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蟑装置及灭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1513发布日期:2018-12-14 21:3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灭蟑装置及灭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害虫捕杀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灭蟑装置及灭蟑系统。

背景技术

蟑螂,又称蜚蠊,体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头小,能活动。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翅平,前翅为革质后翅为膜质,前后翅基本等大,覆盖于腹部背面;有的种类无翅。不善飞,能疾走。不完全变态。产卵于卵鞘内。约有60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生活在野外或者室内。家居蟑螂普遍夜行及畏光,野外蟑螂因品种而异,趋光性有正亦有负。蟑螂起于泥盆纪,为腐食动物喜昼伏夜出,居住在洞穴内。经得起酷热及严寒的考验,至今分布仍相当广泛。

蟑螂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为严重,已成为多种疾病的产生和传播根源。蟑螂携带病菌最多,可携带鼠疫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脊椎灰质炎病毒和黄曲霉毒等40多种病原体,而且其分泌物和粪便中还含有多种致癌物质。此外还分泌一种有特殊恶臭的油状物,在食物和餐具及日常用具上爬行时留下异味和多种病原体。蟑螂除传播肝炎、肺炎、结核病、肠道病、胃炎等病症的细菌并造成食物中毒外,还可以作为念珠棘虫、短膜壳绦虫、瘤筒线虫等多种线虫的中间寄主。蟑螂是多种传染病的祸首,其传播疾病能力极强。

然而,目前常用的灭蟑装置基本都是通过下压压盖控制出液(或喷雾),当不需要使用时或者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压盖,便会进行误喷,这样就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蟑装置及灭蟑系统,能够在运输过程中防止压盖被下压而导致药物喷剂误喷的现象发生。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灭蟑装置,其包括连体盖、喷射扳手、出液管以及压缩罐。

连体盖具有一基座和自基座边缘往上延伸的周壁,所述基座与所述周壁围合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基座上设有一限位通孔。

喷射扳手包括扳手本体和连接于所述扳手本体的上端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扳手本体呈一夹角设置,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有两侧壁,所述限位板与所述两侧壁围合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扳手本体朝向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扳手本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相连通以共同形成喷射扳手限位孔。所述喷射扳手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所述两侧壁远离所述扳手本体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面上。

出液管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呈一夹角设置以使所述出液管呈一l形弯折管结构,所述出液管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且所述出液管弯折处的外周壁活动连接于所述两侧壁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一管段部分伸出所述喷射扳手限位孔之外,所述第二管段套接于所述限位通孔内。

压缩罐内部用于储存灭蟑药物喷剂,所述压缩罐的顶端具有一按压喷头,所述连体盖盖合于所述压缩罐的顶端,且所述按压喷头与所述第二管段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段远离所述第二管段的管口处设置有喷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基座本体和凸设于所述基座本体顶面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具有第一中心孔,所述基座本体具有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一中心孔与所述第二中心孔相连通,以共同形成所述限位通孔。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两侧壁远离所述扳手本体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面上,所述出液管弯折处的外周壁铰接于所述两侧壁的内壁面上。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段临近所述第二管段管口处的内壁面上形成有一呈锥型的导向斜面。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与所述压缩罐采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体盖、所述喷射扳手以及所述出液管的材质均为塑料。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所述连体盖、所述喷射扳手以及所述出液管均为一体成型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体盖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灭蟑系统,所述灭蟑系统采用了上述的灭蟑装置,还包括诱捕装置,所述诱捕装置用于诱捕蟑螂,所述灭蟑装置用于灭杀所述诱捕装置所诱捕的所述蟑螂。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该灭蟑装置可以通过扳动扳手本体,由于喷射扳手的一端固定不会发生位移,从而使得限位板往下压。由于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的弯折处被固定不会产生后移(即朝向限位板远离扳手本体的一端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管段被下压向下移动,同时第二管段随着第一管段也向下移动,当第二管段向下移动触碰到按压喷头时,该按压喷头被下压,压缩罐内部的灭蟑药物喷剂将会从按压喷头向第二管段排泄释放,依靠压缩罐的内部气压,该灭蟑药物喷剂将连续地经由第二管段向第一管段喷出,以将灭蟑药物喷剂喷向蟑螂。不同于传统的依靠下压压盖控制出液(或喷雾)的方式,该灭蟑装置必须通过扳动扳手本体才能实现出液(或喷雾),因此,该灭蟑装置能够在运输过程中防止压盖被下压而导致药物喷剂误喷的现象发生,从而更加方便存放与运输,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灭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压缩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喷头的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喷头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连体盖的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连体盖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喷射扳手与出液管的一视角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喷射扳手与出液管的另一视角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喷射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出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200-灭蟑装置;100-喷头;1-连体盖;11-基座;12-周壁;13-第一安装槽;14-限位通孔;15-限位凸起;16-凹槽;2-喷射扳手;21-扳手本体;211-第一限位孔;22-限位板;221-第二限位孔;222-两侧壁;23-喷射扳手限位孔;3-出液管;31-第一管段;32-第二管段;4-压缩罐;41-出液口;5-按压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灭蟑系统,该灭蟑系统包括灭蟑装置200,还包括诱捕装置(未在图中标示)。该诱捕装置用于诱捕蟑螂,灭蟑装置200用于灭杀诱捕装置所诱捕的蟑螂。

