布有凹孔,凹孔底部活动连接活动板,背孔面设有第一拉簧,使喷头可以在喷管上设置的活动板调节上下高度,使喷洒更加灵活,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活动板朝孔面设置的竹炭纤维棉,可以增加喷管的密封性,防止水从各个凹孔中流出造成浪费。作为优选,活性炭珠的直径与水槽长度比为1.2-1.3:0.8,第二拉簧的拉力是第一拉簧的3-5倍。设置活性炭珠的直径与水槽长度比为1.2-1.3:0.8,使活性炭珠能够更好的在水槽中滚动,同时又能防止活性炭珠的直径过大或过小,造成出水缓慢或较快,设置第二拉簧的拉力是第一拉簧的3-5倍,使l型弹条有足够的力量推动活动板向第一拉簧倾倒,使凹孔产生空隙,进而使水流能够通过喷头流向所要浇灌的植物。作为优选,土壤成分检测器前端水平连接输送管,输送管上端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与输送管下端设置的采样锥连接。第一电机带动输送管下端设置的采样锥旋转,对目标土壤进行旋转采样,并由输送管输送至土壤成分检测器进行分析,反馈至控制面板,对土壤所需的水量及养分进行调配,再由喷管装置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浇灌,使整个装置对花木的浇灌更加科学合理,适合大规模推广。作为优选,集水台内部设置有水平放置的过滤网,过滤网两端上方设有进风槽与排杂口于集水台两端。通过设置过滤网,能够对集水台中收集的雨水进行初步的过滤,防止一些树叶杂质飘落进集水台中堵塞管道,在过滤网上方设置的进风槽与排杂口,使外界的气流能够横向通过集水台内部,将过滤网上方堆积的一些杂质、树叶从排杂口吹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蓄水箱内部设置的搅拌轴,能够对蓄水箱中加入的化肥进行充分搅拌均匀,使其充分溶解,将螺旋搅拌丝搅拌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设置,能够在搅拌过程中加大搅拌的力度的同时更加省力,且形成的漩涡范围内,水流速度的变化不同,使加入的化肥不会趁机在蓄水箱底部,减少了化肥溶解时间,提高了装置整体对花木喷管的工作效率;2)弧形喷管弧面段均布的出水槽,出水槽内置的活性炭珠,当水流冲击活性炭珠时,活性炭珠在出水槽内部不断翻滚,改变水流方向,防止同个出水槽中的水往一个方向喷,使喷洒更加均匀、喷洒面更广,同时还能减缓水流速度,使水分能够缓缓喷洒在土壤中,有利于水分在土壤中的渗透,防止水分浇灌太快造成土壤流失;3)通过在喷管表面均布有凹孔,所述凹孔底部活动连接活动板,背孔面设有第一拉簧,使喷头可以在喷管上设置的活动板调节上下高度,使喷洒更加灵活,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4)设置的检测器能够对花木种植的土壤进行所缺成分监测分析,反馈至控制器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定点定量施肥浇灌,同时,设置的集水台能够自动收集雨水备用,节能环保,喷管装置能够对收集的雨水起到过滤作用,还能使喷洒更加均匀,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植物自动浇水装置,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喷头与喷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弧形喷管正视图;图4是集水台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蓄水箱;2滚轮;3喷管装置;4螺旋搅拌丝;5搅拌轴;6土壤成分检测器;7采样锥;8输送管;9第一电机;10旋转器;11第二电机;12折弯管;13控制面板;14集水台;15电动盖板;16流量计;17入水管;18集水管;19化肥箱;20喷管;21第一拉簧;22竹炭纤维棉;23活动板;24凹孔;25第二拉簧;26l型弹条;27转叶;29转轴;30喷头;31弧形喷管;32活性炭珠;33出水槽;34进风槽;35排杂口;36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方案为:一种植物自动浇水装置,包括蓄水箱1,蓄水箱1底部安装有滚轮2,蓄水箱1上端设有集水台14,集水台14上方设有电动盖板15,蓄水箱1两侧安装有垂直向上的喷管20,喷管20上端部连接喷管装置3,蓄水箱1后端设有入水管17,蓄水箱1前端安装有土壤成分检测器6。设置的检测器能够对花木种植的土壤进行所缺成分监测分析,反馈至控制器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定点定量施肥浇灌,同时,设置的集水台能够自动收集雨水备用,节能环保,喷管装置能够对收集的雨水起到过滤作用,还能使喷洒更加均匀,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蓄水箱1通过上端连接的折弯管12与集水台14下端设置的集水管18连通,折弯管12上端设有控制面板13。设置蓄水箱通过上端连接的折弯管12与集水台下端设置的集水管连通,能够通过折弯管对集水台收集的雨水进行初次的过滤,防止杂质流入蓄水箱中,折弯管上端设置的控制面板能够对整个装置进行指令操作、程序设定。折弯管12内部设有化肥箱19安装在蓄水箱1上端,蓄水箱1上端安装有第二电机11与折弯管12内部,第二电机11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5于蓄水箱1内部,搅拌轴5表面设有螺旋搅拌丝4,螺旋搅拌丝4搅拌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通过设置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搅拌轴于蓄水箱内部,使第二电机带动搅拌轴上的螺旋搅拌丝旋转,能够对蓄水箱中加入的化肥进行充分搅拌均匀,使其充分溶解,将螺旋搅拌丝搅拌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设置,能够在搅拌过程中加大搅拌的力度的同时更加省力,且形成的漩涡范围内,水流速度的变化不同,蓄水箱底部的颗粒物会不断上升与蓄水箱中的的漩涡下进行摩擦溶解,使加入的化肥不会趁机在蓄水箱底部,且减少了化肥溶解时间,提高了装置整体对花木喷管的工作效率。