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大豆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39685发布日期:2018-11-24 10:22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大豆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大豆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豆油料作物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商品粮油基地,在国家粮油安全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豆富含蛋白质和油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基本消费方式是食用(做豆制品等)和榨油(生产豆油和豆粕,豆粕是畜牧业的主要原料)。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膳食结构逐步趋向高蛋白化,大豆消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保持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转基因大豆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在一定阶段内将互相竞争、长期共存。非转基因和高蛋白双重特性是中国大豆的独有优势,而亚洲人的饮食习惯倾向于豆制品。因此,国内国际的市场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发挥国产大豆非转基因与高蛋白质优势,实施积极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采取产品差异化策略,加大国产大豆种植的推广力度,对发展特色专用大豆生产,提升农民种植传统大豆的积极性和效益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为了研究和推广大豆高产技术,将玉米种植区域推进到北纬48°以北的大豆生产带,导致农业风险增加。为规避风险,获得粮豆双丰收,建立以大豆为核心的科学轮作制度,即推行玉米-麦(薯)-豆轮作制。通过实施轮作体系,巩固中国东北大豆主产区的地位,减少残留农药污染,降低农业风险,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南麓,是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的黑土带上,属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气温年、月差较大,无霜期短,春季干旱、风大、升温快,秋季降温剧烈,夏季短促,冬季漫长寒冷,日照丰富,雨热同季。年均降水量450mm~500mm,无霜期90d~130d,≥10℃年积温1900℃~2350℃。

目前,制约东北、蒙古等干旱地区的大豆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一、产量低、种植效益偏差,尤其是和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相比效益偏低;二、适合该区域栽培的优质大豆新品种较少,很多主栽品种已种植多年,出现退化现象;三、阶段性干旱、低温等发生频繁。

近几年,中国东北地区重点示范推广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大垄双行密植超高产栽培为代表的新技术。然而,基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等旱区大豆种植区的上述气候等诸多条件所限,仅靠传统的水肥调控是难以实现大豆产量的显著提高,无法实现人们所要求的产量高、品质优的商品油料大豆的愿望。

常规的大豆栽培技术以垄三栽培为主,其垄距为650mm左右,两边苗带的间距约为230mm,相邻苗带间距为110mm左右,单行播种米间落粒以13粒左右为佳,保苗28万株/公顷~32万株/公顷。垄上进行双行苗带精量点播,种下后侧深施肥,在八九十年代被黑龙江省研究推广,目前也在大豆主产区大规模应用。但是这种常规的垄三栽培模式产量无法进一步提升,生产成本高,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大豆栽培方法产量无法显著提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大豆栽培方法,在保证大豆质量的情况下显著增加产量,使大豆早熟全熟,便于机械化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大豆栽培方法,包括整地施肥、播前起垄、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

所述播前起垄中,垄体为梯形,所述垄体高度为180mm~200mm、垄底宽度为1000mm~1300mm、垄顶宽度为600mm~750mm,相邻两个垄体的垄顶间距为400mm~500mm;

所述播种时,在垄顶等间距播种三行苗带,三行苗带中外侧苗带距垄顶边缘75mm~85mm;

所述苗带间设置滴灌装置,自播种时起进行滴灌;

所述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管理、杂草防除、病虫害防治以及放寒增温;

所述施肥管理包括在苗期至开花期追施尿素和芸苔素内酯,在结荚期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优选的,相邻两个苗带的带间距为240mm~250mm。

优选的,所述播种时,播种密度为42万株/公顷~45万株/公顷。

优选的,所述播种时,播种后施入氮磷钾复合肥,所述氮磷钾复合肥施肥量为10kg/亩~20kg/亩。

优选的,所述滴灌装置的滴头出水量为1.3l/h~1.8l/h,相邻滴头距离300mm~400mm,滴灌装置的工作压力为0.08mpa~0.12mpa。

优选的,所述施肥管理中,苗期至开花期追施尿素4kg/公顷~8kg/公顷、芸苔素内酯40g/公顷~60g/公顷;在结荚期叶面喷施尿素7kg/公顷~8kg/公顷、磷酸二氢钾2kg/公顷~4kg/公顷。

优选的,通过中耕进行放寒增温,所述中耕深度为250mm~300mm。

优选的,所述整地施肥为:施入基肥后进行翻耕,所述翻耕的深度为250mm~300mm;

