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色三角梅的嫁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27315发布日期:2019-01-16 06:14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色三角梅的嫁接方法,属于三角梅嫁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角梅,又叫叶子花、簕杜鹃、九重葛等,是紫茉莉科叶子花属的藤状木本植物,我们看到的主要观赏部分并不是它的花,而是它的苞叶,属于变态叶。三角梅常见的花色为红色,另外还有白色、粉色、黄色等。通常单株只能开一种颜色。

鉴于目前社会对景观用三角梅苗木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内众多学者开展了三角梅多目标育苗研究。对三角梅的品种进行选育,选取叶片色彩鲜艳,观赏性好的三角梅进行嫁接繁殖培育苗木,使能保持其品种的优良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一株三角梅开多种颜色,以满足于市场需求,本发明旨在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色三角梅的嫁接方法,该方法成活率高达90%,且生长快、树势强、能开多种颜色,色彩艳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色三角梅的嫁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砧木培育:于5-6月下旬,三角梅种子经过浸种消毒后室内进行播种,室温18-22℃,播种深度0.4-0.5cm,待三角梅小苗长到3-4叶时移植到4.5cm×10cm无纺布轻基质容器内,培育成地径0.4-0.6cm苗木;

(2)砧木选择:选取无纺布轻基质容器内地径在0.4-0.6cm的健康无病虫害苗木作为砧木;

(3)接穗备置:选取优株中上部1年生枝条,径度0.3-0.5cm的枝条作为穗条,采穗在芽萌动前进行,采后冷藏,冷藏时穗条切口蜡封,保鲜膜缠封,4-6℃条件下保存;

(4)嫁接:嫁接时间选于7月下旬-8月中旬,采用劈接法在离无纺布轻基质容器面2-3cm处进行断砧,在砧木上对称劈一个小口,深度为1.5-2.0cm;

选取有饱满腋芽或顶芽的接穗,在腋芽或顶芽的下部0.5-1.0cm处相对称各削一刀形成楔形,削成两个斜面,斜面长1.5-2.0cm,削面平滑,使接口处砧木上下都能和接穗接合,腋芽或顶芽上留枝长1-1.5cm,插入时要求砧木与接穗一侧皮层对齐,接穗露白0.1-0.2cm,用嫁接膜包扎好嫁接口和接穗的顶部,露出腋芽或顶芽;

(5)嫁接后种植管理:集中种在圃地上,株行距15*20cm或20*25cm,到9月上旬待苗木生长到5-8张叶片时进行移植至无纺布轻基质容器袋;容器袋规格14cm×18cm或15cm×18cm,每行摆放7株,长度根据圃地调整,然后用遮阳率70%的遮阳网复盖25-35天;

(6)揭膜后管理:清除杂草,喷一次杀菌剂,所述杀菌剂采用代森锰锌或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每周一次抹除砧木萌芽;10月底前以高氮肥为主,7-10天浇施复合肥一次,浓度为2/1000,加强苗木生长初期病虫害防治,11月份以高钾肥为主,7-10天浇施复合肥一次,浓度为3/1000,气温变化差异大时,及时做好保水、抗旱、清除杂草、施肥和病虫防治工作;

(7)移栽:在第二年春季上山造林;或者再进行移栽培育大规格的园林绿化用苗,满足不同规格层次的需求。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轻基质为细泥粉和发酵过的谷糠按质量比5:4的比例配制,再加0.7-0.8kg/m3控释肥,或选用细泥粉、蛭石和珍珠岩,按质量比5:2:3比例配制,基质粒径<0.8cm;

所述细泥粉为以滩涂淤泥为原料,经过预处理、有序介孔介质负载、干燥和粉碎后制得。

优选的,所述细泥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s1:滩涂淤泥的预处理:

采集滩涂地区沉积的淤泥,筛除其中杂质,添加一定量的双氧水,充分搅拌反应,氧化分解掉淤泥中不稳定的有机物成分;

s2:有序介孔介质负载:

步骤s1处理后的滩涂淤泥,加入一定量的分散剂、稳定剂和有序介孔介质,充分搅拌1-2h混合均匀,然后真空和/或超声波脱气;

s3:干燥脱水:

步骤s2的物料通过压榨或离心脱水至含水率低于40%,然后置于烘干机中,以80~105℃烘干至含水率5-8%;

s4:粉碎:

步骤s3的物料粉碎至80-100目。

滩涂沉积淤泥中富含大量的营养物质,将其中的氮、磷等有机物与多色三角梅出牙、增殖过程有效结合,势必有助于多色三角梅种子的增殖,生长迅速,出芽率和成活率高;另外,有序介孔介质通过分散剂和稳定剂的辅助作用,与滩涂淤泥高效混合,有机物和氮磷钾元素负载于有序介孔介质中,然后通过吸水渗出,实现缓释的效果,为多色三角梅嫁接过程中提供持续的营养元素,提高肥力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酰胺、古尔胶和脂肪酸聚乙二醇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稳定剂为木质素磺酸盐,有序介孔介质为有序介孔炭。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的添加量为滩涂淤泥质量的1-2%,稳定剂为滩涂淤泥质量的0.5-1%,所述有序介孔介质的添加量为滩涂淤泥质量的5-6%。

优选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如下: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如下:叶斑病,采用代森锰锌600-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喷雾;地下害虫蛴螬,用5%辛硫磷颗粒剂或毒死蜱颗粒剂拌基质土,添加量为1kg/m³基质土;食叶害虫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进行喷雾。

优选的,步骤(5)中,嫁接后的前5-10天内,保持遮阳棚内的相对湿度75%以上,湿度不足时及时喷雾补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嫁接口愈合快,接合牢固,成活率高,成苗快,适合于大量培育苗木;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花色的三角梅接穗,嫁接于同一砧木上,实现一株三角梅开出多色的花。

本发明的嫁接方法不受天气制约,雨天可在室内嫁接,嫁接后可整齐摆放在塑料筐用薄膜复盖,可以存放2周,待天晴再种植或上容器,该嫁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快,直立性好、茎杆粗、出圃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本发明在红,高氮肥(n-p-k:21-6-12);高钾肥为主(n-p-k:15-5-25)。

实施例1:

一种多色三角梅的嫁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砧木培育:于5月下旬,三角梅种子经过浸种消毒后室内进行播种,室温18-22℃,播种深度0.4-0.5cm,待三角梅小苗长到3-4叶时移植到4.5cm×10cm无纺布轻基质容器内,培育成地径0.4cm苗木;

(2)砧木选择:选取无纺布轻基质容器内地径在0.4cm的健康无病虫害苗木作为砧木;

(3)接穗备置:选取优株中上部1年生枝条,径度0.3cm的枝条作为穗条,采穗在芽萌动前进行,采后冷藏,冷藏时穗条切口蜡封,保鲜膜缠封,4℃条件下保存;

(4)嫁接:嫁接时间选于7月下旬,采用劈接法在离无纺布轻基质容器面2cm处进行断砧,在砧木上对称劈一个小口,深度为1.5cm;

选取有饱满腋芽或顶芽的接穗,在腋芽或顶芽的下部0.5cm处相对称各削一刀形成楔形,削成两个斜面,斜面长1.5cm,削面平滑,使接口处砧木上下都能和接穗接合,腋芽或顶芽上留枝长1cm,插入时要求砧木与接穗一侧皮层对齐,接穗露白0.1cm,用嫁接膜包扎好嫁接口和接穗的顶部,露出腋芽或顶芽;

(5)嫁接后种植管理:集中种在圃地上,株行距15*20cm,到9月上旬待苗木生长到5-8张叶片时进行移植至无纺布轻基质容器袋;容器袋规格14cm×18cm,每行摆放7株,长度根据圃地调整,然后用遮阳率70%的遮阳网复盖25-28天;

(6)揭膜后管理:清除杂草,喷一次杀菌剂,所述杀菌剂采用代森锰锌800倍液,每周一次抹除砧木萌芽;10月底前以高氮肥为主,7-10天浇施复合肥一次,浓度为2/1000,加强苗木生长初期病虫害防治,11月份以高钾肥为主,7-10天浇施复合肥一次,浓度为3/1000,气温变化差异大时,及时做好保水、抗旱、清除杂草、施肥和病虫防治工作;

(7)移栽:在第二年春季上山造林;或者再进行移栽培育大规格的园林绿化用苗,满足不同规格层次的需求。

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轻基质为细泥粉和发酵过的谷糠按质量比5:4的比例配制,再加0.7kg/m3控释肥,基质粒径<0.8cm;

所述细泥粉为以滩涂淤泥为原料,经过预处理、有序介孔介质负载、干燥和粉碎后制得,所述细泥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s1:滩涂淤泥的预处理:

采集滩涂地区沉积的淤泥,筛除其中杂质,添加一定量的双氧水,充分搅拌反应,氧化分解掉淤泥中不稳定的有机物成分;

s2:有序介孔介质负载:

步骤s1处理后的滩涂淤泥,加入一定量的分散剂、稳定剂和有序介孔介质,充分搅拌1h混合均匀,然后真空和/或超声波脱气;

s3:干燥脱水:

步骤s2的物料通过压榨或离心脱水至含水率低于40%,然后置于烘干机中,以80℃烘干至含水率8%;

s4:粉碎:

