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7813发布日期:2019-01-05 09:0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宠物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宠物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娱乐消遣方式,相应地,各种宠物智能穿戴设备也层出不穷。宠物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保护宠物的安全,例如宠物发光项圈,可以系在宠物的脖子上,宠物夜间行走时可以发光,以提醒马路上来往的车辆,避免宠物撞伤。这些宠物智能穿戴设备的控制模块通常集成在一个封闭的壳体内,壳体通过螺丝固定,在需要维修时,需要将宠物智能穿戴设备的各个部件一一分离,拆卸比较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易于拆卸维修的宠物智能穿戴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宠物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控制盒、连接板、底板、发光带组件以及磁性件;发光带组件包括安装带,安装带设于连接板与底板之间,且连接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控制盒与连接板通过磁性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磁性件包括相互吸引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设于控制盒和连接板。

进一步地,控制盒设有凸台,连接板上设有与凸台相配合的凹陷部。

进一步地,凸台和凹陷部均至少有两个。

进一步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设于凸台、凹陷部。

进一步地,凸台开设第一通孔,凹陷部内开设第二通孔,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嵌入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均为t形圆柱体,相应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为阶梯孔。

进一步地,每个凸台上设有凹槽,第一通孔开设于凹槽内。

进一步地,控制盒包括上壳、下壳、主板以及电池,上壳、下壳相互盖合形成有内部空间,主板和电池设于内部空间内。

进一步地,上壳具有阶梯凸缘,下壳具有与阶梯凸缘相匹配的阶梯槽。

本发明的宠物智能穿戴设备,控制盒通过磁性件与连接板的可拆卸连接,方便控制盒独立拆卸,无需将整个宠物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拆卸,维修时只需将控制盒拆卸下来即可,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宠物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盒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宠物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弹性塑胶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弹性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弹性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嵌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宠物智能穿戴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金属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金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盒;11、上壳;111、螺孔柱;112、阶梯凸缘;113、卡槽;12、下壳;121、凸台;122、第一通孔;123、凹槽;124、螺钉孔;125、阶梯槽;126、圆柱孔;127、顶针孔;13、主板;14、电池;15、充电柱;16、金属顶针;161、圆头部;162、圆柱部;163、突起部;2、连接板;21、凹陷部;211、第二通孔;22、金属接头;221、第一本体;222、第二本体;223、第三本体;23、螺孔;24、圆柱;25、凹陷槽;26、接头孔;3、底板;31、连接孔;4、发光带组件;41、安装带;411、上布带;412、下布带;413、贯穿孔;42、显示灯;43、连接片;44、灯罩;441、罩合部;442、嵌合部;4421、嵌合槽;4422、圆筒;4423、顶片;4424、底片;5、磁性件;51、第一磁铁;52、第二磁铁;6、固定套;61、套接孔;611、上套壁;612、下套壁;613、左套壁;614、右套壁;62、左箍套;621、钩形部;63、右箍套;64、弹性锁扣;641、按压部;642、环形锁紧部;643、转轴;7、连接小板;71、金属馈点。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宠物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控制盒1、连接板2、底板3、发光带组件4以及磁性件5;发光带组件4包括安装带41,安装带41设于连接板2与底板3之间,且连接板2与底板3固定连接,控制盒1与连接板2通过磁性件5可拆卸连接。

上述的宠物智能穿戴设备,控制盒1通过磁性件5与连接板2的可拆卸连接,方便控制盒1独立拆卸,无需将整个宠物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拆卸,维修时只需将控制盒1拆卸下来即可,维修方便。

参照图1,上述磁性件5包括相互吸引的第一磁铁51和第二磁铁52,第一磁铁51和第二磁铁52分别设于控制盒1和连接板2。优选的,第一磁铁51可以为磁铁,第二磁铁52可以为磁铁或其它可以被磁铁吸引的金属件;当第二磁铁52为磁铁时,第一磁铁51也可以为能被磁铁吸引的金属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铁51安装在控制盒1靠近连接板2的一侧,第二磁铁52安装在连接板2靠近控制盒1的一侧,当控制盒1与连接板2相互靠近时,第一磁铁51与第二磁铁52间的吸引力会把控制盒1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在一起。由于控制盒1与连接板2间是通过第一磁铁51与第二磁铁52间的吸引力连接固定,在拆卸时,只需按住连接板2,再掰动控制盒1,就能将控制盒1从连接板2上拆卸下来,非常方便,省时省力。

