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蚜虫和蝗虫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61827发布日期:2018-12-14 21:37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蚜虫和蝗虫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药制剂领域,具体是一种抗蚜虫和蝗虫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农民使用的杀虫类农药主要化学农药为主。例如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它的药效特点,抑制昆虫神经轴突部位的传导,对昆虫具有趋避、击倒及毒杀的作用,杀虫谱广,活性较高,药效迅速,喷洒后耐雨水冲刷,但长期使用易对其产生抗性,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有一定防效,由于该类农药毒性大,高残留,对环境及人的危害性大,为了降低农药残留量努力开发新型农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植物源农药来源于自然,能在自然界降解,不会污染环境及农产品,在环境和人体积累毒性的毒性的可能性较小,对害虫的天敌伤害较小,害虫对其不易产生抗体,低毒低残留,对开发和发展安全有机绿色生态植物提供帮助。对害虫靶向、成本低、的植物源农药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生态意义、和社会意义。

随着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第二年蝗灾的爆发提供“虫卵”;此外气候变暖、干旱加剧,草场退化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为蝗虫产卵提供合适的产地,而且蝗虫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这是因为其他昆虫和鸟类在此情况下都不能生存,未来蝗灾发生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对中国和世界的粮食生产将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内蒙古是全国最大的草原需要我们对蝗虫的防治提供一种安全、环保、有效、的植物源农药。

蚜虫隶属于半翅目—繁殖最快的昆虫。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世界已知约4700余种,在中国分布约1100种。对我国的植物危害较大,蚜虫腹部有管状突起(腹管),蚜虫具有一对腹管,用于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御液,成份为甘油三酸脂,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生活史复杂,无翅雌虫,在夏季营孤雌生殖,卵胎生,产幼蚜寡食性或单食性,少数为多食性,部分种类是粮、棉、油、麻、茶、糖、菜、烟、果、药和树木等经济植物的重要害虫。由于迁飞扩散寻找寄主植物时要反复转移尝食,所以可以传播许多种植物病毒病,造成更大的危害。蚜虫的繁殖力很强,一年能繁殖10~30个世代,世代重叠现象突出。雌性蚜虫一生下来就能够生育。而且蚜虫不需要雄性就可以怀孕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人类活动也可以帮助蚜虫的迁移,例如对附着蚜虫的植物进行运输的过程蚜虫的繁殖力很强,1年能繁殖10~30个世代,世代重叠现象突出。蚜虫的为害主要包括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两个方面:直接为害主要以成、若蚜吸食叶片、茎秆、嫩头和嫩穗汁液。麦长管蚜多在植物上部叶片正面为害,抽穗灌浆后,迅速增殖,集中穗部为害。麦二叉蚜喜在作物苗期为害,被害部形成枯斑,其它蚜虫无此症状。间接为害指麦蚜在为害同间,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为害最大。

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由植物提取物、表面活性剂、水、稳定剂等组成,属于热力学不稳定性、动力学稳性稳定的分散体系。其特点是以水为介质,含少量有机溶剂,因而不燃不爆、生产操作、贮运安全、环境污染少,节省大量有机溶剂;农药分散度极高,外观近似于透明或微透明液;在水中分散性好,对靶体渗透性强、附着力好、具有增加活性、提高利用率的特点,而且稀释液稳定,对生态,多人畜安全性高。减少了环境污染,不易燃,使生产、运输、贮藏安全。

对于制备的一般植物源农药其缺点为药效缓慢,对害虫具有选择性而且药效缓慢。使用植物源药材种类较多提取复杂,提取药材中有效成分繁琐,不利用大规模生产,难以推广使用。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农药的优越性:①稳定性好;②增溶作用明显;③传递效率高;④促进向动植物组织内部的渗透增强药效;⑤对环境污染较小⑥不产生耐药性⑦适合大规模生产⑧对人畜毒害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蚜虫和蝗虫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雷公藤的干燥根茎,狼毒大戟的干燥根、苦豆子干燥种子提取加工得到原料提取物,原料来源丰富,制备方法工序简单,所制备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有低浓度、高触杀的效果,同时不产生抗药性,在自然环境中低残留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蚜虫和蝗虫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原材料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

所述的抗蚜虫和蝗虫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和控制技术条件如下:

1)将雷公藤根茎部打粉为20-40目,按重量份取1份雷公藤粉末加8份的体积浓度为70%的工业酒精放入超声提取机中,在功率为500w、温度为30℃下提取30分钟,将提取后的溶液过滤,用旋转蒸发仪在温度为70℃蒸干,得到浸膏提取物,备用;

