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杨树插条活力的野外保存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62446发布日期:2018-12-22 08:14阅读:8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古杨树插条活力的野外保存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无性繁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古杨树插条活力的野外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杨树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生长快、易繁殖和用途广等特点,故被视为造纸、防护林及短期轮伐型的优良造林树种,对林业生产和区域生态治理贡献显著。西南地区地理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青杨基因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杨树自然分布的中心之一,且由于地理及历史条件独特,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古杨树资源,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杨树及其群落和人工栽培的100年以上的杨树我们称其为古杨树。古树是悠久历史的见证,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森林演替、气候和地质等环境变化的历史记录者,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

古树是濒危和珍稀物种的基因库。一棵古树就是一个基因库,它包含长寿和抗性基因等有价值的基因资源,是植物遗传改良的宝贵种质材料,因此如何进行保存的古树基因资源是当前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组织培养技术和扦插是保护古树名木基因资源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也可为现代生物技术快速、高效地开发古树名木的长寿基因、抗病虫害基因、抗盐碱基因、抗严寒基因、抗高温基因等重要课题的开展,提供快速地、大量的研究材料。

古杨树资源中很多杨树的树龄已经超过300年,有的甚至超过500年,这对杨树来说已经进入高龄期,树势十分衰弱,有些病虫害严重,而且,由于自然及人为的原因,许多古树处于濒危的状态。因此,如何有效地克隆繁殖高龄杨树,使之生命永续、价值彰显,成为地方林业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国内外进展来看,目前在几百年古树的扦插繁殖方面已有一些研究,例如,600年银杏扦插生根率为8-25%。树龄为300年、500年以及600年的东北红豆杉为材料进行扦插时发现,随着母株树龄、枝条年龄的增加,插条的活力降低,采集后保存的时间缩短,扦插成活率也呈现降低趋势。

古杨树资源大部分分布于山箐溪流边、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处于野生状态,也有“四旁”及寺院周围的人工栽培林,一般距离苗圃的距离较长,而且往往山高路远、道路不畅,而且往往进行枝条采集的时候需要同时辗转多个样地,采集多个样本,加上插条采集所需时间,故从插条离开到扦插近苗床短则一两天的时间,长则需要7天左右。古杨树扦插育苗实践表明,由于古杨树大都处于高龄期,树势较弱,枝条活力较低,极易遭受病虫害的侵害,离开母株后更容易失去活力,导致扦插后成活率较低。因此,选择生长势较好的枝条,采集后立即对其活力进行有效地保存、消毒,并及时将剪下的插条插入苗床是确保成活的关键。进一步研究发现,利用常规的方法,古杨树插条离开母株到插入苗床在1天内成活率可达98%以上,3天则成活率就下降到60%左右,一旦超过3天,成活率就非常低。因此,在进行古杨树扦插育苗时,尽可能在插条离开母株1-2天内左右完成扦插工作,但当插条采集地离苗床较远时几乎无法做到。因此,在野外如何保存插条的活力就显得尤为关键。

与本发明最相似的现有技术实现方案,cn107094566a公开了一种杨树扦插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扦插条件控制、插条预处理、日常管理中棚内湿度的控制及减少叶面残留病菌繁殖等方法,使培育出的幼苗病害率降低,提高成活率,但并不能延长插条活力从母株到插入苗床的时间,一旦不能及时插入苗床,成活率仍然很低。故该方法没有解决古杨树扦插育苗时插条活力长时间保存和长距离运输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现有技术,操作复杂,工艺繁琐,成本高;

(2)古杨树插条活力保存的时间短,长距离运输中易被污染、影响插条的生根,大幅度降低古杨树的成活率。

(3)现有的技术和方法针对的是青壮年杨树,而古杨树很多已经进入高龄期,树势十分衰弱,插条活力较低,有些受病虫害的侵害较为严重,故常规的保存技术没有解决古杨树插条运输过程中活力显著降低的问题,从而导致扦插育苗时插条成活率较低以及发病率较高。

现有技术中,采集多个样本,加上插条采集所需时间,从插条离开到扦插近苗床短则一两天的时间,长则要7天左右,而利用常规的方法,只能保存1-2天,因此,如何延长插条脱离母株后活力保存的时间成为扦插育苗的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古杨树插条活力的野外保存方法。本发明为古杨树在野外的活力长时间保存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古杨树插条活力的野外保存方法,所述的古杨树插条活力的野外保存方法包括:

捆绑成扎的古杨树插条在日间运输时用湿润的棉纱布包裹,并根据需要不定时用喷壶喷水进行保湿,并置于阴凉处;

隔日运输,夜间将捆绑成扎的古杨树插条形态学下端浸泡到混合溶液中,日间运输将插条取出,将棉纱布用喷壶喷湿至能拧出水滴状态,把插条包裹住,期间喷水,保持棉纱布湿润,并置于阴凉处。

进一步,浸泡混合溶液为生根粉abt和多菌灵配置的溶液;