该诱捕装置可以是诱捕箱,蟑螂嗜食油脂,在各种植物油中,香麻油最具诱惑力,有些地方称蟑螂为“偷油婆”。在食糖中,红糖、饴糖的引诱力最强。因此,在诱捕箱中可以放置蟑螂喜爱的食物,包括面包、米饭、糕点、荤素熟食品、瓜果以及饮料等,尤其喜食香、甜、油的面制食品。

请结合参照图1与图2,该灭蟑装置200包括喷头100和压缩罐4。同时,压缩罐4具有一容置腔和连通容置腔的出液口41,该出液口41处连接有一按压喷头5,该液体管的一端伸出该出液口41之外,另一端伸入容置腔内。容置腔的内部用于储存灭蟑药物喷剂,喷头100盖合于压缩罐4的顶端(即具有出液口41的一端)。喷头100与压缩罐4相连通,依靠压缩罐4内的内部气压,以将灭蟑药物喷剂喷出而达到灭杀蟑螂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喷头100与压缩罐4采用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实现灭蟑药物喷剂的更换。

为了防止灭蟑装置200被小孩拿到而发生灭蟑药物喷剂的喷射或被小孩误食,或者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灭蟑药物喷剂受到风向的影响或者在使用时不小心喷射到人体上。因此,灭蟑药物喷剂可以使用对人体无毒无害的药剂。

请结合参考图3至图6,上述喷头100包括连体盖1、喷射扳手2以及出液管3。

其中,连体盖1具有一基座11和自基座11边缘往上延伸的周壁12,基座11与周壁12围合形成第一安装槽13,基座11上设有一限位通孔14。基座11还包括基座本体和凸设于基座本体顶面的限位凸起15,限位凸起15具有第一中心孔,基座本体具有第二中心孔,第一中心孔与第二中心孔相连通,以共同形成限位通孔14。喷头100与压缩罐4采用可拆卸连接,具体是基座11与压缩罐4可拆卸连接。

为了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在本实施例中,连体盖1的周壁12上设置有多个凹槽16。可参考图3和图4。

请结合参照图2至图10,喷射扳手2包括扳手本体21、连接于扳手本体21的上端的限位板22。限位板22与扳手本体21呈一夹角设置,限位板22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有两侧壁222,限位板22与两侧壁222围合形成第二安装槽。扳手本体21朝向限位板2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孔211,限位板22朝向扳手本体2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孔221(第一限位孔211与第二限位孔221的位置请具体参照图9),第一限位孔211与第二限位孔221相连通以共同形成喷射扳手限位孔23。喷射扳手2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3内,且两侧壁222远离扳手本体21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槽13的内壁面上。

出液管3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呈一夹角设置以使出液管3呈一l形弯折管结构,具体地l形弯折管结构可以参考图10。出液管3安装于第二安装槽内,且出液管3弯折处的外周壁活动连接于两侧壁222的内壁面上,且第一管段31部分伸出喷射扳手限位孔23之外,第二管段32套接于限位通孔14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侧壁222远离扳手本体21的一端可以铰接于第一安装槽13的内壁面上,出液管3弯折处的外周壁也可以铰接于两侧壁222的内壁面上。铰接只是本实施例给出的一种方式而已,具体地连接方式不做限制,只要能起到本实施例所需的效果均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之间的夹角可以设置在80°~10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之间的夹角具体采用90°。

为了使得灭蟑药物喷剂能分散喷射以呈雾状,在第一管段31远离第二管段32的管口处设置有喷嘴。该喷嘴设置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的药液出口以呈花洒喷雾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对应设置有喷嘴帽,该喷嘴帽用于在不需要使用时阻止灭蟑药物喷剂的流出。具体地,可以在第一管段31靠近喷嘴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将喷嘴帽螺接在该螺纹上。喷嘴帽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防滑纹,以使能较容易地安装或拆卸喷嘴帽。当然,设置了喷嘴帽也是对灭蟑装置200防止误喷的双重保护。

同时,在第二管段32临近第二管段32管口处的内壁面上形成有一呈锥型的导向斜面。以便于第二管段32的管口与压缩罐4的按压喷头5连接。

鉴于连体盖1、喷射扳手2以及出液管3均不是简单的结构且具有不止一个槽孔,其在结构较为复杂,所以,在本实施例中,连体盖1、喷射扳手2以及出液管3的材质均采用塑料,以方便注塑成型为一体成型件。

综上,该灭蟑装置200可以通过扳动扳手本体21,由于喷射扳手2的一端固定不会发生位移,从而使得限位板22往下压。由于第一管段31与第二管段32的弯折处被固定不会产生后移(即朝向限位板22远离扳手本体21的一端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管段31被下压向下移动,同时第二管段32随着第一管段31也向下移动,当第二管段32向下移动触碰到按压喷头5时,该按压喷头5被下压,压缩罐4内部的灭蟑药物喷剂将会从按压喷头5向第二管段32排泄释放,依靠压缩罐4的内部气压,该灭蟑药物喷剂将连续地经由第二管段32向第一管段31喷出,以将灭蟑药物喷剂喷向蟑螂。不同于传统的依靠下压压盖控制出液(或喷雾)的方式,该灭蟑装置200必须通过扳动扳手本体21才能实现出液(或喷雾),因此,该灭蟑装置200能够在运输过程中防止压盖被下压而导致药物喷剂误喷的现象发生,从而更加方便存放与运输,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