2)将狼毒大戟根部粉碎为20-30目,按重量份取1份的狼毒大戟粉末加10份的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放入超声提取机中,在功率为500w、提取温度30℃条件下提取时间为30分钟,提取1次,将提取后的溶液过滤,用旋转蒸发仪在温度为65℃蒸干,得到浸膏提取物,备用;

3)苦豆籽打粉过筛,将苦豆籽粉碎为10-60目,按重量份取1份的苦豆籽粉加15份的体积浓度为70%的工业酒精放入超声提取机中,在功率400w、室温条件下提取20分钟,过滤后旋蒸浓缩为膏状,得苦豆子的膏状提取物,备用;

4)将雷公藤浸膏、狼毒大戟浸膏、苦豆子膏状物混合,加适量水和少量的乙醇使其溶解,然后加乳化剂,在磁力搅拌下均匀制备为油相,将油相的温度加热到50℃;

5)继续搅拌10分钟,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正丁醇助乳化剂继续搅拌;

6)水相的制备:将蒸馏水、防冻剂1-2丙二醇和消泡剂二甲基硅油搅拌均匀得到水相,将水相缓慢加入到搅拌中的油相中,溶液由浑浊逐渐变透明,即得到所述抗蚜虫和蝗虫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

雷公藤提取物、狼毒大戟提取物、苦豆子提取物制备微乳剂的溶剂为10%的蒸馏水和2%的乙醇。

制备得的抗蚜虫和蝗虫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在蚜虫、直翅目昆虫的防治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制备的的植物源农药的的微乳剂用法为:将制备得到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加水稀释至10-100体积倍再喷洒在农作物上即可。

所述抗蚜虫和蝗虫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在蝗虫和蚜虫防治中的应用,用标准硬水稀释100倍,对1-2龄的蝗虫在12小时内的触杀率达到100%。施药植物72小时内对蚜虫的触杀趋避达到70%。

除另有说明外,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各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制备植物源农药的药材来源丰富,廉价易得,制备工序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

2、提取的雷公藤根茎、狼毒大戟的干燥根、苦豆子的种子提取物杀虫活性成分较高,对多种农作物害虫都具有高效的杀虫作用,另外,三种提取物杀虫活性成分之间有协同增效作用。杀虫效果更好。且不产生抗药性,经过实验对直翅目的蝗虫和蚜虫,等多种农作物害虫都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植物源农药对直翅目蝗虫1-5龄的成虫有效,室外实验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倍、50倍、100倍,喷洒3-4龄的蝗虫触杀明显。制备的微乳剂农药在稀释10倍的情况下,在1小时内对3-4龄的蝗虫触杀触杀率达到55%。将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50倍后喷洒3-4龄的蝗虫,24小时后触杀率达到80%,将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0倍后喷洒3-4龄的蝗虫,72小时后触杀率达到100%,说明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在稀释10倍、50倍、100倍后、对3-4龄的蝗虫触杀效果明显,施药24小时-72小时依然有效。

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植物源农药对半翅目的蚜虫同样有效果,配制的1%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在稀释10倍的情况下,对蚜虫72小时内的蚜虫触杀率100%。1%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稀释50倍的情况下,72小时内对蚜虫的触杀率达到90%。1%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稀释100倍的情况下,72小时内对蚜虫的触杀率达到70%。说明该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在稀释100的情况下对直翅目的蝗虫和半翅目的蚜虫都有触杀效果。

3、所制备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具有如下特点:①药效稳定,对光和雨水的冲刷影响较小,可使从植物提取出来的有效物质溶解度大大增加药效;②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环境污染小,对生产者和使用者的毒害大为减轻,有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能源节约;③乳状液的粒子超微细,对植物和昆虫细胞有良好渗透性,吸收率高,与相同有效成分含量的乳油相比,防治效果显著提高。④水为基质,资源丰富价廉,产品成本低,包装容易,喷洒臭味较轻,对作物药害及果树落花落果现象明显减小;⑤而微乳剂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可以长期放置而不发生相分离。选择恰当的表面活性剂可以起到植物提取出的主要成分的增溶作用,这不仅使农药使用方便,而且也帮助主要成分穿过动植物组织的半透膜,提高了农药的药理性能和利用效率。⑥植物源微乳剂含有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用水稀释时,得到的喷雾液的表面张力得到了有效的降低,结果产生较小的喷雾液滴,它们在到达植物叶面后往往不发生反弹。由于其低的表面张力,使其在植物表面更易粘附、润湿和铺展;⑦在增强植物源农药对植物源农药向叶片组织中渗透的影响。一种是由于微乳剂使药液的界面张力明显降低,使其容易克服动植物表皮组织中的毛细管阻力能以较高的渗透速率渗入组织内部;另一种是微乳剂对农药主成分的增溶作用,增加了药液和动植物表皮间的浓度梯度,农药成分的扩散速率增加,从而促进了通过扩散的传递作用。