所述基肥包括腐熟有机肥60000kg/公顷~75000kg/公顷、硫酸钾或氯化钾75kg/公顷~150kg/公顷、磷酸二铵300kg/公顷~450kg/公顷以及尿素75kg/公顷~150kg/公顷。

优选的,所述种子处理为:将种子用35%的多福种衣剂处理,所述种子为净度99%以上、发芽率98%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2%的大豆种子。

优选的,所述大豆品种选自蒙豆30、蒙豆13、中黄901或登科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大豆栽培方法,包括整地施肥、播前起垄、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本发明在播前起垄时构建了高台大垄,即垄体的高度、宽度等均大于传统的垄三栽培垄体,结合播种时的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时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其他步骤的配合,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控制大豆生长发育时期,能够使大豆产量提高15%以上,封垄时间提早3d~4d,适宜大规模机械化操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在播前起垄时构建的垄体为梯形,垄体高度为180mm~200mm、垄底宽度为1000mm~1300mm、垄顶宽度为600mm~750mm,相邻两个垄体的垄顶间距为400mm~500mm。由于垄体相对于传统垄三栽培的垄体更高、更宽,具有增温快、播种整齐度高的优点,在本发明所述的垄体上播种结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能够影响大豆生理时期,使大豆种子出苗时间提前2d~3d,封垄时间提前3d~4d,能够延长大豆的生长期、缩短发芽期,使大豆生长期、出枝、开花、结荚期以及成熟期集中,增加大豆结荚数量,有利于机械化收获,促进大豆早熟,有效抢夺农时。

本发明在播种时,在垄顶播种三行苗带,相邻两个苗带间的间距相等,三行苗带中与垄顶边缘相邻的苗带距垄顶边缘75mm~85mm;所述苗带间设置滴灌装置,自播种时起进行滴灌。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垄三栽培中垄上双行播种方式增加了种植密度,在垄上设置三行苗带,可达到42万株/公顷~45万株/公顷,使大豆种植密度相对增加了15%~20%(传统垄三栽培的保苗密度在30万株/公顷左右)。本发明适当提高大豆播种密度,能够有效地利用干旱地区特殊的地温和光照情况,在保证大豆质量的情况下有效提升大豆产量。

本发明采用相对于常规垄体更高、更宽的垄体种植大豆,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减少人工成本,降低操作成本,相对于常规垄三栽培方法的作业成本可降低15%~20%,平均每公顷节本增效1260元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用于干旱地区的大豆栽培方法中的垄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干旱地区的大豆栽培方法,包括整地施肥、播前起垄、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

所述播前起垄中,垄体为梯形,所述垄体高度为180mm~200mm、垄底宽度为1000mm~1300mm、垄顶宽度为600mm~750mm,相邻两个垄体的垄顶间距为400mm~500mm;

所述播种时,在垄顶等间距播种三行苗带,三行苗带中外侧苗带距垄顶边缘75mm~85mm;

所述苗带间设置滴灌装置,自播种时起进行滴灌;

所述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管理、杂草防除、病虫害防治以及放寒增温;

所述施肥管理包括在苗期至开花期追施尿素和芸苔素内酯,在结荚期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在本发明中,所述干旱地区包括内蒙古、东北以及类似气候环境的地区。

本发明所述的大豆栽培方法包括整地施肥、播前起垄、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步骤。

在本发明中,所述大豆栽培的地块优选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该地块为轻度盐碱地亦可。选择集中地块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操作。

在本发明中,所述用于干旱地区的大豆栽培方法可以配合以大豆为核心的玉米-麦(薯)-豆等轮作方式中。

本发明所述的整地施肥中,施入基肥后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优选为250mm~300mm。在本发明中,所述翻耕后的土壤应达到地平、土碎、熵足、无残茬杂物以及上虚下实的标准。配合基肥进行翻耕主要作用是为大豆生长做准备。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在整地时施入的基肥是为了增加土壤肥力,为大豆生长发育提供营养。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基肥包括腐熟有机肥60000kg/公顷~75000kg/公顷、硫酸钾或氯化钾75kg/公顷~150kg/公顷、磷酸二铵300kg/公顷~450kg/公顷以及尿素75kg/公顷~150kg/公顷;更优选的包括,腐熟有机肥65000kg/公顷~70000kg/公顷、硫酸钾或氯化钾90kg/公顷~120kg/公顷、磷酸二铵350kg/公顷~400kg/公顷以及尿素80kg/公顷~100kg/公顷。

