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切种式开式双行横向智能甘蔗种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1575发布日期:2018-11-14 00:1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切种式开式双行横向智能甘蔗种植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切种式开式双行横向智能甘蔗种植机。

背景技术

甘蔗是我国重要的食糖作物为主要制糖原料,甘蔗的种植方式多数为机械式人工现切种植。但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对开弯曲的蔗种不易喂入,而我国主要蔗区因风害严重,甘蔗多数为弯曲;若以蔗梢为蔗种,蔗种短且工效低,影响使用效果;伤芽率高,由于切割是随意的,不可避免地会切伤蔗种;工人喂入甘蔗的速度不均,容易造成漏播或播种过多的现象,甘蔗种植不均匀,种植效率低,因而很难推广应用。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农垦系统开始引进国外成套甘蔗生产机械(主要是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由于国外的甘蔗种植机械对于我国目前相对粗放的环境条件和现状存在着以下共同的问题:机型大,地轮承受压力较大,作业时容易深陷泥土中,从而使甘蔗种植机无法正常工作;国外的甘蔗种植机均属牵引式,转弯半径大(6m以上),田间地头需要人工配合种植的面积较多;漏播率和伤芽率高。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甘蔗种植机的种植方式为纵向种植,甘蔗通风性不好,漏播率和伤芽率高,不符合农艺需求;且现有的甘蔗种植机为单行种植,无法同时多行种植,从而导致甘蔗的种植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大面积甘蔗种植作业的需求。为了满足农艺需求,结合甘蔗良种良法的种植,需要设计出种植方式为横向种植的甘蔗种植机。而研制出适用于横向甘蔗种植,实现均匀布种,避免多种漏种,是该领域的一个技术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切种式开式双行横向智能甘蔗种植机,从而克服现有的甘蔗种植机的转弯半径大、地轮易深陷、种植效率低和无法满足大面积甘蔗种植作业的需求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切种式开式双行横向智能甘蔗种植机,包括:行走机构,其包括机架、地轮和调深辅助轮组,所述调深辅助轮组位于所述地轮的后方,且所述调深辅助轮组包括支撑杆、辅助轮支架和辅助轮,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辅助轮通过所述辅助轮支架以能够调节高度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以及至少一个种植装置,每个该种植装置安装于所述行走机构上,每个该种植装置包括开沟机构、施肥机构、播种器、覆土机构和喷药机构,所述播种器位于所述开沟机构的后方,所述施肥机构位于所述开沟机构和所述播种器之间,所述覆土机构位于所述播种器的后方,且所述喷药机构位于所述覆土机构的后方。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开沟机构包括:开沟支架,且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构上;上摇摆臂,其一端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铰接于所述开沟支架上;该上摇摆臂通过一上摇摆机构驱动进行上下摆动;下摇摆臂,其上端以能够前后摆动的方式铰接于所述上摇摆臂的另一端;该下摇摆臂通过一下摇摆机构驱动进行前后摆动;开沟刀体,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下摇摆臂的下端,该开沟刀体通过一开沟驱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以及开沟犁,其架设于所述下摇摆臂上,该开沟犁位于所述开沟刀体的后面。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播种器包括:播种支架,其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构上;集蔗箱,其安装于所述播种支架的前部;第一输送链,其安装于所述播种支架的上部且位于所述集蔗箱的后方,该第一输送链的前部位于所述集蔗箱内且自前至后向上倾斜,且该第一输送链的后部水平分布,该第一输送链上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取种槽;拨蔗装置,其安装于所述集蔗箱的顶部,该拨蔗装置能够将所述第一输送链的所述取种槽内多余的蔗种拨回所述集蔗箱内;以及第二输送链,其安装于所述播种支架的下部且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链的下方,该第二输送链自前至后向上倾斜,且该第二输送链上也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取种槽。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拨蔗装置包括拨蔗杆和挡板,所述拨蔗杆横向安装于所述集蔗箱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链的前部的后上方;所述挡板的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拨蔗杆进行连接,且所述挡板与所述拨蔗杆之间设置有拨蔗压簧,所述挡板的另一端设置有防刮胶片。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播种器还包括补种装置,所述补种装置包括:蔗种检测装置,其架设于所述第一输送链的后部的上方,该蔗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经过其下方的所述第一输送链上的所述取种槽内是否有蔗种;补蔗箱,其架设于所述第一输送链的后部的上方,该补蔗箱的下端的出蔗口与所述第一输送链的所述取种槽对应,且该补蔗箱位于所述蔗种检测装置的后方;以及耙辊,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补蔗箱的出蔗口处,且该耙辊通过一耙蔗机构驱动进行转动;该耙辊沿周向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耙板;该耙辊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耙板把所述补蔗箱内的蔗种逐个向下耙出。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施肥机构包括:施肥支架,其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构上;肥料箱,其设置于所述施肥支架上;以及施肥单元,其设置于所述施肥支架上,该施肥单元包括:送肥料槽,其设置于所述施肥支架上,所述肥料箱的下端于该送肥料槽的一端的上方设置有一个料箱出口;该送肥料槽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施肥出口;送料转轴,其以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送肥料槽内,且该送料转轴通过一送料驱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该送料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以及挡料板,其设置于所述送肥料槽上与所述施肥出口对应的位置,该挡料板通过一挡料驱动机构驱动间歇地打开和关闭所述施肥出口。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料板通过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成v形状,且所述挡料板的转角处通过一挡料转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送肥料槽上;所述挡料驱动机构包括:弹簧,其设置于所述挡料板与所述送肥料槽之间;以及凸轮轴,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送肥料槽上,该凸轮轴由一凸轮轴转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所述挡料板的所述第一侧板用于控制所述施肥出口的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侧板顶靠在该凸轮轴的所述凸轮部上;所述凸轮轴通过持续转动来使所述凸轮部间歇地顶起所述第二侧板;所述凸轮部没有顶起所述第二侧板时,所述弹簧使所述第一侧板处于关闭所述施肥出口的位置;所述凸轮部顶起所述第二侧板时,所述第一侧板处于打开所述施肥出口的位置。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种植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种植装置左右对称分布。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平台物料装置,所述平台物料装置包括活动平台板和工作平台板,两个所述活动平台板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且自前至后向上倾斜,所述工作平台板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两个所述种植装置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甘蔗种植机的行走机构上设置有调深辅助轮组,用于减轻地轮承受压力,防止地轮陷深,保证该甘蔗种植机的正常运行,且调深辅助轮组可以在竖直方向上360度转动,以减小甘蔗种植机的转弯半径;该甘蔗种植机包括至少一个种植装置,可一行或同时多行种植,提高种植效率;该甘蔗种植机集开沟、施肥、排种、覆土、喷洒农药与一体,大大减轻人工劳动强度,节省蔗种,精确种植,提高出芽率,减少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特别适用于大面积甘蔗种植作业。

