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壳自动剥离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0947发布日期:2019-01-18 22:5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壳自动剥离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稻谷收割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壳自动剥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小面积的水稻种植地不便于使用大型的联合收割机,人工收割后的水稻,为了快速的进行脱壳处理,会将水稻放在脱壳机内进行脱壳处理,现有设备中,脱壳处理中,会有大量的被搅碎的秸秆以及烟尘弥漫在空气中,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视线,在呼吸过程中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壳自动剥离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设备中,脱壳处理中,会有大量的被搅碎的秸秆以及烟尘弥漫在空气中,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视线,在呼吸过程中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手段:一种水稻壳自动剥离收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顶部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口与进料通道连通,所述进料通道顶部与进料口连接,进料通道底部连接有剥壳箱,所述进料通道下端与剥壳箱连通,所述剥壳箱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剥壳箱转动连接,转轴上设有若干叶片,所述叶片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剥壳箱底部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外壳左侧位于剥壳箱下方设有倾斜挡板,所述倾斜挡板与外壳连通,且倾斜挡板下方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剥壳箱下方设有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下方设有推料组件,所述外壳内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与推料组件和运输组件配合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上部配合连接有吹风组件。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矩形齿轮,所述矩形齿轮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半齿轮,所述任意第一半齿轮中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外壳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矩形齿轮左侧设有l型支撑杆,所述l型支撑杆的拐点转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外壳内壁铰接,l型支撑杆顶部铰接有圆齿轮,所述圆齿轮与第一半齿轮和矩形齿轮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l型支撑杆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l型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圆齿轮后部设有第一带轮,所述l型支撑杆的拐点处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前设有第一传送带,所述l型支撑杆底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中部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限位孔滑动连接,所述推料组件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于滑块前端,所述限位杆中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上端与滑块铰接,限位杆中部与卡块滑动连接,限位杆底端铰接有推板,所述外壳底部设有推板槽,所述推板与推板槽滑动连接,所述推板前端铰接有推块,所述推板槽端部与出料口连接,所述运输组件包括主动辊,所述主动辊左侧设有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两端与外壳内壁转动连接,从动辊两端与外壳内壁转动连接,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设有输送带,所述第二转轴前端设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前端设有第四带轮,所述第三带轮与第四带轮之间设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三带轮与第四带轮通过第二传送带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吹风组件包括第五带轮,所述第五带轮设于圆齿轮前部,且与圆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带轮左侧设有第六带轮,所述第五代轮与第六带轮之间设有第三传送带,所述第六带轮后部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前端面与第六带轮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后部与外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左侧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左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杆,所述扇叶杆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进料通道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通过第一传送带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扇叶杆中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且支架与扇叶杆转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将待剥离的水稻从进料口倒入到剥壳箱内,进料通道倾斜设置,可以避免在水稻倒入的瞬间扬起过大的烟尘,水稻进入到剥壳箱后,转轴底部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转轴发生旋转,将水稻表面的稻壳剥离,并且剥离好的稻壳以及水稻均从出料通道流出,传动组件的运行使得吹风组件对落下的稻壳以及水稻进行吹风筛选,并且将稻壳吹入到倾斜挡板内,稻壳沿着倾斜挡板最终落入到收集箱内进行统一处理,不会四处飞溅,水稻则会落入到运输组件上,最终有推料组件推到出料口,完成最后的收集。

当电机启动后,带动矩形齿轮和第一半齿轮发生同步转动,圆齿轮与矩形齿轮和第一半齿轮配合连接,并且随着矩形齿轮转动半径的改变,弹簧的拉力使得,圆齿轮绕l型支撑杆的拐点来回摆动,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的配合使得第二转轴时刻发生转动。

l型支撑杆在绕拐点转动的同时,带动限位杆在卡块内上下移动,当限位杆向上移动的同时,拉动推板向上移动,此时推板一端抬起,另一端与推板槽滑动连接,推块向后滑动,当推板处于倾斜状态时,推板上的稻谷沿着推板向推板槽滑落,当限位杆向下移动时,推板后端向下移动,推块将推板槽内的稻谷推出出料口,过程十分平稳,不会扬起灰尘以及水稻外壳。

l型支撑杆在绕拐点转动的同时,带动限位杆在卡块内上下移动,当限位杆向上移动的同时,拉动推板向上移动,此时推板一端抬起,另一端与推板槽滑动连接,推块向后滑动,当推板处于倾斜状态时,推板上的稻谷沿着推板向推板槽滑落,当限位杆向下移动时,推板后端向下移动,推块将推板槽内的稻谷推出出料口,过程十分平稳,不会扬起灰尘以及水稻外壳。

