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种子催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36600发布日期:2018-11-24 10:07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作物种子催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种子催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作物种子催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催芽是能引起芽生长、休眠芽发育和种子发芽,或促使这些提前发生的措施,均称为催芽。催芽是保证种子在吸足水分后,促使种子中的养分迅速分解运转,供给幼胚生长的重要措施,根据不同的种子生长发育的条件,主要满足适宜的温度、氧气和空气湿度等条件就会促进种子发芽。

传统的种子催芽技术都是采用人工操作,将种子筐叠在一起,在下面加热,上面淋水的方法,这种方法催芽,其缺点是温度,水份难掌握,喷淋不均,容易造成烂芽,尤其是非专业人员,无法掌握催芽的技术,所以也很难实现催芽的效果,结果会造成种子发芽不齐,影响播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种子催芽技术温度,水份难掌握的缺陷,提供一种农作物种子催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农作物种子催芽装置,包括催芽箱、水箱、转轴,所述转轴安装在催芽箱中部,所述转轴一端连接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另一端插入催芽箱内部设置的滑槽内,转轴外部两端对称安装若干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垂直于转轴,所述两端对称安装的支撑架之间连接横轴,所述横轴两端通过钢圈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在横轴两端各设置为两个,所述拉杆焊接在钢圈底部,所述钢圈在横轴上转动连接,所述横轴两端的拉杆的末端安装催芽板;

所述催芽箱内一侧于转轴上方安装有弧形的缓冲网板,所述缓冲网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缓冲网板的凹陷面朝向转轴方向,所述缓冲网板上方横向安装有喷淋头,所述催芽箱内与喷淋头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末端焊接有若干搅拌叶,所述搅拌叶正对喷淋头,所述催芽箱内于喷淋头上方设置有加热槽,所述加热槽内安装有加热管;

所述水箱安装在催芽箱外部,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水箱上部安装水泵,所述水泵的抽水端通入水箱底部,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喷淋头连通,所述输水管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催芽箱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外部设置有防水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横轴两端对应钢圈位置处设置有与钢圈相互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向内凹陷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加热槽上方设置有出风槽,所述出风槽顶部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出风槽连通,所述出风槽底部和加热槽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若干出风孔,所述出风槽和加热槽通过出风孔与催芽箱内部相互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喷淋头进水口的直径小于输水管的直径,增加喷淋头内水的压强,便于雾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催芽箱外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加热管电源开关、风机、水泵、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农作物种子催芽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要催芽的种子均匀铺设在催芽板上;

s2)接通电源,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加热管电源开关、风机、水泵、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由控制器统一控制;

s3)由注水口向水箱内注入一定量的水,需要加水时,启动水泵、流量传感器、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具体步骤如下:

a)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转轴带着催芽板匀速转动,由于重力作用,催芽板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搅拌叶高速旋转;

b)同时水泵将水箱内的水通过输水管由喷淋头喷出,喷淋头喷出的水柱经由搅拌叶旋转雾化;

c)雾化后的水汽穿过弧形的缓冲网板进入催芽箱下方并均匀喷洒在各催芽板上;

d)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测输水管的流量,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当浇水量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关闭,然后切断其他电器电源;

s4)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催芽箱内部的温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具体步骤如下:

a)当催芽箱内温度低于设定范围值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管电源开关开启,同时启动风机;

b)风机由出风槽将加热槽内的热量均匀吹至催芽箱内部;

c)当催芽箱内温度达到设定范围值时,控制器关闭加热管电源开关和风机。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可同时进行多量的种子催芽,温度和水量控制准确,工作效率高,种子发芽均匀,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催芽板与转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催芽箱;11、喷淋头;12、第二驱动电机;121、搅拌叶;13、加热槽;131、加热管;14、出风槽;15、缓冲网板;16、温度传感器;2、水箱;21、注水口;3、转轴;31、第一驱动电机;32、支撑架;33、横轴;34、拉杆;35、催芽板;4、风机;5、控制器;6、水泵;7、输水管;71、流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农作物种子催芽装置,包括催芽箱1、水箱2、转轴3,所述转轴3安装在催芽箱1中部,所述转轴3一端连接第一驱动电机31的驱动轴,另一端插入催芽箱1内部设置的滑槽内,所述转轴3外部两端对称安装若干组支撑架32,所述支撑架32垂直于转轴3,两端对称安装的支撑架32之间连接横轴33,所述横轴33两端通过钢圈连接有拉杆34,所述拉杆34在横轴33两端各设置为两个,所述拉杆34焊接在钢圈底部,所述钢圈在横轴33上转动连接,所述横轴33两端的拉杆34的末端安装催芽板35;

所述催芽箱1内一侧于转轴3上方安装有弧形的缓冲网板15,所述缓冲网板15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缓冲网板15的凹陷面朝向转轴3方向,所述缓冲网板15上方横向安装有喷淋头11,所述催芽箱1内与喷淋头11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2的驱动轴末端焊接有若干搅拌叶121,所述搅拌叶121正对喷淋头11,所述催芽箱1内于喷淋头11上方设置有加热槽13,所述加热槽13内安装有加热管131;

所述水箱2安装在催芽箱1外部,所述水箱2底部设置有注水口21,所述水箱2上部安装水泵6,所述水泵6的抽水端通入水箱2底部,所述水泵6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7与喷淋头11连通,所述输水管7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71,催芽箱1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温度传感器16外部设置有防水罩。

横轴33两端对应钢圈位置处设置有与钢圈相互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向内凹陷结构。

加热槽13上方设置有出风槽14,所述出风槽14顶部风机4,所述风机4的出风口与出风槽14连通,所述出风槽14底部和加热槽13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若干出风孔,所述出风槽14和加热槽13通过出风孔与催芽箱1内部相互连通。

喷淋头11进水口的直径小于输水管7的直径。

催芽箱1外部安装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分别与第一驱动电机31、第二驱动电机12、加热管131电源开关、风机4、水泵6、流量传感器71、温度传感器16连接。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s1)将所要催芽的种子均匀铺设在催芽板35上;

s2)接通电源,第一驱动电机31、第二驱动电机12、加热管131电源开关、风机4、水泵6、流量传感器71、温度传感器16由控制器5统一控制;

s3)由注水口21向水箱2内注入一定量的水,需要加水时,启动水泵6、流量传感器71、第一驱动电机31和第二驱动电机12,具体步骤如下:

a)第一驱动电机31驱动转轴3带着催芽板35匀速转动,由于重力作用,催芽板35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第二驱动电机12带动搅拌叶121高速旋转;

b)同时水泵6将水箱2内的水通过输水管7由喷淋头11喷出,喷淋头11喷出的水柱经由搅拌叶121旋转雾化;

c)雾化后的水汽穿过弧形的缓冲网板15进入催芽箱1下方并均匀喷洒在各催芽板35上;

d)流量传感器71实时监测输水管7的流量,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5,当浇水量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5控制水泵6关闭,然后切断其他电器电源;

s4)温度传感器16实时监测催芽箱1内部的温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5,具体步骤如下:

a)当催芽箱1内温度低于设定范围值时,控制器5控制加热管131电源开关开启,同时启动风机4;

b)风机4由出风槽14将加热槽13内的热量均匀吹至催芽箱1内部;

c)当催芽箱1内温度达到设定范围值时,控制器5关闭加热管131电源开关和风机4。

通过上述表述可知,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可同时进行多量的种子催芽,温度和水量控制准确,工作效率高,种子发芽均匀,适合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