喷管装置3,包括喷头30,喷头30前端连接有弧形喷管31,弧形喷管31弧面段均布有出水槽33,出水槽33内置活性炭珠32,喷头30靠近弧形喷管31上端设有流量计16,流量计16下端设有转轴29于喷头30内部,转轴29垂直设置,转轴29为通电磁铁,转轴29表面垂直设有四对转叶27。喷头前端连接的弧形喷管,能够增加喷射范围,使水流喷洒更加均匀,提高水流喷洒效率,同时弧形喷管弧面段均布的出水槽,出水槽内置的活性炭珠,当水流冲击活性炭珠时,活性炭珠在出水槽内部不断翻滚,改变水流方向,防止同个出水槽中的水往一个方向喷,使喷洒更加均匀、喷洒面更广,同时还能减缓水流速度,使水分能够缓缓喷洒在土壤中,有利于水分在土壤中的渗透,防止水分浇灌太快造成土壤流失,并且活性炭珠与出水槽内部不断摩擦,使活性炭成份分解至水流中,对喷洒的水进行净化,并对水中有害物质进行吸附,设置的转轴为通电磁铁,水流使转轴上的四对转叶产生旋转,从而使流量计对喷管的水流量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对转轴附近的磁场产生切割磁感线作用,使水分子本身处于不稳定状态,形成的缔合状态就遭到破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各类分子均趋向于单分子状态而存在,形成活性水,活性水对活性炭珠上吸附的有害物质进行消灭,使活性炭珠恢复吸附功能,同时喷出的活性水能够增加植物叶绿素含量,提高植物生长速率。上述弧形喷管31为塑料材质,塑料配方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组成:聚氯乙烯78份,聚醚醚酮10份,耐磨剂2.9份,耐热剂0.2份,填充剂0.3份,催化剂0.3份,有机纤维0.7份,二硫化钼2.5份;上述耐热剂为亚油酸乙酯和原戊酸三甲酯混合物,两者之间的含量比为0.1:1,本配方制备的弧形喷管,强度高、耐摩擦、耐老化、成本低,在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在配方中添加的亚油酸乙酯和原戊酸三甲酯促进了聚醚醚酮中的醚酮基团的增加,从而增加空间位阻使链段不易移动,提高聚醚醚酮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规整度,使聚醚醚酮的结晶度下降,提高聚醚醚酮的加工性能,使制得的塑料具备较强的耐热性和耐磨性能,大大提高了弧形喷管的耐摩擦、耐老化、耐热性能,延长了装置使用寿命。喷管20表面均布有凹孔24,凹孔24底部活动连接活动板23,活动板23朝孔面设有竹炭纤维棉22,活动板23背孔面设有第一拉簧21连接与喷管20内壁,喷头30内底部活动连接l型弹条26,l型弹条26内壁设有第二拉簧25连接喷头30内底部,l型弹条26与凹孔24配合设置。通过在喷管表面均布有凹孔,凹孔底部活动连接活动板,背孔面设有第一拉簧,使喷头可以在喷管上设置的活动板调节上下高度,使喷洒更加灵活,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活动板朝孔面设置的竹炭纤维棉,可以增加喷管的密封性,防止水从各个凹孔中流出造成浪费。活性炭珠32的直径与水槽33长度比为1.2:0.8,第二拉簧25的拉力是第一拉簧21的5倍。设置活性炭珠的直径与水槽长度比为1.2:0.8,使活性炭珠能够更好的在水槽中滚动,同时又能防止活性炭珠的直径过大或过小,造成出水缓慢或较快,设置第二拉簧的拉力是第一拉簧的5倍,使l型弹条有足够的力量推动活动板向第一拉簧倾倒,使凹孔产生空隙,进而使水流能够通过喷头流向所要浇灌的植物。土壤成分检测器6前端水平连接输送管8,输送管8上端设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输出端与输送管8下端设置的采样锥7连接。第一电机带动输送管下端设置的采样锥旋转,对目标土壤进行旋转采样,并由输送管输送至土壤成分检测器进行分析,反馈至控制面板,对土壤所需的水量及养分进行调配,再由喷管装置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浇灌,使整个装置对花木的浇灌更加科学合理,适合大规模推广。集水台14内部设置有水平放置的过滤网36,过滤网36两端上方设有进风槽34与排杂口35于集水台14两端。通过设置过滤网,能够对集水台中收集的雨水进行初步的过滤,防止一些树叶杂质飘落进集水台中堵塞管道,在过滤网上方设置的进风槽与排杂口,使外界的气流能够横向通过集水台内部,将过滤网上方堆积的一些杂质、树叶从排杂口吹出。实施例2:本发明一种植物自动浇水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启动第一电机9,带动采样锥7对土壤进行旋转采样,经土壤成分检测器6检测分析后,将结果反馈至控制面板13,控制面板13通过反馈的数据,使化肥箱19自动打开加入一定比例的肥料于蓄水箱1中,通过第二电机11对其搅拌,搅拌后的液体经喷管20由喷管装置3喷出,设置的旋转器10可以使喷管20任意旋转来调整喷洒方向,集水台14中收集的雨水能够通过集水管18由折弯管12进入蓄水箱1中循环使用,入水管17接通自来水管,以防集水台14中无水时使用。实施例3:对比试验:分别取本发明一种植物自动浇水装置与市场上普通花木喷淋设备进行对比:项目一种植物自动浇水装置普通花木喷淋设备单位面积喷洒所需时间(min)1.53土壤饱和含水率90%70%土壤水分渗透率(mm/h)6040肥料能否根据土壤状况自动配比能不能结果: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本发明的一种植物自动浇水装置比市场上普通花木喷淋设备喷淋效果更好,喷淋效率更高,喷淋更加科学合理。上述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叙述。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