当圆齿轮发生转动时,第五带轮与第六带轮配合完成转动,并且带动第二锥齿轮发生转动,使得扇叶旋转带动空气流通,扇叶产生的风对出料通道下的水稻进行吹动,将水稻壳吹入到倾斜挡板内,水稻受风力影响较小,会直接掉在输送带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稻壳自动剥离收集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出局部放大图。

其中:1、外壳;11、进料口;12、进料通道;13、转轴;14、叶片;15、剥壳箱;16、出料通道;17、倾斜挡板;18、收集箱;19、出料口;21、矩形齿轮;22、圆齿轮;23、第一带轮;25、l型支撑杆;26、弹簧;27、第一传送带;28、第二带轮;29、限位块;210、限位孔;211、滑块;31、卡块;32、限位杆;33、推板;34、推板槽;35、推块;51、第六带轮;52、第一锥齿轮;53、第三传送带;54、第二锥齿轮;55、扇叶杆;56、扇叶;57、支架;58、第五带轮;61、第三带轮;62、第二传送带;63、第四带轮;64、主动辊;65、从动辊;66、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水稻壳自动剥离收集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顶部设有进料口11,所述进料口11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内顶部设有进料通道13,所述进料口11与进料通道13连通,所述进料通道13顶部与进料口11连接,进料通道13底部连接有剥壳箱15,所述进料通道12下端与剥壳箱15连通,所述剥壳箱15内设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与剥壳箱15转动连接,转轴13上设有若干叶片14,所述叶片14与转轴13固定连接,所述剥壳箱15底部设有出料通道16,所述外壳1左侧位于剥壳箱15下方设有倾斜挡板17,所述倾斜挡板17与外壳1连通,且倾斜挡板17下方设有收集箱18,所述收集箱18底部设有出料口19,所述进料通道12倾斜设置,所述剥壳箱15下方设有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下方设有推料组件,所述外壳1内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与推料组件和运输组件配合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上部配合连接有吹风组件。将待剥离的水稻从进料口11倒入到剥壳箱15内,进料通道12倾斜设置,可以避免在水稻倒入的瞬间扬起过大的烟尘,水稻进入到剥壳箱15后,转轴13底部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转轴13发生旋转,将水稻表面的稻壳剥离,并且剥离好的稻壳以及水稻均从出料通道16流出,传动组件的运行使得吹风组件对落下的稻壳以及水稻进行吹风筛选,并且将稻壳吹入到倾斜挡板17内,稻壳沿着倾斜挡板17最终落入到收集箱18内进行统一处理,不会四处飞溅,水稻则会落入到运输组件上,最终有推料组件推到出料口19,完成最后的收集。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矩形齿轮21,所述矩形齿轮21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半齿轮,所述任意第一半齿轮中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外壳1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矩形齿轮21左侧设有l型支撑杆25,所述l型支撑杆25的拐点转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外壳1内壁铰接,l型支撑杆25顶部铰接有圆齿轮22,所述圆齿轮22与第一半齿轮和矩形齿轮21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l型支撑杆25之间设有弹簧26,所述弹簧26一端与l型支撑杆2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圆齿轮22后部设有第一带轮23,所述l型支撑杆25的拐点处设有第二带轮28,所述第二带轮28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轮23与第二带轮28之前设有第一传送带27,所述第一带轮23与第二带轮28通过第一传送带27配合连接,所述l型支撑杆25底端设有限位块29,所述限位块29中部设有限位孔210,所述限位孔210内设有滑块211,所述滑块211与限位孔210滑动连接。当电机启动后,带动矩形齿轮21和第一半齿轮发生同步转动,圆齿轮22与矩形齿轮21和第一半齿轮配合连接,并且随着矩形齿轮21转动半径的改变,弹簧26的拉力使得,圆齿轮22绕l型支撑杆25的拐点来回摆动,第一带轮23与第二带轮28的配合使得第二转轴时刻发生转动。

所述推料组件包括限位杆32,所述限位杆32设于滑块211前端,所述限位杆32中部设有卡块31,所述卡块31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32上端与滑块211铰接,限位杆32中部与卡块31滑动连接,限位杆32底端铰接有推板33,所述外壳1底部设有推板槽34,所述推板33与推板槽34滑动连接,所述推板33前端铰接有推块35,所述推板槽34端部与出料口19连接。l型支撑杆25在绕拐点转动的同时,带动限位杆32在卡块31内上下移动,当限位杆32向上移动的同时,拉动推板33向上移动,此时推板33一端抬起,另一端与推板槽34滑动连接,推块35向后滑动,当推板33处于倾斜状态时,推板33上的稻谷沿着推板33向推板槽34滑落,当限位杆32向下移动时,推板33后端向下移动,推块35将推板槽34内的稻谷推出出料口19,过程十分平稳,不会扬起灰尘以及水稻外壳。