在本发明中,所述腐熟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本发明对于腐熟有机肥的来源无特殊限定,采用市售商品或自行制备的符合上述条件的腐熟有机肥即可。本发明优选的,为了降低种植成本,可选择农家粪便腐熟发酵制成的腐熟有机肥。

本发明对所述硫酸钾、氯化钾、磷酸二铵以及尿酸的来源无特殊限定,具体采用满足ny/t496和gb6274的规定的肥料即可。

本发明所述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的化肥,加入少量化肥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其速释效应提供能量,而腐熟有机肥则能够较长时间为大豆生长发育提供营养,促进土壤熟化、提高地温、消灭病虫杂草。

在本发明中,所述整地施肥步骤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采用秋季施有机肥、冬季汇地、早春顶凌耕耱的常规操作替代上述整地施肥步骤,取得相同的效果。

整地施肥后,本发明在播种前进行起垄,起垄的垄体为梯形,所述垄体结构如图1所示:垄体高度h为180mm~200mm,垄底宽度s为1000mm~1300mm,垄顶宽度l为600mm~750mm,相邻两个垄体的垄顶间距为400mm~500mm。本发明构建的垄体宽度、高度要大于常规垄三栽培方法,其增温速度更快,播种整齐度高,能够使大豆出苗时间提早2d~3d,从而延长大豆的生长期并缩短其发芽期。在本发明构建的垄体上种植大豆,利用增温不同以及光照强度的增加,使得大豆生长期、出枝、开花、结荚期以及成熟期更为集中,提高大豆的结荚数量,进而增加产量。

在本发明中,所述垄体的高度h优选为200mm;所述垄底宽度s优选为1100mm~1200mm;所述垄顶宽度l优选为650mm~700mm;所述相邻两个垄体的垄顶间距优选为450mm。

本发明对所述垄体的长度无特殊限定,根据种植地区的大小确定即可。

由于本发明构建的垄体更为高大,便于机械化操作,本发明优选的利用2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和配套的大型起垄机进行起垄,机械化操作有利于降低起垄成本。

本发明在大豆播种前,对大豆种子进行预处理,主要是对大豆种子的防病害处理。

本发明所述大豆栽培方法所采用的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0的规定。

本发明优选的选择净度99%以上、发芽率98%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2%的大豆种子,将选择的大豆种子用防病害的药物进行包衣或拌种,以防止大豆根腐病、蚜虫、蓟马、潜根蝇以及其他根部病害。本发明优选的,防治根腐病、蓟马、蚜虫时,可选用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与大豆种子进行拌种;更优选的,所述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与种子的药种比为1:50~70,进一步优选为1:60。本发明优选的,防治根腐病时,可选用62.5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与大豆种子进行拌种或包衣;更优选的,所述62.5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与大豆种子的药种比为1:250~333,进一步优选为1:280~300。

完成大豆种子处理后,本发明将处理的大豆种子播种在垄顶,每个垄顶播种三行苗带,相邻两个苗带间的间距相等,三行苗带中与垄顶边缘相邻的苗带距垄顶边缘75mm~85mm。

在本发明中,所述垄顶播种的三行苗带中,相邻两个苗带的间距l1优选为240mm~250mm,更优选为245mm;所述三行苗带中与垄顶边缘相邻的苗带距垄顶边缘75mm~85mm;更优选为80mm。在本发明中,所述相邻两个垄体的相邻两个苗带间距优选为600mm~620mm。

本发明采用垄顶播种三行苗带的方式增加大豆种植密度,使大豆密度为42万株/公顷~45万株/公顷。本发明通过合理密植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配合本发明构建的更为高、宽的大垄,可以有效地利用地温和光照,使得种植密度增加后不会影响大豆品质,在确保大豆品质的基础上显著增加大豆产量。

在本发明中,所述大豆种子的播种时机优选为50mm~100mm土层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8℃~10℃时进行播种,一般在干旱地区的5月中上旬。本发明优选的,当所述大豆种子品种为晚熟品种时,应适当早播;当本发明所述大豆种子品种为早熟品种时,应适当晚播,以避免霜冻危害。具体的播种时间根据大豆品种的生长期和种植地区无霜期长短确定。

在本发明中,所述大豆种子的播种方式优选为穴播。在本发明中,所述大豆种子的播种深度优选为30mm~50mm,更优选为40mm。具体的播种深度根据气候、土壤条件确定,以保证播种时落籽均匀、覆盖严密。

