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盗蜂装置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2622发布日期:2018-11-30 23:2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盗蜂装置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蜜蜂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盗蜂的装置。

背景技术

蜜蜂养殖是一个传统行业。蜜蜂在采蜜过程中,不但能采集蜂蜜,还能完成授粉过程,对自然界中植物的繁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植物的花朵是蜜蜂酿蜜的蜜源,不同的植物开花季节不同,因此蜜蜂养殖户需要跟随不同地域植物的花期而进行蜂箱的经常性转移。由于蜜蜂蜂蜜具有独特的营养、保健和美容价值,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保健品的追求,蜜蜂蜂蜜的消费量正在逐年上升。但蜜蜂在饲养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盗蜂现象。盗蜂指蜜蜂进入别的蜂群或贮蜜场所采集蜂蜜,盗蜂起因是外界缺乏蜜源(食物)、蜂群群势悬殊、蜂箱摆放过长(大)、管理不善等。刚开始时,盗蜂在被盗群周围盘旋飞翔,寻缝乱钻,企图进箱,落在巢门口的盗蜂不时起飞,一味“逃避”守卫蜂的“攻击”和“检查”,一旦被对方咬住,双方即开始斗杀,如果抢入巢内,就上脾吸饱蜂蜜,然后匆忙出巢,在被盗群上空盘旋数圈后飞回原群。盗蜂回巢后将信息传递给其他工蜂,遂率众前往被盗群强盗搬蜜。凡是被盗群,箱周围蜜蜂麇集,秩序混乱,并伴有尖锐叫声,地上蜜蜂抱团撕咬,有爬行的,有乱飞的。有些弱群的巢门前虽然不见工蜂拼杀,也不见守卫蜂,但蜜蜂突然增多,外界又无花蜜可采,这表明已被盗蜂征服。一旦发生蜂盗,轻者受害群的生活秩序被打乱,蜜蜂变得凶暴;重者受害群的蜂蜜被掠夺一空,工蜂大量伤亡;更严重者,被盗群的蜂王被围杀或举群弃巢飞逃,若各群互盗,全场则有覆灭的危险。另外,作盗群群和被盗群的工蜂都有早衰现象,给后来的繁殖等工作造成影响。基于此,设计一种防止盗蜂的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以有效防盗蜂的防止盗蜂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防止盗蜂装置的结构,包括防盗蜂座和收蜂网,盗蜂座上设有出蜂口和进蜂口,进蜂口上设有单向装置,蜂能从进蜂口上的单向装置进入,不能从进蜂口出去;收蜂网上设有收蜂口,收蜂口与盗蜂座上的出蜂口连通。

使用时,当发现盗蜂时,蜜蜂进出门关闭,把本发明装置安装在蜂箱的蜜蜂进出门位置,盗蜂从出蜂口进入,盗蜂不能从出蜂口跑出去,也不能进入蜂箱内,只能从出蜂口、收蜂口进入收蜂网,当收蜂网内达到一定数量的盗蜂,取下收蜂网,可以把盗蜂放出去。关闭1天~2天后放出,盗蜂经过改造,可抑制作盗行为。本发明技术方案建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有效防止盗蜂现象。

作为优选,防盗蜂座包括前板、上下侧板和左右侧板,出蜂口设有二个,分别设在前板的左右位置上,进蜂口设有二个,分别设在上侧板的左右位置上。

作为优选,前板中部设有开门,开门上设有双开移门,当两个移门打开时,两个移门分别关闭左右出蜂口。当正常情况,打开在蜂箱的蜜蜂进出门,打开双开移门(两个移门),蜜蜂可以正常进出。

作为优选,前板为栏珊状。前板为栏珊状,保证在正常状态蜂箱的透气性,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

进蜂口上设有单向装置的结构非常多,如用薄钢片、竹片或羽毛制作,软硬适度,进口大,末端合拢,只能进,不能出,作为优选,盗蜂座上的进蜂口为方形结构,单向装置前端的开口与进蜂口的方形结构相适配,后端的上下壁为梳状结构合拢,单向装置的前端位于进蜂口处。本单向装置的技术方案保证该结构蜜蜂很容易从单向装置的前端开口及上下壁梳状合拢处进去,不能从上下壁梳状合拢处出去。