所述运输组件包括主动辊64,所述主动辊64左侧设有从动辊65,所述主动辊64两端与外壳1内壁转动连接,从动辊65两端与外壳1内壁转动连接,主动辊64与从动辊65之间设有输送带66,所述第二转轴前端设有第三带轮61,所述第三带轮61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64前端设有第四带轮63,所述第三带轮61与第四带轮63之间设有第二传送带62,所述第三带轮61与第四带轮63通过第二传送带62配合连接。当第二带轮62转动的同时,第二转轴也会带动第三带轮61,通过第三带轮61与第四带轮63的配合,使得主动辊64发生转动,输送带66上的水稻运输到边缘,并且掉落在推料组件内。

所述吹风组件包括第五带轮58,所述第五带轮58设于圆齿轮22前部,且与圆齿轮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带轮58左侧设有第六带轮51,所述第五代轮58与第六带轮51之间设有第三传送带53,所述第六带轮51后部设有第一锥齿轮52,所述第一锥齿轮52前端面与第六带轮51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52后部与外壳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52左侧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4,第二锥齿轮54左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杆55,所述扇叶杆55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扇叶56,所述扇叶杆55中部设有支架57,所述支架57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且支架57与扇叶杆55转动连接。当圆齿轮22发生转动时,第五带轮58与第六带轮51配合完成转动,并且带动第二锥齿轮54发生转动,使得扇叶56旋转带动空气流通,扇叶56产生的风对出料通道16下的水稻进行吹动,将水稻壳吹入到倾斜挡板17内,水稻受风力影响较小,会直接掉在输送带66上。

具体的工作原理及步骤:将待剥离的水稻从进料口11倒入到剥壳箱15内,进料通道12倾斜设置,可以避免在水稻倒入的瞬间扬起过大的烟尘,水稻进入到剥壳箱15后,转轴13底部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转轴13发生旋转,将水稻表面的稻壳剥离,并且剥离好的稻壳以及水稻均从出料通道16流出,传动组件的运行使得吹风组件对落下的稻壳以及水稻进行吹风筛选,并且将稻壳吹入到倾斜挡板17内,稻壳沿着倾斜挡板17最终落入到收集箱18内进行统一处理,不会四处飞溅,水稻则会落入到运输组件上,最终有推料组件推到出料口19,完成最后的收集,当电机启动后,带动矩形齿轮21和第一半齿轮发生同步转动,圆齿轮22与矩形齿轮21和第一半齿轮配合连接,并且随着矩形齿轮21转动半径的改变,弹簧26的拉力使得,圆齿轮22绕l型支撑杆25的拐点来回摆动,第一带轮23与第二带轮28的配合使得第二转轴时刻发生转动,l型支撑杆25在绕拐点转动的同时,带动限位杆32在卡块31内上下移动,当限位杆32向上移动的同时,拉动推板33向上移动,此时推板33一端抬起,另一端与推板槽34滑动连接,推块35向后滑动,当推板33处于倾斜状态时,推板33上的稻谷沿着推板33向推板槽34滑落,当限位杆32向下移动时,推板33后端向下移动,推块35将推板槽34内的稻谷推出出料口19,过程十分平稳,不会扬起灰尘以及水稻外壳,l型支撑杆25在绕拐点转动的同时,带动限位杆32在卡块31内上下移动,当限位杆32向上移动的同时,拉动推板33向上移动,此时推板33一端抬起,另一端与推板槽34滑动连接,推块35向后滑动,当推板33处于倾斜状态时,推板33上的稻谷沿着推板33向推板槽34滑落,当限位杆32向下移动时,推板33后端向下移动,推块35将推板槽34内的稻谷推出出料口19,过程十分平稳,不会扬起灰尘以及水稻外壳,当圆齿轮22发生转动时,第五带轮58与第六带轮51配合完成转动,并且带动第二锥齿轮54发生转动,使得扇叶56旋转带动空气流通,扇叶56产生的风对出料通道16下的水稻进行吹动,将水稻壳吹入到倾斜挡板17内,水稻受风力影响较小,会直接掉在输送带66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