在本发明中,所述大豆种子的播种量优选为105kg/公顷~150kg/公顷,更优选为110kg/公顷~130kg/公顷。本发明在播种时,优选的控制米间落粒13粒~16粒;更优选为14粒~15粒。

本发明在播种同时施入氮磷钾复合肥,所述氮磷钾复合肥通过侧位深施方式施入。在本发明中,所述氮磷钾复合肥优选为缓释性复合肥。在本发明中,所述氮磷钾复合肥中的n、p2o5和k2o的质量比优选为20~22:13:12。在本发明中,所述氮磷钾复合肥的施肥量优选为10kg/亩~20kg/亩,更优选为15kg/亩。在本发明中,要求侧位深施时,肥料施用在种子侧下方50mm~60mm处;正位分层深施时,肥料施用在种子正下方50mm以下,要求深浅一致。具体的肥料施用方式可参照ny/t496的要求。

本发明在播种的苗带间还设置有滴灌装置,自播种时起进行滴灌。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滴灌装置在播种的同时一同铺设。本发明优选的采用可一次性完成铺设滴灌管道、施肥、播种和覆土作业的豆类精量播种机,所述豆类精量播种机的质量与安全使用参照nt/t1143和gb16151.9的规定。

在本发明中,所述滴灌装置优选为滴头内镶式滴灌带。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滴灌装置的滴头出水量优选为1.3l/h~1.8l/h,更优选为1.4l/h~1.6l/h;所述滴头距离优选为300mm~400mm,更优选为340mm~380mm;所述滴灌装置的工作压力优选为0.08mpa~0.12mpa,更优选为0.1mpa。本发明对大豆苗带进行全程滴灌,有利于增加大豆产量,并降低用水量,节约成本。

本发明所述的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管理、杂草防除、病虫害防治以及放寒增温,这四种处理相互之间并无先后顺序限制。

所述施肥管理优选的包括苗期至开花期追肥和结荚期追肥。

本发明优选的,在苗期至开花期对大豆追施尿素和芸苔素内酯;更优选的追施尿素的量为4kg/公顷~8kg/公顷,追施芸苔素内酯的量为40g/公顷~60g/公顷;最优选的追施尿素6kg/公顷,追施芸苔素内酯45kg/公顷。

在本发明中,所述苗期至开花期的追肥次数优选为1次~2次。

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本发明在苗期至开花期时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为了配合本发明所述的垄体对大豆生长发育周期和生长状况进行控制,能够有效增加大豆细胞的耐渗透压能力、增强抗胁迫能力、提高大豆叶片抗旱能力并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配合密植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并确保大豆产量稳定在2250kg/公顷以上,相对于常规大豆栽培方式增加300kg以上,增产率15%以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结荚期优选的叶面喷施尿素进行追肥;更优选的,所述尿素施用量为7kg/公顷~8kg/公顷、磷酸二氢钾施用量2kg/公顷~4kg/公顷;最优选为尿素施用量为7.5kg/公顷、磷酸二氢钾施用量3kg/公顷。

本发明所述杂草防除包括机械除草、土壤封闭除草和苗后茎叶除草。本发明对于杂草防除无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熟知的方式即可,优选的可以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杂草防除:

在本发明中,所述机械除草优选的与播种连续作业,防止松土时土壤跑墒。所述机械除草时优选的,50mm耕层中壤土容重不大于1.2g/cm3,黏土容重不大于1.4g/cm3,0mm~100mm耕层中的土壤相对含水率应不小于10%。

在本发明中,所述机械除草优选的采用除草机进行,提高机械作业率,降低作业成本。

在本发明中,所述土壤封闭除草是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一年生阔叶杂草等。本发明优选的,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时采用50%乙草胺乳油;更优选的,所述50%乙草胺乳油的用量为1500ml/公顷~2100ml/公顷。本发明优选的,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时采用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更优选的,所述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的用量为900g/公顷~1050g/公顷。

在本发明中,所述苗后茎叶处理是在大豆出苗后1片~2片复叶期进行的茎叶除草处理,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一年生阔叶杂草等。本发明优选的,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时采用10.8%精喹禾灵水乳剂;更优选的,所述10.8%精喹禾灵水乳剂的用量为450ml/公顷~675ml/公顷。本发明优选的,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时选用25%氟磺胺草醚水剂;更优选的,所述25%氟磺胺草醚水剂的用量为1200ml/公顷~1500ml/公顷。