2.本发明种植装置包括开沟机构,从而便于一边开沟一边种植蔗种,其结构简单,装拆方便;而且,开沟机构通过上摇摆臂和下摇摆臂的摆动,其既能完全升起开沟刀体和开沟犁以方便甘蔗种植机在田间调头,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又能调整开沟刀体的入土角度和深度,以满足不同的作业需求,特别是能满足甘蔗横向种植深种浅埋的作业需求,其灵活性和适用性好。

3.本发明播种器的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上均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取种槽,可实现蔗种横向均匀间隔布种,利于蔗林通风,符合农艺要求;每个取种槽只能容纳一个蔗种,在第一输送链将集蔗箱内的蔗种向上提升的过程中,取种槽内可能有多根蔗种,大部分多余的蔗种由于重力作用落回集蔗箱,少部分多余的蔗种则被拨蔗装置拨回集蔗箱,以使每个取种槽内只有一个蔗种,避免多种;第二输送链上对应的取种槽可接住从第一输送链输送出来的蔗种并向下运输,保证蔗种低位落入地面的种植沟内,减少掉落势能,保持蔗种方向一致性。

4.本发明的第一输送链的后部上方架设有补种装置,补种装置通过蔗种检测装置实时检测第一输送链上的取种槽内的蔗种有无,当检测到取种槽内无蔗种时,在这个空的取种槽移动到补蔗箱的出蔗口的下方时,耙蔗机构驱动耙辊转动一定角度,以将一个蔗种耙落到对应空缺的取种槽内,从而达到及时补种的功能,以能够实现动态实时、精确连续补种的目的,避免出现漏播现象。

5.本发明施肥机构的肥料箱内的肥料落入到送肥料槽后,通过螺旋叶片把肥料均匀且持续地输送到施肥出口,再通过挡料板间歇地打开和关闭施肥出口,便能实现均匀、间歇地施肥。

