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水稻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35839发布日期:2019-01-28 12:37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具体涉及一种再生水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米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容易消化,不仅是我国的主要食粮,世界上也约有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全球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自然灾害频发粮食增产日趋缓慢,其次主要的是水稻生产,有史以来,需要年年犁田、播种,育秧、栽秧,而导致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特别大,经济效益太低,因此,发展水稻生产,提高稻谷的产量稻米的品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稻种植一般是一次收割。再生稻是水稻的一类品种,可多次收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但是再生稻种植技术要求较高,操作管理较复杂,再生稻的产量也与一季稻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没有被广泛的推广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水稻的种植方法,通过针对性控制再生稻良性生长所需条件,达到增产提质又省力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种:选择抗病虫、抗倒、穗大、结实率高的优质、高产种子,发芽率在98%以上。

2、种子处理:先将种子放入处理液中浸泡4小时,直到种子全部浸透。

3、选择秧田:选择交通方便、排灌畅通、地势平坦、避风向阳、质地疏松、透水通气、肥力适中的田块。

4、田间管理:在即将种植水稻的田块,喷洒灭生性除草剂,在田间杂草死亡后,在田间施加农家肥。

5、播种育苗:在三月初将种子播到秧盘上,秧盘每孔7粒种子,再用细土薄薄覆盖一层,使种子不暴露即可,轻轻压实,浇透水,覆膜保温,开始育秧,育秧的时间为22~25天。

6、头季稻管理:在头季稻成长过程中按水稻正常生长需求灌水和搞好防虫害措施,并每亩施用10~12千克纯氮肥;在生芽分化时期,每亩施用尿素5~6kg促进休眠芽的生长;在头季稻收割前20-25天,施促芽肥。

7、再生稻管理:头季稻收割时保留稻桩高度为15~35cm,收割完后及时清除杂草,扶正稻桩;在收割3天后,每亩施用尿素4~6kg,并在田间灌满6~7cm的浅水;施用尿素半个月后,在保持土地湿润的前提下将田间的水排掉,然后在破口期至抽穗期根外追肥;再生稻成长期间及时防治病虫害。

8、收割:再生稻黄熟后即可收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液是赤霉素、氨基酸、葡萄糖按照1:1:1的比例配制,并加水调成浓度为0.5%-1%的水溶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农家肥是不滴水的动物粪便,施用量为1600~1800kg/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促芽肥为尿素,施用量为每公顷266.5~349.9kg尿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外追肥为浓度0.1%~0.3%的磷酸二氢钾,喷施到叶面上。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通过针对性控制再生水稻良性生长所需条件,不仅能合理利用田地,还能增加适合再生稻生长区域的水稻产量,在头季稻和再生稻生长过程中进行合理的管理,有效增加了再生稻的产量,进而增加水稻的年产量,达到增产又省力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种子优选和通过对土壤整地等措施,不仅对田间的害虫进行预防,还能使种子抗菌能力增强。同时,头季稻和再生稻的分期细致管理,可有效提高水稻品质及其产量;用于处理种子的处理液,对种子具有催芽作用,同时可抑制种子表面长霉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使幼苗成活率高,为再生稻的高产、优产提供了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给出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选择抗病虫、抗倒、穗大、结实率高的优质、高产品种、发芽率98%以上的种子。

2、然后将种子放入由赤霉素、氨基酸、葡萄糖按照1:1:1的比例配制,并加水调成浓度为0.5%的处理液中浸泡4小时,直到种子全部浸透。

3、选择交通方便、排灌畅通、地势平坦、避风向阳、质地疏松、透水通气、肥力适中的田块。

4、在即将种植水稻的田块,喷洒灭生性除草剂,在田间杂草死亡后,在田间每亩施用不滴水的动物粪便1600kg。

5、在三月初将种子播到秧盘上,秧盘每孔7粒种子,再用细土薄薄覆盖一层,使种子不暴露即可,轻轻压实,浇透水,覆膜保温;开始育秧,育秧的时间为22天。

6、在头季稻成长过程中按水稻正常生长需求灌水和搞好防虫害措施,并每亩施用10千克纯氮肥。在生芽分化时期,每亩施用尿素5kg促进休眠芽的生长。在头季稻收割前20天,按每公顷266.5kg施尿素作促芽肥。

