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子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59273发布日期:2018-12-22 08:04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谷子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谷子耐旱耐瘠,抗逆性强,是喜温、喜光照的短日照作物,适宜种植在生产环境优良、远离工业区、医院等污染源、土层深厚、排水方便的丘陵山坡旱肥地和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地块。谷子籽粒去壳后就是人们食用的小米,小米具有食疗、食补的价值,蛋白质、脂肪含量很高,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含量也高,并且在籽粒中含有对化学致癌物质具有抵抗作用的硒,是日常调剂胃口的理想食品,备受人们的青睐。

由于谷子属于耐旱稳产作物,可在中国北方进行种植,然而由于采用传统的方法种植,费工费时、产量低、效益差,种植规模逐年减少,到目前种植面积已大幅度缩减,沦落为小杂粮的地步。

为了提高谷子的产量,一些研究者从谷子的品种培育入手,培育出了抗虫抗病、高产的杂交谷子品种,但是无论是传统的谷子品种还是杂交谷子品种在降水量较低的干旱地区的产量依然非常有限,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适当发展谷子生产,提高谷子产量,进一步改良品质将对旱地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从谷子的种植方法入手获得高产的谷子也成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谷子高产栽培方法。通过在谷子生长的不同环节为其提供适宜的养分并结合虫害管理,充分发挥谷子生长的优势,提高产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谷子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施肥:选择土质疏松,地势平坦,秋季前茬作物收获后深翻,并施入总量50-60%的农家肥,在冬季施入总量20-30%的农家肥,并进行第二次深翻,春季土壤初解冻时耙耱保墒,加入总量10-20%的农家肥和无机肥浅耕耙耱保墒待播,所述秋季深翻与冬季深翻的深度比为1:1.5-2.5;所述的春季时加入的农家肥和无机肥的重量比为20-30:1。

b)种子处理:种子通过筛选或水选,去除杂质,在播种前选择晴天晾晒2~3天,用水选法漂去不饱满的种子和杂质,之后晾干并用25%辛硫磷微胶囊剂与甲基异硫磷混合物进行闷种,所述混合物是种子重量的0.4-0.7%;之后在使用0.3%的瑞毒霉和0.2%的拌种双的混合剂进行拌种,所述的混合剂是种子重量的0.2-0.4%。

c)种子播种:采用条播方式在所述田地中进行播种,种子播种深度以4-5厘米,行距在33-40厘米,播种后镇压使种子紧贴土壤。

d)苗期管理:播后6-7天,午后顺垄镇压1-2次;幼苗3-4叶时,于晴天午后进行磙压;间苗后,浅锄2-3cm。

e)花期管理:在开花期,傍晚喷施农药,使药剂充分黏附于茎叶上;在抽穗开花期根外喷施磷肥。

f)拔节抽穗期管理:清垅后中耕5-6cm,并追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整地施肥的过程中,采用秋季、冬季和春季三次深施,进行秋深耕施肥可达到土肥相融,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结构,蓄水保墒,减少春季跑墒的目的,冬季深施,进一步补充有机肥,使来年土壤缓慢释放肥力的能力更强,春季在播种前深施并添加少量的无机肥,使种子在生长的过程中能较快的吸收养分,保证前期基础生长。分三次深耕施肥可有效保证谷子的整个生长发育营养成分不缺失,并减少后期的倒伏。

在种子处理的过程中,采用闷种和拌种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防治谷子常发的白发病和黑穗病,闷种可有效防治地下深层害虫对种子的伤害;在谷子的花期,根据粘虫的活动规律,在傍晚施药,使药剂易被茎叶粘附,达到既不会对花造成伤害又进行有效灭虫的技术效果;采取轻浇或隔行浇水的办法,有效降低田间温度,提高湿度,利于开花授粉。

本发明提供的谷子的高产栽培方法,对谷子生长过程的全程进行把握和管理,即使在降水量低的地区也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提高效益,特别适合在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这些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推广。

优选的,步骤a)所述的秋季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指前茬收获到土壤封冻前深耕,所述的无机肥为氮磷钾含量分别达到20%、15%、10%的复合肥。

优选的,步骤f)所述的追肥是采用腐熟厩肥和无机肥,所述的无机肥为磷酸二铵,所述的腐熟厩肥与无机肥的重量比为250:1-1.5。

优选的,在在拔节抽穗期,施加1%尿素、2%磷酸二氢钾、0.2%硼酸溶液的混合溶液。可有效的防谷子的早衰,促进开花受精结实,提高粒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1)精细整地

选择通风良好,排水性好,易耕作的肥沃土壤,避免种在窝风、低洼、易积水的土壤以及盐碱下湿地。红土壤利于谷子的生长发育,产量高品质好。谷子必须年年倒茬,前茬以豆子、薯类、玉米等为好。深耕最好在冬前结合施肥进行,以防春季耕翻时跑墒。春季整地时要把土地耙碎、耙透,达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无明暗坷拉、无根茬的标准。