6.本发明施肥机构通过凸轮轴上的凸轮部和弹簧与v形状的挡料板进行配合,从而能够把凸轮轴的持续转动转化为挡料板的第二侧板的间歇被顶起和复位,以使第一侧板间歇地打开和关闭送肥料槽的施肥出口,其结构简单、驱动方便且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预切种式开式双行横向智能甘蔗种植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图1的内部结构右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两个开沟机构进行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单个开沟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施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施肥机构的送肥料槽与肥料箱位置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施肥机构的挡料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施肥机构的凸轮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播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播种器的集蔗箱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播种器的拨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播种器的第一输送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播种器的第二输送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播种器的换向齿轮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播种器的取种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播种器装上补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播种器的第一输送链的后部的上方架设有补蔗装置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19根据本发明的补蔗装置把蔗种检测装置和补蔗箱设置于同一个架体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补蔗装置的补蔗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调深辅助轮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覆土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变速传动机构,21-变速齿轮箱,22-传动轴,3-开沟机构,301-第一销轴,302-上液压缸,303-上摇摆臂,304-第二销轴,305-下液压缸,306-下摇摆臂,307-犁板,308-开沟刀,309-开沟刀盘,310-架体,311-刀盘转轴,4-施肥机构,401-施肥支架,402-肥料箱,403-送肥料槽,404-料箱出口,405-施肥出口,406-送料转轴,407-螺旋叶片,408-挡料板,409-弹簧,410-凸轮轴,411-凸轮部,412-第一链轮,413-传动链条,414-第二链轮,415-第三链轮,416-第一侧板,417-第二侧板,5-播种器,51-集蔗箱,52-拨蔗装置,53-第一输送链,54-第二输送链,55-播种支架,56-换向齿轮箱,6-地轮,7-调深辅助轮组,71-中心转轴,72-套筒支座,73-支撑杆,74-第三销轴,75-调深液压缸,76-第四销轴,77-第五销轴,78-辅助轮支架,79-辅助轮,8-覆土机构,9-补种装置,10-活动平台板,11-蔗种箱,12-喷药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至图2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预切种式开式双行横向智能甘蔗种植机的结构示意图,该甘蔗种植机包括行走机构和至少一个种植装置。参考图1至图3,行走机构包括机架1、地轮6和调深辅助轮组7,调深辅助轮组7位于地轮6的后方,用于减轻地轮6承受的压力,防止地轮6陷深,保证该甘蔗种植机的正常运行。参考图21,调深辅助轮组7包括支撑杆73、辅助轮支架78和辅助轮79,辅助轮79安装在辅助轮支架78的下端,辅助轮支架78的中部通过第五销轴77与支撑杆73的下端进行铰接,辅助轮支架78通过一辅助轮驱动机构驱动其进行上下摆动,以调节辅助轮79的高度。辅助轮驱动机构可为一调深液压缸75,调深液压缸75的上端与支撑杆73的上端通过第三销轴74进行铰接,调深液压缸75的下端与辅助轮支架78的上端通过第四销轴76进行铰接,通过调节调深液压缸75的行程,可调节辅助轮79的高度。为了能够更好的调节辅助轮79的高度,支撑杆73的上端设置有一横杆,该横杆的一端与支撑杆73垂直连接,该横杆的另一端与调深液压缸75的上端通过第三销轴74进行铰接,调深液压缸75的下端与辅助轮支架78的上端通过第四销轴76进行铰接。支撑杆73的上端与一中心转轴71的下端连接,套筒支座72固定在机架1上,且套筒支座7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一轴承,中心转轴71由下往上套进套筒支座72,并通过防松螺母紧固,以使辅助轮79可绕着套筒支座72转动,减小甘蔗种植机的转弯半径,进而减小甘蔗种植地两头需要人工配合种植的面积。每个种植装置安装于行走机构上,且每个种植装置包括开沟机构3、施肥机构4、播种器5、覆土机构8和喷药机构12,播种器5位于开沟机构3的后方,施肥机构4位于开沟机构3和播种器5之间,覆土机构8位于播种器5的后方,且喷药机构12位于覆土机构8的后方。该甘蔗种植机包括至少一个种植装置,可一行或同时多行种植,提高种植效率;该甘蔗种植机集开沟、施肥、排种、覆土、喷洒农药与一体,大大减轻人工劳动强度,节省蔗种,精确种植,提高出芽率,减少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特别适用于大面积甘蔗种植作业。

参考图4和图5,优选地,开沟机构3包括开沟支架、上摇摆臂303、下摇摆臂306、开沟刀体以及开沟犁。开沟支架安装在行走机构上,上摇摆臂303的一端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铰接于开沟支架上,且上摇摆臂303通过一上摇摆机构驱动进行上下摆动。下摇摆臂306的上端以能够前后摆动的方式铰接于上摇摆臂303的另一端,下摇摆臂306通过一下摇摆机构驱动进行前后摆动,上摇摆臂303和下摇摆臂306便组成开沟机构3。优选地,上摇摆机构为一上液压缸302,上液压缸302的一端铰接于开沟支架上,且上液压缸302的另一端铰接于上摇摆臂303的中部的顶面的铰接座上;或者,上液压缸302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301铰接在开沟支架上,且上液压缸30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304铰接在上摇摆臂303的下端。开沟机构3的上摇摆臂303和上液压缸302均铰接于开沟支架上,且能够拆卸,使得拆装方便,使用灵活。优选地,下摇摆机构为一下液压缸305,下液压缸305的一端铰接于上摇摆臂303的中部的底面的铰接座上,且下液压缸305的另一端铰接于下摇摆臂306的中部的前面的铰接座上。

继续参考图4和图5,开沟刀体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下摇摆臂306的下端,开沟刀体通过一开沟驱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开沟刀体的入土深度和入土切割角度能够由上摇摆臂303和下摇摆臂306的摆动进行调节,通过上液压缸302和下液压缸305来分别控制上摇摆臂303和下摇摆臂306的位置,还能够加强开沟机构3在开沟时的稳定性。优选地,开沟刀体包括刀盘转轴311、开沟刀盘309以及开沟刀308,刀盘转轴311设置于下摇摆臂306的下端,开沟驱动机构与刀盘转轴311连接。刀盘转轴311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开沟刀盘309,每个开沟刀盘309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开沟刀308,开沟刀308可分为左右弯刀以及直刀,通过螺栓与开沟刀盘309连接,并且在周向、与开沟截面均匀交错排列。开沟驱动机构驱动刀盘转轴311进行转动,便能同时驱动两个开沟刀盘309转动,以进行开沟作业。还可以根据开沟深度的要求来选择用不同直径的开沟刀盘309,以保证开沟深度能够满足条件。开沟驱动机构可以为与行走机构的动力源进行连接的链传动机构。上摇摆臂303可以包括左上板体以及右上板体,左上板体和右上板体的边缘贴合以含有内腔,左上板体和右上板体通过螺栓固定,下摇摆臂306同样可以包括左下板体以及右下板体,左下板体和右下板体也是边缘贴合以含有内腔,且左下板体以及右下板体通过螺栓固定,从而防止泥土飞入上摇摆臂303和下摇摆臂306的内腔内,而链传动机构的链条和链轮可以设置于上摇摆臂303和下摇摆臂306的内腔中。

继续参考图4和图5,开沟犁架设于下摇摆臂306上,开沟犁位于开沟刀体的后面。开沟犁用于对开沟后沟内的碎土进行清理。优选地,开沟犁包括架体310以及犁板307,架体310设置于下摇摆臂306上,架体310的下端设置有两个犁板307,两个犁板307呈前小后大的“八”字状分布,在边开沟边前进的过程中,两个犁板307便能把沟内的碎土拨向两侧。进一步优选地,犁板307呈l形状,且两个犁板307的夹口相背分布,从而能够提高清理碎土的效果。