4、本植物源农药微乳剂能以植物提取物为杀虫的有效成分,该成分来源于自然,在自然降解,对环境友好,对人畜无毒害,对害虫天敌伤害小,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适合于广大农作物防治害虫,是一种无公害生物农药制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抗蚜虫和蝗虫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倍、50倍、100倍的状态。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抗蚜虫和蝗虫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的1%稀释10倍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所述的抗蚜虫和蝗虫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一个实例,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雷公藤根茎部打粉20-40目,取1份雷公藤粉末加8份的70%的工业酒精放入超声提取机中,在功率为500w温度为30℃下提取30分钟。将提取后的溶液过滤,用旋转蒸发仪在温度为70℃下蒸干,得到浸膏提取物,备用。

(2)将狼毒大戟根部粉碎为20-30目,取1份的狼毒大戟粉末加10份的95%的乙醇放入超声提取机中选择功率为500w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为30分钟,提取1次,将提取后的溶液过滤,用旋转蒸发仪在温度为65℃下蒸干,得到浸膏提取物,备用。

(3)苦豆籽打粉过筛将苦豆籽粉碎为10-60目,取1份的苦豆子籽粉加15份的70%的工业酒精放入超声提取机中,在功率为400w、室温条件下提取20分钟,过滤后旋蒸浓缩为膏状,得苦豆子的粗提取物。

(4)将取0.5%雷公藤提取物、0.3%狼毒大戟提取物、0.2%苦豆子提取物混合后加入助溶剂10%的蒸馏水和2%乙醇溶解。放入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20%吐温20,2%司班20,磁力搅拌均匀制备为油相,将油相的温度设置为50℃继续搅拌10分钟,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10%正丁醇助乳化剂继续搅拌。

(5)水相的制备:将体积分数为60%的蒸馏水、体积分数为4%的1-2丙二醇和体积分数为0.5%的二甲基硅油搅拌均匀得到水相,将水相缓慢加入搅拌中的油相中,溶液由浑浊逐渐变透明。继续搅拌1小时,制备成1%的农药微乳剂,密封保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所述的抗蚜虫和蝗虫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另一个实例,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雷公藤根茎部打粉20-40目,取1份雷公藤粉末、8份70%的工业酒精,放入超声提取机中,在功率为500w、温度为30℃下,提取30分钟。将提取后的溶液过滤,用旋转蒸发仪在温度为70℃下蒸干,得到浸膏提取物,备用。

(2)将狼毒大戟根部粉碎为20-30目,取1份的狼毒大戟粉末、10份95%的乙醇放入超声提取机中,选择功率为500w、提取温度30℃下提取30分钟,提取1次,将提取后的溶液过滤,用旋转蒸发仪在温度为65℃下蒸干,得到浸膏提取物,备用。

(3)苦豆籽打粉过筛,将苦豆籽粉碎为10-60目,取1份的苦豆子籽粉、15份70%的工业酒精放入超声提取机中,在功率为400w、室温条件下提取20分钟,过滤后旋蒸浓缩为膏状,得苦豆子的粗提物。

(4)将取0.5%雷公藤提取物、0.3%狼毒大戟提取物、0.2%苦豆子提取物混合后加入助溶剂70%的乙醇和50%乙醇乙酸乙酯混合溶液将所述提取物溶解。放入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20%吐温-20、2%司班-20,用磁力搅拌均匀制备为油相,将油相的温度设置为50℃,继续搅拌10分钟,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10%正丁醇助乳化剂继续搅拌。

(5)水相的制备:将体积分数为60%的蒸馏水、体积分数为4%的1-2丙二醇和体积分数为0.5%的二甲基硅油搅拌均匀得到水相,将水相缓慢加入到搅拌中的油相中,溶液由浑浊逐渐变透明。继续搅拌1小时制备成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将制备好的农药微乳剂密封保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所制备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对直翅目蝗虫进行室内触杀活性实验:

供试害虫有:1-2龄蝗虫、3-4龄蝗虫、蚜虫。

实验方法:

