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氧化电解水在防治黄瓜白粉病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9750发布日期:2018-10-26 17:24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保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酸性氧化电解水在防治黄瓜白粉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黄瓜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单丝壳属真菌侵染引起的黄瓜重要病害之一,尤其在大棚生产中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随着黄瓜保护地栽培的发展,白粉病的危害也日趋严重。目前生产上主要使用多菌灵、速保利、腈菌唑等化学农药防治,其在保证黄瓜产量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致使白粉病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和抗性,导致白粉病菌多元化,生产中必须不断提高农药的使用浓度或者研发新型的农药进行防治,而农药存在带毒、高残留等缺点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电解水是指水在特殊的发生装置中进行电化学处理,使水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值)等指标发生改变而产生的具有特殊功能的酸性离子水和碱性离子水的总称,也可称为电生功能水或离子活化水。电解水的功能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日本,现今已在医疗、食品加工、养殖,以及园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农业上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于杀菌消毒、病害防治及对植物育种生长的影响等方面。日本已将酸性离子水应用于杀菌为目的的减农药无农药栽培以及种子的消毒清洗等领域;国内也有一些电功能水对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研究。目前也有少量酸性电解水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报道,魏肖鹏、肖卫华分别使用ph值为2.6、ph值为2.5的酸性电解水防治黄瓜白粉病,发现电解水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要求处理时间长,操作频繁,难以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这可能与未找到酸性电解水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适宜ph值有关。专利名称为一种利用适宜ph值的酸性电解水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510559267.9公开了酸性电解水防治黄瓜白粉病适宜ph值为2.0,但是未提供具体的应用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酸性氧化电解水在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应用。本发明以酸性氧化电解水作为杀菌液,取代常用农药,应用于黄瓜白粉病的防治,并筛选处适宜ph值,同时探索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周期和需注意事项,从而进一步探究其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及对黄瓜产量的影响。拓展酸性氧化电解水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探索其对作物病害的预防作用,为防治领域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酸性氧化电解水在防治黄瓜白粉病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酸性氧化电解水在防治黄瓜白粉病中的应用,将酸性氧化电解水作为杀菌液在防治黄瓜白粉病中的应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酸性氧化电解水的ph值为2.0-3.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酸性氧化电解水的ph值为2.8。

上述技术方案中,酸性氧化电解水作为杀菌液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具体方法为:

步骤一、向电解水生成器的电解槽中加入氯化钾和水,经过电解得到ph值为2.0~3.0的酸性氧化电解水;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酸性氧化电解水装入清洗干净的喷雾器,对黄瓜进行叶面喷洒,使叶面正反均湿润;

其中,酸性电解水在防治黄瓜白粉病时,施用时间为:晴天早晚或阴天全天喷洒,不可在晴天中午高温时段或雨天喷洒。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二中叶面每隔5-7天喷一次,共施药3次,每次喷药保证全株喷匀喷透。

上述技术方案中,喷洒时期为黄瓜开花前至盛采期。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酸性氧化电解水的施用量为45~60kg每亩黄瓜。

本发明中,步骤一中氯化钾中的钾元素,可作为叶面微肥喷洒为黄瓜补充钾元素,提高作物产量及改善作物产品品质。

本发明中,所述酸性氧化电解水在制备后立即使用或避光保存72小时内使用,使用前采用rc-3f型有效氯检测仪测定酸性氧化电解水的有效氯的含量、试纸测ph值、brp-200a氧化还原电位计测氧化还原电位,避免酸性氧化电解水在长时间存放后有效成分含量发生改变。

酸性氧化电解水的低ph值(2.0-3.0)不仅能够抑制细菌生长,并且能够协助次氯酸通过细胞膜直达细菌体内,另一方面酸性氧化电解水中的次氯酸能够穿透并破坏细胞膜,诱导微生物体内生成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进一步破坏细胞核遗传物质、细胞代谢酶类及蛋白质的大分子结构;酸性氧化电解水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1100mv),在改变微生物细胞膜电位的同时,可直接氧化细胞膜上大分子化合物的巯基,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强,从而破坏细胞内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致使细胞内容物溢出、细胞溶解,从而达到杀灭病菌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和农药防治相比,采用酸性氧化电解水没有农药的面源污染,黄瓜无农药残留,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好,且无药害产生;氧化电解水最终被还原为普通水,对环境安全,不会出现农药施用后的生态迁移与微生物耐药性的发生;成本较低,易于推广。

2、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好的酸性氧化电解水的ph为2.8,防治效果66.21%,优于ph为2.0酸性氧化电解水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酸性氧化电解水在防治黄瓜白粉病中的应用,将酸性氧化电解水作为杀菌液在防治黄瓜白粉病中的应用。

酸性氧化电解水作为杀菌液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具体方法为:

步骤一、向电解水生成器的电解槽中加入氯化钾和水,经过电解得到ph值为2.0-3.0的酸性氧化电解水;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酸性氧化电解水装入清洗干净的喷雾器,对黄瓜进行叶面喷洒,使叶面正反均湿润;