开沟机构3的具体实施作业步骤为:首先,开沟刀盘309带动开沟刀308进行转动,且行走机构向前移动;然后,上液压缸302伸长,上摇摆臂303向下转动,开沟刀308逐渐接近地面;最后,下液压缸305伸长,下摇摆臂306向后转动,调整开沟刀308入土切割的角度,保证开沟刀308能垂直入土切割;根据开沟深度的要求,不断调整上下液压缸305的伸长量,从而达到要求,进而保证作业质量;开沟刀308入土切割泥土后便能开出种植沟,犁板307再把种植沟内的碎土清理出去。

开沟机构3为模块化设计,能够安装于行走机构上使用,使开沟机构3和甘蔗种植机装配组成一体,从而便于一边开沟一边种植蔗种,其结构简单,装拆方便。而且,开沟机构3通过上摇摆臂303和下摇摆臂306的摆动,其既能完全升起开沟刀体和开沟犁以方便种植机在田间调头,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又能调整开沟刀体的入土角度和深度,以满足不同的作业需求,特别是能满足甘蔗横向种植深种浅埋的作业需求,其灵活性和适用性好。

参考图10至图20,播种器5安装在行走机构上且位于开沟机构3的后方,播种器包括播种支架55、集蔗箱51、第一输送链53、拨蔗装置52和第二输送链54。参考图10,播种支架55安装在行走机构上且位于开沟机构3的后方,集蔗箱51安装于播种支架55的前部,且位于播种支架55的中上部,集蔗箱51内可存放预先切好的蔗种。第一输送链53安装于播种支架55的上部且位于集蔗箱51的后方,第一输送链53的前部位于集蔗箱51内且自前至后向上倾斜,第一输送链53的后部水平分布,且第一输送链53上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取种槽533,以实现蔗种的横向均匀布种。取种槽533的内腔的长度根据蔗种的长度来设置,而蔗种的长度是由甘蔗种植机在地上开挖的种植沟的宽度来决定;取种槽533的内腔的宽度根据单根甘蔗直径的大小来设置,以使每个取种槽533只能存放一个蔗种。参考图13,优选地,第一输送链53包括两组第一链条组,每组第一链条组包括第四链轮532、第五链轮534、第六链轮537和第一链条536,第四链轮532、第五链轮534和第六链轮537呈“品”字形分布,第五链轮534位于第四链轮532的后上方,第六链轮537位于第五链轮534的正后方,且第一链条536绕在第四链轮532、第五链轮534和第六链轮537上,整体呈三角形状;两组第一链条组左右相对分布,第一输送链53上的取种槽533的左端与左侧的第一链条组的第一链条536连接,且第一输送链53上的取种槽533的右端与右侧的第一链条组的第一链条536连接。两组第一链条组的第四链轮532通过第一驱动轴531进行连接,两组第一链条组的第五链轮534通过第一从动轴535进行连接,两组第一链条组的第六链轮537通过第二从动轴538进行连接,且第一驱动轴531的两端、第一从动轴535的两端以及第二从动轴538的两端均连接有轴承座539,并通过轴承座539安装在播种支架55上。第一输送链53可通过输送链驱动机构驱动其向后转动,其前部的取种槽533将集蔗箱51内的蔗种逐根向上提升,并通过其顶部的水平段向后输送,顶部水平段便于检测取种槽533内是否装有蔗种,若取种槽533内没有蔗种,可以通过人工或机械化添加,保证每个取种槽533内都有蔗种,避免出现漏种现象,实现横向均匀布种。

参考图11,优选地,集蔗箱51的后侧设置有一开口,该开口与第一输送链53的前部对应。其中,集蔗箱51包括第一左侧板511、第一右侧板514、第一前侧板512以及第一底板513,第一前侧板512的左端与第一左侧板511的前端连接,第一前侧板512的右端与第一右侧板514的前端连接,且第一前侧板512自前至后向下倾斜;第一底板513的前端与第一前侧板512的下端连接,第一底板513的左端与第一左侧板511的前端连接,第一底板513的右端与第一右侧板514的前端连接,且第一底板513自前至后向下倾斜;第一左侧板511的后端和第一右侧板514的后端均自前至后向上倾斜。集蔗箱51的后侧的开口与第一输送链53的前部对应,以使第一输送链53的前部能够将集蔗箱51的后侧开口封闭,避免蔗种从集蔗箱51的后侧开口处掉落。从左向右看,集蔗箱51的内腔的横截面呈v形状,有利于蔗种的排出。