选择80只活泼健康的1-2龄的蝗虫分为四组,

将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倍、50倍、100倍,如图1所示。

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稀释10倍,农药稳定,如图2所示。

将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倍、50倍、100倍,喷洒蝗虫,观察蝗虫的活动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倍、50倍、100倍,喷洒蝗虫对1-2龄的蝗虫的触杀效果明显。制备的微乳剂农药在稀释10倍的情况下,在1小时内对1-2龄的蝗虫触杀触杀率达到100%。将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50倍后喷洒1-2龄的蝗虫,24小时内触杀率达到100%,将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0倍后喷洒1-2龄的蝗虫,72小时内触杀率达到100%,说明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在稀释10倍、50倍、100倍、对1-2龄的蝗虫触杀效果明显。

选择80只活泼健康的3-4龄的蝗虫分为四组,

将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倍、50倍、100倍,

实验结果表明: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倍、50倍、100倍,喷洒3-4龄的蝗虫触杀效果明显。制备的微乳剂农药在稀释10倍的情况下,在1小时内对3-4龄的蝗虫触杀触杀率达到55%。将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50倍,喷洒3-4龄的蝗虫,24小时内触杀率达到80%,将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0倍,喷洒3-4龄的蝗虫,72小时内触杀率达到100%,说明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在稀释10倍、50倍、100倍、后对3-4龄的蝗虫触杀效果明显,施药24小时-72小时依然有效。

选择80只活泼健康的5龄的蝗虫分为四组,

将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倍、50倍、100倍。

将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倍、50倍、100倍,喷洒蝗虫,观察蝗虫的活动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倍、50倍、100倍,喷洒5龄的蝗虫同样有触杀的效果。制备得的微乳剂农药在稀释10倍,72小时内对5龄的蝗虫触杀率达到100%。将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50倍,喷洒5龄的蝗虫,72小时内触杀率达到100%,将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0倍,喷洒5龄的蝗虫,72小时后触杀率达到86.25%,说明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在稀释10倍、50倍、100倍,对5龄的蝗虫触杀在施药24小时-72小时依然有效。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所述的抗蚜虫和蝗虫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再一个实例,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雷公藤根茎部打粉20-40目,取1份雷公藤粉末、8份的70%的工业酒精放入超声提取机中,在功率为500w、温度为30℃下提取30分钟。将提取后的溶液过滤,用旋转蒸发仪在温度为70℃蒸干,得到浸膏提取物,备用。

(2)将狼毒大戟根部粉碎为20-30目,取1份的狼毒大戟粉末加10份的95%的乙醇放入超声提取机中,选择功率为500w、提取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30分钟,提取1次,将提取后的溶液过滤,用旋转蒸发仪在温度为65℃蒸干,得到浸膏提取物,备用。

(3)苦豆籽打粉过筛将苦豆籽粉碎为10-60目,取1份的苦豆子籽粉、15份的70%的工业酒精放入超声提取机中,在功率400w、室温条件下提取20分钟,过滤后旋蒸浓缩为膏状,得苦豆子的粗提物。

(4)将取0.5%雷公藤提取物、0.3%狼毒大戟提取物、0.2%苦豆子提取物混合后加入7%的蒸馏水和2%的酒精溶液将上述提取物溶解。放入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20%吐温-20、2%司班-20,用磁力搅拌均匀,制备为油相,将油相的温度设置为50℃继续搅拌10分钟,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10%正丁醇助乳化剂继续搅拌。

(5)水相的制备:将体积分数为60%的蒸馏水、体积分数为4%的1-2丙二醇和体积分数为0.5%的二甲基硅油搅拌均匀得到水相,将水相缓慢加入到搅拌中的油相中,溶液由浑浊逐渐变透明。继续搅拌1小时制备成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将制备好的农药微乳剂密封保存。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2所制备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对直翅目蝗虫进行室外触杀活性实验:

实验方法:

1、选择100只活泼健康的1-2龄、3-4龄、4-5龄的蝗虫分为四组;

2、选取适宜蝗虫生长的草场2块,每块1平米,并用绿网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草场的蝗虫密度为20只每平米;

将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倍、50倍、100倍、喷洒蝗虫;

实验结果表明: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倍、50倍、100倍,在室外实验中可以看出喷洒1-2龄、3-4龄、5龄的蝗虫同样有触杀的效果。制备的1%微乳剂农药在稀释10倍的情况下,72小时室外的蝗虫触杀率达到100%。将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50倍,喷洒1-2龄的蝗虫,72小时内触杀率达到100%,将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0倍,喷洒3-4龄的蝗虫,72小时内触杀率达到80%,将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0倍,喷洒5龄的蝗虫,72小时内触杀率达到78%。说明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在稀释10倍、50倍、100倍,对不同虫龄的蝗虫都有触杀效果。在自然环境中有效。

