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笋收获用开挖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7644发布日期:2018-12-08 05:2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雷笋收获用开挖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雷笋收获用开挖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雷笋为竹子春季发出的嫩芽,因早春打雷即出笋而得名,是春笋市场上最早上市的笋种。

竹笋的根茎部深入地下,其中深入地表以下的雷笋也是可以食用的,为了避免竹笋的浪费一般需要将整个竹笋进行挖出。

挖竹笋一般需要锄头等工具将竹笋周边的土地进行刨开以方便将整个竹笋进行开挖,如对比专利cn107771494a公开了一种一种挖笋刀,通过手持刀把利用刀刃砍竹笋或其它物体,手持刀把利用锄刃挖土采竹笋,但这种方式开挖竹笋时手的力度和挥动挖笋刀的精确度不可控容易对竹笋本身造成损伤和破坏。

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笋收获用开挖辅助装置,解决了竹笋开挖过程中挖笋刀的精确度不可控容易对竹笋本身造成损伤和破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雷笋收获用开挖辅助装置,包括套环,所述套环上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套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压把手,所述套环上连接有开挖装置,所述开挖装置上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开挖装置上连接有挖土装置,所述开挖装置上连接有缓冲装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矩形槽、支撑杆、固定锥、固定环一和固定环二,所述矩形槽开设在套环的顶部,所述支撑杆位于矩形槽的内部,所述固定环二位于矩形槽的上方,所述固定环二的底部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远离固定环二的一端贯穿矩形槽并与固定环二下方设置的固定锥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并位于套环的下方与固定环一固定套接,所述固定环一的顶部和固定环二之间与套环接触。

优选的,所述开挖装置包括连接环一、环形槽一、连接环二、环形槽二、轴承一、连接杆、支撑弹簧和环形齿轮,所述套环的外表面与连接环一固定套接,所述环形槽一开设在连接环一的外圈表面,所述连接环一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环二,所述环形槽二开设在连接环二的内圈表面,所述环形槽一和环形槽二之间通过轴承一滚动连接,所述轴承一的内圈与连接杆活动套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轴承一并与轴承一上方设置的环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并位于环形齿轮和轴承一之间与支撑弹簧活动套接,所述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环形齿轮和轴承一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轴承一并延伸至连接环二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有三个,三个连接杆等距离分布。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轴承二、传动杆、固定条、传动齿轮、圆形块、活动槽、防脱块、传动伞齿、轴承三、传动轴、主动伞齿和转动把手,所述连接环二的顶部与轴承二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二的内圈与传动杆固定套接,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与固定条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远离轴承二的一端与防脱块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和固定条的外表面与传动齿轮活动套接,所述传动齿轮的齿纹端与环形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圆形块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块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壁与传动杆和固定条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并位于圆形块的下方与传动伞齿固定套接,所述传动伞齿的齿纹端与主动伞齿啮合,所述主动伞齿的内圈与传动轴固定套接,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并位于主动伞齿的左侧与轴承三固定套接,所述连接环二的外表面与轴承三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并位于主动伞齿的右侧与转动把手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挖土装置包括固定块、固定销、连接块、开挖铲,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与固定块焊接固定,所述固定块的正面通过固定销与连接块活动铰接,所述连接块的左侧与开挖铲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座、连接销一、套管、弹簧一、限位块、活动销、弹簧二、连接销二和连接座,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正面通过连接销一与套管活动铰接,所述套管的内部并位于连接销一的左侧与弹簧一活动套接,所述弹簧一远离连接销的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左侧与活动销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销远离限位块的一端贯穿套管并延伸至套管的外部,所述活动销的外表面并位于限位块的左侧与弹簧二活动套接,所述弹簧二远离限位块的一端与套管的内壁接触,所述活动销远离限位块的一端通过连接销二与连接座活动铰接,所述连接座的左侧与开挖铲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笋收获用开挖辅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雷笋收获用开挖辅助装置,通过设置固定锥可方便将支撑杆插入松软的泥土中,固定锥的形状呈锥形可防止连接杆的支撑力将支撑杆从泥土中拔出。

2、该雷笋收获用开挖辅助装置,可用手将按压把手进行扶持固定,可使开挖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更加稳定。

3、该雷笋收获用开挖辅助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环形齿轮进行转动,环形齿轮可将挖土装置进行转动,挖土装置的旋转可将竹笋外部进行环形开挖,开挖后的土地可方便将竹笋从土地中进行分离并减少了锄头等工具对竹笋开挖时造成的破坏。

