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规模化养殖中有色光控制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3216发布日期:2018-11-20 18:1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乌鸡规模化养殖中有色光控制技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乌鸡规模化养殖中有色光控制技术属于畜禽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乌鸡规模化养殖中利用多种光源对雏鸡及成鸡进行照射,使得雏鸡存活率高、生长发育同步、精力旺盛,使得成鸡性成熟同步、产蛋率高、抗病能力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亚健康也是人们日益关注的,因此我们的饮食及合理化运动需要科学化安排。

乌鸡,作为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种食材、兼顾食用及药用两种功效。乌鸡规模化养殖分为散养及圈养,但是在养殖过程中都离不开合理化的光照,光照对雏鸡的成活率、饲料吸收率、抗病能力及其重要,光照对成鸡的采食率、饮水、性器官的发育、产蛋率、肉质中维生素的含量、钙的快速积累尤为重要。因此,乌鸡在养殖过程中对有色光合理化利用及光照时间是必不可少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乌鸡规模化养殖中有色光控制技术,根据现代科学研究试验表面,利用半透明鸡舍及智能光控技术充分发挥有色光照的优势、采取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的光源对鸡进行不同方位的照射,使自然光及人工光照对雏鸡及成鸡的生长发育、采食、饮水、抗病、生殖器官发育、肉质细嫩、增加维生素和钙的转化产生相应的效果。

乌鸡规模化养殖中有色光控制技术,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鸡舍的构造,鸡舍为东西向建造、长度30-60m、宽度6-8m、高度3-5m的长方形,鸡舍的南北两端安装水帘及换气系统、东西两边2/3的面积为透明玻璃、屋顶为人字形、东西两边各设置一扇大门,鸡舍内离地1-1.5m处通过支架纵向设置2-3路红外线灯管(波长9600~56000nm)、紫外线灯管(波长70~220nm)及led可见光灯管(波长260~560nm)、其中每型灯管之间为并联电路、每路灯管通过电源线与智能多路控制开关连接;

b有色光控制方法(雏鸡时期),春季二月下旬10日龄的雏鸡经过预防接种疫苗后依鸡舍总面积计算、按/㎡2-4只进行投放雏鸡苗,投放当日应在上午9-12点钟进行、并且开启紫外线灯管进行照射使雏鸡开始适应灯光、同时对雏鸡及鸡舍进行杀菌,向料槽内投放适当的雏鸡饲料及添加饮水,下午5-6点钟关闭紫外线灯管、开启led灯管及红外线灯管进行照射、led灯管对鸡舍进行补光同时增加雏鸡的兴奋度、红外线光源对雏鸡照射过后辐射能在雏鸡的皮肤及皮下组织中转变为热能、使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促进新陈代谢和细胞增生、雏鸡夜晚无需在另行加温、晚上8点钟过后关闭led灯管,次日上午8-9点钟关闭红外线灯管、9-10点钟开启鸡舍大门、驱赶雏鸡在鸡舍外的围栏中自由活动、觅食及接受日光照射、光照在110~550勒克斯,此时通过智能多路控制开关设置每日下午3-8点钟为紫外线灯管开启照射时间、下午6-9点钟为led灯管开启照射时间、下午8点钟至次日上午8点钟为红外线灯管开启照射时间、此设定直至雏鸡70日龄后将所有光源全部停用并且将鸡舍的透光玻璃用遮阳网罩住,下午5-6点钟再将雏鸡从围栏驱赶至鸡舍后关闭大门;

c有色光控制方法(成鸡时期),雏鸡70日龄后逐步生长为成鸡,此时光照对成鸡的照射极为重要、光照过多会使成鸡的母鸡过早性成熟影响产蛋率、光照过少又影响成鸡的健康状况,70-90日龄期间成鸡此时每日光照时间应<10h、鸡舍内部的智能多路控制开关完全处于关闭状态、鸡舍内部昼夜温度在17-27℃、每日开启通风设施进行换气、温度较高时应开启水帘进行降温、每日上午8点钟过后将鸡群从鸡舍驱赶至围栏自由采食及进行光照、下午5点钟过后将鸡群驱赶至鸡舍、关好大门,成鸡90日龄后体重达到1.5kg以上、生殖器官开始发育、此时重新设置智能多路控制开关、设置每日下午5-11点钟为紫外线灯管开启照射时间、下午6-12点钟为led灯管开启照射时间、次日凌晨4点钟至上午7点钟为红外线灯管开启照射时间、此时将成鸡公母比例配置为1:30、将体型较小多出的公鸡淘汰掉、在此期间增加光照可以通过对眼与下丘脑的刺激、影响鸡性激素的分泌、促使鸡群同步性成熟、8-15日后鸡群90%以上已达性成熟、开始平凡交配,部分母鸡90日龄后开始产蛋、110日龄后进入产蛋高峰、此时鸡群应在下午7点钟过后驱赶至鸡舍、适当增加鸡群的运动量及光照时间,进入秋冬过后应提前1-2h驱赶鸡群进入鸡舍进行人工光照,自此红外线、紫外线、led可见光及太阳光对鸡群的长期合理化照射起到了使鸡群皮肤中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3、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调节鸡体的钙和磷的代谢、增强骨质及肉质、提高产蛋率、增强鸡体的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和细胞增生、控制鸡群同步性成熟时间、使鸡群活动旺盛、防寒的效果。