用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在制备的过程中选用水和乙醇作为溶剂和有机溶剂乙酸乙酯作为溶剂对蝗虫作用效果对比试验

实验结果表明: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在制备的过程中从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用7%的蒸馏水和2%的乙醇溶解制备的微乳剂,在室内环境下对1-2龄的蝗虫药效和用有机溶剂乙酸乙酯溶解制备的微乳剂杀虫减少5%。1%的水和乙醇制备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在稀释50倍,喷洒1-2龄的蝗虫,蝗虫主要表现为腹泻拒食明显。1%的乙酸乙酯为溶剂制备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在稀释50倍,主要为麻痹、拒食作用,处于对环境和人畜的安全性考虑,选用水和乙醇制备的1%的微乳剂植物源农药为最佳制备配方法。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所述的抗蚜虫和蝗虫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于1-2龄的蝗虫室外实验的一个实例,由以下步骤组成:

将取0.5%雷公藤提取物、0.3%狼毒大戟提取物、0.2%苦豆子提取物混合后加入7%的蒸馏水和2%的酒精溶液将上述提取物溶解。放入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20%吐温-20、2%司班-20,用磁力搅拌均匀制备得油相,将油相的温度设置为50℃,继续搅拌10分钟,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10%正丁醇助乳化剂继续搅拌。

水相的制备:将体积分数为60%的蒸馏水、体积分数为4%的1-2丙二醇和体积分数为0.5%的二甲基硅油搅拌均匀得到水相,将水相缓慢加入搅拌中的油相中,溶液由浑浊逐渐变透明。继续搅拌1小时,制备成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密封保存。

1-2龄的蝗虫室外实验:

1、选择80只活泼健康的1-2龄的蝗虫分为四组,

2、选取适宜蝗虫生长的草场2块,每块1平米,并用绿网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草场的蝗虫密度为20只每平米;

将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标准硬水稀释10倍、50倍、100倍、喷洒蝗虫

实验结果表明: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在室外实验过程中,稀释100倍的情况下,对蝗虫的触杀能达到85%。说明用水和乙醇做溶剂制备的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在室外自然环境中同样有效。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所述的抗蚜虫和蝗虫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用于对芹菜蚜虫田间药效实验。

取0.5%雷公藤提取物、0.3%狼毒大戟提取物、0.2%苦豆子提取物混合后加入7%的蒸馏水和2%的酒精溶液将上述提取物溶解。放入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20%吐温-20、2%司班-20,用磁力搅拌均匀制备得到油相,将油相的温度设置为50℃继续搅拌10分钟,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10%正丁醇助乳化剂继续搅拌。

水相的制备:将体积分数为60%的蒸馏水、体积分数为4%的1-2丙二醇和体积分数为0.5%的二甲基硅油搅拌均匀得到水相,将水相缓慢加入搅拌中的油相中,溶液由浑浊逐渐变透明。继续搅拌1小时,制备成1%的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密封保存。

1%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对芹菜蚜虫田间药效实验

选择1平米的芹菜地4块蚜虫侵害较明显,该区域的喷药原则是,喷药要求对该区域植物叶片正反面边尖均匀着药。并设清水组作为对照组。实验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定期调查田间害虫剩余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止效果。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口数-施药后虫口数。

每个样地施药前的蚜虫情况

取每块样地中不同植株上的上、中、下、三个位置中的芹菜叶片,

将雷公藤提取物、狼毒大戟提取物和苦豆子提取物制备的1%的微乳剂分别稀释为10倍、50倍、100倍。

用不同的倍数喷洒芹菜蚜虫

实验结果看出:实施例2配制的1%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在稀释10倍的情况下,对蚜虫72小时内的蚜虫触杀率为100%。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稀释50倍的情况下,72小时内对蚜虫的触杀率达到90%。植物源农药微乳剂稀释100倍的情况下,72小时内对蚜虫的触杀率达到70%。综上所述,通过室内、室外对蝗虫和蚜虫触杀的实验,结果表明:1%的微乳剂在稀释100倍的情况下对农作物害虫蝗虫、蚜虫都具有触杀效果。本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对害虫主要表现为触杀作用,而且作用迅速,害虫出现中毒的的症状时间较快,对蝗虫主要的表现为腹泻,麻痹拒食作用,对蚜虫主要表现为触杀作用。本发明制备的植物源农药对农作物安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