4、该雷笋收获用开挖辅助装置,设置矩形槽可使支撑杆在矩形槽的内壁进行活动,支撑杆在矩形槽的内部进行活动可方便将各个支撑杆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雷笋。

5、该雷笋收获用开挖辅助装置,支撑弹簧的牵引力可将环形齿轮提供向下的牵引力可使开挖铲与地面接触,开挖铲与地面接触可方便开挖铲转动时将雷笋周围的土进行开挖,方便雷笋进行取出。

6、该雷笋收获用开挖辅助装置,通过轴承一与环形槽一和环形槽二滚动连接可使轴承一内圈设置的连接杆的转动更加灵活。

7、该雷笋收获用开挖辅助装置,固定块正面通过固定销与连接块活动铰接可使开挖铲具有沿着固定销活动的功能,并且开挖铲与缓冲装置连接可使开挖铲对地面旋转开挖时稳定性更好。

8、该雷笋收获用开挖辅助装置,通过设置弹簧一和弹簧二可将开挖铲提供缓冲力,弹簧一和弹簧二对开挖铲的缓冲可减少开挖铲与土地中石块的碰撞并减少对开挖铲的损坏。

9、该雷笋收获用开挖辅助装置,通过圆形块顶部开设的活动槽,圆形块通过活动槽与传动杆活动连接,可使环形齿轮在上下活动的过程中带动圆形块和传动齿轮进行上下移动,可使传动齿轮在环形齿轮垂直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的与环形齿轮啮合。

10、该雷笋收获用开挖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采用手动进行工作可提高开挖装置对竹笋进行开挖的可控性,并且该开挖辅助装置结构简单开挖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套环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开挖装置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圆形块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挖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缓冲装置结构剖视图。

其中,1套环、2固定装置、201矩形槽、202支撑杆、203固定锥、204固定环一、205固定环二、3按压把手、4开挖装置、401连接环一、402环形槽一、403连接环二、404环形槽二、405轴承一、406连接杆、407支撑弹簧、408环形齿轮、5传动装置、501轴承二、502传动杆、503固定条、504传动齿轮、505圆形块、506活动槽、507限位块、508传动伞齿、509轴承三、510传动轴、511主动伞齿、512转动把手、6挖土装置、601固定块、602固定销、603连接块、604开挖铲、7缓冲装置、701固定座、702连接销一、703套管、704弹簧一、705防脱块、706活动销、707弹簧二、708连接销二、709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雷笋收获用开挖辅助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套环1,套环1上连接有固定装置2,套环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压把手3,可用手将按压把手3进行扶持固定,可使开挖装置4在运行过程中更加稳定,套环1上连接有开挖装置4,开挖装置4上连接有传动装置5,开挖装置4上连接有挖土装置6,开挖装置4上连接有缓冲装置7。

固定装置2包括矩形槽201、支撑杆202、固定锥203、固定环一204和固定环二205,矩形槽201开设在套环1的顶部,支撑杆202位于矩形槽201的内部,设置矩形槽201可使支撑杆202在矩形槽201的内壁进行活动,支撑杆202在矩形槽201的内部进行活动可方便将各个支撑杆20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雷笋,固定环二205位于矩形槽201的上方,固定环二205的底部与支撑杆202固定连接,支撑杆202远离固定环二205的一端贯穿矩形槽201并与固定环二205下方设置的固定锥20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锥203可方便将支撑杆202插入松软的泥土中,固定锥202的形状呈锥形可防止连接杆406的支撑力将支撑杆202从泥土中拔出,支撑杆202的外表面并位于套环1的下方与固定环一204固定套接,固定环一204的顶部和固定环二205之间与套环1接触。

开挖装置4包括连接环一401、环形槽一402、连接环二403、环形槽二404、轴承一405、连接杆406、支撑弹簧407和环形齿轮408,套环1的外表面与连接环一401固定套接,环形槽一402开设在连接环一401的外圈表面,连接环一401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环二403,环形槽二404开设在连接环二403的内圈表面,环形槽一402和环形槽二404之间通过轴承一405滚动连接,轴承一405的内圈与连接杆406活动套接,连接杆406的一端贯穿轴承一405并与轴承一405上方设置的环形齿轮408固定连接,连接杆406的外表面并位于环形齿轮408和轴承一405之间与支撑弹簧407活动套接,支撑弹簧407的两端分别与环形齿轮408和轴承一405固定连接,支撑弹簧407的牵引力可将环形齿轮408提供向下的牵引力可使开挖铲604与地面接触,开挖铲604与地面接触可方便开挖铲604转动时将雷笋周围的土进行开挖,方便雷笋进行取出,连接杆406的另一端贯穿轴承一405并延伸至连接环二403的下方,通过轴承一405与环形槽一402和环形槽二404滚动连接可使轴承一405内圈设置的连接杆406的转动更加灵活,连接杆406的数量有三个,三个连接杆406等距离分布。