在本发明中,所述病虫害防治主要包括大豆生长期的防治。本发明对大豆的病虫害防治方式无特殊限定,采用常规方法即可,优选的可以按照下述方式进行:

在本发明中,所述大豆生长期的防治包括防治锈病、叶斑病、蚜虫和食心虫。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防治锈病时采用250g/l嘧菌酯悬浮剂;更优选的,所述250g/l嘧菌酯悬浮剂用量为600ml/公顷~900ml/公顷。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防治叶斑病时采用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更优选的,所述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的用量为450ml/公顷~600ml/公顷。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防治蚜虫和食心虫时可选用21.5%氯氰·氧乐果乳油;更优选的,21.5%氯氰·氧乐果乳油的用量为900ml/公顷~1350ml/公顷。

在本发明中,所述放寒增温是指通过苗带间的表土进行中耕实现放寒增温、蓄水提墒,以促进土壤养分释放,为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进一步提升大豆产量。

在本发明中,通过中耕进行放寒增温,所述中耕优选的在苗期进行。在本发明中,所述中耕次数优选为2次,第一次为苗期中耕起到深松放寒增温作用,第二次在分枝期以后花期之前进行中耕培土,此次作业尽量深起垄多培土,要在封垄前完成。在本发明中,所述中耕的深度优选为250mm~300mm,更优选为270mm~270mm。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遍中耕时优选的配套深松铲进行垄体间隔深松,从而进一步提升放寒增温的效果,促进养分交换。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对垄体间隔的深松是指松土深度不低于200mm,优选的在200mm~300mm处。

当大豆植株的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粒含水量降低至17%以下时即可收获,大豆收获质量应符合ny/t738的要求。

本发明所述栽培方法构建的垄体更适宜机械收割,采用联合收获机收获效率更高,节约作业成本。

在本发明中,所述适宜干旱地区的大豆栽培方法的大豆品种包括但不限于蒙豆30、蒙豆13、中黄901和登科8,本发明对此无特殊限定,采用适宜干旱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即可。

本发明所述的大豆栽培方法在常规栽培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手段,结合垄体构建、栽培方式的调整,能够有效的协同大豆营养与生殖生长关系,使大豆的生长发育时期朝着预期方向和程度发生变化,有效地加速了大豆生长。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本次试验的大豆品种为蒙豆30,试验地区为内蒙古阿荣旗新发乡长发村试验基地。

1、地块选择:

内蒙古阿荣旗新发乡长发村试验基地为黑土,实验面积为2000亩。本试验地为整村流转地块、集中连片地块。该试验土地的前茬为玉米。

2、整地及施肥:

春季时施入腐熟的牛粪(有机质含量40%,水分含量≤30%,氮磷钾总养分含量4.5%左右)70,000kg/hm2、磷酸二铵350.0kg/hm2、尿素100kg/hm2、氯化钾100kg/hm2。施入基肥后进行整地翻耕,翻耕深度为280mm。耕松土壤后,耙耱平整,耕层土壤应达到地平、土碎、墒足、无残茬杂物、上虚下实的标准。

3、播前整地起垄

有深松基础的地块,用120马力以上拖拉机和配套的大型重耙和灭茬机进行作业,秋收后进行重耙或旋耕灭茬起垄;没有深松基础的地块,用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和配套的大型深松犁或深翻联合整地机,在对秸秆二次粉碎的基础上进行深松或深翻联合整地,深度不小于300mm,每2年~3年进行一次。整地一般选用格兰360联合整地机、进口格兰或雷肯深松(或深翻)整地机。

利用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和配套的大型起垄机起垄作业,起垄垄体高度为180mm,垄底宽度1100mm,顶部宽度650mm。两个垄体的垄顶间距450mm,三苗带均为等间距播种。

4、种籽选择及处理:

a.种籽处理:选用正规生产的、成熟度好、发芽势强、发芽率高、无病虫侵害的种子。种子净度要达到99%以上,发芽率在98%以上,含水量不得高于12%。每亩地大豆种子用35%多克福种衣剂60g拌种,防治大豆潜根蝇及根部病害。

b.滴灌带选择:选择滴头内镶式滴灌带,滴头出水量1.5l/h,滴头距离350mm,工作压力为0.1mpa,滴灌带质量应符合qb/t2517的规定。

5、播种:

