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椿的育苗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77201发布日期:2018-11-27 21:21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香椿的育苗培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香椿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椿的育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香椿(学名:toona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然而,由于过度砍伐,加之该品种繁殖成活率低,资源已日益减少,已陷于濒临灭绝的境地,1996年被政府列为二级野生珍惜保护植物。

香椿喜湿,怕涝,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宜种在土层深厚、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部分香椿品种,如黑油椿是皖北的特色食品,此树种对于生长的环境条件则相对严格,偏爱碱性土壤中生长,当此类树种引入到部分南方地区种植时,多会出现生长状态不好,香椿头品质不佳等问题,原因在于南方土壤多为酸性粘土,且雨水多易涝,尤其是在此地区进行常规的香椿育苗种植时,会出现育苗成活率低、种植效益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香椿的育苗培育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香椿的育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根选取:

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品质优良的成年香椿树,然后从其主根部挖取新鲜根茎,再将其截取成20~25cm的段长,制成种根备用;

(2)种根处理:

先将步骤(1)制得的种根放入到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处理10~15min,然后将其取出放入到浸根剂中浸泡处理40~50min,最后取出用清水冲洗一遍后备用;

(3)种根定栽:

向事先制得的育苗装置内填充育苗基质,然后将育苗装置按照两两间距为30~35cm的方式整齐的排放在种植田内,接着将步骤(2)处理后的种根定栽于种植田内,其中将种根的下端部埋放在育苗装置内,上端部露出种植田4~6cm;

(4)定栽后管理:

根据种根的长势及时对其进行肥水的施加和病虫害的防治处理,连续培育一年后即得成苗。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在对新鲜根茎截取处理前,先用清水对其进行清洗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高锰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8~1%。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浸根剂为质量分数为8~10%的生根素水溶液。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育苗基质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50~60份沙土、10~15份腐叶土、4~7份膨胀蛭石、8~12份椰壳粉、6~10份有机肥、3~5份草木灰、1~3份石灰。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育苗装置外形为圆柱形,其由外管壁、内管壁和底座组成,所述外管壁与内管壁间构成填料腔,所述内管壁包合成育苗腔,所述外管壁上设有若干垂直通孔,所述内管壁上设有若干倾斜通孔,所述垂直通孔的轴线与育苗装置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倾斜通孔的轴线与育苗装置的轴线方向夹角40°≤a≤50°,所述倾斜通孔和垂直通孔在横向上呈错位分布,所述外管壁、内管壁和底座均由可降解塑料材质制成,所述填料腔内填放有高分子树脂纤维,育苗腔内填放有育苗基质,此外从育苗装置的填料腔内还连设了一露出种植田的引液软管。

香椿育苗种植可以采用种子播种,也可以采用扦插育苗,其中种子播种的出苗成活率相对较低,且育得的幼苗性状易改变,因此人们多采用扦插育苗的方式来培育香椿苗,行业内一般将香椿培育成一年或多年生的成苗,此时幼苗的抗性状态才较好,更易于栽种成活,而在育苗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管理,才能培育出更为健壮的幼苗。因部分南方地区的环境条件,致使部分品种香椿无法有效的引进种植,给有意愿的种植户带来了生产的困难,同时也不利于香椿种植产业的发展,对此本发明对此类地区的种植方法进行了特殊的改进处理,可有效的实现香椿的育苗种植。其中使用了结构特制的育苗装置,在其内部填充了合理配制的育苗基质,本育苗基质透气渗水,整体呈碱性,利于香椿种根的生长发育,在育苗装置内填充的高分子树脂纤维能对水分、营养肥液起到固定富集的作用,并能对育苗基质起到湿度调节作用,维持育苗基质呈湿润状态,不会过于干燥或潮湿,保证了种根的发育环境,在育苗装置上设置的倾斜通孔和垂直通孔利于育苗基质与土壤进行空气、水分、营养物质等的交换,其中设置的倾斜通孔可使得通过引液软管注入到高分子树脂纤维内的肥水、营养物质等较多的流入到育苗基质内,同时又避免了其内的有效成分外流,提升了整体的物质利用率和种根的生长发育效果,设置的垂直通孔保证了育苗装置与土壤的有效交换。本发明中的育苗装置和高分子树脂纤维均为可降解成分制成,在使用10个月以上时就会被完全降解,此时香椿苗已生长成较为健壮的体质,足以适应外界的环境条件。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对香椿的育苗培育方法进行了特殊的改进处理,其间使用的育苗装置有效的为香椿种根的发芽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证了香椿苗的健康快速生长,为南方地区引进种植香椿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育苗培育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育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请参阅附图。

一种香椿的育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根选取:

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品质优良的成年香椿树,然后从其主根部挖取新鲜根茎,再将其截取成20~25cm的段长,制成种根1备用;

(2)种根处理:

先将步骤(1)制得的种根1放入到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处理10~15min,然后将其取出放入到浸根剂中浸泡处理40~50min,最后取出用清水冲洗一遍后备用;

(3)种根定栽:

向事先制得的育苗装置2内填充育苗基质,然后将育苗装置2按照两两间距l为30~35cm的方式整齐的排放在种植田内,接着将步骤(2)处理后的种根1定栽于种植田内,其中将种根1的下端部埋放在育苗装置2内,上端部露出种植田4~6cm;

(4)定栽后管理:

根据种根1的长势及时对其进行肥水的施加和病虫害的防治处理,连续培育一年后即得成苗。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在对新鲜根茎截取处理前,先用清水对其进行清洗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高锰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8~1%。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浸根剂为质量分数为8~10%的生根素水溶液。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育苗基质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55份沙土、13份腐叶土、6份膨胀蛭石、10份椰壳粉、8份有机肥、4份草木灰、2份石灰。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育苗装置2外形为圆柱形,其由外管壁4、内管壁8和底座11组成,所述外管壁4与内管壁8间构成填料腔6,所述内管壁8包合成育苗腔10,所述外管壁4上设有若干垂直通孔5,所述内管壁8上设有若干倾斜通孔9,所述垂直通孔5的轴线与育苗装置2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倾斜通孔9的轴线与育苗装置2的轴线方向夹角40°≤a≤50°,所述倾斜通孔9和垂直通孔5在横向上呈错位分布,所述外管壁4、内管壁8和底座11均由可降解塑料材质制成,所述填料腔6内填放有高分子树脂纤维7,育苗腔10内填放有育苗基质,此外从育苗装置2的填料腔6内还连设了一露出种植田的引液软管3。

为了对比本发明效果,选择气候多雨、土质为酸性粘土的南方地区作为实验基地,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黑油椿的育苗培育,结果发现本发明方法的种根育苗成活率高达96%以上,较现有方法提高了10%以上,所育的的一年生幼苗长势发育好,平均高度可达2.2m以上,较现有方法提升了40%以上,平均地径可达1.8cm以上,较现有方法提升了30%以上,具有很好的种植效益和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