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的新型养殖鱼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5118发布日期:2018-12-19 05:26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理的新型养殖鱼缸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新型养殖鱼缸,属于鱼缸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鱼缸是一种装活鱼的水缸,缸体透明,多为玻璃质地,也可用来饲养热带鱼或者金鱼起到观赏的作用。鱼缸不仅是鱼儿的家,更是家人共同的生活享受。无瑕的双层浮法玻璃,既给鱼儿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也保证了整体居室环境的安全;设置在大型室内公共场合的大型鱼缸更是室内装饰中常用的观赏景点;起到良好的烘托效果。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现在市场上的鱼缸并不能够自动进行喂养,而且水污染特别快,需要频繁的人工进行清理,增加了人们的工作负担,降低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此外,鱼缸使用过程中,无论是家庭饲养还是规模化饲养,鱼粪的沉积和多余饲料的沉淀不可避免,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会使水加快浑浊,在污染鱼缸内壁和底部的同时,也不利于鱼类的生长。但是普遍采用的人工清理和换水工作繁重,急需一种便捷清理、方便喂养的鱼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便捷的新型养殖鱼缸。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这种便于清理的新型养殖鱼缸,包括鱼缸本体1、以及与鱼缸本体1配套的自动投料机12、电机及循环水过滤系统9;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缸本体1内腔的底部为斜坡型底面9,鱼缸本体1内腔的下部设有起隔离作用的过滤网8,所述的过滤网8下方还设有可操控的百叶窗型过滤装置6;将鱼缸本体1的内腔分割成上部鱼类观赏养殖区和下部废物沉淀清理排放区;并在斜坡型底面9的最低边设有低位排水口7。

所述的百叶窗型过滤装置6包括百叶窗叶片17、链轮15、环状传动链16、百叶窗旋转开关5、可控排水件2和门型框架18;所述的百叶窗叶片17通过叶片两端的转轴14插入门型框架18的定位孔内构成自由摆动体,同时,所述叶片一端的转轴14延伸穿出鱼缸本体1外,并由设置在每一个转轴端部的链轮15经一环状传动链16与设在侧边部位、配有百叶窗旋转开关5的一链轮构成百叶窗叶片17的同步驱动结构。

所述的门型框架18与鱼缸本体1的内壁呈密封状态连接,所述的可控排水件2一侧紧贴鱼缸本体内腔,另一侧紧挨着门型框架右侧与配有百叶窗旋转开关5的最边部位的百叶窗叶片相邻接;所述的可控排水件2为一长度与鱼缸本体1内腔匹配的长条型圆柱体,通过其圆柱面与左右相邻的门型框架18和鱼缸本体1内壁成紧密配合机构;所述的圆柱形的可控排水件2的柱面上设有呈直线排布的一组排水孔20。

所述百叶窗旋转开关5、排水孔旋转开关4、以及每一片穿透鱼缸本体的百叶窗叶片轴端的转轴14与鱼缸本体1的连接处均设有防漏密封圈。

所述鱼缸底部为斜坡型底面3的斜面为渐变斜面,最大角度不超过45度。

所述百叶窗型过滤装置6的每片相邻的百叶窗叶片17,通过叶片两端设置的下沉角19相互叠置两端都有一个90度的下沉角20,当百叶窗旋转开关4关闭时,所述的百叶窗叶片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使每片相邻的百叶窗叶片17,通过叶片两端设置的下沉角19相互叠置都能紧紧相扣,紧密不漏水。

所述鱼缸本体1上设有低位排水口7。

所述的鱼缸本体内腔上部设有一海藻养殖网箱13;所述海藻养殖网箱13的隔网网口半径为0.5-0.8cm。

所述海藻养殖网箱13内养殖着大型经济海藻为紫菜、海带、菊花心江篱或龙须菜。

所述的自动投料机12、电机及循环水过滤系统9均设置在与缸本体的一侧;所述的电机及循环水过滤系统9通过入水管10和出水管11构成鱼缸本体内腔的电机及循环水过滤系统9中的换水进出口。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便于清理的新型鱼缸,与目前各种同功能养殖鱼缸相比较,不仅能通过开启鱼缸一侧的循环水自动投料装置,实现包含自动投料机、出水管、入水管、电机及循环水过滤系统,可以达到循环水养殖、自动定时投料等传统养殖功能,而且还具有以下特点:

1、通过增设的滤网设置将鱼类养殖区与鱼类排泄物沉降区分割开来;保证清洗时不会互相影响;

2、由于在滤网下部增设的百叶窗过滤装置,可以利用上部高水位形成的压力、利用鱼缸底部的斜坡结构及设置在缸本体另一侧的低位排水口全部排出沉淀在鱼缸底部的各种废弃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配有海藻养殖箱);

图3为本发明百叶窗过滤装置的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百叶窗叶片的结构形态示意图;

图5为百叶窗叶片的下沉角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鱼缸本体2-可控排水件3-斜坡型底面4-排水孔旋转开关5-百叶窗旋转开关6-百叶窗型过滤装置7-低位排水口8-过滤网9-电机及循环水过滤系统10-入水管11-出水管12-自动投料机13-海藻养殖网箱14-百叶窗叶片转轴15-链轮16-传动链17-百叶窗叶片18-门型框架19-叶片下沉角20-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并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的这种便于清理的新型鱼缸,它是对目前各种鱼缸、尤其是大型展示性鱼缸的一种创造性改进。

