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大棚雨水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8443发布日期:2018-11-02 21:1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节水灌溉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化大棚雨水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大棚蔬菜瓜果可以早熟增产,效益好,因此大棚得到了广泛应用。大棚与外界隔离,形成独立的生态环境,目前普通大棚一般都没有设置雨水储存装置,棚外下雨棚内灌溉的现象普遍存在,天然的雨水资源得不到利用,大棚内作物灌溉时仍然采用地下水灌溉。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大棚雨水灌溉装置,实现利用雨水来自动灌溉大棚内农作物的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化大棚雨水灌溉装置,由集雨器、进水管、蓄水池、出水管、控制装置组成,所述的集雨器安装在大棚檐口,蓄水池通过进水管与集雨器相连;出水管安装在蓄水池的下部侧面,通过出水电磁阀与水泵连接,在蓄水池的上部侧面还设置有溢流孔;蓄水池下端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电磁阀。蓄水池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土壤中埋有湿度传感器。出水电磁阀、排水电磁阀、液位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水泵与控制装置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管与出水管上均安装有过滤装置。

下雨时,蓄水池的水位达到规定的高度时,控制装置发出指令,电磁阀和水泵打开,实现灌溉。当蓄水池水位到达溢流孔时,多余的雨水从溢流孔流向排水沟。当湿度到达规定值时,控制装置发出指令,电磁阀和水泵关闭,灌溉结束。为了防止蓄水池中的雨水变质,灌溉结束后,排水阀门打开,将多余的雨水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的智能化大棚雨水灌溉装置,可以实现大棚雨水自动灌溉,就地收集,就地灌溉,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棚,2-集雨器,3、11-过滤装置,4-进水管,5-液位传感器,6-排水电磁阀,7-排水管,8-溢流孔,9-蓄水池,10-出水管,12-出水电磁阀,13-水泵,14-湿度传感器,15-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智能化大棚雨水灌溉装置,由集雨器2、进水管4、蓄水池9、出水管10、控制装置15组成,所述的集雨器2安装在大棚1檐口,蓄水池9通过进水管4与集雨器相连,出水管10安装在蓄水池的下部侧面,通过出水电磁阀12与水泵13连接,在蓄水池的上部还设置有溢流孔8;蓄水池下端有排水管7,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电磁阀6。蓄水池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5,土壤中埋有湿度传感器14。出水电磁阀12、排水电磁阀6、液位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14、水泵13与控制装置15之间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管2安装有过滤装置3,出水管10上安装有过滤装置11。

下雨时,蓄水池的水位达到规定的高度时,控制装置15发出指令,出水电磁阀12和水泵13打开,实现灌溉。当蓄水池水位到达溢流孔8时,多余的雨水从溢流孔流向排水沟。当湿度到达规定值时,控制装置发出指令,出水电磁阀和水泵关闭,灌溉结束。为了防止蓄水池中的雨水变质,灌溉结束后,排水电磁阀6打开,将多余的雨水排出。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对本发明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大棚雨水灌溉装置,由集雨器、进水管、蓄水池、出水管、控制装置组成,所述的集雨器安装在大棚檐口,蓄水池通过进水管与集雨器相连,进水管上安装有过滤装置;出水管安装在蓄水池的下部侧面,通过出水电磁阀与水泵连接,在蓄水池的上部侧面还设置有溢流孔;蓄水池下端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电磁阀。蓄水池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土壤中埋有湿度传感器。出水电磁阀、排水电磁阀、液位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水泵与控制器为电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实现大棚雨水自动灌溉,节约水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肖良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元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02
技术公布日:2018.11.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