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家纺的驱虫洗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1845发布日期:2018-12-14 21:3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属于杀生剂、害虫驱避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家纺的驱虫洗液。



背景技术:

在我国尤其是南方湿热地区,螨虫、跳蚤、蜱虫、蟑螂、蜘蛛、蚂蚁等昆虫繁殖力强,不仅传播疾病,污染生活空间,给人们带来极大困扰和危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改善,这些害虫极大地影响了生活质量,驱虫问题亟待解决。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使用家纺抗菌消毒洗液就可以驱除这些昆虫,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抗菌消毒只能杀灭细菌真菌。经抗菌消毒洗液洗涤后的家纺虽然会保留有抗菌消毒洗液的气味,但其实际上无法达到驱除昆虫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市场相关产品的空缺,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专门针对床单、被褥、枕巾枕套、窗帘、地毯、沙发套、毛巾、浴巾、衣物、鞋袜等家纺产品的除虫而设计使用的洗液。这种洗液不仅要有良好的除虫效果,而且要便于人们日常使用,例如通过浸泡、洗涤、漂洗等机洗或手洗的方法来实现对家纺产品的防虫处理。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家纺的驱虫洗液,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配置而成:桉叶油1-5份,薄荷油1-5份,茶树油1-5份,除虫菊酯5-25份,增效醚2-10份,消泡剂1-9份,吐温201-10份,吐温805-30份,斯潘601-10份,斯潘805-30份,含氟表面活性剂1-2份,水性聚氨酯粘合剂5-10份,乙醇5-25份。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家纺的驱虫洗液,其配比为高浓缩洗液,在兑水稀释100-500倍后对人安全、无害、无色、无刺激,而且稳定性好、使用方便,对螨虫、跳蚤、蜱虫、蟑螂、蜘蛛、蚂蚁等节肢类昆虫表现出优良的驱避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以便于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对本发明的理解。有必要在此特别指出的是,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本发明所作出的非本质性的改进和调整,应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同时,下述所提及的原料未详细说明的,均为市售产品;未详细提及的工艺步骤或制备方法为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工艺步骤或制备方法。

实施例1:一种用于家纺的驱虫洗液,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配置而成:桉叶油2份,薄荷油2份,茶树油2份,除虫菊酯10份,增效醚2份,消泡剂2份,吐温2010份,吐温8025份,斯潘605份,斯潘8015份,含氟表面活性剂1份,水性聚氨酯粘合剂9份,乙醇15份。

使用时将20克配置好的驱虫洗液,加水稀释200倍至4000克,加入1000克的衣物浸泡10份钟,取出甩干,并室温晾干,即可。

实施例2:一种用于家纺的驱虫洗液,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配置而成:桉叶油3份,薄荷油2份,茶树油1份,除虫菊酯20份,增效醚5份,消泡剂1份,吐温205份,吐温8025份,斯潘605份,斯潘805份,含氟表面活性剂1份,水性聚氨酯粘合剂3份,乙醇20份。

使用时将30克配置好的驱虫洗液,加水6公斤洗衣机的柔顺剂漂洗槽处,加入小于6公斤家纺产品,机洗会在漂洗过程中自动加入除虫洗液,按照程序自动甩干后取出,并室温晾干,即可。

取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得的驱虫洗液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检验,结果如下表。

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对本发明做出的简单改进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与本发明类似的工艺及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家纺的驱虫洗液,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配置而成:桉叶油1‑5份,薄荷油1‑5份,茶树油1‑5份,除虫菊酯5‑25份,增效醚2‑10份,消泡剂1‑9份,吐温20 1‑10份,吐温80 5‑30份,斯潘60 1‑10份,斯潘80 5‑30份,含氟表面活性剂1‑2份,水性聚氨酯粘合剂5‑10份,乙醇5‑25份。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家纺的驱虫洗液,其配比为高浓缩洗液,在兑水稀释100‑500倍后对人安全、无害、无色、无刺激,而且稳定性好、使用方便,对螨虫、跳蚤、蜱虫、蟑螂、蜘蛛、蚂蚁等节肢类昆虫表现出优良的驱避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文;张敏;陈东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8.27
技术公布日:2018.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