步骤s3的物料粉碎至80目。

具体的说,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酰胺,所述稳定剂为木质素磺酸盐,有序介孔介质为有序介孔炭,所述分散剂的添加量为滩涂淤泥质量的1%,稳定剂为滩涂淤泥质量的0.5%,所述有序介孔介质的添加量为滩涂淤泥质量的5%,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如下:叶斑病,采用代森锰锌600-800倍液喷雾;地下害虫蛴螬,用50%辛硫磷乳油;食叶害虫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雾,步骤(5)中,嫁接后的前5-10天内,保持遮阳棚内的相对湿度75%以上,湿度不足时及时喷雾补水。

实施例2

一种多色三角梅的嫁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砧木培育:于6月份,三角梅种子经过浸种消毒后进行播种,室温18-22℃,播种深度0.4-0.5cm,待三角梅小苗长到3-4叶时移植到4.5cm×10cm无纺布轻基质容器内,培育成地径0.6cm苗木;

(2)砧木选择:选取无纺布轻基质容器内地径在0.6cm的健康无病虫害苗木作为砧木;

(3)接穗备置:选取优株中上部1年生枝条,径度0.5cm的枝条作为穗条,采穗在芽萌动前进行,采后冷藏,冷藏时穗条切口蜡封,保鲜膜缠封,6℃条件下保存;

(4)嫁接:嫁接时间选于8月中旬,采用劈接法在离无纺布轻基质容器面3cm处进行断砧,在砧木上对称劈一个小口,深度为2.0cm;

选取有饱满腋芽或顶芽的接穗,在腋芽或顶芽的下部1.0cm处相对称各削一刀形成楔形,削成两个斜面,斜面长2.0cm,削面平滑,使接口处砧木上下都能和接穗接合,腋芽或顶芽上留枝长1.5cm,插入时要求砧木与接穗一侧皮层对齐,接穗露白0.2cm,用嫁接膜包扎好嫁接口和接穗的顶部,露出腋芽或顶芽;

(5)嫁接后种植管理:集中种在圃地上,株行距20*25cm,到9月上旬待苗木生长到5-8张叶片时进行移植至无纺布轻基质容器袋;容器袋规格15cm×18cm,每行摆放7株,长度根据圃地调整,然后用遮阳率70%的遮阳网复盖25-35天;

(6)揭膜后管理:清除杂草,喷一次杀菌剂,所述杀菌剂采用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每周一次抹除砧木萌芽;10月底前以高氮肥为主,7-10天浇施复合肥一次,浓度为2/1000,加强苗木生长初期病虫害防治,11月份以高钾肥为主,7-10天浇施复合肥一次,浓度为3/1000,气温变化差异大时,及时做好保水、抗旱、清除杂草、施肥和病虫防治工作;

(7)移栽:在第二年春季上山造林;或者再进行移栽培育大规格的园林绿化用苗,满足不同规格层次的需求。

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轻基质为细泥粉、蛭石和珍珠岩,按质量比5:2:3比例配制,基质粒径<0.8cm;所述细泥粉为以滩涂淤泥为原料,经过预处理、有序介孔介质负载、干燥和粉碎后制得,所述细泥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s1:滩涂淤泥的预处理:

采集滩涂地区沉积的淤泥,筛除其中杂质,添加一定量的双氧水,充分搅拌反应,氧化分解掉淤泥中不稳定的有机物成分;

s2:有序介孔介质负载:

步骤s1处理后的滩涂淤泥,加入一定量的分散剂、稳定剂和有序介孔介质,充分搅拌2h混合均匀,然后真空和/或超声波脱气;

s3:干燥脱水:

步骤s2的物料通过压榨或离心脱水至含水率低于40%,然后置于烘干机中,以105℃烘干至含水率5%;

s4:粉碎:

步骤s3的物料粉碎至100目,所述分散剂为古尔胶,所述稳定剂为木质素磺酸盐,有序介孔介质为有序介孔炭,所述分散剂的添加量为滩涂淤泥质量的2%,稳定剂为滩涂淤泥质量的1%,所述有序介孔介质的添加量为滩涂淤泥质量的6%,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如下:叶斑病,采用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喷雾;地下害虫蛴螬,毒死蜱颗粒剂拌基质土,添加量为1kg/m³基质土;食叶害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步骤(5)中,嫁接后的前5-10天内,保持遮阳棚内的相对湿度75%以上,湿度不足时及时喷雾补水。

实施例3

一种多色三角梅的嫁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砧木培育:于5月下旬,三角梅种子经过浸种消毒后室内进行播种,室温18-22℃,播种深度0.4-0.5cm,待三角梅小苗长到3-4叶时移植到4.5cm×10cm无纺布轻基质容器内,培育成地径0.5cm苗木;

