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香果优质高产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3233发布日期:2019-01-05 08:53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百香果优质高产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百香果优质高产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百香果(passifloraedulissims.)学名西番莲,原产于南美洲,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的一种热带、亚热带多年生常绿攀缘藤本植物。果实形状如鸡蛋,果汁黄色如蛋黄,故又名鸡蛋果。果实成熟后香气芬芳,其果汁可散发出芒果、香蕉、石榴、草莓、菠萝、柠檬等十多种水果的浓郁香味,据分析含有165种香气成分,百香果故有“果汁之王”美誉。百香果营养丰富,富含果糖、蛋白质、膳食纤维、sod酶和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百香果不仅具有一般水果的性质,还具有保健功能,根、茎、叶均可入药,有提神醒酒、消炎止痛、活血强身、滋阴补肾、降脂降压、消弭疲劳、排毒养颜、加强免疫力等保健效果,果汁鲜食,有生津止渴、提神健脑、助消化等功效。

随着消费升级,百香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然而,现在百香果种植采用传统的棚架式,采光较差,生产的百香果个头较小,果皮易出现褶皱和病斑,味道较酸,品质较差,由于扦插种苗携带病毒,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由于缺少对百香果生长特性了解和必要的栽培方法造成减产和影响品质。因此急需一套完整的栽培方法生产出优质和高产的百香果,提高农民收入并满足消费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百香果优质高产的栽培方法,以解决现有百香果产量低、品质差、收益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一种百香果优质高产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光照时数不低于2000h/a、降雨量不低于1200mm、土层疏松且排水条件良好的平地或者缓坡地,具有灌溉条件,规划好排水沟渠和道路设施,所选地块远离瓜果蔬菜种植区域、玉米种植区域和爆发过病毒的百香果果园;

b.土壤消毒和整地分垄:移除前茬作物或杂草,撒施1200-1500kg/ha石灰,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并进行深翻,再次撒施1200-1500kg/ha石灰,根据果园地形进行整地分垄,每垄宽1-1.5m,垄高20-30cm,垄与垄之间挖50-60cm宽、15-20cm深的排水沟,排水沟与全园的排水系统连接,便于排水;

c.搭设百香果棚架:采用“三线”改良式搭建棚架,棚架高1.9-2.0m,在离地面1.8-1.9m处用2.5-3mm镀锌铁丝绷紧,两侧用2.5-3mm镀锌铁丝,副线距离主线为30-40cm;

d.挖定植穴和放底肥:定植穴株距为1.5-2m,行距为2.5-3m,穴长宽深为50*50*50cm,每穴放5-10kg腐熟有机肥,0,2-0.5kg三元复合肥作基肥;

e.移栽大苗:在每年3月初移栽健康嫁接大苗,大苗高度80-90cm,植株健壮,根系发达;

f.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在园内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种植区域铺设软水带,每株两侧需要2条软水带利于根系向两侧生长,使用滴灌设备进行追肥;

g.田间管理:百香果大苗移栽后,在垄与垄之间铺设防草布,在百香果生长过程中,在棚架上悬挂黄色粘板诱集蚜虫,在百香果开花结果前,放置2-3箱/ha蜜蜂,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在百香果开花座果期喷施海藻类叶面肥补施中微量元素;

h.整形剪枝:在大苗生长过程中,用剪刀剪去主藤上的花芽和侧枝,当百香果爬上棚架,适时对主藤进行打顶,萌发侧枝,引导侧枝往两侧副线生长。

优选地,步骤c中所述的棚架材料为水泥柱、钢柱及竹竿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e中所述每年3月初的日均气温需要在15℃以上;

优选地,步骤f中所述的追肥为溶解性较好水溶肥,遵循少量多次的施用原则;