生根粉abt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000-2000);

多菌灵和水质量体积比为1:(800-1500)。

进一步,插条浸泡的方法包括:插条的浸泡深度为40cm-80cm,插条底部齐整,每根插条均匀泡入溶液中。

进一步,捆绑成扎的古杨树插条在日间运输时用湿润的棉纱布包裹前,需进行:

野外,剪取带有饱满侧芽的古杨树插条;

插条按照形态学上下端一致、下端齐整捆绑成扎。

进一步,把插条包裹住,期间喷水,保持棉纱布湿润,并置于阴凉处后,进行:

运至苗圃及时进行扦插。

进一步,古杨树插条采集时间为2-10月;采集的古杨树插条为古杨树树冠阳面1-5年生枝条;地插条带有2-5个叶片。

进一步,插条剪取中所剪取得枝条长度为50cm-120cm,插条形态学下端直径为0.5-2.5cm;将插条形态学下端叶片剪掉,保留饱满的侧芽,保留形态学上端叶片1-2个。

进一步,成扎古杨树插条为5-30个插条捆绑成扎,按照形态学上下端一致、下端齐整的原则捆绑成扎,以形态学上下端浸入水中。

进一步,运输中,保存容器为圆形塑料桶;圆形塑料桶直径为30-50cm,高度为50-80c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古杨树插条活力的野外保存方法的古杨树插条活力的野外保存设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古杨树插条活力的野外保存方法,基于模拟水培生态条件的理念,利用简单的设施和简便技术,具有补充插条散失的水分,有利于枝条尤其是休眠枝内部抑制物的洗脱,并能保证插条吸收的药液全部用于不定根的生成,保持插条的生长活力,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进行生根粉浸泡,就可以减少插条到达苗圃后再进行生根处理的时间,尽快进行扦插工作,提高成活率;此外,在浸泡液中加入多菌灵,减少了插条上残留病菌的繁殖,有助于对植株伤口进行消毒和修复,同样减少了插条达到苗圃进行消毒的时间;运输过程中把插条从溶液中取出,拿湿润的棉纱布整体包裹进行保湿,一方面可以克服在车辆运输过程中浸泡的不方便,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长时间浸泡造成插条的缺氧腐烂;采用本方法后,古杨树插条在保存5天后仍能保持85%的活力,经过3天保存后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古杨树插条活力的野外保存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工艺简便,降低成本,延长古杨树插条活力保存的时间的效果,有助于解决长距离运输问题,对插条进行有效的消毒,促进插条的生根,大幅度提高古杨树的成活率,给古杨树的扦插育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古杨树插条活力的野外保存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做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古杨树插条活力的野外保存方法包括:

s101:野外,剪取带有饱满侧芽的古杨树插条;

s102:插条按照形态学上下端一致、下端齐整要求捆绑成扎;

s103:捆绑成扎的古杨树插条在日间运输时用湿润的棉纱布包裹,并根据需要不定时用喷壶喷水进行保湿,并置于阴凉处;

s104:隔日运输,夜间将捆绑成扎的古杨树插条形态学下端浸泡到混合溶液中,日间运输将插条取出,将棉纱布用喷壶喷湿至能拧出水滴状态,完整地把插条包裹住,期间根据需要不时喷水,始终保持棉纱布湿润,尽量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s105,插条采集完成后,运至苗圃及时进行扦插。

步骤s101中,本发明所述的古杨树插条采集时间为2-10月,优选为4-9月,进一步优选为3-6月;所述的采集的古杨树插条为古杨树树冠阳面1-5年生枝条;所述逇插条要带有2-5个叶片,优选为2-3个叶片;

步骤s101中,本发明所述的插条剪取中所剪取得枝条长度为50cm-120cm,可以是50cm、60cm、70cm、80cm、90cm、100cm、110cm或12cm,优选为60-100cm,进一步优选为70cm;所述的插条形态学下端直径为0.5-2.5cm,优选为0.8-2cm,新一步优选为1.5cm;所述的插条要将插条形态学下端叶片剪掉,保留饱满的侧芽,保留形态学上端叶片1-2个,优选为2个叶片;

步骤s102中,本发明所述成扎古杨树插条为将5-30个插条捆绑成扎,例如可以为5个、15个、20个、25或30个按照形态学上下端一致、下端齐整的原则捆绑成扎,以形态学上下端浸入水中,古杨树插条捆绑成扎优选为10-30个,进一步优选为10-15个;

步骤s104中,本发明所述的浸泡溶液为生根粉(abt)和多菌灵配置的溶液;

步骤s104中,本发明所述的混合溶液中的生根粉(abt)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000-2000);可以是1:1000、1:1100、1:1200、1:1300、1:1400、1:1500、1:1600、1:1700、1:1800、1:1900或1:2000,优选为1:(1200-1600),进一步优选为1:1500;