参照图2、图3,上述控制盒1设有凸台121,连接板2上设有与凸台121相配合的凹陷部21。在控制盒1与连接板2通过第一磁铁51和第二磁铁52间的吸引力连接固定时,凸台121会插接到凹陷部21上,起到定位的作用,使控制盒1与连接板2准确配合连接。优选的,凸台121和凹陷部21均至少有两个;在本实施例中,凸台121和凹陷部21均为两个,设置多个凸台121,可以进一步提高控制盒1与连接板2的安装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磁铁51和第二磁铁52分别设于凸台121和凹陷部21。通过将第一磁铁51设于凸台121,第二磁铁52设于凹陷部21,在凸台121与凹陷部21对接配合时,第一磁铁51和第二磁铁52相互吸引,使凸台121与凹陷部21配合更加紧密。

参照图2,上述凸台121开设第一通孔122,凹陷部21内开设第二通孔211,第一磁铁51和第二磁铁52分别嵌入于第一通孔122和第二通孔211。在凸台121上设置第一通孔122,凹陷部21内设置第二通孔211,并把第一磁铁51和第二磁铁52分别嵌入第一通孔122和第二通孔211,充分利用了凸台121与凹陷部21的空间,避免在控制盒1和连接板2的其它部位另外设置用于安装第一磁铁51和第二磁铁52的安装部,结构更紧凑。优选的,第一磁铁51的一端面与凸台121顶面平齐,第二磁铁52的一端面与凹陷部21的底面平齐,这样可以保证凸台121顶面与凹陷部21底面相互抵接,保证凸台121与凹陷部21紧密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磁铁51和第二磁铁52均为t形圆柱体,相应地,第一通孔122和第二通孔211为阶梯孔。优选的,第一通孔122直径小的端口靠近连接板2的一侧,第二通孔211直径小的端口靠近控制盒1的一侧。使第一磁铁51和第二磁铁52为t形圆柱体,第一通孔122和第二通孔211为阶梯孔,第一磁铁51和第二磁铁52分别安装到第一通孔122和第二通孔211内,呈t形圆柱体的第一磁铁51和第二磁铁52就会分别卡接在第一通孔122和第二通孔211内,第一磁铁51和第二磁铁52的安装更方便。

参照图2,每个凸台121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22,且每个第一通孔122内设有一个第一磁铁51;每个凹陷部21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二通孔211,且每个第二通孔211内设有一个第二磁铁52。设置多个第一通孔122和第二通孔211,并在每个第一通孔122和第二通孔211内分别设置第一磁铁51和第二磁铁52,可以增加控制盒1与连接板2间的吸力,控制盒1与连接板2连接固定更稳定,不易分离。

参照图2、图4、图5,上述控制盒1包括上壳11、下壳12、主板13以及电池14,上壳11、下壳12相互盖合形成内部空间,主板13与电池14设于内部空间内,且主板13与电池14电连接。优选的,上壳11与下壳12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上壳11设有螺孔柱111,下壳12设有螺钉孔124,螺钉穿过螺钉孔124与螺孔柱111螺纹连接,以将上壳11与下壳12固定连接。更具体地,上壳11具有阶梯凸缘112,下壳12具有与阶梯凸缘112相匹配的阶梯槽125,阶梯凸缘112与阶梯槽125的配合便于上壳11与下壳12对接安装,装配更方便。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凸台121设于下壳12上。

为了便于安装磁性件5,可以在下壳12和连接板2注塑成型的过程中,直接将第一磁铁51、第二磁铁52放入成型模具中,使第一磁铁51与下壳12、第二磁铁52与连接板2一体注塑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盒1还包括充电柱15,下壳12上设有圆柱孔126,充电柱15设于圆柱孔126,充电柱15与主板13电连接;在将控制盒1从连接板2上拆卸下来后,可通过充电柱15连接外部的充电设备,对控制盒1内部的电池14进行充电,充电操作非常方便,且无需在控制盒1上另外设置充电接口,节省了空间,控制盒1的结构更简单。优选的,充电柱15为金属充电柱。

参照图3,每个凸台121上设有凹槽123,第一通孔122设于凹槽123内。优选的,圆柱孔126设于凹槽123内。凹槽123具有避位的作用,避免充电柱15凸出下壳12,影响控制盒1与连接板2对接。