作为优选,收蜂网上设有能打开的拉链。当要把盗蜂放出,打开拉链就可以。

作为优选,收蜂网上的收蜂口上设有封片。当取出收蜂网,封片可以封上收蜂口。

作为优选,收蜂网上的收蜂口通过连接管与盗蜂座的出蜂口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可以很好地防止盗蜂的侵袭,使蜂群的繁殖正常,保证蜂群能够安全越冬,保证当年产量,保留盗蜂价值,减少了蜜蜂死亡,能把损失降到最低,降低养殖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盗蜂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单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移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收蜂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图中:1、防盗蜂座2、收蜂网3、单向装置4、连接管11、出蜂口12、进蜂口13、前板14、上下侧板15、左右侧板16、开门17、移门18、21、收蜂口22、拉链23、封片。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考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防止盗蜂装置的结构,包括防盗蜂座1和收蜂网2,盗蜂座1上设有出蜂口11和进蜂口12,防盗蜂座包括前板13、上下侧板14和左右侧板15,出蜂口11设有二个,分别设在前板13的左右位置上,进蜂口12设有二个,分别设在上下侧板14的上侧板的左右位置上。前板13为栏珊状,前板13中部设有开门16,开门16上设有双开移门17,当两个移门17打开时,两个移门17分别关闭左右出蜂口12。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移门17通过导向钉18作为轨道,前板13的栏珊横向设置,导向钉18穿过前板13的相邻的栏珊间,导向钉18与移门17固定,导向钉18能在前板13的相邻的栏珊间左右移动,带动两个移门17的左右移动,实现两个移门17对开门16的开启和闭合,以及左右出蜂口12的开启和闭合。进蜂口11上设有单向装置3,进蜂口11为方形结构,单向装置3为塑料,前端的开口与进蜂口的方形结构相适配,后端的上下壁为梳状结构合拢,单向装置3的前端位于进蜂口11处。由于塑料材料的特性,保证该结构蜜蜂很容易从单向装置的前端开口及上下壁梳状合拢处进去,不能从上下壁梳状合拢处出去。收蜂网2上设有收蜂口21,收蜂网2上的收蜂口21通过连接管4与盗蜂座的出蜂口11相连接。收蜂网2上设有能打开的拉链22,当要把盗蜂放出,打开拉链22就可以,收蜂网2上的收蜂口21上设有封片23,在收蜂口21处的收蜂网2上设有主粘胶带,在对应的封片23上设有副粘胶带,主粘胶带和副粘胶带为不同的毛、钩边,主粘胶带为毛边时,副粘胶带为钩,主粘胶带为钩边时,副粘胶带为毛边,以保证它们的粘贴。当取出收蜂网,封片23可以通过主粘胶带和副粘胶带粘贴封上收蜂口21。

使用时,当发现盗蜂时,蜜蜂进出门关闭,把本发明装置安装在蜂箱的蜜蜂进出门位置,盗蜂从出蜂口12进入,盗蜂不能从出蜂口跑出去,也不能进入蜂箱内,只能从出蜂口12、收蜂口21进入收蜂网2,当收蜂网内达到一定数量的盗蜂,取下收蜂网,封片封上收蜂口,打开拉链就可以把盗蜂放出去。关闭1天~2天后放出,盗蜂经过改造,可抑制作盗行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有效防止盗蜂现象。当正常情况,打开在蜂箱的蜜蜂进出门,打开双开移门17,蜜蜂可以正常进出。前板13为栏珊状,保证在正常状态蜂箱的透气性,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本发明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可以很好地防止盗蜂的侵袭,使蜂群的繁殖正常,保证蜂群能够安全越冬,保证当年产量,保留盗蜂价值,减少了蜜蜂死亡,能把损失降到最低,降低养殖风险。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