步骤s104中,本发明所述的混合溶液中的多菌灵和水质量体积比为1:(800-1500);可以是1:800、1:900、1:1000、1:1100、1:1200、1:1300、1:1400或1:1500,优选为1:(1000-1400),进一步优选为1:1200;

步骤s104中,本发明所述的溶液浸泡法,插条的浸泡深度为40cm-80cm,可以是40cm、45cm、50cm、55cm、60cm、65cm、70cm、75cm或80cm,优选为50cm-70cm,进一步优选为65cm;所述的插条底部齐整,确保每根插条均匀泡入溶液中;

步骤s105中,本发明所述保存容器为圆形塑料桶;圆形塑料桶直径为30-50cm,优选为40cm,高度为50-80cm,优选为70cm。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古杨树插条活力的野外保存方法

古杨树插条活力的野外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保存容器:准备好直径为40cm,高度为70的圆形塑料保存桶,厚度为2cm;将生根粉和水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1500配置生根粉溶液,将多菌灵与生根粉溶液按质量体积比为1:1200配置成混合溶液,放入保存桶中。

(2)插条处理:4月份,将保存桶带至古杨树插条采集点,采集古杨树枝条,所选取的枝条为1-5年生,形态学下端直径为2cm左右,带有饱满侧芽;将采集的枝条剪成70cm,顶部至少带有2个叶片的插条,将15个插条按照形态学上下端一致原理捆扎,保持插条形态学下端齐整,再将插条形态学下端浸泡入装有混合溶液的保存桶中。

(3)保持湿润:将棉纱布用喷壶喷湿至能拧出水滴状态,完整地把插条包裹住,期间根据需要不时喷水,始终保持棉纱布湿润,尽量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4)扦插:采集完成后将处理后的插条运至苗圃及时进行扦插。

实施例2

古杨树插条的野外保存方法:

古杨树插条的野外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保存容器:准备好直径为30cm,高度为50的圆形塑料保存桶,厚度为1cm;将生根粉和水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1000配置生根粉溶液,将多菌灵与生根粉溶液按质量体积比为1:800配置成混合溶液,放入保存桶中。

(2)插条处理:6月份,将保存桶带至古杨树插条采集点,采集古杨树枝条,所选取的枝条为当年生嫩枝,形态学下端直径为1cm左右,带有饱满侧芽;将保存桶带至古杨树插条采集点,采集古杨树枝条,将采集的枝条剪成55cm,顶部至少有1-2个叶片的插条,再将10个插条按照形态学上下端一致原理捆扎,保持插条形态学下端齐整,再将插条形态学下端浸泡入装有混合液的保存桶中。

(3)保持湿润:将棉纱布用喷壶喷湿至能拧出水滴状态,完整地把插条包裹住,期间根据需要不时喷水,始终保持棉纱布湿润,尽量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4)扦插:采集完成后将处理后的插条运至苗圃及时进行扦插。

实施例3

古杨树插条的野外保存方法:

古杨树插条的野外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保存容器:准备好直径为50cm,高度为80的圆形塑料保存桶,厚度为4cm;将生根粉和水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2000配置生根粉溶液,将多菌灵与生根粉溶液按质量体积比为1:1500配置成混合溶液,放入保存桶中。

(2)插条处理:8月份,将保存桶带至古杨树插条采集点,采集古杨树枝条,所选取的枝条为6-10生,形态学下端直径为2.5cm左右,带有饱满侧芽;采集古杨树枝条,将采集的枝条剪成100cm,顶部至少有3-5个叶片的插条,再将30个插条按照形态学上下端一致原理捆扎,保持插条形态学下端齐整,再将插条形态学下端浸泡入保存桶中。

(3)保持湿润:将棉纱布用喷壶喷湿至能拧出水滴状态,完整地把插条包裹住,期间根据需要不时喷水,始终保持棉纱布湿润,尽量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4)扦插:采集完成后将处理后的插条运至苗圃及时进行扦插。

将实施例制备的古杨树插条扦插后与目前所用

常规方法保存的古杨树插条扦插后同时检测扦插成活率变化,结果如表1和表1所示;

表1常规方法保存不同时间的古杨树插条扦插成活后变化

表2利用本发明方法保存不同时间的古杨树插条扦插成活后变化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保存古杨树插条,在3天后扦插成活率超过95%,保存5天后成活率仍有85%以上,7天后成活率才降到61.5%,而常规方法保存的古杨树插条在保存1天内成活率可达98%以上,保存3天后成活率就下降到了60%左右,超过4天后,成活率就非常低。

综上所述,本发明基于模拟水培生态条件的理念,利用简单的设施和简便技术,通过各步骤的配合,使古杨树插条在保存5天后仍能保持85%的活力,经过3天保存后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本方法操作简单,工艺简便,成本极大降低,不仅大大延长了古杨树插条活力保存的时间,有助于解决长距离运输问题,而且对插条进行了有效的消毒,促进了插条的生根,大幅度提高了古杨树扦插的成活率,给古杨树的扦插育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