这种便于清理的新型养殖鱼缸,包括鱼缸本体1、以及与鱼缸本体1配套的自动投料机12、电机及循环水过滤系统9;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缸本体1内腔的底部为斜坡型底面9,鱼缸本体1内腔的下部设有起隔离作用的过滤网8,所述的过滤网8下方还设有可操控的百叶窗型过滤装置6;将鱼缸本体1的内腔分割成上部鱼类观赏养殖区和下部废物沉淀清理排放区;并在斜坡型底面9的最低边设有低位排水口7。

通过在鱼缸本体1内腔设置的过滤网8,以及在过滤网8下方还设有的百叶窗型过滤装置6,将整个鱼缸本体1的内腔分割成上部鱼类自由活动的养殖区和下部鱼类排泄物等杂质沉降区,并在进行沉降区排泄处理时完全不影响。

附图3给出了百叶窗行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的百叶窗型过滤装置6,包括:百叶窗叶片17、链轮15、环状传动链16、百叶窗旋转开关5、可控排水件2和门型框架18;所述的百叶窗叶片17通过叶片两端的转轴14插入门型框架18的定位孔内构成自由摆动体,同时,所述叶片一端的转轴14延伸穿出鱼缸本体1外,并由设置在每一个转轴端部的链轮15经一环状传动链16与设在侧边部位、配有百叶窗旋转开关5的一链轮构成百叶窗叶片17的同步驱动结构;其中的百叶窗旋转开关5、以及每一片穿透鱼缸本体的百叶窗叶片轴端的转轴14与鱼缸本体1的连接处均设有防漏密封圈。

如图3中所示的门型框架18与鱼缸本体1的内壁呈密封状态连接,所述的可控排水件2一侧紧贴鱼缸本体内腔,另一侧紧挨着门型框架右侧与配有百叶窗旋转开关5的最边部位的百叶窗叶片相邻接;所述的可控排水件2为一长度与鱼缸本体1内腔匹配的长条型圆柱体,通过其圆柱面与左右相邻的门型框架18和鱼缸本体1内壁成紧密配合机构;所述的圆柱形的可控排水件2的柱面上设有呈直线排布的一组排水孔20;其中的排水孔旋转开关4、以及可控排水件2的转轴与鱼缸本体1的连接处均设有防漏密封圈。

如图4、5所示的百叶窗叶片17,其两端个设有一转轴14,其中的一端伸出鱼缸本体1的,其端部配有一链轮15,其另一端传入门型框架18的对应的定位孔中。同时,所述的百叶窗型过滤装置6的每片相邻的百叶窗叶片17,在叶片两端边上设置叶片下沉角19,由于相互叠置的两端都有一个90度的叶片下沉角19,当百叶窗旋转开关4关闭时,所述的百叶窗叶片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使每片相邻的百叶窗叶片17以转轴位支点转动;通过叶片两端设置的叶片下沉角19相互叠置形成紧紧相扣,从而达到紧密不漏水。

所述鱼缸底部为斜坡型底面3的斜面为渐变斜面,最大角度不超过45度。

所述鱼缸本体1上设有低位排水口7。

所述的鱼缸本体内腔上部设有一海藻养殖网箱13;所述海藻养殖网箱13的隔网网口半径为0.5-0.8cm。

所述海藻养殖网箱13内养殖着大型经济海藻为紫菜、海带、菊花心江篱或龙须菜。这些沉水植物的海藻养殖网箱不仅能够吸收水中的养分,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同时也可进一步从整体赏美化鱼缸整体,起着良好的烘托效果。

所述的自动投料机12、电机及循环水过滤系统9均设置在与缸本体的一侧;所述的电机及循环水过滤系统9通过入水管10和出水管11构成鱼缸本体内腔的电机及循环水过滤系统9中的换水进出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百叶窗型过滤装置中的链轮15、环状传动链16均可以设置在鱼缸本体1内腔的门型框架18上,只留百叶窗旋转开关5和可控排水件2的排水孔旋转开关4穿过与缸本体1设置。

这种改进后的设计的好处在于:可以减少鱼缸本体上需要密封的链轮安装孔,对于减少鱼缸本体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渗漏具有好处。

这种便于清理的新型鱼缸,其工作原理如下:

1、开启鱼缸一侧的循环水自动投料装置,包含自动投料机、出水管、入水管、电机及循环水过滤系统,可以达到循环水养殖、自动定时投料目的;而且鱼类粪便和多余饲料会穿过鱼类过滤网和百叶窗型过滤装置沉到鱼缸斜坡型底面;使鱼类养殖区和鱼类粪便和多余饲料自然上下分开;

2、进行鱼缸清理时,顺时针旋转鱼缸外侧的百叶窗旋转开关,使百叶窗型每一片叶片自动向右叠置,形成一个隔离层;然后打开鱼缸底部的低位排水口7,调整排水孔旋转开关将可控排水件2上的排水孔20孔合适大小,此时,由于过过滤网8的存在,上部的鱼类不会受到影响,由于百叶窗型过滤装置一侧的可控排水件2上的排水孔20的开启,所以百叶窗型过滤装置受到的水压减小,设于鱼缸本体一侧底部排水口也能正常排水,同时,受到与缸本体内上层水体的压力作用,可控排水件上的排水孔20流出的有压水也可以冲刷鱼缸的斜坡型底面,同时也将沉在鱼缸底部的污渍通过低位排水口7排出,达到自动清洗鱼缸的目的。

3、利用设置在与缸本体内腔上部设置的海藻养殖网箱13内栽植的各种沉水植物既可以美化鱼缸内腔,同时也可以净化鱼缸内腔水体的作用。

以上仅是本申请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给出的基本实施例,并不代表本发明的全部;任何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创意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