2)整地施肥:基础地力在100kg左右的地块,亩施农家肥1500kg,农家肥分3次深施,秋季第—次深施,施入农家肥总量的50-60%,这样在早期深耕施肥,可达到土肥相融,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结构,蓄水保墒,减少春季跑墒的目的,其主要工序为:清理田间秸秆根茬—→施肥—→深耕—→平整—→耙耱。

在冬季施入农家肥总量的20-30%,并进行第二次深翻,春季时加入农家肥总量的10-20%和无机肥并进行浅耕耙耱保墒待播,第二次深翻与第一次深翻的深度比为1:1.5-2.5;春季时加入的农家肥和无机肥的重量比为20-30:1;无机肥选用碳铵25-30kg,过磷酸钙20-25kg;基础地力在150kg以上的地块,亩施农家肥2000-3000kg,碳铵40-50kg,过磷酸钙30-50kg,亩产最高可达300kg以上。创400kg以上的高产地块,基础地力须在250kg以上,亩施农家肥4000kg以上,碳铵50-60kg,过磷酸钙35-50kg。施肥的量按照基础地力设定见下表:

3)种子处理

为保证种子质量,提高种子生活力,达到苗全、苗壮、播前应按下列程序进行种子处理。

晒种:播前晒种2~3天,可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漂秕:目的是提高种子质重,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提早出苗,苗齐苗壮。方法是:事先准备一个大盆或大锅,放入足够的清水,然后把种子倒入、揽拌,将浮在水面的秕谷、半饱谷及杂物捞出,再将沉在水底的饱满种子捞出凉干。

闷种:目的是防治地下害虫。可每百公斤种子用0.2—0.3公斤25%辛硫磷微胶囊剂或甲基异硫磷或1605微胶囊剂闷种,对地下害虫较重的地块可直接进行土壤处理。

拌种:防治谷子白发病可用0.3%的瑞毒霉处理,防治谷子黑穗病可用0.2%的拌种双,方法是在谷子稍干又互不沾粘时,将药粉均匀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让药粉均匀地分布于种子表面即可。也可用特制滚筒搅拌。

4)播种

播种期不同会造成谷子生育阶段与气候条件的差异,从而影响生育结实,影响产量,而适期播种则可以调节使谷子生育阶段与当地自然降雨相吻合。从而满足谷子孕穗结实对水分的要求,—般以5月上中旬(立夏至小满)为适宜播期,各地可依据当地气候特点、品种及土壤墒情等灵活掌握,生育期长的品种应适时早播,反之,应适当推迟,土壤墒情好时,可适时晚播。

播种时土壤种子层安全含水量应达到14%以上,如土壤含水量在13%-14%时,可镇压后再播种,如土壤含水量小于12%,可采取套楼播种,即一般所说的“豁干种湿”。播种量—般以每亩0.8-1.0kg为宜,整地质量高,种子层土壤含水量在14%以上的中质土壤可适当减少,—般应不少于0.8kg。播种工具一般以机播耧为好,也可用土耧播种。结合之前的步骤,播种深度为4-5cm,最多播深不宜超过6.6cm。播种时,适当增施种肥,每亩用量:优质腐熟厩肥250kg或饼肥30kg,加1-1.5kg尿素和1.5-2.5kg磷酸二铵,方法是先施肥,后下种,且要保证施肥均匀。播后镇压,当土壤水分低于15%时,可随耧镇压,土壤过湿时,应凉墒后再镇压,镇压工具可用石磙镇压或镇压器,也可人工踩压。

5)苗期管理

播后6-7天,午后顺垄镇压1-2次;以午后镇压效果最好,目的是帮助出苗,避免烧芽。但土壤过湿时,不宜进行。幼苗3-4叶时,于晴天午后进行磙压;目的是控上促下,使小苗蹲实茁壮,根系发达增强抗倒能力。间苗后,浅锄2-3cm;细抿,围实苗根,以利扎根,保苗壮发,并除净垅间垅眼里的杂草,防止草荒,如遇多雨年份,应适当深锄放墒蹲苗。

6)花期管理

谷子开花期正是三代粘虫发生期,在施药防虫中,要注意保护好花器,同时要掌握好喷药时间和药量。谷子大多在后半夜开花,根据粘虫在夜间活动和暴食规律,要在傍晚施药,使药剂易被茎叶粘附。

在抽穗开花期喷施磷肥对降低秕谷率,增加千粒重有明显效果,并且有强秆防倒作用,一般每亩每次喷施2%的过石浸出液150公斤。在抽穗至灌浆期根外喷磷肥,此阶段采取轻浇或隔行浇水的办法。

7)拔节抽穗期管理:清垅后深耕8-12cm,并追肥:亩施尿素7.5-10kg或硝铵12.5kg。

除此之外,在抽雄期和灌浆期,用300ppm的硼酸溶液或用2%尿素+2%磷酸二氢钾+0.2%硼酸溶液,亩喷施40-60kg。目的是防早衰,促进开花受精结实,提高粒重。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