参考图10,拨蔗装置52安装在集蔗箱51的顶部,在第一输送链53的前部倾斜段将集蔗箱51内的蔗种向上提升的过程中,取种槽533内的蔗种可能不止一根,因为第一输送链53的前部是自前至后向上倾斜,大部分多余的蔗种在重力作用下掉回集蔗箱51中,少部分多余的蔗种还是无法依靠重力作用掉回集蔗箱51,这就需要拨蔗装置52将这部分多余的蔗种拨回集蔗箱51内,保证每个取种槽533只有一个蔗种。参考图12,优选地,拨蔗装置52包括拨蔗杆521和挡蔗板523,挡蔗板523的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拨蔗杆521进行连接,且挡蔗板523与拨蔗杆521之间设置有拨蔗压簧522,当挡蔗板523受到外力作用时,挡蔗板523可以绕着拨蔗杆521弹性摆动,避免碰伤蔗种。挡蔗板523的另一端设置有防刮胶片524,防刮胶片524微向下弯曲,形成一个挡蔗曲面,以能更好的拨动蔗种并避免刮伤蔗种。拨蔗杆521横向安装于集蔗箱5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输送链53的前部倾斜段的后上方,即将拨蔗杆52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集蔗箱51的第一左侧板511上,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集蔗箱51的第一右侧板514,且使挡蔗板523具有防刮胶片524的一端位于第一输送链53的取种槽533的上方,防刮胶片524与经过其下方的第一输送链53的前部上的取种槽533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蔗种的直径且小于两个蔗种的直径,经过防刮胶片524的下方的取种槽533内的蔗种多于一个时,多余的蔗种被拨回集蔗箱51内,从而保证取种槽533内最终只有一个蔗种,以避免出现蔗种多播现象,节省蔗种。

继续参考图10,第二输送链54安装于播种支架55的下部且位于第一输送链53的下方,第二输送链54自前至后向上倾斜,且第二输送链54上也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取种槽533。安装时,调整好第二输送链54上的取种槽533与第一输送链53上的取种槽533的相对位置,第二输送链54的后端位于第一输送链53的后端的正下方,以使第二输送链54向前转动时,第二输送链54上的每个取种槽533均能装有从第一输送链53输送出来的蔗种,并将蔗种向下输送,直至种植沟内,完成播种过程。参考图14,优选地,第二输送链54包括两组第二链条组,每组第二链条组包括第七链轮543、第八链轮545和第二链条541,第八链轮545位于第七链轮543的后上方,且第二链条541绕在第七链轮543和第八链轮545上;两组第二链条组左右相对分布,第二输送链54上的取种槽533的左端与左侧的第二链条组的第二链条541连接,且第二输送链54上的取种槽533的右端与右侧的第二链条组的第二链条541连接。两组第二链条组的第八链轮545通过第二驱动轴544进行连接,两组第二链条组的第七链轮543通过第三从动轴542进行连接,且第二驱动轴544的两端和第三从动轴542的两端均连接有轴承座539,并通过轴承座539安装在播种支架55上。第二输送链54可通过输送链驱动机构驱动其向前转动,将从第一输送链53输送出来的蔗种向下运输,保证蔗种低位落入地面的种植沟内,减少掉落势能,保持蔗种方向一致性。

参考图16,优选地,取种槽533的内腔沿前后方向的的横截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状,能够容纳不同直径大小的蔗种,且带斜度的内腔也有利于蔗种的排出,取种槽533的两面长侧壁的顶部向外水平延伸,且延伸部分与其相连的侧壁之间圆弧过渡,利于蔗种的进出,避免刮伤蔗芽。第二输送链54的前端蔗种出口处的前方设置有挡土板,防止前方泥土飞溅至第二输送链54上。

参考图10和图15,第一输送链53和第二输送链54均由输送链驱动机构驱动,输送链驱动机构包括换向齿轮箱56和链传动机构,换向齿轮箱56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箱体561,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为外啮合传动,以改变转动方向,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设置于箱体561内,箱体561通过箱体支座565固定安装在播种支架55上,从动齿轮的输出轴562通过联轴器564与第一驱动轴531连接。该链传动机构包括两条传动链,其中一条传动链的一端与行走机构的地轮6进行连接,另一端与主动齿轮的输入轴563进行连接;另一条传动链的一端与行走机构的地轮6进行连接,也可以与主动齿轮的输入轴563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驱动轴544进行连接。该链传动机构可将行走机构的地轮6的驱动力传递给第一输送链53和第二输送链54,以使第一输送链53和第二输送链54能够同时转动,驱动第一输送链53向后转动,驱动第二输送链54向前转动。

参考图17至图20,为了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该播种器5还包括补种装置9,该补种装置9包括蔗种检测装置91、补蔗箱92以及耙辊93。参考图17和图18,蔗种检测装置91架设于第一输送链53的后部的上方,第一输送链53向后移动时,取种槽533便会逐个经过蔗种检测装置91的下方,蔗种检测装置91用于检测经过其下方的第一输送链53上的取种槽533内是否有蔗种95。优选地,蔗种检测装置91为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取种槽533内是空的,没有蔗种95,就会有高电平输入。补蔗箱92架设于第一输送链53的后部的上方,其用于暂存蔗种95。补蔗箱92的下端的出蔗口与第一输送链53的取种槽533对应,从而使从补蔗箱92的出蔗口出来的蔗种95能够掉落到位于其下方的取种槽533内。补蔗箱92位于蔗种检测装置91的后方。参考图19,可以把蔗种检测装置91和补蔗箱92设置于同一个架体96上,架体96架设于第一输送链53上,架体96的前端设置有检测位置板,以用于安装蔗种检测装置91,补蔗箱92通过支撑梁928架设于架体96的后端。

参考图18,耙辊9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补蔗箱92的出蔗口处,且耙辊93通过一耙蔗机构驱动进行转动。参考图19,优选地,耙蔗机构为一通过链传动机构98与耙辊93的一端进行连接的电机97,架体96上设置有电机托板,电机97固定于电机托板上。链传动机构98的两个链轮分别设置于电机97的输出轴562和耙辊93的一端,两个链轮通过链条进行连接,以实现传动。耙辊93沿周向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耙板94,耙辊93转动时,能够通过耙板94把补蔗箱92内的蔗种95逐个向下耙出。优选地,耙板94为塑胶板。