参照图6,本发明实施例的宠物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固定套6,固定套6具有套接孔61,控制盒1、连接板2、安装带41以及底板3依次层叠设于套接孔61内。

采用固定套6将控制盒1与连接板2、底板3连接固定,连接稳固,便于安装或拆卸。在安装时,只需把控制盒1与连接板2对齐,然后套入固定套6,即可将控制盒1稳固的安装到连接板2上;在需要取下控制盒1进行维修或充电时,只需拆下固定套6,就可将控制盒1取下,操作快速简便。

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控制盒1靠近连接板2的一侧设有凸台121,连接板2上设有与凸台121相配合的凹陷部21。通过凸台121与凹陷部21的配合,可以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控制盒1与连接板2能准确贴合,而且可以避免在套入固定套6的过程中控制盒1发生移动,装配更方便。优选的,还可以在控制盒1、连接板2上分别设置相互匹配的定位柱以及定位孔,利用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实现控制盒1与连接板2的准确配合,以及避免控制盒1在连接板2上发生移动,进一步地,定位柱和定位孔均至少有两个,两个定位柱在控制盒1上可相对设置或呈对角设置,对应地,两个定位孔在连接板2上也可以相对设置或呈对角设置。

参照7,上述固定套6为弹性塑胶套,弹性塑胶套包括上套壁611、下套壁612、左套壁613、右套壁614,上套壁611、下套壁612、左套壁613、右套壁614围合形成套接孔61。将控制盒1安装到连接板2上时,上套壁611贴紧在控制盒1的顶部,下套壁612贴紧在底板3的底部,左套壁613、右套壁614分别贴紧在控制盒1、连接板2、底板3的相对两侧的外壁上,其中,上套壁611,左套壁613、右套壁614分别限制控制盒1上侧、左侧、右侧方向的自由度,下套壁612紧贴在底板3上的底部,与上套壁611一起将控制盒1压紧在连接板2上,同时通过凸台121与凹陷部21的配合,控制盒1稳固地安装到连接板2上,不易发生松动或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套接孔61呈矩形,套接孔61的孔高小于控制盒1、连接板2、安装带41以及底板3的厚度之和;套接孔61的孔宽小于控制盒1和连接板2的宽度。由于固定套6为弹性塑胶套,使套接孔61的径向长度小于控制盒1、连接板2、安装带41以及底板3的厚度之和,且套接孔61的径向宽度小于控制盒1和连接板2的宽度,可以利用固定套6的拉伸回弹性,将控制盒1更稳固地安装到连接板2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固定套6也可以为扎带,且扎带至少有两条;本实施例中的扎带为两条,两条扎带首尾连接形成环状并分别扎紧于控制盒1、底板3的相对两端,以将控制盒1扎紧在连接板2上。扎带可以使用尼龙扎带,也可以使用可退式活扣扎带,以便于拆卸。

参照图6,控制盒1顶部的相对两侧边缘设有与扎带相适配的卡槽113。通过设置卡槽113,可以使扎带稳固的扎紧在控制盒1上,避免扎带沿控制盒1外壁面移动,导致扎带脱落,以防止控制盒1与连接板2分离。

参照图8,上述固定套6还可以为弹性卡箍,弹性卡箍包括左箍套62、右箍套63以及弹性锁扣64,左箍套62和右箍套63均呈u型,左箍套62的一端和右箍套63的一端相互铰接,左箍套62的另一端与右箍套63的另一端通过弹性锁扣64可拆卸连接,以便形成套接孔61。在安装时,将控制盒1、连接板2、安装带41以及底板3放入左箍套62、右箍套63之间,然后拨动弹性锁扣64使左箍套62、右箍套63锁紧连接,就可以将控制盒1压紧到连接板2上,安装非常方便;拆卸时,只需将弹性锁扣64松开,打开左箍套62和右箍套63,就可将控制盒1取出,操作简单方便。