选择可一次完成铺滴灌管、施种肥、播种和覆土作业的豆类精量播种(穴播)机。播种机(穴播)要按各项技术指标调试到位,要安装好铺设滴灌管装置,达到安全使用状态。播种机(穴播)质量与安全使用参照ny/t1143与gb16151.9的规定执行。

a.适时播种:蒙豆30选在5月3日至5月8日播种(10cm土层地温稳定通过10度)。

b.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因气候、土壤条件而定,播种深度应控制在40mm为宜。落籽均匀,覆盖严密。

c.播种方式:合理密植,采用垄上三苗带,相邻两苗带间距240mm种植模式,密度42万株/hm2~45万株/hm2。滴灌管(带)铺设在行间;

d.适量播种:精量播种量为播量120kg/hm2

e.施基肥:基肥选用颗粒状复合肥或缓释肥,n、p2o5、k2o的比例为22:13:12,施肥量200kg/hm2。基肥随播种施入。施肥方式分侧位分层深施和正位分层深施两种,侧位深施肥料施在种子侧下方50mm~60mm处,正位深施施在种子正下方50mm以下,要求深浅一致,肥料使用可参照ny/t496的要求执行。

6、田间管理:

a.追肥

在苗期至开花期,每公顷用尿素6kg+碧护45g。在结荚期,每公顷用尿素7.5kg+磷酸二氢钾3.0kg,叶面喷施。肥料使用可参照ny/t496的要求执行。

b.杂草防除

b.1机械除草

田间杂草较多时,机械除草与播种连续作业,严防松土后土壤跑墒;机械除草时,50mm耕层中壤土容重不大于1.2g/cm3,粘土容重不大于1.4g/cm3,0mm~100mm耕层中的土壤相对含水率应不小于10%。

b.2土壤封闭除草

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选用50%乙草胺乳油,制剂用药量1500ml/hm2~2100ml/hm2;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选用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制剂用药量900g/hm2~1050g/hm2进行土壤喷雾施药。药剂的使用方法与安全可参照gb/t8321与gb4285的规定执行。

b.3苗后茎叶处理

在大豆出苗后1片~2片复叶期,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选用10.8%精喹禾灵水乳剂,制剂用药量450ml/hm2~675ml/hm2兑水茎叶喷雾;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可选用25%氟磺胺草醚水剂,制剂用药量1200ml/hm2~1500ml/hm2兑水茎叶喷雾。药剂的使用方法与安全可参照gb/t8321与gb4285的规定执行。

c.病虫害防治

在大豆生长期,防治锈病,选用250g/l嘧菌酯悬浮剂,制剂用药量600ml/hm2~900ml/hm2;防治叶斑病,选用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制剂用药量450ml/hm2~600ml/hm2;防治蚜虫、食心虫,选用21.5%氯氰·氧乐果乳油,制剂用药量900ml/hm2~1350ml/hm2喷雾。药剂的使用方法与安全可参照gb/t8321与gb4285的规定执行。

d.放寒增温。利用120马力以上拖拉机和相配套的大型中耕机进行中耕(第一遍中耕配套深松铲进行垄体间隔深松),中耕深度250mm~300mm,达到放寒增温、蓄水提墒,促进土壤养分释放的目的,为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7、适时收获

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粒含水量降至17%以下时进行。收获质量应符合ny/t738的要求,麦豆联合收获机运行安全应符合gb16151.12的要求。

对比例1

采用传统的垄三栽培技术在内蒙古阿荣旗新发乡长发村试验基地种植蒙豆30,具体栽培方式包括:垄距65cm、垄上双行精量点播、苗带间距12~13cm,苗带间施肥,施肥方式为种下侧深施肥。

按照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方法在2016~2017年进行两次试验,取两年的数据平均值,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1的大豆产量、产品质量、作业成本等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采用本发明所述大豆栽培方法与传统种植技术效益的比较

备注:1.投入成本含土地折租成本(200元/亩),大豆价格3.50元/kg,百粒重参照内蒙古阿荣

旗地区常年百粒重计算。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大豆栽培方法适宜在干旱地区进行大豆种植,比如中国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阿荣旗、扎兰屯市、鄂伦春旗和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以及兴安盟集中连片、规模生产的大豆产区。本发明提供的大豆栽培方法产量稳定、相对于常规技术增产15%以上,封垄时间提早3d~4d,更适宜机械化操作以降低作业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