传动装置5包括轴承二501、传动杆502、固定条503、传动齿轮504、圆形块505、活动槽506、防脱块507、传动伞齿508、轴承三509、传动轴510、主动伞齿511和转动把手512,连接环二403的顶部与轴承二501的外圈固定连接,轴承二501的内圈与传动杆502固定套接,传动杆502的外表面与固定条503固定连接,传动杆502远离轴承二501的一端与防脱块507固定连接,传动杆502和固定条503的外表面与传动齿轮504活动套接,传动齿轮504的齿纹端与环形齿轮408啮合,通过传动装置5带动环形齿轮408进行转动,环形齿轮408可将挖土装置6进行转动,挖土装置6的旋转可将竹笋外部进行环形开挖,开挖后的土地可方便将竹笋从土地中进行分离并减少了锄头等工具对竹笋开挖时造成的破坏,传动齿轮50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圆形块505固定连接,圆形块505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506,活动槽506的内壁与传动杆502和固定条503滑动连接,通过圆形块505顶部开设的活动槽506,圆形块505通过活动槽506与传动杆502活动连接,可使环形齿轮408在上下活动的过程中带动圆形块505和传动齿轮508进行上下移动,可使传动齿轮508在环形齿轮408垂直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的与环形齿轮408啮合,传动杆502的外表面并位于圆形块505的下方与传动伞齿508固定套接,传动伞齿508的齿纹端与主动伞齿511啮合,主动伞齿511的内圈与传动轴510固定套接,传动轴510的外表面并位于主动伞齿511的左侧与轴承三509固定套接,连接环二403的外表面与轴承三509固定连接,传动轴510的外表面并位于主动伞齿511的右侧与转动把手512固定连接,该辅助装置采用手动进行工作可提高开挖装置4对竹笋进行开挖的可控性,并且该开挖辅助装置结构简单开挖方便。

挖土装置6包括固定块601、固定销602、连接块603、开挖铲604,连接杆406的外表面与固定块601焊接固定,固定块601的正面通过固定销602与连接块603活动铰接,连接块603的左侧与开挖铲604固定连接,固定块601正面通过固定销602与连接块603活动铰接可使开挖铲604具有沿着固定销602活动的功能,并且开挖铲604与缓冲装置7连接可使开挖铲604对地面旋转开挖时稳定性更好。

缓冲装置7包括固定座701、连接销一702、套管703、弹簧一704、限位块705、活动销706、弹簧二707、连接销二708和连接座709,连接杆406的外表面与固定座701固定连接,固定座701的正面通过连接销一702与套管703活动铰接,套管703的内部并位于连接销一702的左侧与弹簧一704活动套接,弹簧一704远离连接销702的一端与限位块705固定连接,限位块705的左侧与活动销706固定连接,活动销706远离限位块705的一端贯穿套管703并延伸至套管703的外部,活动销706的外表面并位于限位块705的左侧与弹簧二707活动套接,弹簧二707远离限位块705的一端与套管703的内壁接触,活动销706远离限位块705的一端通过连接销二708与连接座709活动铰接,连接座709的左侧与开挖铲604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簧一704和弹簧二707可将开挖铲604提供缓冲力,弹簧一704和弹簧二707对开挖铲604的缓冲可减少开挖铲604与土地中石块的碰撞并减少对开挖铲604的损坏。

工作原理:使用时,手握按压把手3将固定锥203调节并对准竹笋外部土地,通过按压把手3可将支撑杆202插入到竹笋旁边的土地中,通过手摇转动把手512可带动主动伞齿511、传动伞齿504、传动杆502、传动齿轮504和环形齿轮408进行转动,环形齿轮408底部与连接杆406固定,通过套环1外圈固定的连接环一401,连接环一401通过轴承一405与连接环二403滚动连接且轴承一405的内圈与连接杆406活动套接,可使环形齿轮408在转动时带动连接杆406进行转动,连接杆406的转动可带动挖土装置6进行转动,并通过连接杆406外表面活动套接的支撑弹簧407,支撑弹簧407的牵引力可将连接杆406提供向下的作用力通过开挖铲604运行可将竹笋周围的土地进行环形开挖,通过固定块601和固定销602与连接块603活动铰接可使开挖铲604具有沿着固定销602进行活动功能,并通过开挖铲604与连接杆406之间设置的缓冲装置7可减少开挖铲604触碰到石块的作用力减少开挖铲604的损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