有益效果:乌鸡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离不开合理化的光照,光照对雏鸡的成活率、饲料吸收率、抗病能力及其重要,光照对成鸡的采食率、饮水、性器官的发育、产蛋率、肉质中维生素的含量、钙的快速积累尤为重要。乌鸡规模化养殖中有色光控制技术,根据现代科学研究试验表面,利用半透明鸡舍及智能光控技术充分发挥有色光照的优势、采取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的光源对鸡进行不同方位的照射,使自然光及人工光照对雏鸡及成鸡的生长发育、采食、饮水、抗病、生殖器官发育、肉质细嫩、增加维生素和钙的转化产生相应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乌鸡规模化养殖中有色光控制的鸡舍示意图;

附图中,1为长方形墙体、2为人字形屋顶、3为鸡舍大门、4为水帘换气系统、5为智能多路控制开关、6为led可见光灯管、7为紫外线灯管、8为红外线灯管、9为透光玻璃窗。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及附图标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实施例

乌鸡规模化养殖中有色光控制技术,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鸡舍的构造,鸡舍为东西向建造、长度30-60m、宽度6-8m、高度3-5m的长方形,鸡舍的南北两端安装水帘及换气系统、东西两边2/3的面积为透明玻璃、屋顶为人字形、东西两边各设置一扇大门,鸡舍内离地1-1.5m处通过支架纵向设置2-3路红外线灯管(波长9600~56000nm)、紫外线灯管(波长70~220nm)及led可见光灯管(波长260~560nm)、其中每型灯管之间为并联电路、每路灯管通过电源线与智能多路控制开关连接;

b有色光控制方法(雏鸡时期),春季二月下旬10日龄的雏鸡经过预防接种疫苗后依鸡舍总面积计算、按/㎡2-4只进行投放雏鸡苗,投放当日应在上午9-12点钟进行、并且开启紫外线灯管进行照射使雏鸡开始适应灯光、同时对雏鸡及鸡舍进行杀菌,向料槽内投放适当的雏鸡饲料及添加饮水,下午5-6点钟关闭紫外线灯管、开启led灯管及红外线灯管进行照射、led灯管对鸡舍进行补光同时增加雏鸡的兴奋度、红外线光源对雏鸡照射过后辐射能在雏鸡的皮肤及皮下组织中转变为热能、使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促进新陈代谢和细胞增生、雏鸡夜晚无需在另行加温、晚上8点钟过后关闭led灯管,次日上午8-9点钟关闭红外线灯管、9-10点钟开启鸡舍大门、驱赶雏鸡在鸡舍外的围栏中自由活动、觅食及接受日光照射、光照在110~550勒克斯,此时通过智能多路控制开关设置每日下午3-8点钟为紫外线灯管开启照射时间、下午6-9点钟为led灯管开启照射时间、下午8点钟至次日上午8点钟为红外线灯管开启照射时间、此设定直至雏鸡70日龄后将所有光源全部停用并且将鸡舍的透光玻璃用遮阳网罩住,下午5-6点钟再将雏鸡从围栏驱赶至鸡舍后关闭大门;

c有色光控制方法(成鸡时期),雏鸡70日龄后逐步生长为成鸡,此时光照对成鸡的照射极为重要、光照过多会使成鸡的母鸡过早性成熟影响产蛋率、光照过少又影响成鸡的健康状况,70-90日龄期间成鸡此时每日光照时间应<10h、鸡舍内部的智能多路控制开关完全处于关闭状态、鸡舍内部昼夜温度在17-27℃、每日开启通风设施进行换气、温度较高时应开启水帘进行降温、每日上午8点钟过后将鸡群从鸡舍驱赶至围栏自由采食及进行光照、下午5点钟过后将鸡群驱赶至鸡舍、关好大门,成鸡90日龄后体重达到1.5kg以上、生殖器官开始发育、此时重新设置智能多路控制开关、设置每日下午5-11点钟为紫外线灯管开启照射时间、下午6-12点钟为led灯管开启照射时间、次日凌晨4点钟至上午7点钟为红外线灯管开启照射时间、此时将成鸡公母比例配置为1:30、将体型较小多出的公鸡淘汰掉、在此期间增加光照可以通过对眼与下丘脑的刺激、影响鸡性激素的分泌、促使鸡群同步性成熟、8-15日后鸡群90%以上已达性成熟、开始平凡交配,部分母鸡90日龄后开始产蛋、110日龄后进入产蛋高峰、此时鸡群应在下午7点钟过后驱赶至鸡舍、适当增加鸡群的运动量及光照时间,进入秋冬过后应提前1-2h驱赶鸡群进入鸡舍进行人工光照。

根据上述乌鸡规模化养殖中有色光控制技术,在乌鸡养殖过程中红外线、紫外线、led可见光及太阳光对鸡群的长期合理化照射起到了使鸡群皮肤中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3、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调节鸡体的钙和磷的代谢、增强骨质及肉质、提高产蛋率、增强鸡体的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和细胞增生、控制鸡群同步性成熟时间、使鸡群活动旺盛、防寒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