参考图19和图20,优选地,补蔗箱92包括第二左侧板922、第二右侧板923、后侧板924、第二前侧板925以及第二底板926,后侧板924的左端与第二左侧板922的后端连接,后侧板924的右端与第二右侧板923的后端连接,且后侧板924自后至前向下倾斜。第二前侧板925的左端与第二左侧板922的前端连接,第二前侧板925的右端与第二右侧板923的前端连接,第二底板926的后端与后侧板924的下端连接,第二底板92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左侧板922的下端和第二右侧板923的下端连接,第二底板926与第二前侧板925的下端之间留有空隙,以形成出蔗口。第二前侧板925的后侧可以设置一个自前至后向下倾斜的导流板921,以用于对蔗种进行导流。耙辊93便设置于第二前侧板925与第二底板926之间。放入补蔗箱92内的蔗种95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落至与耙辊93对应的位置,耙辊93不转动时,耙板94挡着蔗种95,蔗种95保持在补蔗箱92内;耙辊93转动时,耙板94便能把蔗种95逐个向下耙出。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底板926于耙辊93的下方设置有一活动板927,活动板927的后端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铰接于第二底板926的前端,且活动板927与第二底板926之间设置有弹簧,这样正常时耙板94与活动板927之间的间隙小于蔗种95,而在耙板94转动耙出蔗种95时,蔗种95受挤压便会使活动板927向下摆动让出位置,以防止损伤蔗种和蔗芽。

播种器5的第一输送链53对蔗种进行匀速输送,从而确保往均匀地向第二输送链54内输送蔗种,使得布种均匀。而且,可通过蔗种检测装置91实时检测第一输送链53的取种槽533内的蔗种有无,由于第一输送链53是持续运动的,无论是人工还是机械化把蔗种95放入到取种槽533内,均有可能出现遗漏,导致个别取种槽533内没有放入蔗种95;当蔗种检测装置91检测到取种槽533内无蔗种时,耙蔗机构便驱动耙辊93转动,在这个空的取种槽533移动到补蔗箱92的出蔗口的下方时,耙辊93上的耙板94便转动一定角度,以能够刚好把一个蔗种95耙落到对应空缺的取种槽533内,耙辊93便停止工作,从而达到及时补种的功能。由于第一输送链53的移动速度和耙辊93转动的速度是固定的,根据蔗种检测装置91与出蔗口之间的距离,便可推算出空的取种槽533到达出蔗口下方的时间,再根据这个时间控制耙辊93工作,便能把补蔗箱92内的蔗种95准确地耙落到空的这个取种槽533内。补蔗装置可以设置一个单片机,蔗种检测装置91检测到取种槽533内没有蔗种时,便把信号传给单片机,单片机输出脉冲控制电机97转动,以在空的取种槽533到达出蔗口的下方时,由耙板94把一个蔗种95耙落到这个空的取种槽533内。第一输送链53的布种均匀,且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空缺取种槽533的个数,控制耙辊93转动一定角度传送出相应根数的蔗种95补到空缺的位置上,从而实现动态实时、精确连续补种的功能。补种装置9能够实现动态实时、精确连续补种的目的,避免出现漏播现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甘蔗产量。

播种器5的工作过程为:将预先切好的蔗种放进集蔗箱51和补蔗箱92内,由行走机构的地轮6驱动第一输送链53向后转动以及驱动第二输送链54向前转动,第一输送链53的前部会将集蔗箱51底部的蔗种向上提升,此时每个取种槽533内的蔗种可能不止一根,在向上提升的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大部分多余的蔗种会掉回集蔗箱51内,少部分多余的蔗种则会通过拨蔗装置52拨回集蔗箱51内,以使每个取种槽533只装有一个蔗种,但无法保证每个取种槽533内都装有蔗种,经过第一输送装置的后部时,补蔗装置向能够没有蔗种的取种槽533内补充蔗种,保证每个取种槽533内都装有蔗种,第一输送链53不断的向后转动,使蔗种连续不断且时间间隔均匀的从第一输送链53的后端输送至第二输送链54上,第二输送链54上的取种槽533依次经过第一输送链53的后端下方,接收第一输送链53输送出来的蔗种,以使第二输送链54的每个取种槽533内都存有蔗种,并将蔗种向下输送至种植沟内,即开沟机构3在前方开挖种植沟,播种器5在后方往种植沟内横向均匀排种。

参考图6至图9,施肥机构4安装在行走机构上且位于开沟机构3和播种器5之间。施肥机构4包括施肥支架401、肥料箱402以及施肥单元。施肥支架401安装在行走机构上且位于开沟机构3与播种器5之间,便于在播种的过程直接施肥。整个机构通过施肥支架401安装于行走机构上后,便能由行走机构带动在甘蔗种植地上行走施肥。肥料箱402设置于施肥支架401上,肥料箱402用于存放搅拌好的肥料。施肥支架401上设置有一个施肥单元,用于施肥,当开沟机构3开挖好种植沟后,施肥机构4上的施肥单元便向种植沟内施肥,再通过播种器5向已经施加肥料的种植沟内排种。

参考图6和图7,施肥单元包括送肥料槽403、送料转轴406以及挡料板408,送肥料槽403设置于施肥支架401上,肥料箱402的下端于送肥料槽403的一端的上方设置有一个料箱出口404,送肥料槽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施肥出口405,肥料箱402内的肥料能够通过料箱出口404落到送肥料槽403内。