参照图8、图9,上述弹性锁扣64包括按压部641、环形锁紧部642,其中环形锁紧部642通过转轴643与按压部641转动连接,按压部641与右箍套63铰接,左箍套62上设有与环形锁紧部642相配合的钩形部621;在将左箍套62、右箍套63锁紧时,先把按压部641逆时针转动,使环形锁紧部642插入钩形部621上,然后顺时针转动按压部641,按压部641带动环形锁紧部642移动将左箍套62拉向右箍套63,使左箍套62与右箍套63相互挤压锁紧;在将左箍套62与右箍套63锁紧后,为了避免按压部641松脱导致左箍套62与右箍套63分离,可以在按压部641与右箍套63之间设置防脱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按压部641与右箍套63。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左箍套62和右箍套63的内壁均设有棉片。设置棉片,可以避免左箍套62、右箍套63压坏控制盒1或底板3,保护了控制盒1与底板3的完整性。优选的,左箍套62、右箍套63以及弹性卡扣均由塑料制成,以减少弹性卡箍的重量,避免宠物智能穿戴设备的重量过大而使宠物的负担过大。

参照图1和图12,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盒1上设有金属顶针16,连接板2上设有与金属顶针16配合的金属接头22。

参照图10,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带组件4还包括显示灯42、连接片43;安装带41包裹连接片43;显示灯42为多个,间隔设置在安装带41上,显示灯42与连接片43电连接。通过安装带41包裹连接片43,使连接片43的安装更稳固,不易脱落,且多个显示灯42在安装带41间隔设置,显示灯42发光可以起到标识的作用,不仅方便宠物主人在夜间寻找宠物,也可以使来往的车辆注意避让,避免撞伤宠物,保护了宠物的生命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连接片43为fpc(柔性电路板)。采用fpc作为连接片43,由于fpc具有一定的可卷绕性,在安装带41形成环状佩戴于宠物脖子上时,连接片43不会发生断裂,显示灯42可以与连接片43保持正常的电连接,显示灯42正常发光。优选的,显示灯42为led灯,而且可以采用多种不同颜色的led灯进行组合,发光效果更好,也起到更好的标识效果。

参照图10,上述安装带41包括上布带411、下布带412,上布带411的四周边缘缝合于下布带412的四周边缘,连接片43置于上布带411和下布带4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缝纫线(涤纶线603)将上布带411与下布带412的四周边缘相互缝合,上布带411与下布带412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容腔,将连接片43置于该容腔中,可以很好的保护连接片43的完整性,而且制作成本比较低。具体地,上布带411、下布带412均由防水面料制成,这样安装带41就具有防水功能,在雨天或宠物在水中嬉戏时,安装带41上的显示灯42也能正常发光。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带41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插扣。具体地,插扣的公扣和母扣分别与安装带41的两端连接,通过公扣与母扣的插接配合使安装带41形成环状以佩戴到宠物脖子上,而且便于拆卸。当然,也可以在安装带41的一端设置针扣,另一端设置与针扣相适配的扣孔,利用针扣与扣孔的配合使安装带41形成环状的结构,以佩戴到宠物脖子上,优选的,扣孔可以有多个,以将安装带41佩戴到宠物脖子上后,便于调节安装带41的松紧,让宠物感觉更舒适。

参照图10,上述发光带组件4还包括灯罩44,灯罩44嵌入于上布带411,且罩设显示灯42。设置灯罩44,可以避免显示灯42与外界物体发生碰撞而损坏,保护了显示灯42的完整性;且在本实施例中,灯罩44嵌入于上布带411且罩设显示灯42。

参照图10,上述灯罩44包括相互连接的罩合部441和嵌合部442,显示灯42穿设于嵌合部442,嵌合部442嵌入于安装带41。罩合部441用于罩设显示灯42,嵌合部442嵌入于安装带41,具体地,嵌合部442嵌于上布带411,且在本实施例中,罩合部441由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嵌合部442由金属材料制成,为了减少宠物智能穿戴设备的重量,嵌合部442可以采用铝合金制作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嵌合部442为带通孔的环形“工”字件,具体地,“工”字件周侧开设有嵌合槽4421,显示灯42穿过“工”字件的通孔,上布带411设有圆孔,嵌合部442设于圆孔内且上布带411嵌入于嵌合槽4421。优选的,嵌合槽442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上布带411的厚度,以便上布带411紧嵌入于嵌合槽4421内。在安装时,先把圆孔周侧的上布带411嵌入嵌合槽4421,在再把嵌合槽4421的相对两侧的侧壁相向压紧,使上布带411被夹紧在嵌合槽4421内,嵌合部442安装稳固。

