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质边坡外挂植树结构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77021发布日期:2018-11-27 21:20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岩质边坡外挂植树结构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在岩质边坡上种植绿植的结构及种植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岩质边坡外挂植树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据中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截至1996年10月31日,全国裸岩石砾地面积为103534.5千公顷(155301.8万亩)。裸岩石砾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区,有69779.1千公顷,占全国裸岩石砾地总面积的67.4%。各省(区)裸岩石砾地以新疆最多,有48508.7千公顷,占全国的46.9%。裸岩石砾地为难利用土地。

目前在岩质边坡上种植绿植均采用在坡面上敷设金属,并用锚固件固定,然后在边坡上种植植物,最后覆盖上无纺布等进行保水。

目前岩质边坡上种植植物的方法存在金属造价高,易污染环境,植物扎根困难、成活低的缺点。因此,需要一种种植植物的结构或方法,可以更好的改造岩质边坡的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针对现有的岩质边坡绿植种植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绿植种植结构及种植方法,使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岩质边坡外挂植树结构,坡面上设有呈放射线形状的坡面进水槽,坡面进水槽的放射点集中于用于放置植物生长土壤的植物种植装置内,坡面上分布若干个植物种植装置,植物种植装置通过固定支撑装置外挂于岩质边坡。

所述的植物种植装置上方设有植物生长槽。

岩质边坡外挂植树方法,其步骤如下:

a.对需要种植植物的岩质边坡坡面进行平整;

b.将固定支撑装置固定在岩质边坡;

c.将植物种植装置放置于固定支撑装置,从而使植物种植装置外挂于岩质边坡;

d.在坡面上修建呈放射线形状的坡面进水槽,坡面进水槽的放射点集中于用于放置植物生长土壤的植物种植装置内;

e.在植物种植装置内放入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

f.种植植物。

在步骤e所述的植物种植装置内加入土壤稳定剂和团粒剂。

所述的步骤e放入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后,在植物种植装置上方挖出植物生长槽。

所述的固定支撑装置带有支撑平台的支撑立柱,支撑立柱垂直于地面或为带有哨口的支撑横梁,支撑横梁平行于地面。

所述的植物种植装置为带有边沿的抗氧化、耐腐蚀的特殊材质的盆状结构,截面积为三角形或者四边形。

所述的植物为耐旱的低冠木。

本发明提出一种在岩质边坡上种植绿植的结构及种植方法,本发明安全、可靠、耐久,和自然融为一体,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岩质边坡种植植物的固定装置为支撑横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岩质边坡种植植物的固定装置为支撑横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i视图。

图4为植物种植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岩质边坡种植植物的固定装置为支撑立柱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岩质边坡种植植物的固定装置为支撑立柱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i视图。

图标记如下:1-岩质边坡,2-坡面,3-坡面进水槽,4-植物种植装置,5-固定支撑装置,41-植物生长槽,51-支撑立柱,52-支撑平台,53-支撑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岩质边坡外挂植树结构及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这种岩质边坡外挂植树结构,坡面2上设有呈放射线形状的坡面进水槽3,坡面进水槽3呈现一定的弧度是可以减缓自然降水在岩质边坡上的径流速度,以便雨水可以最大化进入到植物种植装置4中,坡面进水槽3的放射点集中于用于放置植物生长土壤的植物种植装置4的上方,这样可以将自然降雨收集起来,为植物提供水分,大大节约了后期灌溉的成本。根据不同植物的根系的长度确定植物种植装置4的深度,坡面2上分布若干个植物种植装置4,植物种植装置4错位分布,为植物生长提供足够的空间,植物种植装置4通过固定支撑装置5外挂于岩质边坡。

考虑到植物向上生长需要足够的空间,在植物种植装置4的上方设置植物生长槽41。除了上述的坡面进水槽3可以为植物提供水分以外,种植的植物还可以采用高位水塔滴灌。这样可以将自然降雨收集起来,为植物提供水分。大大节约了后期灌溉的成本。坡面进水槽3解决了自然降雨的水分的收集问题,如果没有自然降雨,植物需要水分就采用高位水塔滴灌补充水分。

固定支撑装置5带有支撑平台52的支撑立柱51,支撑立柱51垂直于地面或为带有哨口的支撑横梁53,支撑横梁53平行于地面。植物种植装置4为带有边沿的抗氧化、耐腐蚀的特殊材质的盆状结构,截面积为三角形或者四边形。