优选地,步骤h中剪枝所有的剪刀需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毒通过汁液传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采用的架型采光性较好,有利于百香果着色、增甜,也能够减少炭疽病和褐斑病的发生,同时也便于剪枝;本发明中早移大苗缩短百香果在田间生长时间,百香果大苗根系较发达,有利于快速生长和挂果;本发明中底肥采用腐熟有机肥为主,少量化肥为辅的施肥方式,有助于提高果品甜度;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便于大面积施肥,节省人工,也能够达到节水和节肥的效果,减少过量施肥带来的环境负担;采用蜜蜂授粉方式有助提高座果率和提高果品甜度;使用粘虫板能够减少农药使用,有利于生态种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百香果棚架造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1-柱子;2-主镀锌铁丝;3-副镀锌铁丝;4-地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试验选在福建省诏安县,地块面积为114.5亩,光照时数为2100h/a、降雨量为1447.5mm,地块为土层疏松且排水条件良好的缓坡地,具有灌溉条件,全园有排水沟渠,并且有道路设施贯通,地块周围没有瓜果蔬菜和玉米种植区域,也没有百香果病毒园。

种植前将杂草移除,撒施1200kg/ha石灰,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并进行深翻;再次撒施1200kg/ha石灰,对全园种植区域进行整地起垄,每垄宽1m,垄高20cm,垄与垄之间挖了50cm宽、15cm深的排水沟,排水沟与全园的排水系统连接。

采用“三线”改良式架型,水泥柱高1.9m,在离地面1.8m处用2.5mm镀锌铁丝绷紧,两侧用2.5mm镀锌铁丝,副线距离主线为30cm。

定植穴株距为1.5m,行距为2.5m,穴长宽深为50*50*50cm,每穴放5kg腐熟有机肥,0.2kg15-15-15复合肥做底肥。在2017年3月初移的栽健康嫁接大苗,大苗高度80-90cm,植株健壮,根系发达。

全园内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施,每株两侧铺设2条软水带使用该设备进行追肥。百香果大苗移栽后,在垄与垄之间铺设了防草布,全园悬挂了黄色粘板诱集蚜虫。在百香果开花结果前,全园放置3箱/ha蜜蜂,并且在百香果开花座果期喷施3次海藻类叶面肥。

在大苗生长过程中,用消毒剪刀剪去主藤上的花芽和侧枝,当百香果爬上棚架,适时对主藤进行打顶,萌发侧枝,引导侧枝往两侧副线生长。

该基地采用本发明中优质高产栽培方法获得紫色百香果,与周围农户种植的紫色百香果产量和品质进行了对比,具体数据如表1

表1不同栽培方法下紫色百香果的产量和品质对比

实施例2

本试验选在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地块面积为30亩,光照时数为2030h/a、降雨量为1685.2mm,地块为土层疏松并且土壤偏砂的平地,具有灌溉条件,全园有排水沟渠。地块周围无任何种植。

种植前将前茬百香果移除,撒施1500kg/ha石灰,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并进行深翻;再次撒施1500kg/ha石灰,对全园种植区域进行整地起垄,每垄宽1.5m,垄高30cm,垄与垄之间挖了60cm宽、20cm深的排水沟,排水沟与全园的排水系统连接。

采用“三线”改良式架型,水泥柱高2.0m,在离地面1.9m处用3mm镀锌铁丝绷紧,两侧用2.5mm镀锌铁丝,副线距离主线为40cm。

定植穴株距为1.5m,行距为3m,穴长宽深为50*50*50cm,每穴放10kg腐熟有机肥,0.3kg15-15-15复合肥做底肥。在2017年3月初移的栽健康嫁接大苗,大苗高度80-90cm,植株健壮,根系发达。

全园内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施,每株两侧铺设2条滴管带进行追肥。百香果大苗移栽后,在垄与垄之间铺设了防草布,全园悬挂了黄色粘板诱集蚜虫。在百香果开花结果前,全园放置6箱/ha蜜蜂,并且在百香果开花座果期喷施3次海藻类叶面肥和浓度为0.1~0.2%磷酸二氢钾。

在大苗生长过程中,用消毒剪刀剪去主藤上的花芽和侧枝,当百香果爬上棚架,适时对主藤进行打顶,萌发侧枝,引导侧枝往两侧副线生长。

该基地采用本发明中优质高产栽培方法获得黄色百香果,与周围农户种植的黄色百香果产量和品质进行了对比,具体数据如表2

表2不同栽培方法下黄色百香果的产量和品质对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