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雍菜与小龙虾共生且提高产量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22716发布日期:2018-11-30 23:23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龙虾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雍菜与小龙虾共生且提高产量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小龙虾也叫克氏原螯虾,近年来,随着克氏原螯虾养殖业发展,高密度、高投饵的养殖模式使得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也快速增加,不仅抑制螯虾生长,还可能诱发疾病发生,对水体生态环境也是负面的。由于克氏原螯虾具有喜阴怕光、逐水草而居以及自相残杀等生物学特性,池塘养殖很难达到高产,养殖效率不理想。利用水生植物处理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是目前水产健康养殖研究

的热点之一,水蕹菜作为克氏原螯虾高密度养殖池塘净化水质和遮阴庇护植物的研究已经有所报道,但仅限于养殖过程中非间收模式,而是在试验终了时一次性收获模式。本发明拟将克氏原螯虾为养殖对象,在其苗种培养的水体中栽培水蕹菜,并依据生长情况,间歇性采收,即割韭菜栽培模式,建立一个动态的螯虾-蕹菜共作的良性循环的生态养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雍菜与小龙虾共生且提高产量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雍菜与小龙虾共生且提高产量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选择2-3公顷的田地进行开挖,沿着田块内侧开挖一个环形沟,水雍菜种植前应施入适量有机肥与复合肥,施后深耕20-30厘米进行整地,充分耘耥耙平;沟内在使用前要适当清理淤泥,防止淤泥超过20厘米,种植前畦面保持3-5厘米的浅水层;

(2)在田埂四周采用一定规格的聚乙烯塑料薄膜作围栏,防止小龙虾逃出,底部埋入土中15厘米左右,顶端缝入尼龙绳拉直绷紧,防逃膜外侧用木桩固定,控制1.5-2米的间距;

(3)采购水雍菜种子4月份进行育苗,5月底移植,栽培在距堤岸水面30厘米处,种植穴深25-30cm,每亩重质量100-120千克,用有机肥混合土壤压实种植穴,浇足水,整理蕹菜苗藤条,使头部伸向水面,以利于尽早形成水面漂浮植被群落,供小龙虾遮蔽及取食;同时4月下旬放虾苗,控制虾苗的规格以及放养密度;

(4)虾苗放养后每隔20天左右利用撒泼生石灰的方式进行水体消毒,使用em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根据虾的存田量、天气、水质等灵活掌握投喂量,每天投喂1-2次,以傍晚投喂为主,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70%左右;同时采用间收模式每间隔一定时间采收水蕹菜嫩枝叶;小龙虾经过约2个月的饲养即可达到上市规格,即可采用虾笼、地笼等工具进行捕捞。

一种水雍菜与小龙虾共生且提高产量的养殖方法,步骤(1)所述的环形沟,具体的深为0.8-1米,宽3-4米。

一种水雍菜与小龙虾共生且提高产量的养殖方法,步骤(1)所述的有机肥为腐熟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用量为23-45吨/公顷;所述的复合肥的用量为400-500千克/公顷。

一种水雍菜与小龙虾共生且提高产量的养殖方法,步骤(2)所述的一定规格的聚乙烯塑料薄膜,是指采用厚0.2mm,宽60㎝的聚乙烯塑料薄膜。

一种水雍菜与小龙虾共生且提高产量的养殖方法,步骤(3)所述的控制虾苗的规格以及放养密度,是指选择平均体长3.5-4厘米规格的虾苗,放养密度为每亩5000尾左右。

一种水雍菜与小龙虾共生且提高产量的养殖方法,步骤(4)所述的根据虾的存田量、天气、水质等灵活掌握投喂量,具体的投喂的饵料为商品虾饲料55%、鱼糜20%、玉米粉24%,黏合剂1%进行混合造粒得到的产物。

一种水雍菜与小龙虾共生且提高产量的养殖方法,步骤(4)所述的采用间收模式每间隔一定时间采收水蕹菜嫩枝叶,具体采收时间为6月份分3次采收,7月份及8月份则分6次采收。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采用小龙虾的养殖过程中与水生植物水雍菜进行共生,在水田周围利用聚乙烯薄膜作为围栏,防止小龙虾四处逃窜,养殖过程中有计划的水田中种植合适的水雍菜,提高了水面的覆盖总面积,不仅可以为小龙虾提供遮阴场所,而且通过植物蒸腾作用,降低了局部水体温度,更加适宜小龙虾的生长,同时水雍菜的茎蔓缠绕,能够防止水田的堤埂坍塌,而且水雍菜能够吸收水中的n、p作为自身生长的养料,转化水体中由虾类排泄排遗和残饵等所产生的污染物质,起到净化水体的效果,进一步又能提高虾苗的存活率,起到一个良性循环效果。本发明的水雍菜还采用间歇性采收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小龙虾的成活率高,品质高,提高了农户养殖的信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水雍菜与小龙虾共生且提高产量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选择2公顷的田地进行开挖,沿着田块内侧开挖一个深为0.8米,宽3米的环形沟,水雍菜种植前应施入腐熟的畜禽粪便与复合肥,分别按照每公顷25吨与400千克的用量进行施肥,施后深耕20厘米进行整地,充分耘耥耙平;沟内在使用前要适当清理淤泥,防止淤泥超过20厘米,种植前畦面保持3厘米的浅水层;

(2)在田埂四周采用厚0.2mm,宽60㎝的聚乙烯塑料薄膜作围栏,防止小龙虾逃出,底部埋入土中15厘米左右,顶端缝入尼龙绳拉直绷紧,防逃膜外侧用木桩固定,控制1.5米的间距;

(3)采购水雍菜种子4月份进行育苗,5月底移植,栽培在距堤岸水面30厘米处,种植穴深25cm,每亩重质量100千克,用有机肥混合土壤压实种植穴,浇足水,整理蕹菜苗藤条,使头部伸向水面,以利于尽早形成水面漂浮植被群落,供小龙虾遮蔽及取食;同时4月下旬放虾苗,选择平均体长3.5厘米规格的虾苗,放养密度为每亩5000尾左右;

(4)虾苗放养后每隔20天左右利用撒泼生石灰的方式进行水体消毒,使用em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根据虾的存田量、天气、水质等灵活掌握投喂量,投喂的饵料为商品虾饲料55%、鱼糜20%、玉米粉24%,黏合剂1%进行混合造粒得到的产物,每天投喂1次,以傍晚投喂为主,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70%左右;同时采用间收模式每间隔一定时间采收水蕹菜嫩枝叶,6月份分3次采收,7月份及8月份则分6次采收;小龙虾经过约2个月的饲养即可达到上市规格,即可采用虾笼、地笼等工具进行捕捞。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雍菜与小龙虾共生且提高产量的养殖方法,采用小龙虾的养殖过程中与水生植物水雍菜进行共生,养殖过程中有计划的水田中种植合适的水雍菜,提高了水面的覆盖总面积,不仅可以为小龙虾提供遮阴场所,而且通过植物蒸腾作用,降低了局部水体温度,更加适宜小龙虾的生长,同时水雍菜的茎蔓缠绕,能够防止水田的堤埂坍塌,而且水雍菜能够吸收水中的N、P作为自身生长的养料,转化水体中由虾类排泄排遗和残饵等所产生的污染物质,起到净化水体的效果,进一步又能提高虾苗的存活率,起到一个良性循环效果。本发明的水雍菜还采用间歇性采收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小龙虾的成活率高,品质高,提高了农户养殖的信心。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岳西县悠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09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