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长果桑扦插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90432发布日期:2020-02-22 02:12阅读:25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扦插繁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台湾长果桑扦插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台湾长果桑,别名紫金蜜桑,是由台湾专家将大果桑和其他几种野生长果桑经几次授粉后改良而成的优良品种。它生长旺盛,叶片中等,成熟期早。台湾长果桑是台湾选育的优质高产果桑品种,成熟后紫黑色,果长8~12厘米,最长18厘米,单果重10克,最大20克,果径1.2厘米,含糖量20%,鲜甜爽口,口味极好,成熟期30天左右,一般亩产1600公斤。此品种落果比较严重。

台湾长果桑常规育苗方法为嫁接育苗,但嫁接方法周期长,效率低。现有技术也有采用扦插育苗的方法,包括硬枝扦插与嫩枝扦插,由于硬枝扦插的插穗多选择2年以上枝条,此时插穗已经完全木质化,扦插生根效果较差,成活率较低;而嫩枝扦插的插穗通常选择半木质化枝条,生根更为容易,成活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台湾长果桑扦插育苗方法,该扦插方法步骤简单、方便管理、周期短、成活率高,可在短时间内培育大量幼苗。

本发明台湾长果桑扦插育苗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a、插穗选择:3~4月选取当年生台湾长果桑半木质化新梢枝条,截取长度为15~20cm,保留3~4个芽,保留插穗顶端叶片,将插穗下部剪成斜面或双斜面楔形后进行保湿储藏;

b、扦插准备:5~6月,将苗床基质修整铺平,沿苗床长度方向压出沟槽,沿沟槽方向用和插穗同等粗细的棒状物等间距插出小孔,孔深10~15cm;将插穗下部放入生长调节剂浸泡2~4h后取出晾干;

c、扦插:将插穗插入小孔中,填埋至插穗上部稍高于苗床平面,用水对插穗进行冲洗,同时浇透插穗周围基质,在插穗周围滴加生长调节剂;

d、扦插后处理:搭建遮荫棚对插穗进行遮荫,定期浇水;扦插20~30天后观察成活情况。

所述步骤b中的基质成分为腐殖质土、砂质土壤、细河沙和草炭土的混合物,重量比为1:2:3:1。

步骤b与步骤c中所述生长调节剂为浓度为1000~2000mg/l的吲哚乙酸或浓度为2000~2500m/l的萘乙酸。

步骤b中所述的沟槽之间的间距为10~15cm。

步骤d中定期浇水的浇水周期3~5d,浇透插穗周围基质。

步骤d还包括对插穗间歇喷洒水雾,保持遮荫棚内湿度为80~100%。

步骤d中对苗床进行加热处理,保持苗床基质温度为15~20℃。

本发明采用半木质化嫩枝作为插穗,相比硬枝而言,提高了生根率;插穗下端在扦插前用生长调节剂浸泡过,并且在扦插入苗床之后,还在插穗周围的基质滴加生长调节剂,两次生长调节剂对插穗下端的作用与影响,可以大大增强插穗的活性及生根率;对插穗进行间歇喷洒水雾,可以有效保持遮荫棚内的湿度,促进插穗生根;对苗床的加热处理,可以防止昼夜温差变化对插穗的影响,保证插穗的正常生根环境。

综上所述,扦插方法步骤简单、方便管理、周期短、成活率高,可在短时间内培育大量幼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a、插穗选择:2008年3月15日,选取当年生台湾长果桑半木质化新梢枝条,截取长度为15cm,保留3个芽,保留插穗顶端叶片,将插穗下部剪成斜面后进行保湿储藏;

b、扦插准备:2008年5月11日,将苗床基质修整铺平,基质成分为腐殖质土、砂质土壤、细河沙和草炭土的混合物,重量比为1:2:3:1,沿苗床长度方向压出沟槽,沟槽之间的间距为10cm,沿沟槽方向用和插穗同等粗细的棒状物等间距插出小孔,孔深10cm;将插穗下部放入2000mg/l的吲哚乙酸浸泡2h后取出晾干;

c、扦插:将插穗插入小孔中,填埋至插穗上部稍高于苗床平面,用水对插穗进行冲洗,同时浇透插穗周围基质,在插穗周围滴加2000mg/l的吲哚乙酸3ml;

d、扦插后处理:搭建遮荫棚对插穗进行遮荫,定期浇水;扦插20天后观察成活情况。

本实施例选取插穗100株,扦插20天后观察,92株成活生根。

实施例2

a、插穗选择:2009年4月2日,选取当年生台湾长果桑半木质化新梢枝条,截取长度为18cm,保留3个芽,保留插穗顶端叶片,将插穗下部剪成斜面后进行保湿储藏;

b、扦插准备:2009年5月25日,将苗床基质修整铺平,基质成分为腐殖质土、砂质土壤、细河沙和草炭土的混合物,重量比为1:2:3:1,沿苗床长度方向压出沟槽,沟槽之间的间距为12cm,沿沟槽方向用和插穗同等粗细的棒状物等间距插出小孔,孔深12cm;将插穗下部放入1500mg/l的吲哚乙酸浸泡3h后取出晾干;

c、扦插:将插穗插入小孔中,填埋至插穗上部稍高于苗床平面,用水对插穗进行冲洗,同时浇透插穗周围基质,在插穗周围滴加1500mg/l的吲哚乙酸4ml;

d、扦插后处理:搭建遮荫棚对插穗进行遮荫,定期浇水;扦插25天后观察成活情况。

本实施例选取插穗200株,扦插25天后观察,185株成活生根。

实施例3

a、插穗选择:2010年4月25日,选取当年生台湾长果桑半木质化新梢枝条,截取长度为20cm,保留4个芽,保留插穗顶端叶片,将插穗下部剪成斜面后进行保湿储藏;

b、扦插准备:2010年6月20日,将苗床基质修整铺平,基质成分为腐殖质土、砂质土壤、细河沙和草炭土的混合物,重量比为1:2:3:1,沿苗床长度方向压出沟槽,沟槽之间的间距为15cm,沿沟槽方向用和插穗同等粗细的棒状物等间距插出小孔,孔深15cm;将插穗下部放入1000mg/l的吲哚乙酸浸泡4h后取出晾干;

c、扦插:将插穗插入小孔中,填埋至插穗上部稍高于苗床平面,用水对插穗进行冲洗,同时浇透插穗周围基质,在插穗周围滴加1000mg/l的吲哚乙酸5ml;

d、扦插后处理:搭建遮荫棚对插穗进行遮荫,定期浇水;扦插30天后观察成活情况。

本实施例选取插穗350株,扦插30天后观察,376株成活生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