7、头季稻收割时保留稻桩高度为15cm,收割完后及时清除杂草,扶正稻桩。在收割3天后,每亩施用尿素4kg,并在田间灌满6cm的浅水。施用尿素半个月后,在保持土地湿润的前提下将田间的水排掉,然后在破口期至抽穗期将浓度0.1%的磷酸二氢钾喷施到叶面上作根外追肥。再生稻成长期间按头季稻一样及时防治病虫害。

8、再生稻黄熟后即可收获。

实施例2:

1、选择抗病虫、抗倒、穗大、结实率高的优质、高产品种、发芽率98%以上的种子。

2、然后将种子放入由赤霉素、氨基酸、葡萄糖按照1:1:1的比例配制,并加水调成浓度为0.75%的处理液中浸泡4小时,直到种子全部浸透。

3、选择交通方便、排灌畅通、地势平坦、避风向阳、质地疏松、透水通气、肥力适中的田块。

4、田间管理:在即将种植水稻的田块,喷洒灭生性除草剂,在田间杂草死亡后,在田间每亩施用不滴水的动物粪便1700kg。

5、在三月初将种子播到秧盘上,秧盘每孔7粒种子,再用细土薄薄覆盖一层,使种子不暴露即可,轻轻压实,浇透水,覆膜保温;开始育秧,育秧的时间为23天。

6、在头季稻成长过程中按水稻正常生长需求灌水和搞好防虫害措施,并每亩施用11千克纯氮肥。在生芽分化时期,每亩施用尿素5.5kg促进休眠芽的生长。在头季稻收割前23天,每公顷施300kg尿素作促芽肥。

7、头季稻收割时保留稻桩高度为28cm,收割完后及时清除杂草,扶正稻桩。在收割3天后,每亩施用尿素5kg,并在田间灌满6.5cm的浅水。施用尿素半个月后,在保持土地湿润的前提下将田间的水排掉,然后在破口期至抽穗期将浓度0.2%的磷酸二氢钾喷施到叶面上作根外追肥。再生稻成长期间按头季稻一样及时防治病虫害。

8、再生稻黄熟后即可收获。

实施例3:

1、选择抗病虫、抗倒、穗大、结实率高的优质、高产品种、发芽率98%以上的种子。

2、然后将种子放入由赤霉素、氨基酸、葡萄糖按照1:1:1的比例配制,并加水调成浓度为1%的处理液中浸泡4小时,直到种子全部浸透。

3、选择交通方便、排灌畅通、地势平坦、避风向阳、质地疏松、透水通气、肥力适中的田块。

4、田间管理:在即将种植水稻的田块,喷洒灭生性除草剂,在田间杂草死亡后,在田间每亩施用不滴水的动物粪便1800kg。

5、在三月初将种子播到秧盘上,秧盘每孔7粒种子,再用细土薄薄覆盖一层,使种子不暴露即可,轻轻压实,浇透水,覆膜保温;开始育秧,育秧的时间为25天。

6、在头季稻成长过程中按水稻正常生长需求灌水和搞好防虫害措施,并每亩施用12千克纯氮肥。在生芽分化时期,每亩施用尿素6kg促进休眠芽的生长。在头季稻收割前25天,每公顷施49.9kg尿素作促芽肥。

7、头季稻收割时保留稻桩高度为35cm,收割完后及时清除杂草,扶正稻桩。在收割3天后,每亩施用尿素6kg,并在田间灌满7cm的浅水。施用尿素半个月后,在保持土地湿润的前提下将田间的水排掉,然后在破口期至抽穗期将浓度0.3%的磷酸二氢钾喷施到叶面上作根外追肥。再生稻成长期间按头季稻一样及时防治病虫害。

8、再生稻黄熟后即可收获。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