岩质边坡外挂植树方法,其步骤如下:

a.对需要种植植物的岩质边坡1坡面2进行平整;

b.将固定支撑装置5固定于岩质边坡1;

c.将植物种植装置4放置于固定支撑装置5,从而使植物种植装置4外挂于岩质边坡1,根据不同植物的根系的长度确定植物种植装置4的深度;

d.在坡面2上修建呈放射线形状的坡面进水槽3,坡面进水槽3呈现一定的弧度是可以减缓自然降水在岩质边坡上的径流速度,以便雨水可以最大化进入到植物种植装置4中,坡面进水槽3的放射点集中于用于放置植物生长土壤的植物种植装置4内;

e.在植物种植装置4内放入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

f.种植植物。

在步骤e的植物种植装置4内加入土壤稳定剂和团粒剂。

步骤e放入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后,在植物种植装置上方挖出植物生长槽41。

植物种植装置4为带有边沿的盆状结构,截面积为三角形或者四边形。

植物为耐旱的低冠木。

实施例一:采用岩质边坡内嵌植树方法在岩质边坡外挂植树结构上种植龙柏:

a.对需要种植植物的岩质边坡1坡面2进行平整;

b.将四个带有哨口的支撑横梁53固定于岩质边坡1;

c.将截面积呈四边形的盆状结构的植物种植装置4的边沿放置于带有哨口的支撑横梁53上,从而使植物种植装置4外挂于岩质边坡1,根据龙柏的根系的长度确定植物种植装置4的深度;

d.在坡面2上修建呈放射线形状的坡面进水槽3,坡面进水槽3呈现一定的弧度是可以减缓自然降水在岩质边坡上的径流速度,以便雨水可以最大化进入到植物种植装置4中,坡面进水槽3的放射点集中于用于放置植物生长土壤的植物种植装置4内;

e.在植物种植装置4内放入龙柏生长所需的土壤;

f.在植物种植装置4的土壤内放置土壤稳定剂和团粒剂,以增强龙柏的成活率;

g.种植龙柏。

实施例二:如图1、2、3所示,采用岩质边坡内嵌植树方法在岩质边坡外挂植树结构上种植连翘:

a.对需要种植植物的岩质边坡1坡面2进行平整;

b.将两个带有哨口(图中未显示)的支撑横梁53固定于岩质边坡1;

c.将截面积呈三角形的盆状结构的植物种植装置4的边沿放置于带有哨口的支撑横梁53上,从而使植物种植装置4外挂于岩质边坡1,根据连翘的根系的长度确定植物种植装置4的深度;

d.在坡面2上修建呈放射线形状的坡面进水槽3,坡面进水槽3呈现一定的弧度是可以减缓自然降水在岩质边坡上的径流速度,以便雨水可以最大化进入到植物种植装置4中,坡面进水槽3的放射点集中于用于放置植物生长土壤的植物种植装置4内;

e.在植物种植装置4内放入连翘生长所需的土壤;

f.在植物种植装置4的土壤内放置土壤稳定剂和团粒剂,以增强龙柏的成活率;

g.种植连翘。

实施例三:采用岩质边坡内嵌植树方法在岩质边坡外挂植树结构上种植龙柏:

a.对需要种植植物的岩质边坡1坡面2进行平整;

b.将四个带有支撑平台52的支撑立柱51固定于岩质边坡1;

c.将截面积呈四边形的盆状结构的植物种植装置4的边沿放置于带有支撑平台52的支撑立柱51上,从而使植物种植装置4外挂于岩质边坡1,根据龙柏的根系的长度确定植物种植装置4的深度;

d.在坡面2上修建呈放射线形状的坡面进水槽3,坡面进水槽3呈现一定的弧度是可以减缓自然降水在岩质边坡上的径流速度,以便雨水可以最大化进入到植物种植装置4中,坡面进水槽3的放射点集中于用于放置植物生长土壤的植物种植装置4内;

e.在植物种植装置4内放入龙柏生长所需的土壤;

f.在植物种植装置4的土壤内放置土壤稳定剂和团粒剂,以增强龙柏的成活率;

g.种植龙柏。

实施例四:如图4、5、6所示,采用岩质边坡内嵌植树方法在岩质边坡外挂植树结构上种植连翘:

a.对需要种植植物的岩质边坡1坡面2进行平整;

b.将两个带有支撑平台52的支撑立柱51固定于岩质边坡1;

c.将截面积呈三角形的盆状结构的植物种植装置4的边沿放置于带有支撑平台52的支撑立柱51上,两个角放置于支撑平台52上,第三角靠岩质边坡1支撑,从而使植物种植装置4外挂于岩质边坡1,根据连翘的根系的长度确定植物种植装置4的深度;

d.在坡面2上修建呈放射线形状的坡面进水槽3,坡面进水槽3呈现一定的弧度是可以减缓自然降水在岩质边坡上的径流速度,以便雨水可以最大化进入到植物种植装置4中,坡面进水槽3的放射点集中于用于放置植物生长土壤的植物种植装置4内;

e.在植物种植装置4内放入连翘生长所需的土壤;

f.在植物种植装置4的土壤内放置土壤稳定剂和团粒剂,以增强连翘的成活率;

g.种植连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