(2)砧木选择:选取无纺布轻基质容器内地径在0.5cm的健康无病虫害苗木作为砧木;

(3)接穗备置:选取优株中上部1年生枝条,径度0.5cm的枝条作为穗条,采穗在芽萌动前进行,采后冷藏,冷藏时穗条切口蜡封,保鲜膜缠封,5℃条件下保存;

(4)嫁接:嫁接时间选于7月下旬,采用劈接法在离无纺布轻基质容器面2cm处进行断砧,在砧木上对称劈一个小口,深度为1.5cm;

选取有饱满腋芽或顶芽的接穗,在腋芽或顶芽的下部0.5cm处相对称各削一刀形成楔形,削成两个斜面,斜面长2.0cm,削面平滑,使接口处砧木上下都能和接穗接合,腋芽或顶芽上留枝长1cm,插入时要求砧木与接穗一侧皮层对齐,接穗露白0.1cm,用嫁接膜包扎好嫁接口和接穗的顶部,露出腋芽或顶芽;

(5)嫁接后种植管理:集中种在圃地上,株行距15*20cm,到9月上旬待苗木生长到5-8张叶片时进行移植至无纺布轻基质容器袋;容器袋规格15cm×18cm,每行摆放7株,长度根据圃地调整,然后用遮阳率70%的遮阳网复盖25-35天;

(6)揭膜后管理:清除杂草,喷一次杀菌剂,所述杀菌剂采用代森锰锌800倍液,每周一次抹除砧木萌芽;10月底前以高氮肥为主,7-10天浇施复合肥一次,浓度为2/1000,加强苗木生长初期病虫害防治,11月份以高钾肥为主,7-10天浇施复合肥一次,浓度为3/1000,气温变化差异大时,及时做好保水、抗旱、清除杂草、施肥和病虫防治工作;

(7)移栽:在第二年春季上山造林;或者再进行移栽培育大规格的园林绿化用苗,满足不同规格层次的需求。

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轻基质为细泥粉和发酵过的谷糠按质量比5:4的比例配制,再加0.8kg/m3控释肥;

所述细泥粉为以滩涂淤泥为原料,经过预处理、有序介孔介质负载、干燥和粉碎后制得,所述细泥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s1:滩涂淤泥的预处理:

采集滩涂地区沉积的淤泥,筛除其中杂质,添加一定量的双氧水,充分搅拌反应,氧化分解掉淤泥中不稳定的有机物成分;

s2:有序介孔介质负载:

步骤s1处理后的滩涂淤泥,加入一定量的分散剂、稳定剂和有序介孔介质,充分搅拌1h混合均匀,然后真空和/或超声波脱气;

s3:干燥脱水:

步骤s2的物料通过压榨或离心脱水至含水率低于40%,然后置于烘干机中,以100℃烘干至含水率6%;

s4:粉碎:步骤s3的物料粉碎至90目。

本发明中,所述分散剂为脂肪酸聚乙二醇酯,所述稳定剂为木质素磺酸盐,有序介孔介质为有序介孔炭,所述分散剂的添加量为滩涂淤泥质量的1.5%,稳定剂为滩涂淤泥质量的0.75%,所述有序介孔介质的添加量为滩涂淤泥质量的5.5%,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如下:叶斑病,采用代森锰锌800倍液;地下害虫蛴螬,用5%辛硫磷颗粒剂拌基质土,添加量为1kg/m³基质土;食叶害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步骤(5)中,嫁接后的前5-10天内,保持遮阳棚内的相对湿度75%以上,湿度不足时及时喷雾补水。

本发明的嫁接结果调查:

采用本方法经过两年的试验,2016年调查表明:2016年10月25日对嫁接苗圃进行调查,得出嫁接苗成活率为93.5%,容器苗木移栽成活率高,不受天气和季节的限制,嫁接是可工厂化在室内进行,可降低成本45%;2018年3月21日进行调查,平均株高85.8cm、地径0.86cm。在第二年春季就可上山造林;或者再进行移栽培育大规格的园林绿化用苗,满足不同规格层次的需求。

本发明中影响嫁接、成活和苗木生长的因素

(1)穗条的质量:合适的穗条最为关键,试验中发现生长势较强的优树中上部、直立无分枝的穗条,其嫁接成活率、苗木生长明显好于树体中下部穗条。因此,加强采穗圃的肥水和修剪管理,培育良好的穗条,将有利于开展三角梅优良无性系的规模繁殖,满足生产上的需求。

(2)砧木选择:选用1年生无纺布轻基质实生容器苗作砧木嫁接,嫁接口愈合,接合牢固,成活率高,成苗快,适合于大量培育苗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