继续参考图6和图7,送料转轴406以能够转动地设置于送肥料槽403内,且送料转轴406通过一送料驱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优选地,送料转轴406通过链条传动机构与行走机构的地轮6进行连接。可以在送料转轴406的一端设置一个第一链轮412,行走机构的地轮6上设置另一个链轮,第一链轮412通过传动链条413与地轮6上的链轮进行连接,从而与行走机构的地轮6实现联动。送料转轴406上设置有螺旋叶片407,从而形成送料绞龙,当送料转轴406转动时,便能通过螺旋叶片407把送肥料槽403内的肥料持续且均匀地推向施肥出口405。

参考图6和图7,挡料板408设置于送肥料槽403上与施肥出口405对应的位置,挡料板408通过一挡料驱动机构驱动间歇地打开和关闭施肥出口405。挡料板408可以是能够滑动的平板,其通过曲柄机构驱动来回滑动来间歇控制施肥出口405的开闭。优选地,参考图8,挡料板408通过第一侧板416和第二侧板417连接成v形状,第一侧板416和第二侧板417之间的夹角可以为70~120度,优选地,两者的夹角为90度。挡料板408的转角处通过一挡料转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送肥料槽403上,可以使挡料转轴是固定设置的,挡料板408的转角处设置有用于活动套设于挡料转轴上的套筒。挡料板408的第一侧板416挡住施肥出口405,第二侧板417通过挡料驱动机构驱动间歇地上下摆动,从而使第一侧板416随着间歇地来回摆动,以间歇地打开和关闭施肥出口405。

继续参考图6,挡料驱动机构包括弹簧409和凸轮轴410,弹簧409设置于挡料板408与送肥料槽403之间,弹簧409用于为挡料板408提供预紧力,以使挡料板408在初始状态时,第一侧板416关闭施肥出口405。弹簧409可以为套设于挡料转轴上的扭转弹簧,挡料板408的转角处设置有开口以便于安装扭转弹簧。凸轮轴41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送肥料槽403上,凸轮轴410由一凸轮轴转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优选地,凸轮轴410通过链条传动机构与送料转轴406进行连接,可以是在凸轮轴410上设置一个第三链轮415,送料转轴406上还设置一个第二链轮414,第二链轮414与第三链轮415通过另一个传动链条413进行连接,从而使凸轮轴410与送料转轴406实现联动。参考图9,凸轮轴410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凸轮部411。挡料板408的第一侧板416用于控制施肥出口405的打开和关闭,第二侧板417顶靠在凸轮轴410的凸轮部411上,弹簧409使第二侧板417在凸轮部411转动的过程中保持与凸轮部411贴合。凸轮轴410通过持续转动来使凸轮部411间歇地顶起第二侧板417,凸轮部411没有顶起第二侧板417时,弹簧409使第一侧板416处于关闭施肥出口405的位置;凸轮部411顶起第二侧板417时,第一侧板416处于打开施肥出口405的位置。如图7所示,可以使施肥出口405朝向后下方,施肥出口405的上端设置有铰接耳,挡料板408则如图6所示,可以把挡料板408以夹口朝向后下方分布地通过转角处铰接于铰接耳上,且第一侧板416位于前侧以挡着施肥出口405,第二侧板417的下侧顶靠着凸轮部411上。凸轮轴410转动到凸轮部411的上止点顶靠在第二侧板417的下侧时,第二侧板417向上翻转,使第一侧板416向后翻转,从而打开施肥出口405;凸轮轴410转动到凸轮部411的下止点顶靠在第二侧板417的下侧时,在弹簧409的作用下,第二侧板417向下翻转复位,带动第一侧板416向前翻转复位,从而重新关闭施肥出口405。通过凸轮轴410上的凸轮部411和弹簧409与v形状的挡料板408进行配合,从而能够把凸轮轴410的持续转动转化为挡料板408的第二侧板417的间歇被顶起和降下复位,以带动第一侧板416间歇地打开和关闭送肥料槽403的施肥出口405,其结构简单、驱动方便且稳定性好。

施肥机构4的肥料箱402用于存放搅拌好的肥料,在行走机构带动施肥支架401向前移动时,送料转轴406和凸轮轴410便进行转动,肥料箱402内的肥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送肥料槽403后,通过螺旋叶片407把肥料均匀且持续地输送到施肥出口405,再通过挡料板408间歇地打开和关闭施肥出口405,肥料便间隙地从施肥出口405向下洒落,从而能够实现均匀、间歇地施肥,再把蔗种布种于没有肥料的位置,便能有效防止肥料烧伤蔗芽,其特别适用于甘蔗横向种植时进行间歇地施肥。