参照图11,嵌合部442包括圆筒4422、顶片4423和底片4424,顶片4423与底片4424分别连接于圆筒4422的两端以形成嵌合槽4421;顶片4423压紧于上布带411的上表面,底片4424压紧与上布带411的下表面,顶片4423的末端与底片4424的末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上布带411的厚度,以将上布带411夹紧于嵌合槽4421内。

参照图12,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宠物智能穿戴设备的底板3通过紧固件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且将安装带41夹紧于底板3与连接板2之间。由于安装带41包括上布带411和缝合于上布带411的下布带412,利用连接板2与底板3将上布带411和下布带412夹紧,可以防止上布带411和下布带412四周边缘的缝纫线脱落,避免上布带411与下布带412分离,具体地,可以将上布带411与下布带412缝合的线头夹紧在底板3与连接板2之间,这样可以更好的防止缝纫线脱落;而且利用紧固件将底板3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不仅固定牢靠,也便于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底板3、连接板2的宽度均大于安装带41的宽度。使底板3、连接板2的宽度均大于安装带41的宽度,这样就可以将安装带41相对两侧均被夹紧在底板3与连接板2之间,避免安装带41相对两侧的缝纫线裸露出来,缝纫线不易脱落。

参照图13和图14,上述底板3上开设有连接孔31,连接板2上开设有螺孔23,安装带41开设有贯穿孔413,紧固件为螺钉,螺钉依次穿过连接孔31、贯穿孔413与螺孔23螺纹连接。优选的,连接孔31为四个,在底板3上呈矩形阵列排列,对应地,螺孔23也为四个,在连接板2上呈矩形阵列排列。通过使用螺钉将底板3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安装牢固可靠,装配也非常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连接孔31为沉孔,对应地,紧固件为沉头螺钉。采用沉孔与沉头螺钉,可以避免螺钉凸出底板3底部,保持底板3底部的平整,以避免螺钉刮伤宠物。

参照图14,上述连接板2设有圆柱24,螺孔23开设于圆柱24上。具体地,螺孔23为圆柱24靠近底板3一端开设的螺纹孔,螺钉可旋入该螺纹孔中。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螺钉至少有两个,当螺钉为两个时,两个螺钉间隔穿过安装带41,连接片43设于两个螺钉之间。将连接片43设于两个螺钉之间,可以避免安装螺钉过程中对连接片43造成损害。

参照图14,上述连接板2上设有凹陷槽25,圆柱24设于凹陷槽25内,且圆柱24的高度等于或小于凹陷槽25的深度。

参照图12,上述连接板2与安装带41间设有连接小板7,连接小板7设于凹陷槽25内,且与安装带41内的连接片43电连接。优选的,连接小板7为电路板,连接片43可通过连接线(电线)与连接小板7实现电连接,这时需要在安装带41上设置供连接线穿过的小孔。

参照图12、图15、图16,上述连接小板7上设有金属馈点71,金属接头22抵接金属馈点71。具体地,上述下壳12上设有顶针孔127,金属顶针16插设于顶针孔127,且一端抵顶金属接头22,另一端与上述主板13电连接。更具体地,金属顶针16包括圆头部161、圆柱部162以及突起部163,圆头部161和突起部163分别设于圆柱部162的两端,且突起部163的直径大于圆柱部162的直径;上述顶针孔127为阶梯孔,突起部163卡接于该阶梯孔的台阶上,圆头部161与金属接头22抵接,以实现主板13与连接小板7的电连接。上述金属接头22包括第一本体221、第二本体222以及第三本体223,第一本体221、第二本体222以及第三本体223均为圆柱形,上述第一本体221、第三本体223分别设于第二本体222的两端,且第一本体221的直径大于第三本体223的直径,第二本体222的直径大于第一本体221的直径,上述连接板2上设有接头孔26,接头孔26也为阶梯孔,第二本体222卡接在接头孔26的台阶上,其中第一本体221与圆头部161抵接,第三本体223抵接于金属馈点71上,这样就是想了主板13、连接小板7、连接片43之间的电连接,主板13可控制安装带41上的显示灯42的开启。通过金属顶针16与金属接头22的连接,在控制盒1安装到连接板2上时,准确的实现了主板13与连接小板7之间的电连接,连接稳定,且便于拆卸。

本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板2、底板3与安装带41间分别设有垫片。通过设置垫片,可以保护上布带411、下布带412的完整性,避免连接板2和底板3分别对上布带411和下布带412造成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