其中,酸性电解水在防治黄瓜白粉病时,施用时间为:晴天早晚或阴天全天喷洒,不可在晴天中午高温时段或雨天喷洒。

优选的,所述酸性氧化电解水的ph值为2.8。

本发明中,步骤二中叶面每隔5-7天喷一次,共施药3次,每次喷药保证全株喷匀喷透。

本发明中,喷洒时期为黄瓜开花前至盛采期。

本发明中,所述酸性氧化电解水的施用量为45~60kg每亩黄瓜。

本发明中,酸性氧化电解水在制备后立即使用或避光保存72小时内使用,使用前采用rc-3f型有效氯检测仪测定酸性氧化电解水的有效氯的含量、试纸测ph值、brp-200a氧化还原电位计测氧化还原电位,避免酸性氧化电解水在长时间存放后有效成分含量发生改变。

实施例1

酸性氧化电解水在黄瓜白粉病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1、实验对象:黄瓜白粉病;

作物:黄瓜(品种:津冬656);

2、环境条件:试验地设在潍坊科技学院育种基地黄瓜大棚,黄瓜株距35cm,行距70cm。试验期间为黄瓜生育期至盛果期。试验地土壤肥力、栽培及施肥管理水平一致,且与当地大面积瓜果、蔬菜生产实际相符。

3、试剂:

试验药剂:酸性氧化电解水,由武汉珞格普润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普润思”牌酸性氧化电解水生产器制得,现配现用。制得的ph2.8±0.1和ph2.0±0.1的酸性氧化电解水,有效氯含量均为50-70mg/l,氧化还原电位(orp)均大于+1100mv。具体制备方法为:向电解水生成器的电解槽中加入纯净水,并通过氯化盐添加装置加入氯化钾形成饱和氯化钾溶液,通过补充纯净水来微调溶液中氯化钾的比例,制得的所需ph值的酸性氧化电解水;

对照药剂(白粉病):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智局),登记证号:pd20120362,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

4、喷施方法

1)喷雾器械为3wbd-20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工作压力0.15-0.4mpa,容量为20升。常规喷雾,先喷清水,再喷不同ph值酸性氧化电解水,最后喷对照药剂,所有叶片均匀着药、滴水为止,每亩用水45-60l。

2)施药时间和次数:2017年10月11日开始进行白粉病喷药预防,每隔7d喷1次,共施药3次。

药剂用量,如表1所示。

3)喷施方法:在晴天早晚或阴天天气,用清洗干净的喷雾器先在清水对照小区均匀喷施45kg/亩清水;然后按试验设计先喷施不同ph值酸性氧化电解水处理区,再喷施清水稀释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处理区,最后喷施清水对照处理区。每次使用酸性氧化电解水前用试纸测试ph值,并记录。

4)施药区域:试验共设4个处理,如表1所示,分别为ph2.8酸性氧化电解水、ph2.0酸性氧化电解水、90g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5kg清水和45kg清水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2个小区块,每小区块为10m2;两小区之间留有隔离带,小区的形状为长方形,试验小区块随机排列。

表1供试药剂试验处理表

5、调查时间和次数:白粉病在喷药预防一周后对照处理开始发病,进行药效调查。第一次药后7天、第二次药后7天和第三次药后7天各调查一次药效,共调查3次。

6、调查方法: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2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并做标记,记录调查的叶片数、病叶数及发病级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并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显著性测定。

调查每株的全部叶片,采用0、1、3、5、7、9级的分级标准进行调查,并计算第一次药后7天、第二次药后7天和第三次药后7天的平均病情指数和平均防治效果,见表2。

分级标准如下:0级,叶片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4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0%以上。

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喷施前、喷施后各处理区病情指数,计算各处理区的防治效果。用邓肯式新复极差法进行显著性测定。

药效计算方法:按下列公式计算防治效果:

注:ai——i级病叶数

i——相对级数值(i=0,1,3,5,7,9)

m——调查总叶数

n——最高病级数

注:ck——喷施后清水对照区病情指数

pt——喷施后处理区病情指数

表2不同杀菌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

用dps系统将防效数据反正弦平方根转换后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显著性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在第一次药后7天、第二次药后7天和第三次药后7天,ph2.8酸性氧化电解水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高于ph2.0酸性氧化电解水,说明酸性氧化电解水的ph为2.8时,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好。

ph2.8酸性氧化电解水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第一次药后7天,防效为59.50%,略高于对照药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但差异不显著。第二次药后7天,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效为67.79%;第三次药后7天,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效为65.86%,能够很好的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和对照药剂防效均无明显差异。相较于清水对照组,酸性氧化电解水处理组延迟白粉病发病期,使发病期延迟到盛采期后,提高了黄瓜的产量,且瓜果形状均匀、商品率高。

试验期间,酸性氧化电解水最终被还原为普通水,对黄瓜安全,并且无药害产生。

实施例2

类似于实施例1,将本发明中所述的酸性氧化电解水作为杀菌液应用在蔷薇、西葫芦白粉病防治中,能够很好的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和对照药剂防效均无明显差异。

经实验证明,和农药防治相比,本发明所述的酸性氧化电解水在防治植物白粉病,特别是黄瓜、蔷薇和西葫芦白粉病上,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采用酸性氧化电解水没有农药的面源污染,无农药残留,且作物无药害产生;酸性氧化电解水最终被还原为普通水,对环境安全,不会出现农药施用后的生态迁移与微生物耐药性的发生;成本较低,易于推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