参考图22,覆土机构8安装在行走机构上且位于播种器5的后方。覆土机构8包括覆土支架84、覆土板81、清土板83以及滚筒82,覆土支架84设置于行走机构上且位于播种器5的后方,用于支撑整个覆土机构8,且由行走机构带动整个覆土机构8进行前进,对已经布好蔗种的种植沟进行覆土掩盖。两个覆土板81呈前大后小的“八”字状设置于覆土支架84上,即左侧的覆土板81的前端向左边倾斜,右侧的覆土板81的前端向右侧倾斜。在行走机构前进的过程中,两个覆土板81由前方在大开口收拢种植沟内两侧的泥土,再通过后面逐渐变小的开口使泥土向中间聚集。优选地,每个覆土板81为圆形板体,且每个覆土板8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覆土支架84上。可以在覆土支架84上设置两个左右相对分布的覆土板架杆,两个覆土板81各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一个覆土板架杆的下端。覆土板81为圆形板体从而能够把泥土分层次地向中间聚集,同时覆土板81能够转动,两者结合能够有效减少前进的阻力。清土板83的上端设置于覆土支架84上,且清土板83位于两个覆土板81的之间。滚筒82以高度能够调整的方式设置于覆土支架84上,且滚筒82位于两个覆土板81及清土板83的下方。行走机构前进时,滚筒82沉入到种植沟里,由两个覆土板81聚集的泥土先集中到滚筒82上面,与滚筒82和清土板83下端之间的空隙对应的泥土便从空隙落入到沟中对蔗种进行覆土,而剩下的泥土便被清土板83刮走。优选地,清土板83为弧形板,且清土板83的凸弧面朝向前方,从而能够把剩下的泥土向垄地的左右两侧刮走。滚筒82的高度发生变化时,滚筒82与清土板83的下端之间的空隙便随着发生变化,从而可以调整覆土深度,以达到深种浅埋的目的。

参考图1至图3,喷药机构12安装在行走机构上且位于覆土机构8的后方。喷药机构12包括喷药支架、药箱、电动泵、喷药管道和喷头,喷药支架安装在行走机构上且位于覆土机构8的后方,药箱安装在喷药支架上,喷药管道的一端与药箱连接,喷药管道的另一端与喷头连接,且喷药管道上装有电动泵。电动泵能够将药箱内的药水通过喷药管道输送至喷头处,通过喷头将药水喷洒至甘蔗种植地上。当蔗种完成覆土后,对已经完成种植的甘蔗种植地进行农药喷洒,防虫除草。

参考图1至图3,优选地,该甘蔗种植机的种植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种植装置左右对称分布,可以双行同时种植,提高种植效率。该甘蔗种植机还包括平台物料装置,平台物料装置包括活动平台板10和工作平台板,两个活动平台板10分别铰接在行走机构的机架1的左右两侧,活动平台板10自前至后向上倾斜,且活动平台板10设置有一自前至后分布的物流滑轨,物流滑轨上能够并排放置多个蔗种箱11。工作平台板安装在机架1上且位于两个种植装置之间,作为工作人员操作区域,工作平台板上设置有安全护栏,保证工作人员人生安全。当种植机在非工作状态时,两侧活动平台板10可以快速拆卸,方便种植机运输。在工作状态时,将活动平台板10安装在机架1的两端,再将装满蔗种的蔗种箱11放置在机架1左右两侧的活动平台板10的物流滑轨上,在种植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将活动平台板10的前方的蔗种箱11内的蔗种倒进播种器5的集蔗箱内,及时补充蔗种,再将空的蔗种箱11放置在工作平台上,活动平台板10上后方的蔗种箱11由于自身重力,向前滑动,以使后一蔗种箱11移动至前一个蔗种箱11的位置,便于拿取。

参考图1至图4,因为两个种植装置左右对称分布,两个种植装置的开沟机构3可通过一变速传动机构2进行连接,变速传动机构2包括变速齿轮箱21和传动轴22,变速齿轮箱21的输入轴与牵引设备的输出轴通过进行连接,变速齿轮箱21的左端的输出轴通过一传动轴22与左侧的开沟机构3的上摇摆臂303进行连接,变速齿轮箱21的右端的输出轴通过另一传动轴22与右侧的开沟机构3的上摇摆臂303进行连接。牵引设备的动力通过变速传动机构2传递给两个开沟机构3,并通过每个开沟机构3的上摇摆臂303和下摇摆臂306的内腔中的链传动机构带动两个开沟刀盘309转动。工作状态时,控制上液压缸302缓慢伸长,使开沟刀体缓慢切入土中,控制下液压缸305缓慢伸长,调整下摇摆臂306入土角度,驱动开沟刀盘309转动,在牵引设备的牵引下,完成开沟工作;非工作状态时,控制上液压缸302缓慢收缩,使开沟刀体缓慢从土中提起,控制下液压缸305缓慢收缩,收起开沟刀体,完成回收动作,切断牵引设备的输出轴的动力,停止开沟工作。其中,牵引设备可为拖拉机。参考图6,因为两个种植装置左右对称分布,两个施肥机构4的施肥单元可以左右对称的设置于同一个施肥支架401上,优化结构,同时对两行种植沟进行施肥,从而能够大大提升甘蔗横向种植的施肥效率。肥料箱402的下端便于每个送肥料槽403的一端的上方各设置一个料箱出口404,肥料箱402的内腔还可以对应每个料箱出口404分隔一个独立的腔室。施肥机构4设置有左右两个施肥单元时,肥料箱402便分隔成左右两个独立的腔室,每个腔室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料箱出口404,位于左侧的施肥单元的送肥料槽403的右端位于左侧料箱出口404的下方,且其左端设置施肥出口405,该施肥出口405位于左侧开沟机构3的正后方;位于右侧的施肥单元的送肥料槽403的左端位于左侧料箱出口404的下方,且其右端设置施肥出口405,该施肥出口位于右侧开沟机构3的正后方。本发明甘蔗种植机集开沟、施肥、排种、覆土、喷洒农药与一体,大大减轻人工劳动强度,节省蔗种,精确种植,提高出芽率,减少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且该甘蔗种植机采用双行同时横向种植,提高种植效率,特别适用于大面积甘蔗种植作业。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